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州产栗子,栗子糕可以算是地方特产,上岸的女眷孩子买这个尝尝鲜儿正好;就算是路过的船只,打发人上岸买土产,也可以买这个;大饼夹肉,又实惠又解馋,则是旅人最爱。
桂重阳点头听了,周师傅又说了几样汤,都是极有用的提议。
虽说周师傅要将衣钵传给桂秋有个前因在,可依旧是桂秋感动的够呛。他素来是个活络的,这回却是带了几分腼腆,只差对周师傅发誓道:“师傅放心,以后小弟那里有我,师傅这里也有我。”
周师傅看他的样子,轻哼道:“臭小子,我还没老到七老八十,哪里就轮得着你操心这个?”
周丁香还没听出什么不对,在旁挤了下鼻子道:“你还没出师,上面有我这个师姐在。”
桂秋却是没有如往常那样与周丁香拌嘴,只道:“师傅没有正式收你做徒弟,你还是做师妹吧。”
周丁香不忿,还要再说,周师傅道:“小重阳难得来镇上,你去带重阳溜达溜达,买点零嘴儿。”
“小重阳”在旁,忍不住想要翻了个白眼。自己都多大了,难道是三、四岁吗?不过他也看出周师傅要与桂五说话,便起身道:“秋二哥也去,来了两回,我还没仔细看周遭的铺子呢。”
周丁香性子贪玩,立时眼睛亮了,道:“孙家铺子蜜饯好吃,尤其是桃脯。”
桂秋越发不自在,打着“哈哈”两声,随着周丁香与桂重阳出来。
周丁香已经掰扯手指道:“郑家的鸭货也不错,尤其是烤鸭架子,喷喷香。还有郭家的煎饼,正宗的豆面煎饼,又甜又劲道。”
周丁香如数家珍,桂秋留心起两侧的铺子,对包子铺、点心铺这样的地方格外关注了些,还有些街头摊子。
桂重阳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这两人一个玲珑心肝,一个天真烂漫,也算是互补了。
不过周丁香天真烂漫归天真烂漫,关于桂秋的事就变得机灵起来。周师傅之前给了她两把钱,让她给桂重阳卖零嘴儿,可这一路逛下来,桂二奶奶、杨氏、梅氏、梅朵人人有份,就是桂二爷爷也有份,是份咸点心牛舌饼。
桂秋开始还没察觉,待听到最后,嘴里说着“瞎花钱”,眼角的笑意却是遮不住。
等到三人回到周家铺子,看着桂重阳手中大包小包,知晓是周丁香买给桂家众人的,桂五看了桂秋一眼,才道:“让侄女费心了,过几日家里暖锅,跟秋儿去家里玩儿。”
周丁香不知其他,大大方方应了。
倒是桂秋,脸色微红,可还是开口道:“五叔,是不是让家里人先来镇上?”
不管是提亲事,还是例行“相看”,都没有女方送上门的道理,要不然就让人看轻了。
“还用你操心这个?过几日让你钟大爷来一趟。”桂五虽只是叔叔,却也莫名心酸,这侄子真是给别人养的。
两家谈婚论嫁,自不是大家一句话就定的,还要正式媒人。
桂五要请师兄钟小吏做大媒,也是给周家体面。钟小吏没有品级,可也是衙门当差的,在县上能说得上话。
桂秋这才安心了,“嘿嘿”笑着,脸红成了红屁股。
第八十七章 做主的桂五(上)(第一更)()
等桂五叔侄回到桂家,两房便都知晓桂重阳买铺面之事。
梅氏松了一口气,有了产业,就有了进账,就算以后桂重阳不通农事,科举上没有斩获,也能勉励维生。
梅朵自是与姑姑一样,之前也担心桂家长房生计,姑姑将田产大头给了她做陪嫁,如今桂家只有七亩地,桂重阳又不是能下地的,没有收入以后喝西北风去吗?
桂家二房这里,则是心思各异。
即便之前大家猜测桂重阳的银子不止五十两,可也没想到他会阔绰成这样,直接就能置办起两个铺子与一个宅子。
倒不是有人惦记桂重阳的银钱,只是不免猜测桂远这些年在南京到底做了什么?怎么攒下这些银钱。
桂重阳没有说将那两处铺子与一个宅子归公之类的话,“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不过却说了开吃食铺子,让桂秋与周丁香经营之事。
桂二奶奶与桂二爷爷到底是经事的老人,这一听就明白过来怎么回事,都望向桂五。
桂重阳十来岁年岁,晓得什么,这肯定是桂五这个做叔叔的安排的。这样安排,周家能乐意?
反倒是杨氏,听了不免担心:“这周丫头能干是能干,可眼看到了说人家的时候,这到时候撂挑子怎么办?”
桂五道:“嫂子,我想要给秋儿说周家的丫头,嫂子瞧着那丫头可入眼?”
杨氏却是愣了,带了几分迟疑道:“这周家是镇上的,哪里会将闺女说到乡下人家?”
虽说周丁香性子爽利能干,比梅朵更符合杨氏对儿媳妇的期待,可到底“门不当、户不对”,她是想也没敢想过。之前她留心的,也不过是杨氏那边的堂侄女、族侄女们。
桂五道:“我既是敢提,就有把握。咱们家在村里,可秋儿不是在镇上?以后又在镇上开铺子,与周家结亲也能有个照应。”
杨氏这才露出惊喜来:“没有更好的了,真是想也不敢想,多谢老五想着你侄儿了!”
“聘礼这里,嫂子与爹娘看着办,镇上的铺子,重阳说了,就叫秋儿与周家丫头看着,给秋儿两成干股。”桂五道。
桂重阳说的是给周丁香一成、给桂秋一成,不过在周丁香是要说给桂秋的,直接说给桂秋也不差。
这时摇头的却是杨氏:“这也恁多了,就是给一半也够了。”
倒不是杨氏穷大方,而是她担心儿子分红太多长久不了。亲兄弟,明算账,那铺子与买卖毕竟是桂重阳的。
桂二爷爷也道:“给他兄弟帮忙,还分什么红?”
桂二奶奶犹豫了一下,却没有开口。不分红,难道让桂秋给桂重阳当长工?可这分红,又似在占桂重阳便宜。
桂重阳道:“那铺子要是自家人不用,直接租出去,一年二三十了两银子;要是这小吃铺做好了,却能翻一番,就是给秋二哥分两成,也是我占大便宜了。我马上就要入村塾读书,只有交给秋二哥打理才放心。”
桂五道:“就这么办,我已经与周师傅提了,周师傅也看好这一摊,不拦着秋儿与周丫头过来帮忙。”
桂五自从回到桂家,就是一家子的主心骨,他既然这样说,别人也就不再啰嗦了。
杨氏惊喜之余,不免忐忑,对桂二奶奶道:“娘,到底是镇上的闺女呢,这聘礼怎么给?要不要去打听打听?”
桂二奶奶瞪了杨氏一眼:“再是镇上闺女,也是小儿媳妇,没有越过大儿媳妇的道理!”
杨氏这才醒过来说错话了,忙去看梅氏与梅朵。
梅朵手中拿着绣棚,低头专心绣花,只做不知。
梅氏却不是个爱挑理的,对杨氏笑了笑。
杨氏不好意思起来,低声跟梅氏解释道:“妹子,嫂子没有别的意思,这不是怕咱们家高攀了周家,太寒酸了叫人笑话吗?”
梅氏点头道:“嫂子放心,我没有误会。”
反正银子在桂二奶奶手中,最后由桂二奶奶做主,梅氏也不担心周家的聘礼真的高过梅朵。不说她这个姑姑不会乐意,就是桂重阳也不会允的。
果然,就听到桂重阳状似无意道:“就是给出金山银山,难道别人不知道咱们是村里的了?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就比照着春大哥的例,略减一等便是了。”
桂二奶奶听了,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是望向桂五。
桂五点头道:“长幼有序,重阳说的有理。”
桂二奶奶拍板道:“那就六两银子做聘礼,另外与周家说清楚,等秋儿成亲就给他们分家,家里帮不上他们小两口什么,也不占他们什么,以后他们赚的都让他们自己攒去。”
并不是桂二奶奶大方,这兄弟分家是寻常,有的就是这种直接成亲后分出去,有的则是父母故去后分出去。
桂秋十五岁上镇上做学徒,家里也没有能帮助他什么。就是这门亲事,也是桂五帮忙找的,家里也不过是一份聘礼,再多却是不能了。
老太太是个明白人,晓得桂五与桂重阳叔侄都有些银子,可也没有想着“均富贵”。
桂重阳那里不用说,是隔了房头的,算是两家人;就是小儿子这里,家里只养到十一岁,就出去做童养婿,即便这些年有些继续,也是不知道吃了多少辛苦攒下的。身为父母,不能帮儿子什么,再去扣儿子的积蓄就太过分了。
对儿子能做到这样,对于孙子辈老太太自然也能做到尽量公平,家里帮不上什么,也不会去“劫富济贫”剥削哪一个。
如今桂秋与周丁香接了桂重阳的铺子,每年都有两成分红,要是不分家的话,少不得这份钱来拿到家里,到时候怎么分配,都会有人如愿有人不如意,与其到时候因为银钱伤了和气,还不如从一开始杜绝。
桂二爷爷素来尊重老妻,听了也点头道:“正当如此。”
杨氏却是皱眉:“这哪里有一成亲就分出去的?新媳妇进门,总要一家人一口锅里吃几年饭,情分才深些。”
桂二奶奶道:“秋儿以后成家,肯定要常住镇上,怎么一个锅刨食儿?”
杨氏道:“秋儿在镇上,她媳妇也在镇上?”
桂二奶奶道:“不留在镇上照看秋儿,还回来村里?这一大家子人,也不缺她一个。”
杨氏依旧有些怏怏,梅氏见了不免担心,杨氏是什么意思?是觉得“多年媳妇熬成婆”想要儿媳妇侍候?真要是这个念头的话,小儿媳妇不在跟前,会不会开始使唤长媳?
梅氏看了眼梅朵,梅朵依旧在绣花,可是全无平日干活的利索,这半天也没有绣好半片叶子。
桂二奶奶劝道:“方才你不是还担心‘门不当、户不对’吗?如今有了这一条,不是刚好?就是因为没有谁家的新媳妇进门就直接分家的,所以才能让周家明白咱们家的诚意。”
桂五插话道:“爹,娘,嫂子,要不然你们同我去镇上住吧,一家人在一块,到时候秋儿成亲也留他一起住。”
桂五之前就有这种打算,只是想的不是现在,毕竟这两年自己要读书,照看不到家人。他原想着考个童生出来,想个营生在镇上安顿下来,再接父母过去奉养。
如今见杨氏舍不得儿子分出去,桂五便想着那样一家人直接去镇上也不是不行。
桂二爷爷摇头道:“我不去,镇上有什么好的?”
桂二奶奶也摆手道:“就是,不去,我们在村里待了一辈子了,可不想临了临了再挪地方。这才十几里路,你们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住几日,莫要折腾我们这些老骨头了。”
意外的是,杨氏竟然也不希望搬家,道:“镇上谁都不认识谁,做啥都要花钱买,哪里有村里日子过得自在?”
桂五颇为意外,望向桂重阳。
桂重阳道:“反正这两年我要在村里。”
桂远去年十一月病故,现在是七月,才过了九个月,桂重阳要守二十七个月父孝,还有十八个月。
第八十八章 做主的桂五(下)(第二更)()
七月二十,男方长辈桂二奶奶、杨氏、桂五与大媒钟小吏一起去了周家。
周丁香还浑浑噩噩,只好奇老爹为啥今天没有挂幌,还嘱咐自己换一身新衣服。
倒是桂秋,从早上起就不再笑眯眯,也不怎么与周丁香说笑,让周丁香莫名其妙。
一直到桂家人到了,周丁香还“桂奶奶”、“桂婶婶”叫的大大方方,换做其他人家,少不得觉得这闺女不知腼腆面皮太厚,可桂二奶奶与杨氏婆媳都是爽快人,倒是极爱周丁香的性子。
桂二奶奶笑着拉了周丁香的手,周丁香从小学灶,自不会像其他闺女那样手软,还略有些粗短。桂二奶奶却拍着周丁香的手夸道:“这手是个有福气的,怪不得之前见了就爱,合该是我们家的孩子。”
周丁香被赞的有些不好意思,还没反应过来,桂二奶奶已经从头上摘下一支银簪,插到她头上。这是江氏预备的,总共是两支,一支梅花银簪,一支丁香银簪,这合了桂家小一辈两个妯娌的姓与名,梅花银簪补给了梅朵,丁香银簪用来今日“插戴”。
周丁香饶是再粗心,也晓得“插戴“是什么意思,立时跟煮熟了虾子似的,脸红成一团,站也站不住,道:“桂奶奶、桂婶子慢坐,我去端甜茶。”
没一会儿,周丁香端来了两碗浓浓的桂花蜂蜜水,这回终于有的小闺女的娇羞,声音也小了,坐姿也端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