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诤卵舨槐福淮蛄烁龃胧植患啊�
(本章完)
第585章 绝不再议和()
现在被围困在一座县城里,不敢出城。倒不是他惧怕曹洪,而是曹洪有数万铁骑、战车,若是出城与敌人决战,怕伤亡太大。所以,他准备固守县城,慢慢消耗敌人的兵力。
“将军快看,袁军撤了。”突然,一个旅长指着城外,大声喊道。
郝阳举着望远镜一瞧,果然,城外的袁军,竟然快速向南疾驰。
“这么快就撤了,难道不攻城了?”
14旅道:“将军,刚有探马来报,陛下的大军,已经在六十里开外了。”
郝阳笑着道:“原来如此,我说怎么曹洪撤了,原来是在惧怕我援军啊。”
“曹洪撤走后,必然不敢再进攻青州,而是会原来返回,前往徐州。传我的命令,让驻守在大水山的部队,一定要拖住敌人三日,我会率领大军赶到,聚歼曹洪。”
“是。”
大水山阵地,自郝阳走后,就只剩下一个团把守。
一个团,不过一千人而已,分成三个部分,驻守三座大山。
不得不说,兵力也太少了,而且没有炮兵支援,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拦截得了曹洪的数万铁骑呢,就算提前设下埋伏,怕也伤不了多少敌人。
次日,傍晚。
果然不出郝阳所料,曹洪的军队,真的朝大水山杀来。
曹洪的意图很明显。他打不过高顺的新军,加上洪南又亲率大军前来,他不敢再在青州逗留,想早日回徐州。
来到大水山外,曹洪派人打探了下。
“竟然还有一个团驻守在这里。这个郝阳,真是想置我于死地。”曹洪微怒。
副将问道:“将军,我们什么时候过大水山?”
曹洪深吸了口气,道:“现在就过。凭我们数万之众,我就不信他的区区一千人,能拦得住我们。”
众将领想了想,皆道:“只要没有红衣大炮,我们的铁骑兵,一定能冲过大水山。”
决定下来后,曹洪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约六万铁骑、战车,朝大水山的另一头杀去。
负责驻守大水山的,只有其中的一个营,才三百来人。由于事出突然,他们连巨石、滚木都没有准备,只用步枪朝着官道上扫射。
就算步枪再厉害,也才三百来支,怎么可能挡得住几万大军?
于是,在不久后,曹洪的数万铁骑,很顺利的冲过了大水山。官道之上,只留下不到五百具尸首而已。
这大概是曹洪进入青州以来,损失最小的一次。
曹洪没有停留,在冲过大水山后,沿着官道,马不停蹄的奔赴徐州。就像他背后有鬼追来一样,半刻也不敢耽搁。
。。。。。。。。。。。。。。。。。。。
在并州,贾诩的三十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摧毁曹仁的防线,陆续收复上党、河西、建安等地。数十万军,已然兵临太原。
只要将太原再攻下,那曹仁的大军,就没什么可虑的了。
“曹仁的大军,一败载败,已不足虑。我现在担忧的是荀攸、许攸,这两支老狐狸,已经快打到蓟县了,徐庶的数万军,怕是抵挡不住。”
张绣道:“是啊,我们得加快脚步,早些收复并州。这样才能出兵相助徐庶军师,要不然幽州也要丢了。”
众将领坐下来。
贾诩看着地图,沉默了一会,抬起头道:“我决定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先绕过太原,攻取雁门关。若是能守住雁门关一月,不但能将曹仁、荀攸的兵马一分为二,更能有利于我们击败曹仁。”
“不知哪位将军,愿意领兵马前往?”
张绣连想都没想,便出列道:“当然是我了,只有我狼骑军,才是最精锐的骑兵。速度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雁门关。”
典满道:“只张绣将军前去,怕士兵数量少了点吧。末将也愿前往。”
贾诩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朝右手边,赵云、黄忠的方向看了看。
赵云、黄忠皱了皱眉。。。
赵云道:“既然军师有令,那子龙义不容辞。”
贾诩点了点头,笑着道:“好,有赵将军出马,必定马到功成。”
“我命令,由赵云任主帅,统领一万御林军,一万铁骑兵,一万七千狼骑军,火速赶往雁门关,攻取雁门关之后,驻守一个月。张绣、典满随行,一切听从子龙军令。”
“遵命。”典满拱了拱手。
张绣翻着白眼,心里很不服气。他的狼骑军战斗力最强,他是狼骑军的主帅,却让赵云统领他,不管怎么说,也有点说不过去。
但他没有质疑贾诩的命令,想了想后,也跟着典满拱手:“是,末将遵命。”
贾诩道:“其余的部队,随我从正面迎战曹仁,牵制住他的主力,让他误以为,我们要从正面与他决战,这样一来,子龙她们攻陷雁门关,把握就更大了。”
次日,赵云所率领的三万七千铁骑,沿着太原郡边境,前往雁门郡。
同时,贾诩的二十几万大军,朝曹仁发动了最凶猛的攻击,将曹仁的军队,全部拖在太原境内,动弹不得。
。。。。。。。。。。。。。。。。。。。。。。
“陛下,曹操的使者来了。”这一日,洪南正在研究地图,企图在此攻打徐州,陈宫从帐外走了进来,禀报道。
“曹操的使者?来干什么?”
陈宫道:“不外乎求和嘛,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洪南连想都没想,便道:“我没打算与曹操议和。自我们与他第一份协议以来,他哪次遵守协议了,还不都被他一一撕毁。此次联合袁谭攻我北方,岂能这么轻易的就了事?我看他是担心许攸、荀攸、曹仁的大军,想从北方撤走,可北方又被我们占领了,他无奈才派人来说好话。”
陈宫笑着道:“陛下所言极是,据报曹仁的军队,快撑不住了,文和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将他的军队全部困守在太原。”
“看看,我说什么来着,只有被打疼了,他才肯服这个软。”
洪南道:“你去告诉那个使者,就说我晋国,不同意议和。让他赶紧滚蛋,再不滚,我就把他砍了。”
“是。”
陈宫转身离开了军帐。
“陛下真打算再攻徐州吗?”高顺看着地图,问道。
洪南道:“我也正在思考当中。按理说,此时应该休养生息,毕竟百姓受苦,士兵疲乏。可此时也是个绝好的机会啊,趁着袁谭还没有恢复元气,早些灭了他,省的以后费事。”
(本章完)
第586章 袁谭急了()
高顺道:“经过这两年的大战后,曹操、袁谭、孙权的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就算陛下不攻取徐州。她们也只剩徐、扬、荆、交四州,其国力、民力,都不及我晋国。等我们休养生息数年,再兴大军讨伐,必定一统天下,无可阻挡。”
洪南不由高看了高顺几眼。
高顺的话,说的也不无道理,即使现在不出兵,天下也迟早是晋国的。
洪南道:“可徐州阻碍我青、兖两州的生命通道,如果不攻取,我们的粮草、物资,每年的政令下达等,都要从长江上送去,这岂不是费事吗?”
“再则说,徐州四通八达,是屯兵、出兵的好地方,我绝不轻易的放弃。”
“即使这一战,会让晋国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攻下徐州,就等于灭了袁谭,也打通了我们青州与兖州的生命通道。更重要的是,曹操失去了一个盟友,以后再与他作战,就简单的多了。”
“所以,徐州之战,必打!”
高顺笑着道:“既然陛下已经决定了,那就打呗。我第二军,愿为先锋。”
洪南道:“你想当先锋,怕洪战和裴延不服啊。我看还是一起去吧。”
“是。”
洪南道:“传令各军,在济南会师,各级将领于明日一早,在此处议事,我们要商量个万全之策,为攻打徐州,做好准备。”
当晚,史阿送来情报。
“陛下,这是徐州各郡的兵力。”史阿拿着奏折,递给洪南。
洪南拿起来一看,皱眉道:“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的敌兵?不是只四十万吗?”
史阿道:“陛下有所不知,自袁谭退居徐州后,就下达了征兵的命令,徐州各郡县,凡是家里有青壮的男子,都强行应征。短短一个月间,徐州又增多了四十万新兵。”
洪南冷哼道:“兵不在多而在精。袁谭是因为害怕,才招募这些人,实际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连精锐部队都战不过我,何况是强行应征入伍的新兵?”
“这样的敌人,再多我也不惧。”
史阿道:“据我们的人禀报,袁谭强行征召的这些士兵,很多都不愿意参与战争,只是碍于官府淫威,不得已从军。”
“你的意思是。。。?”
史阿道:“臣的意思是,也许陛下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嗯。”
洪南道:“你安插一些锦衣卫,混入到他们的军队中,放手去做。如果能策反敌军更好,策反不了也不要紧,就当安插一个眼线。替我们打探袁谭新军的近况。”
“是。”
次日。
当太阳升起时,所有的将领,都来到中军营帐。
洪南坐下,开门见山的道:“今日将大家找来,是为了商量出一个进攻徐州、剿灭袁谭的计划。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尽可畅所欲言。”
陈宫道:“陛下真打算再攻徐州吗?”
洪南道:“当然。我已经下定决心,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要攻下徐州。”
对众将领们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只有战争,才能让他们有机会立功。
洪战笑着道:“太好了,这回袁谭那小子,擦翅难逃。”
高顺道:“陛下,末将建议,只留下一个师驻守青州,剩下的八个师,全部投入徐州战场。”
洪南点头道:“嗯,准了。青州既已平定,又没有敌人来袭,就没有必要留下太多的兵马驻守,一个师的新军,足以震摄青州各地氏族。高将军,你觉得应该留下哪个师较好?”
“这个。。。。”高顺愣住了,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种问题,不管怎么回答,都得得罪人。
洪南的目光,朝最远处看了看,喊道:“郝阳。”
“末将在。”
郝阳听见洪南在叫他,颇有些惊异,赶紧出列应道。
洪南道:“在上一战中,你的第四师,打的不错,作战勇猛顽强,歼敌不少,算是立了大功,但也因此损兵不少。此次进攻徐州,你的部队就不要出征了,留在青州驻防吧,协助当地官员,镇压各郡县的氏族叛乱。”
“遵命。”
郝阳连想都没想,开口便道。
以他的身份,还没有资格质疑洪南的命令,就算不想驻守青州,也必须得驻守。
洪南点了点头,继续道:“有郝副军长驻守青州,朕很放心。”
“其余的第一军,第二军5师、6师,第三军全部,共计八个师,于五日后启程,赶往徐州。同时,我会让洛阳、豫州、兖州驻军,佯攻徐州,起到牵制的作用。”
“总之,此次出征只需成功,不许失败。徐州六郡,我是志在必得。”
“是。”
众将领应道。
本来以为,洪南会任命一个军为先锋。可没想到,根本没提及此事。洪战、裴延,不免有些失望。不过高顺倒是神情没有波澜,他早就知道,洪南不准备派先锋,而是三军齐动,一起杀向徐州。
。。。。。。。。。。。。。。。。。。
徐州,彭城。
曹洪、审配回徐州后,使得徐州的兵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点。
加上这些日子,袁谭紧急扩充兵力,招募的那些新兵,共计兵马八十三万!
这个数字,是十分可怕的,预示着又将开启一场空前盛大的战争。
府衙中,所有人齐聚。
有审配回归、及各地新招募的四十万新兵,袁谭的脸色,总算好看了些。
“洪南想占领我徐州,是痴心妄想。他哪里知道,我徐州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便都能募集数十万大军。他是永远杀不完的。”
曹洪冷笑道:“恕我直言,难道袁公真以为,新招募的士兵,能挡得住晋国新军?”
“挡不挡得住,得看用兵之人。”审配插言道:“会用兵者,能使新兵变成精兵,不会用兵者,即使带着精兵,也一事无成。搞不好,还会全军覆没。”
这话似乎有所指,也为袁谭扳回一些面子。
曹洪怒道:“你说谁呢?”
“说谁谁知道。”
曹洪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