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裾判濉⒙沓谎沉炱锉R院蟮恼匠。Ω檬瞧锉胄戮慕岷稀N颐钦瓶刈疟狈健⑽鞣剑际侨菀籽铰淼牡胤剑庑┱铰砭粝秆〕隼矗醋槌膳哟蟮奶锞羰敲挥邢蛩悄茄湟崭咔康娜送沉欤抡蕉妨Υ蟠蛘劭邸!�
“我早就想好了,在下一次全面改革军事之时,就会组建数量庞大的铁骑军,及不少于十个新军。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粮饷补给的问题,又增强了我们的实力。而关张赵黄等,就是铁骑军的主要将领。也只有他们,才让我放心啊。”
“至于诸葛亮。。。。呵呵,你不觉得,他的本事比你们还要大吗?知天文、晓地理,能言善辩,鬼神莫测。他如果能助我,天下再无敌手。”
李儒道:“臣愿意一试,说服诸葛亮,为陛下效力。”
“好,你尽管去办吧。”
“是。”
当晚,洪南回到皇后宫,在蔡琰处歇息。
说起貂蝉的事,蔡琰没有任何犹豫,一口答应:“夫君请放心,貂蝉一定会听我的。”
“哦?这么有把握啊?”
蔡琰靠在洪南的怀里,说道:“她最听我的话了。”
“看来被你调教的不错。行,就看你的了。”
“是。”
。。。。。。。。。。。。。。。。。。。。
两日间,蔡琰多次与貂蝉交谈。
李儒找到刘备,从侧面试探刘备的想法。
洪南带着典韦、贾诩,前往长安南郊的炼钢基地。
现如今,洪南最关心的,莫过于这里。
如要组建新军,炼钢基地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计划能否成功。
“负责这里的是谁?还是以前主事的吗?”
洪南问道。
贾诩道:“据吏部呈上的名单,好像换了两次。”
“一年就换了两次?”
“是啊。”
“为什么换这么快呢?”
贾诩道:“这个卑职也不清楚,好像是工作太累,承受不住吧,很多主事都自愿请辞了。”
洪南停下脚步,问道:“那他们请辞之后,又去了哪里?可会泄漏机密?”
贾诩道:“这倒不会。陛下可能不知道,吏部新成立了一个部门,名叫尊荣院,凡是对晋国有功的将士,并且残疾不能自理的,都可以举家搬迁到里面居住,由户部免费提供一切所需。而像炼钢基地主事,这种含有机密的官员,也被安排在了里面,单独划分出十几座院落。他们的一生,将在那里面渡过。”
洪南松了口气,想了想,道:“这个尊荣院,成立的非常好,也算是我们残疾将士的归宿。不过要叮嘱尊荣院的人,一定要把他们照顾好了,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一概不得短缺。尤其是炼钢基地的主事官员,他们既已失去了自由,就不能再失去别的,对待他们,应该比所有人都好。”
“是。”
不一会,进入到炼钢基地。
负责这里的主事官员,名叫赵信,三十五岁,出身于世家,在文贤阁就读过,曾是洛阳赵家的嫡子,现在赵家垮了,就入了仕。
“陛下。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请陛下恕罪。”远远的看见洪南、贾诩,赵信迎了过来。
他其实并没有见过洪南,只是看到贾诩身为军机处领班大臣,却站在洪南的身后,便猜测出洪南的身份。试问在晋国,有谁能让贾诩卑躬屈膝的呢?除了洪南,还会有谁?
“你就是赵信?”
“是的,正是卑职。”
洪南道:“带我们进去吧,我们要好好的参观参观。”
“陛下请。”
在赵信的带领下,所有人朝炼钢基地内部走去。
用了小半天时间,将炼钢基地逛了个遍。整体来说,还算不错,跟现代时的流水工厂差不多,所有的武器、钢材,都是分批次的出入,速度非常的快。
比如步枪,有制造枪管的,有制造枪把的,有制造其他零件的,但这些都制造好了,再送去一个地方,有专门的人进行组装。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
回到办公地点,洪南又看了许多的资料数据,尤其是库存这方面,更是仔细的核对。
“如今,有十八万支步枪,一万门红衣大炮,两千万发子弹。。。够了,有了这些,咱们组建新军的事,就不成问题了。”
洪南微笑着道:“赵信,你这炼钢基地的主事大人,做的不错啊。”
“谢陛下夸奖,臣一定会尽心竭力。”
“嗯。”
洪南道:“不过还得努力,争取在明年一月之前,再造出一些步枪来,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们要新组建至少七个军,所需要的枪支数量巨大。”
“是。”
“哦对了,子弹的情况怎么样,硝石没有再短缺过吗?”
说起硝石,赵信的脸色有些凝重,他拱手道:“回陛下,卑职正要说此事,硝石这种材料,虽然在南方很多,但也采集的差不多了。以前每过几天就会有材料送来,现在要隔半个月,才见得到,以卑职看,这种材料在蜀中,怕也不多了。”
(本章完)
第622章 大加封赏()
“是啊,这的确是个问题。”贾诩道:“我们的子弹、炮弹,全都需要硝石这种材料供给,可这种材料又如此缺少,一定没有了,什么都完了。”
“应该想个办法,用另一种东西,代替硝石。”
洪南道:“这也是我最头疼的事,科技院研究了这么多年,也没个回信。代替硝石的材料,到现在还没有研制出来。”
贾诩劝道:“陛下不用担心,好在有两千多万发子弹,足够十个军使用。这些子弹要是使用的好,都够一统天下了。”
“不够不够,远远不够。这就好比粮食,有了粮食心里才不慌,等真正到了战场,再多的子弹,都不够用。”
“没有子弹,可以用弩箭嘛,我看新型的弩箭就能使用。”
“那能一样吗?”
贾诩:“。。。。。”
洪南想了想,道:“要不这样吧,我们削减兵力至八个军,其中包括韩岳的独立师。这样一来,我们就节省出来六万多条人枪,一百多万发子弹,也算有些库存了。”
贾诩道:“如果新军的编制太少了,朝中大臣们会同意吗?”
“如果是以前,他们一定不会同意,但是现在嘛,呵呵。。。经过上一场de大战,我们的三个军打的敌人屁滚尿流,我敢肯定,没有人会再反对。”
“再说了,如果嫌新军人数太少,可以用铁骑军补充嘛。正好我准备组建数量庞大的铁骑军,可以做到这一点,他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贾诩笑着道:“陛下蓄意招揽关、张、赵、黄,也是为组建铁骑军做准备吧?”
“不错。你很明白嘛。还有马超、张绣,这些都是统领铁骑军的将才。昨日我还同李儒说起过,以后的战争,必定是铁骑军与新军的结合,只有联合作战,才能应对强大的敌人。”
贾诩道:“陛下说的是,我们的新军,虽说战斗力强悍,但也仅仅是远攻,一旦敌人冲过来将我们缠住,那我们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嗯,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组建铁骑军的原因。”
讨论了会,洪南叮嘱赵信,加快弩箭方面的制造。因为要组建铁骑军,少不了数量庞大的弩箭、箭羽,最少需要数十万把弩箭,上亿的箭羽。而且每支箭羽,都必须是钢铁打造。
虽然炼钢基地有很多的存活,但经过洪南查验,还远远不够。
次日。
早朝。
“昨日,我会同军机处、六部,整理出了在过往一年中,立过战功的将士们,今日论功行赏。在三日后,会有一场酒会,希望所有人都能参加,一起为贺。”
洪南看向众大臣,微笑着道。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文和。”
“臣在。”
洪南指了指桌面上,那十几道圣旨:“你来宣读吧。”
“遵旨。”
这十几道圣旨,是洪南昨晚加班加点写出来的,经过深思熟虑,详细的考量,每个将领、官员,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老百姓,都在封赏之列。
“圣旨下:为大业民生计,朕决定改革军制,组建八个新军,每个军,人数为三万。组建六个铁骑军,每个军,人数为五万。将取消狼骑军编制、神机营编制、独立师编制,所有精锐,融合到十六个军之中。”
第一道圣旨念完,满朝官员震惊。
在此之前,他们虽然知道洪南要改革,但没想到,这一次改革的这么彻底,将晋国数百万军队,全都取消了,连张绣、童飞、韩岳的部队也没例外。只留下了十六个军,按照洪南圣旨叙述,只有五十四万人。这将是以后晋国所有的正规军人数。
就算再加上御林军、禁卫军、海军,也不足百万。
这么大的地盘,足足十个州,八十多个郡,就靠不足百万的军队驻守。说实在的,众大臣还真有些担心。不过想到新军的战斗力,大臣们也就释然了。
在上一次大战中,仅凭裴延、高顺、洪战的三个新军,就将上百万的敌人打的落花流水,如今有八个军,还有数十万的铁骑军,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圣旨下:贾诩仍为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总揽正规军兵权。吕布为大将军,兼任军机处大臣,协助贾诩处理军机处事务。”
这道圣旨,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吕布这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将领,竟然莫名其妙的升官了,而且官至大将军,还是军机大臣。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而吕布,此刻也是懵的。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封赏,而且封的官职还这么高,有种天上掉馅饼,中彩票的感觉。
“圣旨下:裴延,为第一军军长;高顺,为第二军军长;洪战,为第三军军长;韩岳,为第四军军长;徐晃,为第五军军长;童飞,为第六军军长;郝阳,为第七军军长;徐庶,为第八军军长,同时担任长江以北三大州的司令官,辖制第六军、第七军,驻守冀州、幽州、并州。”
念到这里,贾诩没有再继续往下念了,后面的话,他感觉到十分的疑惑。
他转过身看了眼洪南,洪南道:“不用顾忌,继续念。”
“是。”
贾诩打开圣旨,继续道:“赐封张绣、张任、张辽、马超、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为晋国八大上将,分别统领五万铁骑军。赐封刘备,为文贤阁主事、武英殿大勇士,全权处理文贤阁、武英殿事务。赐封诸葛孔明,为皇子太傅,教授诸皇子学术,同时担任领班谏议大夫,军机处参政。”
接下来,还有十四道圣旨,全是封赏众将领的,贾诩也一并都念了出来。
比如裴延、高顺、韩岳等,是上一战中,立功最多的,皆赏赐白银五万两,宅院三座、良田千亩。
其余的将领、官员,也都得到赏赐,多的数万两白银,少的数千、甚至数百的都有,但这种少量的赏赐,是争对军中一些表现比较突出的校尉们的。
而士兵们,也有赏赐,凡是参战的将士,都能得到一两到十两不等的奖赏,全部放假三天,回家省亲。
至于立过功的百姓,也按照士兵们的待遇,给予相应的补偿。尤其是雁门关之战,死伤了数万百姓,不但要赔,还得立碑祭祀。
(本章完)
第623章 刘备的决定(1)()
但是,当贾诩将全部的圣旨念完后,却是出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
就是关于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黄忠等人的问题,这些人都不是晋国的官员,也没有答应要为晋国效力,洪南却直接给封赏了官职。
虽然给出的待遇很好,但人家愿不愿意呢?
“陛下,给玄德、孔明等人的封赏,似有不妥。”李儒第一个站了出来。
“咳咳。。。。”
洪南假意咳嗽了两声,站起身道:“此事容后再议吧,退朝了。”
“是。”
其实这就是洪南向刘备、诸葛亮等人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归顺,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也好让他们心里有数,让李儒跟刘备谈判时,有多余的筹码。
散朝后,洪南将李儒叫到了御书房。
李儒憋着一股劲,劝道:“陛下,绝不能让刘、关、张担任要职啊,这太冒险了。他们的人几乎掌控了所有的骑兵,这还了得?”
“文优不必担心,我心中有数。”
李儒急道:“陛下不可啊,这刘备是狼子野心,他是不会因为陛下对他有厚恩,就心慈手软,一但让他抓住机会,他就会反咬一口。”
“就算让他反咬一口,又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