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随着环境的变化,这片地域少了许多危险的野兽。
如果他们愿意团结在一块的话,哪怕只有十几人,也能够通过在华城学到的东西,在外面找块地方存活下去。
他们学习到的东西,算是王伟对他们最后的补偿,对当初利用翼龙神欺骗他们的补偿。
不过,他们要是胆敢卷土重来,做出危害村子事情,那个时候王伟也不会客气,许多后来加入新军的战士手中的大刀,还没有开过荤呢。
再有几个月的时间,小翼龙就要长到两岁了。
而现在的小翼龙,已经非常强壮了。
去年的时候,他们只能够载得动七八十斤的重量进行长途的飞行,而到了现在,承载一个成人的重量,对于它们来说,已经不在话下了。
第三百零九章 进击的小翼龙()
小翼龙现在的力量能够载得动一个成年人进行长途飞行。
而余阳他们,因为尚未成年,体重只有一百斤出头,载着他们,自然能够飞行的更加持久。
而且,因为天气剧变的原因,华城附近曾经制霸天空的各种猛禽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至少现在天气转暖之后,王伟再也没有族人看到猛禽回归了。
也许在更加遥远的地方,它们找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栖息地,更有可能,是这些猛禽无法适应天气,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
毕竟,以去年冬天那零度以下的气温,一直躲在温暖避风的巢穴之中,野生的风神翼龙之类的猛禽还有活下来的希望。
但是风神翼龙那庞大的体型,最迟两天的时间,也需要大量的进食一次。
所以,如果还有没迁徙的风神翼龙,那在冬天的时候,要么就是饿死了,要么就是外出寻找食物被冻死了。
所以,现在的小翼龙,尽管距离成年还有一段时间,但几乎可以制霸华城附近方圆百里甚至上千里的天空了。
一部分的小翼龙,在经过一个星期的恢复锻炼后,便开始了从山里面运送矿石。
成长了数个月,小翼龙不仅载重能力增强了,就连飞行速度都提升了一大截。
每天往返大山能够跑七个来回。
十一只风神翼龙,每次载重一百五十斤,一天下来,就能从山里面载出来一万多斤的各种矿石。
这个运输的速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华城日常能够消化的矿石速度了。
毕竟,现在的矿石,都还是靠着老办法熔炼的,并不能形成熔炼流水线。
所以,华城渐渐的有多余的矿石储存下来了。
至于剩下的几头小翼龙,则在余阳他们的带领下,开始以华城为中心,每日在大山之上盘旋,探索大山内残留的部落。
村子缺人,环境稳定下来,没有了各种厉害的恐龙和猛兽的侵犯,耕种的安全性能够得到大大的提升。
新军战士二十人一组,以华城为中心,在附近方圆二十里的范围内大肆的捕杀一些对族人有威胁的野兽,让华城的耕种更加的安全。
今年的耕地,增加了一千七百多亩的青稞,只不过,这对华城辐射的范围来说,还是太少了。
这个世界的人类身体素质都极其强悍,哪怕就是一个女人,也能打理得了差不多两百亩耕地。
这还是因为他们使用的耕种工具太过原始,几乎所有的活都要靠着人力来干造成的。
要知道,在地球上的时候,全靠着机械化的情况下,在地势平坦的地方,是创造过一人耕种上万亩地的盛况的。
虽然这和国外的那些大农场主比起来,还是略有不足,但是如果给国人更加先进庞大的机器,以国人的勤奋,在数据上肯定能够超过外国的那些农场主的。
一千七百亩的耕地,仅仅只需要十个人便能全程管理得过来,无非就是农忙的时候稍微多几个人去帮忙罢了。
这些经过系统改造的青稞,哪怕在产量上和地球上的那些高产的水稻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一亩地收个四百公斤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算下来的话,一千七百亩地,一年能够产青稞六十八万公斤,也就是一百三十六万斤。
平均到十人种植的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人每天就能给华城创造三百七十二斤的粮食收入。
哪怕晒干之后磨成青稞粉,这个数量还会少一些,但一天至少也有两百五十斤的产量。
人工的开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只要麦种充足,开垦的土地足够,哪怕华城的这些家伙都是大胃王,也能满足至少五十人的消耗。
今年种植的青稞,有一千七百亩,等到下一季,村子就可以攒够种植七万多亩地的青稞种子了。
那个时候,哪怕村子里面不捕鱼,不养草兔也不开鱼塘,光是种植的青稞,就能够满足两万四千人的日均消耗了。
而且这两万四千人,还都是一天能够吃下四五斤青稞面的壮汉,如果算上女人和孩子的话,三万五千人也能养得活。
青稞本来就属于耐寒植株,前几年,因为青稞种的数量稀少,王伟不敢冒险,怕万一突遇寒流,这些种株就都会被毁掉,所以一年只种一季。
而现在,青稞的数量已经有很多了,还为开春的时候,这批青稞便已经种植下去了,如果天气不出现重大变故的话,今年的青稞,足够种植两季。
如果将这一季收获的青稞全部当做种子的话,下一季,华城的田地足够扩大到三百万亩。
而光是种植青稞的人手,便需要两万多人,更别提还有那么多需要新开垦的田地,修建的水渠甚至是水库了。
所以,对于华城来说,人口是对华城发展的最大限制。
其实,地球的历史就足以证明,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无非就是粮食了。
古代的时候,没有优秀的粮种,没有先进的耕种技术,也不会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水渠,道路等基础建设的修建。
再加上官僚的苛捐杂税,人们生活才会非常的困难,一旦碰到了天灾,就会有大量的难民流离失所。
在那种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别说发展科技了,人们连活下去就是个问题。
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袁隆平对水稻进行了改良,使得田地的产量大规模的提升,一个人种田,一百人能够吃饱。
然后引进机械化,导致一个人种田,就能够养活四五百人。
如此一来,只需要五百分之一的人进行种植,剩下的人,就都能去做比的事情,例如发展科技,想办法改善人们的生活。
这样才会导致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近代的中国,仅仅用了很少很少的一段时间,发展的速度便能超越古代数千年的原因。
不是因为古代人比较笨,而是因为他们抽不出人手来进行发展啊。
别的不说,如果把现在的粮种,弄到古代去,任他是唐朝还是宋朝,要不了几十年的时间,华夏也会涌现出一大批各行各业能够流传千古的人才。
要不了百年,华夏就会扩张,统一整个地球。
而现在,在这个世界,王伟弄出了高产的青稞,虽然还比不上地球上的那些高产的水稻,但至少,一个人耕地,也能解放五十个劳动力。
所以,只要华城的人口能够跟得上,给王伟沉淀一段时间,他便能够让这个世界的发展,跟上地球那边的步伐。
当然了,靠着生育去培育下一代来增加人口是一个办法,但是一个人成熟,至少也需要十三四年的时间,王伟实在是不愿意耗费那么长的时间去等待下一代,甚至下下代人的成长。
好在,这个世界很大,并且这个世界的人也很多。
哪怕在天气骤变的情况下,有无数的部落灭绝或者濒临灭绝,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王伟相信,肯定还有更多的人用各种办法活下来的。
而余阳他们的任务,就是寻找,以华城为中心,方圆千里的范围内,那些活下来的人类。
第三百一十章 来自远方的一艘船()
而之所以将翼龙探索的范围定在方圆千里也是有原因的。
小翼龙因为尚未成年,载人的话每小时的飞行距离只有一百公里,折合两百里路。
一天哪怕就是不停歇的飞行,十个小时也最多只能往返千里的路程。
而这样长距离的飞行,对于体能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飞行一段距离,就需要休息一下。
外加上在路上要是碰到了别的部落,往往还要盘踞一番,寻找这些部落居住的地方。
所以探索的实际距离能够超过七百里路就算是极限了。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余阳他们探索完毕,将消息带回部落之后,还需要新军战士出面,去将被发现的部落给带回来。
新军战士体能方面不用担心,但是因为会受到地形的限制,例如河流,湖泊或者山川都会耽误时间,哪怕全速前进,也只能日行五十里,再加上带着别的部落的人来回迁徙的时间,往往一波新军战士,从出发到回归,需要十几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
毕竟,兽潮只是在大前年出现过一次,这次再也没有野兽将道路踏平,将树林啃光将河流填满的事情了。
没有兽潮踩出来的康庄大道的情况下,野外迁徙的难度,可和当初小部落从山上下来要困难数倍。
至于那些被发现的部落,愿不愿意跟着新军战士来到华城,那就不需要进行考虑了。
新军战士和他们接触,首先就是以利诱之。
在这个世界,绝大部分的部落,都还是靠着狩猎和采集过着最原始的生活。
每日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在今天不会挨饿。
而且随着气候的改变,人类的生活更加的艰难,有着食物和安全的诱惑,王伟相信,百分之八十的部落,会选择跟着新军战士走的。
至于那剩下的,不愿意相信新军战士的部落,在武力的胁迫下,他们不得不屈服。
因为又多了一项任务,所以新军战士再次进行扩充。
桐树在部落里面,又抽掉了两千人训练起来,以备将来执行任务所需。
从人口扩充计划下定后,余阳他们每当天气好的时候,便会穿上厚厚的麻布衣,戴上深色的防风眼镜,一些风干的兔肉和几十斤的咸鱼,还有纸和笔出发,沿着大湖或顺着大山,去寻找探索那些在华城附近的部落。
风干的兔肉是余阳他们的口粮,而咸鱼则是小翼龙中途补充体力的食物。
至于纸和笔,则是给他们记录和测绘的工具。
而测绘的目的,就是将华城附近的地图给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村子统一编辑,等到新军战士出发的时候,就可以按照地图的标记来前进了。
毕竟新军战士不像是小翼龙,有着不论飞多远,都能够归巢的能力。
如果在外面迷路了,天知道他们还能不能回到村子。
之所以顺着湖边探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山里面的遮挡物太多了。
哪怕就是有部落,也及其难以发现。
更何况,去年的时候,山里面也已经探索过一遍了,哪怕还有部落存在,也是不多的。
而森林里面更是无法探索。
先不说森林里面危机四伏,人类到底能不能在那里生存,哪怕就是有人,在树木的遮挡下,也不可能找得到的。
而草原更是地广人稀,新军战士在草原抓了数百头野牛回来,最远到过数百里外的地方,也从未见过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所以,只有顺着大湖,朝着更加温暖的方向探索,才是目前看来,最为稳妥,收效也最高的方式。
果然,不负王伟所望,仅仅在第一天,余阳他们沿着湖边,仅仅飞行了两百多里的距离,便探索到了十三个部落。
这些部落,大多是定居在湖边的。
他们有的是在湖边的山崖上生活,还有的是在湖边的林子里面生活。
余阳甚至看到有个部落,像野兽一样,在底下挖掘出来洞穴,在洞穴里面生活。
人的生存能力是极强的,哪怕就是天气骤变,物种大规模的灭绝,人类也总能在逆境中找到活下去的办法。
大湖里面物产丰富,四面八方的野兽,都需要到湖边饮水。
不论是在河滩或者石缝里面寻找那些长相怪异的虾蟹和其余的水生生物,还是捕捉那些到湖边饮水的野兽,他们都能找到活下去的希望。
也许以前气候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靠近大湖太过危险。
毕竟,那个时候各种各样体型庞大,以肉食为主的恐龙和野兽,大多聚集在湖边。
相比而言,没有尖牙利爪,力气也不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