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抢救大明朝-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所的军官,实在有点纷杂了。”

    “发现?”朱慈烺笑了起来,“为什么要发现他们?他们难道不会自己来抚军大元帅府参见吗?登州这里,也没什么不能让他们见的吧?”

    他说道这里,忽然就是一笑,然后取过一张白纸,又提起毛笔,在上面写下了“虏贼将至登莱,且势大,尔等当如何敌之”,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就是这道题目了!”

第188章 论持久战!(求订阅)() 
“虏贼将至登莱,且势大,尔等当如何敌之。。。。。。”

    五十多岁,微有些发福,面目颇为儒雅的马士英站在蓬莱阁的大门外,望着张贴在墙壁上的考题,微微有点皱眉。

    他和路振飞、卢九德结伴而来,是一天前抵达登州城的。抵达以后,他们也没有去参军司投名贴,而是找了个僻静的客栈安顿了下来。

    然后就去找人打听登莱七卫“均田免赋”的事情。这个事儿没啥难度,因为登莱七卫之中就有一个登州卫,就在登州府城附近,登州水城同时也是登州卫的卫城。

    所以居住在登州城内的不少居民,多多少少都和登州卫有关系。

    对于朱慈烺整顿登莱七卫的做法,登州城内的士人也分成了两拨,一拨人叫好!

    说真的,登莱这里的卫所几乎就是个囚笼!无论是当官还是当兵,都没有什么出路,唯一能看到希望的就是军籍秀才和军籍举人。而朱慈烺才纳李岩的办法,一方面夺了七卫官员侵占的土地;一方面却给登莱七卫的壮丁以希望。

    应募的三万人中的一万人会留在登莱七卫,每人都可以分到约200亩土地——登莱这边的土地多是旱地,不能和江南的水田相比。而且拿到了200亩田后,小旗以下就没有军饷了,器械和军粮也要自备!

    至于小旗以上,会减二等领取军饷,军饷由抚军大元帅府通过设在登州的登莱总兵官司发放——备倭都司已经被撤销,换成了李若琏任总兵的登莱总兵官司。

    而余下的两万人,都会编入克难新军。一部分会编入新军五师(现在新军有五个师了),一部分则会由克难新军指挥司直辖,充当辎重兵。

    由此,克难新军的人数(不包括登莱的10000诸卫军)已经增加到了48000之多!而其中的8000人会留在登州坚持,余下的40000人则会跟随朱慈烺行动。

    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拉出了40000大军,且不说能不能打,光是这个拉人头的手段,就让马士英和路振飞极为佩服了。

    不过登州这里唱反调的人也不少!主要都的在“改革”中失去了土地的军籍士大夫。

    他们不甘心从军,又无力对抗朱慈烺的40000大军和巧妙手段——如果不是李岩的办法高明,这帮军籍士大夫一定会煽动普通军户对抗。可是现在不仅普通军户,就连一部分还有点战斗力的军户武官都摩拳擦掌的要下江南去发财了。还有谁能跟着他们对抗?就算对抗也打不过啊!

    至于微服而来的马士英、路振飞和卢九德三人,对朱慈烺的手段也是又怕又敬。。。。。。

    只是他们仨还有点不明白,明明还有内阁和兵部啊!怎么就没有人阻止朱慈烺胡乱行事呢?难道行在的阁佬还有六科给事中也都相信朱大太子是朱元璋转世了?

    不过他们仨也没马上去找行在的五个阁佬,而是在今天跑到蓬莱阁这边来看恩科考试的题目。

    出乎马士英和路振飞这两个老牌进士的预料,他们在蓬莱阁大门外只看到一道考题,是道策问题。题目是虏贼将至登莱,且势大,尔等当如何敌之?

    卢九德也看见这道题目了,这老太监眉头大皱,低声对身旁的马士英道:“怎么只有一道策问题?”

    他这时已经看见马士英眉头大皱,似乎在苦苦思索了。

    这是怎么回事?不会做?

    他又看了看路振飞,路振飞是河北男儿,年纪和马士英差不多,都是五十几岁,不过因为长得高大白皙,所以显得年轻。这会儿他也和马士英一样,正摸着大胡子凝视着蓬莱阁大门口挂出来的考题。

    看上去。。。。。。也不会做啊!

    这道题有那么难吗?

    这时路振飞忽然扭头看着马士英:“瑶草,有解了吗?”

    马士英苦苦一笑,摇头道:“这种题目怎么会有解?我就不信出题的人自己能答得好。”

    路振飞一笑:“那咱们就去找那位出题之人请教一二吧!”

    马士英点点头:“好!见白兄,咱们这就去抚军大元帅府面见太子千岁吧!”

    。。。。。。

    抚军大元帅府的都堂之上,朱慈烺在一张御座上端坐,两边还摆了几把椅子,坐着侯恂、陈锐、吴襄、曹友义、苏观生、李若琏、李岩等七人。

    而马士英、路振飞、卢九德都已经换上了蟒袍,刚刚大礼参拜了朱大太子,而朱慈烺也客气的给他们一人赐了一个绣墩,然后半开玩笑地说:“两位制台,卢九德,你们终于来了,本宫可在此恭候你们多时了。”

    原来他们这一行人,早就在锦衣卫的监视之下了!

    “殿下,臣和路总督,卢公公一起去了蓬莱阁考场,所以耽误了些时间。”

    马士英一边解释,一边偷眼打量着朱慈烺。他发现朱慈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显得非常和善,同整天一副忧国忧民样子的崇祯完全不一样。

    “哦,看到考题了吗?”朱慈烺笑着问,“会做吗?”

    马士英摇摇头,“老臣不会。”

    路振飞也摇了摇头:“老臣才疏学浅,也不会做,还想请教太子殿下。”

    马士英也道:“臣也想请殿下指教。”

    朱慈烺笑着:“好啊,那本宫就和你们说说,也谈不上指教,群策群力,一起商量个御虏保国的办法。”

    马士英道:“老臣愿听其详。”

    朱慈烺道:“本宫的办法就是坚持!坚韧不拔,持久抗战,不怕苦,不畏死,也不轻言牺牲。

    虏贼到来之前,当整顿卫所州县,卫所要复兴军户,州县要大办团练。登州、莱州两座府城要坚壁备战,储存粮草,做长期坚持之备。处于内陆的州县要在群山之中建立山城堡寨,以团练坚守,敌来则守堡,敌走则出而骚扰。而位于沿海的卫所都要组建水师,在沿海岛屿上建造城堡,做持久的准备。

    虏贼到来后,登莱军民当战于郊野,战于城池,战于山岭,战于海岛,战于海上!要千方百计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即便战事不利,也不投降虏贼,更不离开登莱!”

    太祖真的转世而来了!

    马士英和路振飞听朱慈烺说完,脑海当中都冒出了同样的念头——太祖高皇帝再世之说是真的!要不然眼前这位少年太子怎么可能想出那么高明的办法?

    这办法他们俩那么大的学问,当了那么多年的官,而且还是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抚民的官,也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实际上,他们俩对于即将南下的满洲人也是一筹莫展,能够想到的无非就是守江守淮,节节抵抗。山东这边,在他们看来无论如何都是不守的。

    可朱慈烺现在却给出了一个在山东坚持的办法,而且是可行的。

    同满洲人战于郊野肯定是赢不了的,而城池则是大多不守,但是登州坚城只要好好整顿加固,还是很有希望的。

    因为登州水城是自带港口的,只要水城在手,满洲人就不可能切断登州的外援。而水城的地形又非常险要,依山、傍水、靠海,还和丹崖山上的蓬莱阁连成一体。

    除了登州府城外,登莱两府地面上还有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灵山卫、鳌山卫等六座卫城已经许多千户所城也是依山傍海而建。虽然不及登州水城坚固险要,但是因为分布很广,所在地区的陆上交通又很不方便。满洲大军如果不能完全控制多山的内陆,而是要走相对平坦的沿海进军,从莱州去威海卫就能走上500里,去靖海卫要走700里!

    如果登州府一带可以坚壁清野,满洲兵的后勤压力将是巨大的!

    至于海上和海岛,则完全是明军的天下。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存在大量的岛屿,其中大半都有水源有居民,可以让明军驻扎。而且山东沿海的卫所都是为了防倭设立的,一开始就考虑了沿海岛屿的防卫,在许多岛屿上都建了堡寨,驻扎了军户。

    因此只要下定决心,做好准备,这些岛屿总是可以坚守下去的。

第189章 这才是忠臣啊!(求订阅)() 
朱慈烺道:“兵家有云:守江必守淮,保扬必保荆。可在本宫看来,守淮、保荆之说,都没有考虑海路往来之便利。西洋之夷已经造出了能航行数万里的炮船,而我大明东南也有郑芝龙、沈挺扬这等拥有数百艘大船,可以在东、南、北三洋横行的大豪。所以三面环海的登莱半岛之地,是可以通过海路和江南连为一体的。

    而据守登莱,又能跨海威胁辽东、天津、朝鲜之地。如果鞑子不能全有登莱,那么他们的辽东老巢,藩臣朝鲜,还有扼守北直隶海路的天津三卫,就都在我大明兵锋之下。”

    朱大太子顿了顿,加重语气道:“数千里海疆,纵有数万满洲真鞑子,也难以守备周全。而鞑子人口又有多少?如果留下数万战士看家,还有多少人能来江南?

    所以江南想要无忧,登莱方面就必须坚持!而要在登莱坚持,就必须整顿卫所,兴办团练。让无心也无力抵抗的登莱士绅和卫所军官尽早离开,将有力有心的忠贞之士组织起来。这次登莱恩科就是为了挑选出忠贞敢战之士!”

    马士英和路振飞二人现在终于知道醍醐灌顶是什么感觉了!就是他们听了朱慈烺的一番分析后的感觉!

    不用说了,朱慈烺肯定是太祖高皇帝转世的。要不然就是和太祖、成祖差不多的英武之君。

    有他在,大明江山就稳如磐石,而马士英和路振飞他们官位当然也就稳了。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都站起身,向着朱大太子躬身行礼。

    “殿下英明神武,见识非凡,老臣拜服,愿为殿下效死力!”

    “殿下实乃中兴之主,老臣愿为殿下效鞍马之劳!”

    和马士英、路振飞一块儿来的卢九德则是瞪大了眼珠子看着两个投靠逆子的奸臣!

    逆子都没封官许愿,他们俩就急着投靠了,他们这样对得起皇爷吗?

    “千岁爷!”卢九德咬咬牙,站起身也行了一礼,“汇集在兖州的臣工们听说皇爷患病不能理政,都心急如焚,又因为要布置对济南府、东昌府、归德府用兵,暂时不能来登州府面君。所以就着老奴和马制军、路制军一起前来。不知能否让我们见皇爷一面?”

    朱慈烺的抚军摄政大权是夺来的,但是他不能公开这么说啊。他那么孝顺一孩子,能说自己拎着宝剑带着甲士把崇祯皇帝赶下台吗?不能这么说啊!所以在对外的邸报、令旨上面,崇祯皇帝都是因病不能理政,所以才由太子抚军摄政的。

    因此崇祯皇帝的病情如何,理论上也关系着朱慈烺能否继续执政!

    听到卢九德把自己也牵扯进去了,两个大奸臣都是一愣,然后全都换上了一脸无辜的表情,还小步往边上挪了挪——我们和卢九德不是一伙的!我们都是正人君子,不是阉党啊!

    “好啊!”朱慈烺笑着点头,“既然三位要面君,那么稍后就去行宫请见吧。父皇大病初愈,正在调理休养,等到了南京,应该就能理政视事了。”

    他又问马士英道:“马制军,朱聿键带来了吗?”

    “回禀千岁,原唐王朱聿键,还有朱聿键的两个兄弟朱聿鐭、朱聿锷也都跟着臣一起到了登州。”马士英道,“现在他们兄弟三人,都在客栈中暂居,由臣的督标亲兵看守。”

    “怎么住在客栈里面?”朱慈烺一愣,随即又笑道,“哦,你们是微服而来的吧?”

    “臣等都是微服而来的。”马士英道,“现在山东地面上还有点混乱,臣担心有贼人在途中行凶,所以就和路总督,卢公公一起扮成客商而来。到达登州后本想入住馆驿,可是登州馆驿不接待外来的官员,所以就住客栈了。”

    朱慈烺笑道:“登州这里冠盖云集,馆驿早就挤满人了。”他顿了顿,又道,“本宫今日还有事情,来不及召见唐王兄弟了。

    马制军,你明日再带他们来帅府吧。另外,唐王是被冤枉的,本宫知道他的冤情,会为他平反,还会委以重任。你回去后,就把本宫的话告诉他。”

    “老臣领旨。”

    朱慈烺点点头,又对路振飞道:“路卿,你明日也来元帅府一趟,本宫有些漕运上的事情要问。另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