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军机处。
“北进兵团、与东进兵团,都已经出发,前日太子派人来报,再有五日,就将发起对扬州的战争。”
洪南位置沙盘转了好几圈,摇着头道:“文和,我好像犯了一个错误。”
贾诩一惊,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洪南道:“我不该让诸葛亮去当这个政委。他自投效晋国以来,从没有立过功,一切朝政事物,他也是丝毫不关心。说实在的,我还没有真正信任他。在这种关键时候,我却派他去给洪战做政委,担任军师的角色。凭他的头脑,若是真心为晋国好,当然是百战百胜,可要是但凡有点怀心思,洪战怕也察觉不到。”
贾诩微笑着道:“陛下多虑了。今之天下,晋国已是胜券在握,孙曹之战结束后,晋国在无敌手,太平景象近在眼前。诸葛亮不可能为了刘备,兴风作浪。他应该明白,不管他怎么做,刘备都不可能崛起。”
“但也不得不防啊。”
想了想,洪南道:“还是派人提醒一下太子,对于诸葛亮给他出的计策,他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具体的事情具体分析,让他自己多加小心。”
(本章完)
第672章 灭曹之战(5)()
“是。”
对此,贾诩并没有放在心上。在他想来,诸葛亮不可能那么不识时务。明知道晋国将要一统天下,还兴风作浪。这不仅断了自己的前途,还会留下万事骂名。
“现在新军的事情怎么样?”
“兵部已经严令督促了。预计在三十日内,将各地新募集的兵马,送来长安。”
“要抓紧。前线的将士,还等着粮草辎重呢。”
“是。”
洪南坐下,说道:“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错了?在上一次大战结束后,我是不是就应该立即发动对孙曹的战争。虽然会损失掉很多的兵马,给我们一统天下造成一些困难。但当时携大胜之师,不是不可以成功的。正如你所说,变乱为治,等天下统一了,再去治理也不迟。”
“陛下不必如此。那时候虽然实力不弱与孙曹,但我们的实力,也没有现在强啊。现在我们有八个新军,八个骑兵军,而那时候呢,就三个主力新军,加上韩岳的独立师。真要打起来,恐怕还不如现在呢。”
“你说的对。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洪南深吸了口气,叹道:“唉,算了。反正事情已经过去,我也懒得去想。”
“现在最重要的,是打好这一仗。这一仗要是胜了,我们就可真正实现统一,到那时候,我们晋国会越发的强大。我心里的这块石头,也才能放下啊。”
贾诩走到沙盘跟前,指着沙盘,道:“曹操的地盘,就这两个州,荆、扬。别看他地处江南,极为富裕,但实际上经过他几年来下来的剥削,百姓们早就怨声载道,入不敷出。他的粮草、器械,都是有限的。经过我们一再的核实,就他手上的百万大军,一旦与我们开战,最多支撑三个月,三个月后就算没败,他也没有粮食再继续了。”
“打仗打的就是粮食。我们有十个州的粮站、银行支持,资源用之不竭,一切辎重,都用卡车通过水泥路运输,速度非常的快。而反观曹操,却是内政腐败,能源枯竭。”
“他要是不败,都奇怪了。”
贾诩想了想,笑着道:“陛下,锦衣卫们查到一些有趣的事,陛下有没有兴趣听?”
“有趣的事?什么有趣的事?”
贾诩道:“是这样的。锦衣卫们发现,孙、曹的官员中,有很多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军饷、粮草等,全部存入我晋国银行。尤其是曹操治下,连很多县令,都用剥削百姓的钱,存到我国。”
洪南笑着道:“这事我早就听说过。这也难怪,他们眼看着孙、曹就要快顶不住了,还不赶紧捞点钱,等他日孙、曹真的败了,他们再到晋国来谋生,可保富贵终生啊。”
贾诩道:“何止是富贵终生,我看几辈子都用不完。据初步统计,他们一个县令贪污的钱,都有数万两白银啊,这庞大的数字,真是让人不敢相信。”
洪南道:“对于这些人,咱们不要干预,毕竟是法制国家嘛,还是要依靠法律,人家贪污的是曹操和孙权的钱,又没贪我们的,又是以正常手续存入我银行,我们凭什么去管?”
“就算打抱不平,也不能触碰司法底线。”
“是,我们军机处也是这么想的。对于这些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就算我们想管,只怕也查不到他们的真实资料。因为他们从曹操、孙权那贪污的钱,都是以我国百姓的户头存入的,而且分很多个户头。比如用十个世家富户,作为掩护,分别存入十万两白银,咱们怎么查?往哪查?查来查去,定夺查出某个世家大族,往银行存了十万元,但你却不知道这十万元的来历。”
洪南笑着道:“这就是我们银行的神奇之处了。他们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把大量的钱存入我们银行。因为他们知道,我是不会出面干预的。正如你刚才说的,就算想干预,也没有能力去干预。等以后天下统一了,他们就取出这些钱,任其逍遥,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在这个问题上,洪南曾不止一次的感叹,这就是古代科技和现代科技的不同。在现代存银行的话,分分钟就能查出你是谁,可在古代,就算你费尽心血,查个底朝天,也查不着谁是谁。
“好了,这事暂时不说了。反正对我们是有利的,他们存入的钱越多,对我们晋国的经济就越有帮助。还是说说前方的战事。我准备等新军齐聚长安后,举行战前动员大会,你让户部准备好粮草,等动员大会结束后,我们一起押运粮草,前往徐州。”
贾诩道:“陛下还是对诸葛亮不放心啊?”
“当然。我要亲自到洪战的军中去,主持大局,绝不能让诸葛亮有机可乘。”
贾诩问道:“那陛下何不直接卸任诸葛亮呢?”
洪南摇了摇头:“那可不行。人家又没有犯什么错,凭什么卸任啊?既然用了他,就得用到底。”
“陛下之胆识,令臣佩服。”
“别拍马屁了,赶紧去通知李儒,加紧筹备粮草。”
“是。”
离开军机处后,贾诩前往户部。
。。。。。。。。。。。。。。。。。。。。。。。。。。。
这一日,在徐州边境,军营之中,洪战召开了战前大会。
他的军队,是第一支即将与敌人正面交战,也是动作最快的。连诸葛亮都说,兵贵神速,兵贵神速,洪战是真正做到了。
“我们的面前,就是敌境扬州,有三十五万敌军驻守,据说连曹操也正在往这里赶,可见曹操对扬州的看重。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场硬仗。也是必胜之仗!只有把这一仗打赢了,才能前往荆州。”
洪战展开地图,说道:“我的意思,是休整三日,三日后,向扬州展开进攻。”
“不知殿下准备如何进攻?就不需要讲究一些策略吗?”诸葛亮问道。
洪战道:“那孔明先生有和计策,不防说说。”
诸葛亮道:“我的意思,是兵分两路,一路集中第三军,第五军,从正面迎击敌人。凭这两个军的实力,足以消灭扬州之敌。而另一路呢,则是赵云将军的第一集团军,应立即绕开敌人,穿插到敌人的后面去,一则与我们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二则切断他们的后路。刚才殿下也说了,曹操来了扬州,如果赵将军的第一集团军,能挡住曹操后撤的路,就等于将他留在了扬州。说不定。。。殿下有可能直接擒杀曹操,这可是大功劳啊。”
(本章完)
第673章 灭曹之战(6)()
洪战一听,当即眼眸发亮,喜道:“好。这个主意啊,既有利于我们攻打扬州,又能截断曹操的退路。”
“诸位,你们觉得怎么样?”
连洪战都觉得好了,其他人自没有异议。
而且这个想法是诸葛亮提出的,以诸葛亮的才能,谁有资格去反对?
在十几个将领中,只有徐晃稍微有些疑虑,说道:“如此安排,固然是好。但若是将所有的骑兵都调开,就发挥不了我新军与骑兵联合作战的最大威力,在交战的过程中,敌人也很容易的撤走,这短处,你们可想过?”
诸葛亮道:“其实这就是联合作战啊。以十五万铁骑封锁曹军退路,并且造成两面夹击之势,让新军更好的予以歼灭。难道徐晃将军不认为,这已经发挥出,新军与骑兵联合作战的威力了吗?”
众人沉默。。。
洪战道:“好吧,那就这么决定了。”
“赵云将军。”
“末将在。”
“就由你率领第一集团军,绕袭敌军后路,按照孔明先生的设想,配合我们第三军、第五军作战。”
“是。”
诸葛亮道:“殿下,只是赵云将军前去,怕很难与敌军周旋。因为曹操也不是好欺之辈,万一杀个回马枪,赵将军很难反应,卑职请命,前去协助赵将军。一定不让曹操有机可乘。”
本以为洪战会同意,可诸葛亮没想到,洪战很肯定的拒绝!
“不不不,孔明先生还是跟着我比较好。我相信赵云将军,他能应对任何的突发状况。这也是我父皇的意思,以赵将军之才能,足以独挡一面。”
洪战看着诸葛亮,微笑着道:“有个情况,孔明先生也许还不知道。这一次北进兵团的司令人选,其实应该是赵云将军的,他是我朝驸马,又作战经验丰富。是我一再的请求父皇,才将司令之位给我的,所以对于此事,我是非常的愧疚。现在正好,他率领一路,我率领一路,公平合理,谁也不用争了。”
“殿下。。。。”
“不用说了,我已经决定了!”
洪战打断了诸葛亮的话。
事实上,早在昨日,他就接到军机处的传信,千万要提防诸葛亮,至少对于诸葛亮所提出的计策,不能完全相信。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留下诸葛亮,不同意他前往帮助赵云的原因。
在洪战想来,只要诸葛亮在身边,就没什么可怕的。对于诸葛亮所提出的计策,他应下了一半,分兵合击,看似是诸葛亮想策反赵云起事,但其实对战事本身而言,也确实是个好主意。再则,他谨遵洪南的教导,非常相信赵云,在这个问题上,只要没有诸葛亮插手,他没什么可担心的。
诸葛亮遭到拒绝,心中诧异。
洪战岔开话题道:“赵云将军的第一集团军,前往堵住曹操的退路,我们也应该与之密切的配合。从正面压境,与曹操主力交战。”
“徐晃将军。”
“殿下。”
“你的第五军,好像有五个炮团吧?”
徐晃笑了笑,说道:“是的,当初改革编制时,本来每个军是给三个炮团的编制。但蒙陛下看重与信任,特别提出,给我的第五军,配备五个炮团。”
洪战道:“那这主攻扬州的任务,就非你莫属了。五个炮团,总不能在后面看热闹吧。哦对了,我第三军的三个炮团,也可以借给你。”
“殿下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
徐晃瞪着一双眼珠子,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在出征前,他接到军机处的调令,说让第五军听从洪战的军令,征讨扬州。他当时还在想,跟着洪战,别想捞到战功。凭洪战以往的作风,那是不会放过任何向敌人进攻的机会啊,他的第五军,也就是给洪战打打下手而已。可他没想到,洪战竟然主动的向他下令,让第五军担任主力先锋。
回过神来,徐晃拱手道:“殿下请放心,我的第五军,一定能完成任务!”
“嗯,我相信你。”
看着洪战和徐晃一唱一喝,诸葛亮稍显落寂。
。。。。。。。。。。。。。。。。。。。。。。。。。。。
次日清早,赵云率军离开。
第三天,洪战下达了总攻的命令,第五军徐晃所部,加上第三军的三个团,也归他统帅,率先进军,攻打扬州门户会稽郡!
会稽郡,是一个大郡,毗邻徐州,人口约三十万。
如今曹操亲临扬州,驻扎在这里的曹军,就达到了三十五万,比百姓的人数还多。
形势严峻,徐晃不敢怠慢,进军的同时,严密的监视着敌人的动向。
“上将军。。。。”
“要叫军长。”
“是,军长。”
第13师的师长道:“曹操这三十五万大军里,有二十万是弩箭兵,虽说都是新军吧,但战斗力也不可小觑。如果要打攻坚战,我担心很难压制敌人的火力。”
第14师的师长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