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工程师-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新田也沉声道:“大人对兵丁要求很高,我平生少见,大人这套练兵方法,比秦总兵的练法都要严厉几分,效果更是好上不少,而且大人御下刚柔并济,赏罚有度,兵将都很服气,没有怨言,如此强军,已经足以傲视朝廷诸多军镇。”

    王欢放下长枪,轻轻吁了一口气,摇头道:“还不够啊,跟鞑子比起来,差距还很大。”

    祖边和马新田闻声同时一窒,低头不语了,鞑子的强悍他们是见过的,连李自成的战兵营都败下阵来,的确不是一般的厉害,从北京一直追到陕西,半年内就抄了大顺国的都城,将眼看就要坐上龙椅的李闯王活活追到山上被乡勇弄死,说起来就心惊。

    大家对清军恨归恨,客观事实也必须得承认。

    王欢抬起头来,将目光投向了校场上喊声震天的民壮们,不久前还握着锄头把子的乡农们,已经像模像样列队操枪,齐进齐退的按照鼓点摆阵刺杀,这才多久呢?两个月,还是三个月,日子太忙,都有些淡忘了。

    他精神一振,大笑着对祖边和马新田道:“沮丧什么?我们万寿谷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练就一支连胜官军的队伍出来,应该高兴才对,你们说的没错,清军还远在江南和长江以北,隔我们还远着呢,等他们打过来,我们早就今非昔比,等不到一年,不,半年!只需要半年,我就能让儿郎们在鲜血中成长,用敌人的脑袋,当作将士们强大起来的踏脚石!”

    祖边和马新田双目一亮,对视一眼,同时也笑了起来,王欢如此有信心,当然没有问题了,他们本来就觉得万寿谷民壮早就能独当一面,王欢提到鞑子,才让二人有些担忧,王欢会不会怕了,既然他很快有想通了,那就再好不过。

    “将新来的流民组织起来,代替三千民壮的筑城工作,让三千人都解放出来,充作职业战兵,每天训练,用最快的速度,争取在九月出发之前,尽可能提高作战能力,这三千人,都按照大明战兵的月钱发给军饷,发我们自产的足银,不能发外面的折色银子。”王欢站起身来,凝神道。

    马新田起身道:“大人,莫不是要效仿唐时,设牙兵和内衙兵么?”

    “不,牙兵后来尾大不掉,极易成兵疙,反而约束主将,聚众为乱,我们的兵,称夔州兵足矣。”王欢双目炯炯,沉声道:“听命于本将,效忠于本将,不属于任何其他任何人,领兵者只领兵,不能带兵,所有粮饷由本将控制,如此,方可保不复唐时的覆辙。”

    祖边和马新田再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了一丝凛然,然后一齐单膝跪地抱拳道:“大人深谋远虑,末将等佩服万分,谨遵大人令!”

    ……

    时间一晃而过,万寿谷在紧张的训练中,迎来了九月,天气开始慢慢变得凉爽起来,高温天气逐渐褪去,虽然还有秋老虎肆虐,但毒辣的日头已经不再那么强烈。

    王欢的纺织作坊加班加点,用山中开采得来的石棉纤维,赶制了三千套白袍,因为时间紧迫,里面都没有镶嵌铁叶,不过藤甲倒是很充足,民壮们每人都发了一套甲一身白袍,再裹上白色的石棉头巾,手持白蜡杆长枪,列阵一站,立刻就由一群流民般的土蛮,摇身一变成为威风凛凛的肃然整军。

    授甲仪式上,王欢亲自给每个人发放兵器甲胄,每发一个人,许铁柱就在边上问一声:“你是谁?为谁战?”

    民壮响亮的回答:“我是万寿谷百姓某某,我为王大人而战!”

    然后王欢再勉励几句,换下一个上来,三千人的队伍,王欢每人都见了一次面,虽然一天下来,能记住的面孔不多,但这三千民壮,却人人都记住了他,也记住了自己喊出来的那两句话。

    王欢要的就是这效果。

    接下来,就该设全军编制了。

    在这之前,王欢只是粗略的按照百人队的规制,百人编为一队,是一种粗犷型的民兵管理方式,基本上没有军官,反正那两场战斗都是规模不大的击溃战,以人多取胜,大家一窝蜂的上,冲上去乱拳痛殴,敌军都是慌了神的,胡拼乱打都能取胜。

    今后就不同了,那种痛快简单的作战方式可遇而不可求,应当有一套自上而下行之有效的指挥体系。王欢参照明代军制,决定以十人为一队,设队长一人,队副一人;十队为一百户,设总旗百户一人,也称百人队长;十个百人队为一千户,设千总一人,副千总两人;千总以上,则三个千户为一营,设营将一人,目前仅有三千人,就有三个千户官,一个营将。

    王欢自领营将,下面三个千户官,祖边和马新田各领一个,副千总先空着,而余下的一个千总,王欢犹豫了很久,也没有想到可靠稳妥的人,只得先自己先兼任着。

    最早成立的百人队,则作为一个特殊的编制,充任自己的卫队,这批人都是王欢亲自训练出来的,忠诚可靠,留在身边作为教导队,认真培养。

    千总下面的百户,共需三十人,都由白杆老兵充任,这些人跟随秦良玉打老了仗,经验丰富,由他们出任初级军官,让人放心。

    至于最基层的队长队副,则由王欢从民壮中先期选出的三百人充任,他们骁勇敢战,在战斗中历练一下,将来都是初级军官的好苗子。

    十人队是最基层的作战单位,受限于武器种类数量,现在还只能分为牌手和长枪手,十人中四人持刀盾,六人持白蜡杆长枪,长枪兵同时腰挂摧山弩,兼任弩箭兵;刀盾兵用的木质覆盖着铁皮的圆盾,持的腰刀。

    “等到将来有了火器,再将刀盾手换成鸟统手,减少一个枪兵,换为大盾手。”王欢看着横竖成列的整齐队伍,心中暗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将就着把军队武装成这个样子,也很不容易了。

    “传令全军,放假三天,回去和家人团聚,三日后辰时,全军出发收复夔州!”王欢大声下令,在他头顶上,绣着斗大“王”字的大旗猎猎飘扬。

    (本章完)

第155章 奉节白帝城() 
三天以后,三千夔州兵整军出发,由万寿谷顺着官道往石柱,再由西沱镇渡江去奉节。

    出城时万寿城万人空巷,百姓们拥在道路两侧,为子弟兵送行,王欢军规森严,饷银到位,出发之前就先发放了三个月的饷,这在大明军队中绝无仅有,大部分军阀不拖个半把年不会发银子,如王欢这般的简直是慈悲到家的菩萨,再加上立在城门口的石碑,能当上王欢的兵绝对是一份好工作,而且看着那一身崭新的白袍,雪亮的兵器,威武的军姿,无不透着彪悍的气势,让那些新来的百姓流民,眼热不已,纷纷向分管民政的许铁柱和周成要求入伍参军。

    但王欢有言在先,军队宁缺毋滥,不在万寿谷挖上一年矿,休想参军。

    经过石柱时,王欢接上了马万年,秦良玉果然信守诺言,不但不让秦翼明和秦拱明出来参合,连自己也不露面,仅仅让马万年代表宣慰使司出来送上了一些粮食,王欢干脆把马万年也带着一起走,这粗壮少年高兴得很,连衣服都没回去收拾,骑着马就跟上来了。

    西沱镇过江,到奉节县城不过三十里,天天跑半程马拉松的夔州兵完全没有问题,下午天还没有擦黑,奉节县那破败的城墙就入了王欢的眼帘。

    奉节县周长不到五里,属于小县,境内居民不到五万人,连年兵灾,早已让这座古城破败如斯,当王欢大军出现在城外长亭时,县令就领着一群乡绅耆老诚惶诚恐的敲锣打鼓迎接来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白帝城可是当年刘备托孤之地,奉节县有此掌故,可谓人杰地灵。”王欢先吟诵了一首古诗,卖弄了一下,立刻让举人出身的县令孟知雨大生好感。

    “王总兵文采斐然,文采斐然呐,奉节能有王总兵镇守,今后可高枕无忧了。”孟知雨马屁拍上。

    这位奉节县令,说起来也可怜,他本是山东人徐州人,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中了举人,也到了四十岁“高龄”,参加了两次会试,不出意外的名落孙山,从此断了念头,到礼部走了点八竿子打不到的老乡关系,行了大笔贿赂银子,好不容易当上了奉节县令,却未曾想到刚刚上任,大明就亡了。

    南明迁到了南京,川中富饶之地转眼就变成张献忠的地盘,孟知雨被困在了奉节,他当机立断,农民军还没到奉节就跑入深山避祸,直到曾英打回来才敢下山,却又被土著谭氏压在头上,受了不少窝囊气,让谭文当作管家一类的角色驱使,成天除了替谭家征税收粮,毫无尊严可言,偏偏还不敢离去,生怕还没出城门就被逮住杀了,日子过得步履维艰。

    现在谭家倒台,又来了个王欢,这位爷是什么样的主孟知雨心中没有底,只是听说此人在石柱很得民心,依靠流民数万就经营了好大的局面,端的是不得了。

    这样的人物,孟知雨更不敢得罪,听闻今日人家要来,一大早就候在城外巴巴的望着,如今整个夔州都是空的,半个兵都没有,曾英把人都调到重庆府去了,王欢来了当然就是夔州之主,今后就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必须巴结。

    本以为王欢是个粗俗武人,不好相处,却没想到人一来就出口成章,虽然是抄的古人大作,但至少说明此人不是个莽夫,文人嘛,都是能说上话的,孟知雨心里一块石头就落了地。

    王欢笑呵呵的与孟知雨见过,然后在亲切与他带来的一群乡绅长者一一寒暄,面容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让一众乡老大感意外,纷纷挤眉弄眼交头接耳,私底下都小声议论着:这位总兵,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凶狠的角色,大家以后日子好过了。

    孟知雨待王欢做足了架势,弯着腰笑道:“王总兵,县衙内备了薄酒为大人接风,请先入城吧,大人带来的大军,可先安置在城中军营,那里是空的,大得很。”

    王欢大笑道:“好,让儿郎们先入城,不过酒可以等下再喝,先办一件事。”

    孟知雨有些迷惑,小心翼翼的问道:“大人,要办什么事?可需下官准备准备?”

    王欢笑容不改,朗声道:“的确要先准备,听说贵县县丞、县尉、主簿等佐官,都是姓谭?”

    孟知雨心中“咯噔”一声,紧张起来,连忙道:“是,正是如此。”

    王欢环顾左右,笑道:“可在此间?”

    孟知雨脸色渐渐发白,一阵白毛汗从背脊粱上冒起,语带颤音道:“这个……呃,衙门里最近事务繁多,他们……”

    结结巴巴的还未说完,就见王欢面容一变,冷冷的换上一副寒意四溢的表情,哼声道:“我也知道他们很忙,这样吧,烦请孟知县派人引路,带我手下兵将去他们家中,看看他们在忙什么,可需要本将帮忙!”

    他将手一挥,身后的祖边和马新田挺身上前,向孟知雨抱拳高声道:“请知县大人引路!”

    二人白袍飘飘,腰悬利刃,满脸冷漠的神色,如两个白无常降世,吓得孟知雨一个哆嗦,大脑里短暂的停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急忙向王欢躬身低语道:“王总兵,谭氏世代居于奉节,树大根深,在全县是第一大族,大人如果要除去谭家势力,怕是日后民心不稳。”

    王欢淡淡的瞧着他,皱眉道:“有何不稳?”

    孟知雨舔舔嘴唇,壮着胆子道:“大人,全县钱粮赋税,下官其实根本无法染指,如泥胎木偶,都是谭家子弟在管理,如果大人刚刚占据此间,就行那雷霆手段,奉节以后恐怕就要废了。”

    王欢闻言,有些同情的看了看孟知雨,摇摇头不搭话,却仰天大笑起来,笑得狂野,笑得欢畅,笑得孟知雨呆立着不明所以。

    少歇过后,笑声徒然而止,王欢面容一收寒着脸道:“废了?如今的奉节,跟废了又有什么区别?本将强军入城,难道还拿不下几个跳梁土著吗?就算他谭家有万人如何?杀万人与杀一人,对本将来说,都是一样的!”

    他厉声道:“废话少说,赶快带人引我入城拿人!”

    孟知雨脸上汗水“哗”就下来了,杀万人?这是要把谭家连根拔起呀,这件事他当然也想做,也做了一年的梦,却只敢做梦,根本不敢想,谭家家族上万人,触角深入全县各个角落,上至县衙各司,下至里长乡老,都有谭家族人,甚至可以这么说,谭家的人跺一跺脚,奉节县就要跳一跳,谁敢动它?

    这位王总兵面相和善,却是笑脸和尚死金刚,一来就要灭族啊,也罢,如今乱世,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反正自己这县令管不了。

    他却不知道,王欢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