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老太婆,你想把我赶出去?我这就死给你看!”
陈金红一咬牙,掉头就朝一旁的墙壁撞了过去。
“砰!”
一声闷响从墙壁上传来。
众人还没回过神来,便见陈金红软软的顺着墙壁瘫倒下去。
然后,她额头跟墙壁接触的地方,留下了一小块红色的血迹
“哎呀,不得了,真撞了!”
自打进门就没开过口的杨华忠大骇,要过去扶,被谭氏拽住。
“不准扶,让她去死,小贱人敢骂我是死老太婆,她不撞死也要天打五雷轰,让她去死!”谭氏死死拽住杨华忠,不准他过去。
老杨头见状,赶紧呵斥吓傻了眼的杨永智:“还傻愣着做啥?大正月的,难道要搞出人命来吗?还不快去扶起来!”
杨永智被这一通喝,终于回过神来,跌跌撞撞着过去将陈金红抱起来,放到那边的床上。
陈金红似乎是昏迷了,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老杨头急得在地上狠狠跺了一下脚,把鸿儿一把交到杨若晴手里。
“晴儿兰儿赶紧把孩子先抱去给你娘,老三把你娘送回去,我去喊村医!”
第1810章 苦命的娃()
杨若晴和杨若兰也烦了这屋里的闹动,赶紧遵照一家之主老杨头的吩咐,抱起鸿儿打算离开。
杨若晴道:“等一下,外面有风,等会孩子被风惊了又不好,我去拿床小被子裹着他。”
杨若兰点点头,抱着鸿儿等候在一旁。
杨若晴则来到摇篮边,伸手一摸,这摇篮里的小被子啊,潮气好重。
“这被子里的尿都没晾晒干呢,还是找件大人的衣裳裹着吧!”
她道,刚好床上堆着一件杨永进换下的旧棉袄,杨若晴便拿了过来,抖去了两三斤重的灰尘,将鸿儿裹住,然后姐妹两个抱着赶紧回了杨华忠家。
“鸿儿这孩子,真乖啊,喂他吃药,给他贴膏药,一声都不哭,这孩子乖得让人心疼啊!”
孙氏坐在床边,看着床上躺在温暖松软被子里,熟睡的鸿儿,忍不住轻声叹道。
床边,杨若晴和杨若兰都在。
杨若晴打量着鸿儿熟睡的眉眼,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辰儿。
辰儿丢失的时候,刚好跟鸿儿这么大
“鸿儿这孩子,跟我家辰儿一样,都是苦命的娃。”杨若晴低声道。
忍不住抬手轻轻抚摸了下鸿儿的额头。
“我家辰儿,颠沛流离,至今下落不明。”
“我也不晓得他现在是还跟着那个救他的中年男人呢,还是被辗转倒卖了?”
“这会子过年,他有新衣裳穿吗?吃到肉丸子了吗?他”
鼻子一酸,眼泪吧嗒着掉了下来。
杨若晴转过身去,拿住帕子捂住自己的脸。
这些事情,真的不能去想。每一次想起来,心里就咯得慌。
这边,孙氏看到杨若晴这反应,知道触动了她的伤心事。
妇人赶紧改口道:“吉人自有天佑,我们家辰儿长得那么好,那么招人疼,不管是谁养了,都会稀罕他的,又是个男娃。”
一旁的杨若兰听这话,也赶紧附和道:“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晴儿你莫要再难过了,等时机到了,一定会母子团聚的。”
杨若晴转过身来,点点头。
“兰儿姐,你这几日就留在我家这边住吧,听爷奶的意思,鸿儿这几天应该都是要我娘照看下的。”
“我娘一个人我怕忙活不过来,你留下来帮帮她。”她道。
杨若兰点头:“我也正有这个意思。”
为了让屋子里的气氛好一点,孙氏故意笑着道:“兰儿留下来帮我一块儿照料鸿儿也好,多学学咋样照看小孩子,回头等你跟阿豪成亲生娃了,就不手生。”
杨若兰听到这话,脸红了。
而杨若晴也笑了。
“娘,那我就先回去了,看看宝宝去。”她道。
孙氏道:“夜里你五叔一家过来吃饭,到了饭点你们也过来,我就不过去喊了。”
杨若晴点点头,暂且分道扬镳。
估摸着烧夜饭的时间点,杨若晴和骆风棠一块儿过来了,骆宝宝穿着喜庆的小棉衣,戴着棉帽,手套,口罩。
这大过年的,小孩子吃的荤腥东西比平时要多,所以更要注意保暖。
杨华忠家的堂屋里,杨华忠,杨华洲兄弟,还有杨永仙和杨永青都在。
男人们陪着老杨头说话,喝茶。
杨若晴目光在人群中扫了一眼,没瞅见谭氏。
“爷,我奶呢?”她问。
原本老杨头正在那跟杨家兄弟们说说笑笑,被问到这个,老汉脸上的笑容顿了下。
“还不是被陈氏给气到了,在屋里睡呢,等会夜饭也不晓得吃不吃,哎!”老汉道。
杨若晴怔了下。
那边,杨华忠问老杨头:“爹,这金红也醒了,老村医说她的头没大碍。那鸿儿”
老杨头打断了杨华忠的话,道:“鸿儿这几日就先寄放在你们这,我先前跟晴儿娘还有兰丫头打过招呼了。”
“这几日鸿儿肚子不舒服,跟着陈氏,只怕会越发的糟糕。”
“劳烦晴儿娘几日,暂且先把孩子的身子调理好再做打算吧。”老杨头道。
杨华忠点点头,没再说啥。
杨若晴目光一转,“爷,再怎么做打算,也不能让我娘这么一直照看着。”
“一来,我娘她自己的事很忙,二来,鸿儿毕竟是有亲爹亲娘的,不像福儿。爷你这几日还是仔细琢磨下,先做好打算吧!”她道。
老杨头点点头,“嗯,好。”
说完了自己的想法,杨若晴转身对骆风棠道:“你留在这陪我爷和叔叔他们聊天吧,我带宝宝去后院灶房。”
“好!”
后院灶房里。
鲍素云把一枚折叠成三角形,用红色丝线捆着的软布团给骆宝宝挂在身上。
“大宝,绵绵,宝宝,三个孩子求了三枚护身符,方丈开过光的,给宝宝挂在身上,出入保平安。”鲍素云道。
杨若晴看着这护身符,心里一暖。
“五婶,我替宝宝谢谢你!”她道。
这种开过光的护身符,得供奉好多香油钱才能弄到。
老杨家那么多孩子,除了大宝和绵绵,五婶就给宝宝弄了,连绣绣都没有。
可见宝宝在五叔五婶心目中的份量。
“说啥傻话呢,说句小气的话,除了我自个生的大宝和绵绵,我和五叔最疼的也就宝宝了。”鲍素云道。
杨若晴点头。
孙氏也微笑着走了过来,“晴儿啊,你五婶还跟菩萨那帮你和棠伢子问了关于辰儿的事儿,菩萨给了支签,是上上签呢。”
“真的?”杨若晴呼吸一紧,顿时激动起来。
“签文在哪?快让我看看菩萨咱暗示的?”她道。
鲍素云赶紧拿出一张卷成了卷儿的纸条来,递给杨若晴。
杨若晴把骆宝宝塞到了孙氏怀里,接过签文赶紧打开来看。
“春雷震,夜风劲,卧龙起,猛虎惊,风云会合,救济苍生?”
杨若晴念出了这首签文,感觉像是一首诗,还蛮押韵的。
可是,这其中蕴含着的意思却有点捉摸不透。
“风云会合,救济苍生?”
“五婶,这签文,我咋觉着是问前程的呀?不像是寻孩子啊!”杨若晴一脸迷茫的道。
鲍素云道:“我也听不懂,你五叔也不懂,我们还专门花了十文钱找了佛殿边上一个专门解签的老和尚问了呢,”
第1811章 苍生()
“老和尚咋说?”杨若晴赶紧问。
鲍素云努力想了下,道:“老和尚说,一切,都在这签文里出。”
“他就告诉我一句话:否极泰来咫尺间,上上签,好征兆就对了。”
“否极泰来?咫尺间?”杨若晴细细琢磨着这两句话。
否极泰来的意思,她懂,就是指先凶后吉。
辰儿丢失,这是一件凶事。
也就是说,辰儿后来会找到的,是这个意思吧?
想到这儿,她顿时激动起来。
咫尺间?
这个咫尺,到底是指地域距离呢?还是指时间方面?还是另外有所指?
杨若晴有点琢磨不透。
“我懂了!”一直沉默的孙氏突然出声了,把杨若晴吓了一跳。
“娘,你懂啥啦?”她问。
孙氏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那签文啊,可不就是说的咱辰儿嘛!”
杨若晴挑眉,示意孙氏接着往下说。
孙氏道:“春雷震,夜风劲。”
“你们想啊,咱辰儿和宝宝出生的那会子,是三月初,夜里刮着好大的风,雷声就没停过。”
“卧龙起,你们还记得那个照在墙壁上的影子不?”
经过孙氏这么一说,杨若晴也惊愕住了。
回想着那一夜的场景,果真如此啊!
等等,后面那句‘救济苍生’,难不成,我家辰儿将来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天哪!
杨若晴忍不住抬手捂住了自己的嘴,眼睛都睁大睁圆了。
想到这儿,一种从未有过的荣耀感和自豪感,在杨若晴的胸腔间膨胀了起来。
这种感觉,是那么的真实。
成就啥的,说到底其实都是次要,让杨若晴真正激动的,是从菩萨的暗示中,被告知孩子一直都好好的存活在这个世间。
哈哈哈,哈哈哈
这就好,这就好啊!
接下来,杨若晴帮着烧菜,挥锅铲的动作都变得更加的充满了力气。
眼睛亮了,脸色好了,整个人的精气神,似乎都被拔高了好几个层次。
等到吃过了夜饭回到自己屋子里,她把这事儿跟骆风棠那说了。
骆风棠的反应也跟她差不多,两口子躺到了床上,破天荒的啥都没做,搂在一块儿,畅想了大半宿关于辰儿的一切。
想象着辰儿这个时候在干嘛?现在都十个月大了,长了多大的个头?
是不是跟他的同胞妹妹宝宝一样,也长了几颗乳牙?
喜欢吃啥样的东西?会喊人吗?等等等等
远在千里之遥的东海的某个海岛上。
虽然远离大齐,可是,岛上这座气势恢宏的府院里也是张灯结彩,大红的‘福’字,贴满了门窗。
廊下,挂满了红灯笼,来来往往的侍卫仆从们,也都换上了新衣裳,过年的喜庆之气,也是处处可见。
此时,在后院的庭院中,侍卫甲乙丙三人正把一桶桶烟花摆放到庭院里的空旷处,然后开始点燃。
火树银花顿时在院子里绽放。
廊下,中年男子一只臂弯牢牢抱着怀里穿着喜庆的小男孩,另一只手则指着庭院中正在燃放的烟花,跟怀里的小男孩耐心的说着什么。
小男孩惊讶的看着面前绚丽的景色,黑曜石般的眼睛里,写满了新奇。
小嘴巴微张着,小脸蛋儿红扑扑的。
头上戴着喜庆的八角地主帽子,脖颈上挂着金项圈,项圈的坠子,是黄金包裹着着一块极品美玉。
在这烟花的映衬下,折射出温软的光芒。
人如其玉,玉美,小男孩更美,精致得无懈可击,无可挑剔。
中年男子越看越喜欢,满脸满眼尽是宠溺。
那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疼爱
这正月里,就是来来回回的走亲访友。
今个我们去你家拜年,吃饭,明天你们又来我家吃吃喝喝,说说笑笑。
庄户人家一年忙到头,这正月好不容易歇歇,大家伙儿在一块儿聚聚,拉近感情。
男人们日子过得滋润,吃吃喝喝,还能被允许多喝几盅酒。
孩子也很惬意,家里有零嘴吃,饭菜质量比平时好,还能放点散落的小炮仗。
而妇人们呢,那就累了,不停的烧饭烧菜。
但是,再累,心里也是欢乐的,也是充实的。
杨若晴身在其中,觉得这样慢节奏的农村生活方式当真的好。
搁在现代社会,虽然是科技和信息主宰的时代,物质和精神生活,是这古时代的农村所不能比,甚至都想象不到的。
可是,凡事都有利有弊。
最起码,这古时代,大家过年能好好的享受一个正月,而不是初一初二就要拿起行礼和车票,远赴他乡去打工。
没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男耕女织的生活,虽然清苦,可是一家人却能在一起。
当然,赶上了战乱和国家动荡,甭管是古时代还是现代,都得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杨若晴喜欢这样的农家生活。
就这样,吃吃喝喝的悠闲日子,过得很快,一晃眼就到了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杨若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