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扳道工-第3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忻都犹豫不决,由于担心日军夜袭,他打算命全军回到船上,这时精于水战的部将张禧“见山影浮波,疑暗礁在海口,会青髯见于水上,海水作硫磺气”,判断近日可能有暴风雨大室,建议全军上岸,在岸上扎营避雨,海湾中的战船则分散驻泊,“各舰相距百步下锚,以免大风至时相互碰撞损坏”,忻都采纳了张禧的建议,下令全部陆军以最快速度登岸,选择险要可避风雨之地扎营固守,海湾中的战船较小者驶入河口避风,较大者则各自相距百步下锚,以免碰撞。

    午夜时,台风暴雨果然大至(日本群岛四面环海,除东北部沿海外,均被来自热带太平洋的暖流所环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黑潮,气候形成较温和潮湿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在每年八、九、十月间,日本西部和南部常遭台风袭击;博多湾恰好正位于台风的袭击区内),由于事先做了准备,元军避免了台风袭击时各舰船互相碰撞,所以损失极小,仅有大小战船二十二艘毁沉,方台风渐停之时,暴雨又降,海上漆黑一片,落海的兵将无法相救,故而溺死者约一千余人,受伤的左副帅刘复亨也在死难者之列。

    台风暴雨的来袭没有给元军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却坚定了忻都和元军众将的作战决心。忻都庆幸自己听了张禧的建议,没有上船,因而躲过一劫,他认为这是天意要助他成就征服日本的大功,是以第二天即二十二日一早便率军出发,前往进攻大宰府水城进攻日军。

    此时日军已在大宰府水城列阵,由于昨夜暴雨打湿了火药,元军火炮暂时不能发射,是以元军这一次没有使用火器,而是先以弓弩猛射日军,然后以骑兵向日军发动冲击,步兵跟进,日军兵少势弱,根本无法抵挡元军如同潮水般的进攻,全军五千余人尽为元军所屠灭,大宰府水城为元军攻占。

    在进攻大宰府的同时,忻都还派出一只小型舰队,前往长门海域,以牵制长门的守军,使其不敢救援大宰府。元军进攻长门的消息,震惊了镰仓幕府和京都。民心不稳,舆论惊慌,以致市中无米,民有饥色。谣言一个接着一个地传来:“元军占领九州、元军已从东海、北海入侵等等”。朝廷的公卿大臣尤为恐慌,在朝议中甚至有人主张迅速将朝廷迁往关东,招募武士浪人守卫京都等。后宇多天皇亲临神宫祈祷七昼夜,龟山上皇在清水神社祈祷,又派人去伊势神宫祝词:愿以身代国难。各王公大臣纷纷向寺、社献币、写经、诵经。

    北九州镇西守护所得知元军进攻后,在镇西奉行少贰藤原经资率领下的守护部队立即前往救援。日军总指挥为藤原经资,大友赖泰作副手,在他们领导下,有藤原经资领导的“三前二岛”的御家人武士部队、大友的丰后武士部队、筑后守护北条宗政、肥后守护安达成宗的、以及岛津久经所率领的萨摩、大隅、日向三地的守护武士部队。参加第一线的战斗人员大约有四万余人,连藤原经资的父亲、八十四岁的入道觉惠都披甲上阵。此外,四国和中国地方部分御家人和武士,参加了九州的战争,宇都宫贞纲率领约六万中国地方的武士部队,作为后备军在必要时将前往筑前支援。

    为了挽回军心士气,夜幕降临时,熟习近海作战的松浦党御家人草野次郎经永,率少数部下分乘小舟偷袭元军,纵火焚烧元军战船,乘元军慌乱之际斩首二十一级。这一果敢行动引诱了其他武士效法,偷袭元军彻夜不断。元军为预防偷袭,将大船调于外围,日军船小难以正面冲击。偷袭者至,元军以火炮强弩猛射,日本武士的小船非碎即穿,损失逐渐增加。日军统帅藤原经资见状下令,若无命令不准进行偷袭。

    元军在大宰府经过短暂休整后,继续发动进攻,由于一连多日皆是晴天,打湿的火药得以晒干,元军的火炮又开始发威,每遇日军前攻,便先以火炮轰击,再以弓弩齐射,然后骑兵冲阵,日军根本无法抵挡,不过月余,九州全境便为元军攻占

    九州失陷的消息震惊了日本全国,而忻都也为日军的强悍震动,在占领九州之后,他没有马上进攻四国和中国地方,而是派出了使者前往京都,晓谕日本统治者,要求其投降。但执权北条时宗不由分说,将元使斩首于镰仓龙口。消息传来,忻都等人百思不得其解。忻都愤怒之余,也打消了不战迫降日本的念头,专心的准备再次发动进攻,一举灭掉日本。

    忻都等人对日本缺乏了解,并不知道,自古以来,决定日本与大陆外交走向的一直是朝权贵族,但是这一次,冒着激发战争的危险而坚持强硬政策的却是镰仓幕府年轻的执权北条时宗。蒙古国书送达日本的时期,镰仓幕府凭借承久之乱的胜利扫肃了国内的朝权势力,然后通过对三浦之乱的镇压消灭了幕府内部反对得宗的势力,建立起了以北条氏为中心的执权政治。北条时宗就任执权的时候,北条氏的专权达到了顶点,年轻的执权自信而专断,不肯在异国的威胁面前低头,更何况这种威胁的发端源自于当时日本人眼中的野蛮民族蒙古人那里。

第688章 没落幕府() 
    另一方面,此时日本社会正处于一个欣欣向上的大变革时期,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宋朝钱币在经济领域的大量流通以及武士阶层、农民、工商业者、金融业者各方面之间经济活动的频繁发生。与当时社会的繁华气象相对应,幕府御家人为了负担奢侈的生活,不惜举债度日,甚至将自己的所领与庄园都予以抵押。而普通的农民则受到了领主更加残酷的剥削,正嘉年间的大饥馑期间,各地强盗蜂起,恶党横行。这种现象并非是单纯一时的景象,而是日本在充满朝气的镰仓武家政权领导下急速前进的反应,处于巨大变革浪潮之中的日本,人们或者逐波逐流为潮流所裹挟,或者为争夺属于自己的未来而奋斗,全然没有意识到另外一个更加洪大的拍打世界的巨浪的到来。

    但是,也并非没有清醒看世界的人。早在文应元年(公元20年),日莲宗的始祖日莲上人便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变迁,在《立正安国论》一书中预言了他国入侵,日本内乱的前景,劝说幕府改弦更张,皈依正道。日莲上人的这些话对于已经完全**化的镰仓幕府显然毫无用处。

    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幕府一边发布恶党镇压令来改善社会治安,一边凭借御家人所领回复令等德政令的手段,以牺牲工商业主和金融业者的利益为代价明确保护作为幕府支柱的御家人的利益。在这样动荡的社会环境下,镰仓幕府必须坚持武家政权的权威,才能继续维持北条执权的统治地位。正因为如此,镰仓幕府根本没有可能在对蒙古的交涉中轻易低头,否则幕府的威权顷刻间便会崩塌。��忽必烈和忻都都自恃武威,对于岛国日本的强硬态度不能理解,他对于日本国内激荡昂扬的社会状况的了解是非常不够的,对于日本坚持抗战的决心也没有充足的体会。

    就在最初的蒙古使者到达日本的文永五年(公元28年),接获蒙古国书以后,日本朝廷尚在进行繁冗讨论的时候,幕府便已经向西国的御家人下达了警戒令。文永八年(公元27年)东国的御家人在幕府的动员下陆续前往九州戒备,第二年二月九州当地的御家人开始在筑前、肥前一带的沿海巡逻警备(异国警固番役)。与此同时,九州的御家人一方面强化武备,一方面也加强了对领内恶党的镇压。

    文永九年(公元272年)十月,幕府开始调查各地领主、守护的领地以及庄园公领的土地数目,以便掌握各地的军事动员力和经济力,为全面的抗战进行准备。调查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御家人买卖领地的行为。

    凭借与蒙古抗战的契机,北条执权不但攫取了朝廷在西国的行政权力,在幕府内部和社会文化领域也采取了强硬的统制政策。当年北条时宗捕杀了有不稳迹象的异母兄弟北条时辅,并将对幕府持批判态度的日莲流放到了佐渡。

    镇压恶党,控制守护,抑制、封杀异己分子,实行全面警戒,通过诸多手段,镰仓幕府从一开始就抱定了彻底抗战的决心。

    北条时宗强硬的态度一来表示幕府坚决抗战的决心,二来也是为了压制异国入侵以来武家政权所面对的尖锐矛盾。

    元军入侵时,九州的御家人武士积极参战,固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地,但是许多西国,甚至东国的武士团体也奋勇争先,先后前往九州参战。对于这种积极的态度的解释当然不能肤浅地用所谓“保家卫国”的真理来搪塞,事实上这种现象与镰仓幕府的御家人制度有着深刻的关联。身为御家人的武士阶级与作为武家政权代表的镰仓幕府之间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主仆关系,幕府与武士之间的根本关系其实是建立在“御恩”和“奉公”之上。幕府根据武士在战场上的表现给予领地的封赏称为“御恩”,武士为了获取“御恩”必须忠实地承担他的“奉公”义务。

    然而对于抵抗蒙古入侵来说,因为是纯粹的防御战争,不能象之前的源平战役和承久之乱那样没收战败者的领地来奖赏那些奋勇前驱的武士们。而那些冒着蒙古人如雨箭矢,轰天火炮,拍马向前,单凭手中的一柄短刀和一腔热血呼喝着慷慨赴死的武士们,取得了战功却不能获得期望中的封赏,他们的失望情绪可想而知。

    另外,镰仓时期起,武士家族为了家族的壮大,往往采取嫡长子继承的惣领制度,一族的领地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家族子弟或者放弃武士身份参加农业劳动,或者作为嫡长子的家臣卑躬屈膝,再或者就只有出家为僧了。那些心有不甘的子弟要想出头,唯一的晋身途径就是为幕府效力,获取幕府御恩来换取自己的领地。但是这场抵御外敌的战争使这条唯一的途径也堵死了,武士阶层对幕府上层深深地失望了。。。

    由于这种不满,武士们相互之间出现了对立,各地武士出现了为领地而争斗的现象。武士们对负责战场直接指挥的各地守护也有了不信任感。为此幕府特别发布了要求守护与武士同心防御异国入侵的命令。

    九州失陷后,镰仓幕府以异国防御为借口,大幅更迭了各国的守护。其中有六国守护是幕府执权北条一门,其他的新任守护也都是亲近北条氏的亲族。自北条时赖以后,北条氏逐渐加强了在幕府中的**支配的权力,在元军入侵的期间,这种北条氏专权的集权统治已经到了露骨的地步,北条氏与身为镰仓幕府支柱的御家人之间的摩擦不断显现,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日益将镰仓幕府拖向了没落的泥潭,也预示着这场战争的失败。

    在元军占领九州之后,日军曾组织水军,对元军发动过两次进攻,都被张禧轻易击败。意识到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后,日军不再进攻,而是开始全力构筑防御工事,等待元军的进攻。

第689章 大阪开城() 
    十一月,元军经过修整后,在九州当地征收足了行军用的粮草,又从高丽来的船队补充了弹药,一切准备完毕,于二十日乘船出发,进攻四国岛。

    为了防备元军来袭,在幕府的严令下,日本武士们在沿海一带修筑了大量称为“元寇防垒”的石垒,并守卫于垒后。元军舰队到达四国的宇和海岸后,发现了这一情况,先集中战船上的火炮向石垒轰击,由于元军炮火凶猛,石垒多被击破,守卫石垒的日本武士死伤惨重,看到元军登陆,日本武士部队向元军发起了冲锋,但很快便倒在元军射出的密集箭雨之下。经过两天的战斗,日本人苦心修筑的“元寇防垒”被元军突破,守军大都被歼灭,仅有少数人侥幸逃脱。

    在进攻宇和的同时,另一支元军舰队驶入土佐湾,元军登陆后攻克高知城,然后与从宇和前来的元军会师,扫荡日军,七日后,元军成功占领四国岛全境。

    占领四国之后,忻都马不停蹄的继续发动进攻,他决心不给日本人以喘息之机,率元军舰队直扑大阪湾,攻占大阪后直取京都。

    北条时宗判断出了元军的进攻方向,紧急召集各地的御家人前往大阪助守,各地武士得令后日夜兼程赶往大阪,人数约有五万人左右,可谓空前绝后,但在这些武士到达大阪时,大阪已然陷落。原来在得知蒙古人会对不投降的城市进行屠杀后,大阪的商人们不愿于这座繁华的商业都市就此毁灭,由几大家族牵头,秘密和元军接触,表达了投降保全城市的意愿,忻都同意了大阪商人们的请求,保证不屠城,不掳掠,保护城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于是大阪商人们的武装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