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他上前,正想呵斥,却别陈相一脚一个,踢了老远。
陈相身材瘦削,不过破衣烂衫下全是肌肉,爆发力很强,从战场上杀人过来的人哪里是这两个喽啰能比拟的,两人爬起来叫骂着摸出短刀想动粗,被陈相三两下夺去刀子,拧断手臂骨,一人扇了二十几个耳刮子,打了出去。
两人跑回去哭诉,当年晚上碳帮就来了二三十人算账,却“恰巧”碰上了另一帮身份不明的人物,在路上就被打得七零八落,领头的被割去耳朵,惨嚎着跑了。
当晚子夜,碳帮帮主在总舵自家床上不明不白的失了踪,连衣服都在,人却不见了,睡在一张床上的女人什么也没有发觉,醒来只余空空的被窝。
碳帮大乱,帮主之位空悬,惹来无数双眼睛窥窃,这是旁话,暂且不表。
没了碳帮的惹是生非,张大彪如愿以偿的重新操持起以往丢下的老关系,其中,就有当朝内院大学士洪承畴的府邸。
洪府管家是张大彪的老熟人,见了面,管家很高兴,往年没有用上张大彪的碳,斤两短缺不说,还多次品,烧起来总觉得不如意,家主虽然没说什么,但当管家的自觉有愧,今天总算张大彪上门了,当然高兴,一个劲的催促张大彪今年赶紧送货。
张大彪带着陈相,又雇了两个脚夫,推着碳车,开始每隔一天就送一次的上门生意,洪府宽大,人口也多,再多些日子气温进一步降下来,还得天天送。
张大彪老了,还要顾着山里烧炭的活计,经不起天天折腾,这送碳的活计,少不得要落在年少的陈相身上。
这个年轻人,依旧笑嘻嘻的,勤快无比,仿佛那几百斤的车子拉起来一点不费事一样,天天吃得少睡得晚,没日没夜的忙活,又懂得做人,经常给洪府几个管家家里免费送些碳去,很讨人喜欢,很快的,洪府上下都熟悉了这个乖巧的小伙子,他运碳进出,渐渐的也就无人再刻意盯着,由着他熟门熟路的进去交割。
洪府就在内城,铜锣胡同里,这里原是大明的一处尚书府,大清入关后,多尔衮就把这里赐给了洪承畴。
府邸华贵,院子一重套着一重,楼台亭阁,九曲回廊,荷花池玲珑台、湖心亭月牙门,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住在其中,入目如画美景,怎不让人心旷神怡。
可是洪承畴,却并不这么舒心。
这几天来,紫禁城太极殿上,都吵翻天了。
带兵回来的阿济格气势汹汹,要当摄政王,当然了,他不可能明说的,却自有一大帮子人帮他说,济尔哈朗等人也不是吃素的,怎么可能由着阿济格逞凶?真要有人来当摄政王,也应该是同为辅政大臣的济尔哈朗啊。
双方在太极殿上唇枪舌战、针锋相对,吵得脸红脖子粗,谁也不服谁,要不是殿上禁止带刀,指不定就已经对砍起来了。
幼小的顺治帝和没了主心骨的孝庄太后无奈的看着这一幕,无计可施。
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等一帮汉臣没有说话的余地,缩着脖子在一边看着,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心凉,这王欢的十几万人就在山西蓄势待发,八旗大爷们不忙着应对,却在争论谁来当摄政王!
本末倒置,或者说,利欲熏心!
有那么一刻,洪承畴恍惚间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大明朝堂上,上面坐的是不是顺治,而是崇祯皇帝,争吵的不是满清贵人,而是大明朋党,虽然时空间隔,却一切都是一样样的。
他悲哀的想到,难道大清的下场,要重蹈明廷的覆辙?
(本章完)
第487章 离间计三()
又是一次不欢而散的朝会,自多尔衮死后,这种原本庄严肃穆的大国议事,变成了两派人物勾心斗角、吵吵嚷嚷仿若集市的儿戏,坐在上面呆若木鸡的顺治帝和躲在后面焦急万分的孝庄皇后根本压不住场面,济尔哈朗和阿济格旗鼓相当,原本归多尔衮和多铎兄弟的两黄旗倒向了阿济格,济尔哈朗则据有两蓝旗和正红旗,连带着下面大大小小的贵族们纷纷选边站队,以前能够镇住场面的诸多大佬都死的干干净净,两人斗法再无人可以约束,这场权利之争,隐然有越演越烈的姿态。
洪承畴忧心忡忡的坐着轿子回到了家里,临出宫城的时候,后面赶上来的范文程过来跟他谈了一会,两人都对今后大清的前景感到万分忧虑,担心这场混乱不赶快解决,应对山西王欢的所有措施都无法实施,现在迁往关外的行动由于无人主持,拖沓了下来,北直隶已经危如累卵,这当口的耽搁等于自己掐住了自己的喉咙,非智者所为。
不过掌权的阿济格和济尔哈朗并不是喜欢汉臣的主子,两人的劝谏并没有收到好效果,阿济格哼哼哈哈满不在乎,济尔哈朗老谋深算没有表态,看到危险的顺治和孝庄太后又没有实权,洪承畴和范文程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
回到自家院子里,正赶上中午饭点,洪承畴却没有去吃饭,而是低着头谁也不理,慢慢的走回了书房。
坐在桌子前,夹墙里已经烧起了炭火,屋里温暖如春,厚厚的门帘隔开了外面的寒气,里外两个世界。
洪承畴拿起笔,喂饱了墨,摊开一张宣纸想写点什么,笔悬在空中,却半天落不下去,上好的狼毫笔尖滴下一滴墨来,在宣纸上炸开,活像一朵盛开的花。
深深的吸口气,重重的呼出去,洪承畴将毛笔一掷,烦躁的又拿起桌上一册文书来,随意一看,却是塘报,入目都是何省何地,有乱民闹事,竖旗反正云云,朝廷派兵镇压,不能胜之,急报重兵增援。
这下心情更加郁闷了,洪承畴将塘报狠狠的丢出去,扔到了门口。
“哗啦啦”响着的塘报恰好砸中了掀开门帘端着一碗燕窝进来的洪福脚尖,这个忠心的老仆一只手端着碗,腾出一只手捡起塘报来,轻轻的将燕窝和塘报都放到洪承畴面前的桌子上,恭敬的道:“相爷不吃午饭,且喝碗燕窝,北地寒凉,比不得江南温暖,别坏了身子。”
洪承畴没有端燕窝,而是透过开着的一扇窗瞧着院子里,书房外一座小院,有水有山,竹叶萋萋绿草茵茵,虽值深秋却绿意依旧,视之能让心境一舒。
沉默半响,洪承畴用一种苦涩的语气开口道:“洪福,我们投入大清,有几年了?”
“回相爷话。”洪福弓着身子答道:“已经九年了。”
洪承畴微微一怔,不由得皱起眉头,眼角额头的纹路深起来,眉宇间尽是沧桑,嘴唇颤动:“九年了?这么久了?我怎么觉得,就是昨天的事啊!”
洪福的腰弯得更深了,没有搭话。
“时光冉冉,白驹过隙。”洪承畴愣愣的看着一株绿竹,秋意带来的风吹落了一地竹叶,竹子在轻轻摇曳,将斑斓的阳光洒在满地的落叶上:“洪福,你说说,当初邱民仰、王廷臣和曹变蛟,他们三人与我同时被俘,为什么他们被杀了,太宗皇帝独留我一人呢?”
洪福抬起头来,犹豫了一下,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有说话。
洪承畴却笑一笑,摆摆手:“哈哈,你不好意思说,我知道、我知道的,洪福,你很忠心,怕弄得我尴尬,其实这没有什么,真的没什么,太宗皇帝为什么不杀我?不是我有多么大的能力,王廷臣和邱民仰,都是能人,会比我差么?曹变蛟一代豪杰,能比我差么?不,都不是,因为他看出来了,我洪承畴怕死!”
他笑了起来,笑得前仰后合,指着洪福道:“哈哈哈,谁也想不到吧?我洪承畴竟然会怕死?但这是真的,哈哈哈,我真的怕死,如果不是怕死,皇太极早就杀了我了!哈哈哈!”
他笑得如此用力,连眼泪都留了出来,却扶着桌子依旧在笑,不去擦拭,任由眼泪顺着脸颊流畅。洪福慌忙走到门边,看看外面无人,然后谨慎的关上了门。
“哈哈哈,怪不得别人,连太宗皇帝也不该怪。自己选择的,就要去承担。”洪承畴的笑声低沉下来,泪流满面:“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跟了大清,就断了大明,再无回头路。可叹一生清名,却换来万劫不复!”
洪福此刻才小心翼翼直起身子,轻声问道:“相爷,是不是今天朝堂上仍旧一片乱麻,局面败坏如斯?”
洪承畴脸上浮起一抹怒容,冷哼道:“原本以为新朝换代,应当朝气蓬勃、有所精进才是,没想到明君一去,又是一派权臣争利的模样,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置心腹大患于不顾却盯着蝇头小利,何其蠢也!跟明朝一个德性,不!明朝那帮腐儒至少还有清明的人,有孙承宗、卢象升这类虽死犹存的人物,大清呢?谁能数的出来几个?”
他长叹一声,眼望房梁,惆然若失。
洪福迟疑着,开口道:“公子已经按照相爷的意思,安排人今天早上天没亮就出城送往南边二老爷处,都是信得过的人跟着,想来没有大碍。”
提到儿子,洪承畴的脸上也有了一丝暖意,他朝洪福点点头,温和的道:“这孩子,读了几年书,就有了些书呆子气,嫌我投靠大清不对,走了也好,走了清静,去他二叔那边,可能……还能保住洪家一门血脉……”
他想了想,问道:“银子,可带够了?那边用钱的地方多,别弄得潦倒穷困,过不下去日子。”
洪福正欲回答,却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声喧哗,动静很大,似乎有不少人在走动。
洪承畴脸拧了起来,这是内院大学士官邸,规矩很严,下人们不得奔跑喧闹,乱了方寸,岂不惹人笑话?
洪福即是亲随,又是大管家,这当儿立刻掀开门帘,想要出去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家伙,人还没出去,就见一个仆役一跤摔了进来。
洪承畴站起来,还未发问,那仆役就带着哭腔叫道:“相爷、相爷,好多兵丁,好多兵丁进来了啊!”
洪承畴和洪福同时变了脸色,兵丁?
来干什么?
洪承畴疾步向门边走去,刚刚出门,就见到一队清兵拿着刀枪锁链,大声叫嚷着闯进了书房小院。
为首的一个,穿着正黄旗的衣甲,是个甲喇章京,认得洪承畴的长相,伸手一指,喝道:“拿下!”一群兵就冲上去,套头就甩锁链。
洪承畴挣扎几下,被摁得牢牢的动弹不得,但还是努力抬头喊道:“我乃内院大学士,有什么事,为什么拿我?”
章京冷笑几声,喝道:“汉狗,还不认罪?你勾结南蛮意图谋反,有人出首告发,本将奉内大臣索尼之命,来抓你归案,你有什么话,到牢里去说吧!”
他挥一挥手,一群如狼似虎的兵就冲进书房里,里面传来洪福的惨呼和翻箱倒柜的声音。
洪承畴双手被反剪,锁了关节,痛的冒汗,犹自强忍着,怒目道:“洪某有什么罪,自有大人判罚,我的家人无罪,不要为难他们!”
章京撇撇嘴,哂道:“你还是操心自己吧!”
这时有几个兵丁从书房中走出来,手中都拿着一叠文稿书信,兴奋的向那章京道:“大人,找到了,这人真的藏了好多跟南边联络的书信,还有几张盖着南蛮朝廷大印的敕书!”
洪承畴的头,一下子“嗡!”的一声,仿佛被一柄重锤击中,差点昏了过去,他竭力的伸长脖子,去看那兵丁手中的东西。
章京接过文稿书信,略略看了看,轻蔑的朝洪承畴扬了扬,怒容道:“还不承认,如今证据确凿,你如何抵赖!来人,带走!”
一道阳光从竹叶的缝隙里洒下来,照在章京手中抖动的书信文稿上,那一个鲜艳的明廷永历大印,如此醒目的盖在一张空白敕书上,即使洪承畴眼睛不好,也能清晰的看清楚。那个红印,落在他眼中,顿时化作了一朵盛开的血花,即将从他的脖项喷出。
“不~~~!这是诬陷!”洪承畴疯狂的叫道:“我要见济尔哈朗大人,我要见阿济格大人,我要……”
“啪!”
章京一巴掌扇在他的嘴巴上,扇飞了洪承畴几颗牙齿,血沫伴着飞出的牙齿,染红了他的官袍。
“叫个屁!”章京骂道:“狗南蛮,等着受死吧!”
(本章完)
第488章 借刀杀人()
一场毫无征兆又突如其来的,针对清廷中汉族重臣的清洗,突兀的开始了,满街的兵丁在北京城里奔走,四门封闭,出入盘查滴水不漏,只为抓捕被别人将名字写在顺治帝案头上一本本奏折上的人。
虚岁十三的顺治皇帝坐在龙椅上,迷茫的看着堆了满桌的奏折,这些奏折都是朝中各个旗的旗主、额真、亲王、郡王等要人写来的,其内容,不外乎弹劾某某汉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