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悄无声息的过去,而州试就要开始了。
============================================================================================================================================
PS“若有人兮树之下”一句是顾言化用楚辞里《九歌》之一的《山鬼》中的“若有人兮山之阿”而得来。是在调侃妹子躲在树下,就像山鬼那样的山间精怪一样。当然,屈原描写的山鬼也是个美丽痴情的山中精灵。此句不含贬义。妹子很快回答:“存仿佛而不见”这一句出自楚辞的《九章》,是反讽顾言连存在的东西都看不清楚。《悲回风》和《山鬼》题目明显不对仗,而《九歌》和《九章》中都有相同的‘九’字。严格也不算对仗。所以妹子回答的是‘相配’而不是对仗。
第二十六章 转运司下别头试()
北宋的州试时间还没有像南宋那样规定了是八月十五日,但一般是八月间。顾言一方面躲避突然的名声带来的烦扰,而同时,另一方面也拿出了对待高考的态度来对待他人生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回想以前的穿越,穿越者们连中三元的都是大大的有。我比他们多穿了一次,总不会连个进士都捞不到吧。顾言在心里自嘲的笑笑。
“老爷在书房里等您,希望您能过去一趟。”红药轻轻的走进来,向着顾言说道。
顾言微微吃了一惊,在这里,红药说的老爷自然是那位正在做通判的大伯顾贺顾承德了,在脑海里的记忆里,叫自己去书房见他的事可是屈指可数。顾言的名声慢慢传开后,生活待遇明显上升了不少,偶尔碰到大伯二伯也能听到几句温言,看到几个笑脸。但是也说不上是热切。这倒是让顾言轻松了不少,要是在顾言出名之后,就突然大肆的亲近关怀,嘘寒问暖的,那便显得太过趋炎附势,顾言也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份热切。如今这样不远不近倒是正好。只是不知今天找自己有什么事?又看了一眼手上的书。是了,只怕是科举相关的事情。
顾言心里胡乱想着,把书放下,对红药笑了一笑。答道:“我知道了,就过去。”
红药低声应了一声,有些踌躇了又说了一句:“我看着……似乎顾谏小少爷也在那。”
顾言愣了一愣,顾谏也在?也没有多想。冲着红药点了点头,意做安抚。就出门去了。
走进顾贺的书房,顾贺和顾谏正说着什么,等顾言进来,却又停下了。顾谏回头看了顾言一眼,倒是让顾言大吃了一惊,看到站着的顾谏,顾言竟是有些认不出来,这一段时间以来,顾谏一直避免和顾言见面,两人从过年到现在,大半年不见,顾谏的变化却是十分明显。那原本还算红润,带些婴儿肥的脸蛋瘦了下去,身高往上窜了一节,却更显得瘦了。脸色有些苍白不提,那眼睛上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倒是十分明显。顾谏脸色平淡的扫了顾言一眼,仿佛顾言是个不值一提的陌生人一样,很快又面无表情的别开了脸去。
顾贺见状,在心里叹了口气,他招呼了顾言一声,开口道:“遇之,你既然是有志于科举,我也不拦你。这次州试时间是八月十三,也快到了。谏儿也想去考场试一试,我和你二伯商量了一下,正好你们哥两个做个伴,这几天便出发吧,到了那里也好有段时间调整一二。谏儿年纪小,有些不懂事的地方,你就多担待一二。”
顾谏听了这话,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但顾言的脸色却比他更难看。一来惊讶于顾谏小小年纪也要去考州试,而更令顾言惊讶的是顾贺话中的含义,出发?去哪里?又不是省试,用的着出行?
顾言难看中带着疑惑的脸色让顾贺顿了一顿,才想到有些事情尚未和顾言说清楚。一会儿后,才有些尴尬的开口。他先是清咳了一声,才开口道:“本朝规定士有亲戚出仕本州的,得令转运司类试……”
顾言的脸色好看了些。也有些尴尬,其实这些东西都是些常识,只是原来的顾言一门心思只念圣贤书,对于这些事是一个儿也不知道。顾言来宋朝时日尚短,像这些琐事也没人知道他不知道。自然没人告诉他。他虽然知道科举考试需要避嫌,但只是以为另开考场,到没想到还得远行。
宋朝的转运司一般设置在每一路的首州。常州属于两浙路,那么顾言顾谏两人得去杭州考试。杭州离常州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但坐马车也得坐上几天才能到。算了,杭州就杭州吧。哪里考试都是一样的。顾言在心里自我安慰道。
“……两浙转运司考试又和本州州试有所不同,晚上入夜是不能点烛的,你们得记住,天黑之前一定要交卷,明白吗?”
顾言应了一声,心中暗想:“居然还有这种规定?心里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写作速度,看来得抓紧时间了。
等到顾贺说完了这一大段话,顾谏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小侄进来身体不适,若与兄长同行,若是拖累了兄长该如何是好?”语言生硬,还带着一股怨气。
这话让顾贺皱起了眉毛,大手一挥,“那便多雇辆马车便是,这样总不能影响了吧。”
顾谏心有不甘,却没有再说什么。顾言自然是无可无不可,不过不用天天看着顾谏那张冷脸自然也求之不得。
红药帮忙收拾了衣物,并文房四宝。又带上了几本常用的书籍。便跟着顾言一同上了去杭州的马车。而不能跟着顾言一起去杭州的青芷则是满脸的不高兴。青芷的这个性格,作为少女而言,顾言无从指责,甚至若是青芷生在在现代的小康之家,也不过是稍微任性了一点。又有哪个少女不有些小性子呢?这样倒是显得娇憨可爱。只是……在这样的古代,青芷又是侍女丫鬟的身份,这样的性格,怕是早晚要生出些事端来。顾言叹了口气,有些为难。
顾言顾谏两人到了杭州,杭州在北宋虽未如后来在南宋那样繁荣,但比之常州,却更显繁华富丽。顾言找了个干净的客栈住下,便静待几天后考试的来临。
======
PS:对于两浙转运司的治所有说在杭州的,有说在苏州的,也有说是苏州该杭州的,这里就按杭州来。
北宋的州府考试,是晚上提供烛火照明,次日天明出考场。但国子监和两浙转运司都是不给烛火,天黑就收卷。
顾言来杭州考试,当时杭州知州、两浙转运使是谁实在没找到。只找到梅挚是嘉佑二年开始当的杭州知州。但他还是嘉佑二年科举的副考官。这样的身份,想改都不能啊!所以说,此去杭州拿个好名次就回来……回来有惊喜……╮(╯_╰)╭
第二十七章 州试毕秋游西湖()
到了八月十三日,顾言终于走进了考场。顾言和顾谏的身份审查自然是没什么问题。入场却是检查得挺严格,不但连衣服检查了一番,放置夹带。携带的笔和砚台都有人翻来覆去的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问题才准许通行。倒是因为顾言顾谏两人的年纪过轻而打量了好几眼。
到两浙转运司考试的可以说都是一些官宦子弟,对于作弊被抓带来的坏处,也是深有认识,倒是没有人因为夹带被抓住。入了考场,从主考官手上接过纸张,得知了题目。便取了些水倒在砚台里,一边构思,一般不紧不慢的磨起了墨。州试的内容比起省试要少一点。墨磨好了,顾言心中的提纲也打得差不多了。
直到申时末,顾言才写完了全部的内容。他放下笔,伸了个懒腰。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才交了卷,出了考场。
出了大门不多时,红药便迎了上来。见顾言虽有疲倦之色,精神却是还好,才放下心来,笑道:“公子感觉如何。”
顾言笑道:“尚可。”心里也不免放松了不少。由于对主考官的“口味”尚不清楚,顾言审慎的没有全按古文写作的风格来,而是选择了骈散结合的形式,在文章中也加入了一些华丽的词汇和典故。但是却并未一味的追求考究华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顾言虽然清楚的明白这一次的省试由欧阳修主考,专录古文,但是若是这次转运司考试的主考官喜欢华丽的骈文又怎么办?要是阴沟里翻了船,岂不悲催?写完之后,对比自己看到的那些州试省试的文章,顾言自认为第一虽是拿不到,通过州试还是没有问题的。而等待名次公布尚有一阵时候,还可以顺便在杭州这繁华之地游玩一番。顾言这样想着,心情也不免亮堂了起来。
“不用等……”红药有些迟疑的说道。
“不用了,不是有人等他吗?想来也不会有事,我们先走吧。”想到顾谏,顾言难免皱了一下眉头,顾谏先前的嫌恶挑衅和如今的冷眼顾言可是统统记在了心里,只是念其年幼,不和他计较罢了。就算这样,热脸去帖冷屁股的事,顾言也不屑于去做。只当是陌路人,在人前稍作掩饰一二就罢了。
见顾言不快,红药很贴心的换了个话题,笑道:“公子,晚饭想吃些什么,如今入了秋,吃蟹倒是好时节。听说钱塘湖的湖蟹味道颇为鲜美,公子要不要尝一尝?”
钱塘湖?顾言略一晃神,“西湖?”
红药有些惊讶:“公子真是博学,钱塘湖在杭州城西面,倒是有不少人也叫它西湖,没想到公子也知道这事。”
顾言轻轻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说道:“正好等名次出来尚有两天,明日我们去西湖游玩一番如何?”
红药眼波流转,笑道:“那真是太好了。我记得白香山有句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得十分有趣,倒是没想到还能来杭州一观。只可惜如今不是春天。”语气还是有几分可惜。
顾言笑道:“春季有春季的景色,秋天有秋天的好处。难道你忘了白香山还说过:‘我言秋日胜春朝’么?”忽然想到一事,有些疑惑的问道,“你说的那首是白香山的《钱塘湖春行》,你学过诗?”
红药笑得有些勉强:“为人奴婢,也不过认识几个字罢了,哪里能学诗呢?”脸上又露出了一丝缅怀之色,“奴家年幼的时候,倒是隐约听过那么几首。”
顾言见红药心情不佳,也有些自悔失言。“等明天去了,说不定你能听到更好的诗也说不定呢。”
“哦?”红药打起了精神,微笑道,“听这意思,看来公子是又有新作了?”
“明天去了不就知道了吗?”顾言卖了个关子。
第二天早上,顾言问了一声从常州跟来的长随,得知顾谏已经回来,且在高睡未醒,便和红药两人雇了一辆马车,就向西湖行去。
西湖的确很美,水光潋滟,反射着秋日的细碎的金色阳光,湖上有几只小渔船在飘荡,大约是在捕鱼。间或还有几只飞鸟掠过水面。岸上的杨柳婀娜多姿,只是由于已到秋季,不免有些发黄稀疏,却也别有一种美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湖面稍有淤塞。顾言知道,在不远的将来,西湖的淤塞会越发严重,直到有一位历史名人来到此处,西湖才能重新恢复荣光,甚至比以前更为有名。
湖面还立着一个不小的石碑,顾言凑过去一看,上面刻的是白居易的《钱塘湖闸记》,顾言将手放在碑上,倒是颇有些怀古的感慨。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顾言不由的念道。
“公子,这就是你要作的诗么?”红药很感兴趣的问道。
事实上,这是潘阆写的……顾言刚要开口澄清。却听到一个声音:“这哪里是他写的,他能写这样的词出来么?”
顾言脸色一黑。回头望去,却是两三个士子结伴而来,隐约还有一股酒气。估计是参加杭州州试的士子。而且这种大清早就喝酒的,想来也是那种考的不好,自感怀才不遇的酸腐书生。面对这样的挑衅,哪怕对方喝了酒,顾言也难以忍受。当下便冷声回到:“几位州试不中,便是这般随便找路人出气,看来这不中,也是有原因的啊!”顾言故意忽略了州试成绩尚未出来的事实,直接说“州试不中。”可以说是嘲讽意味十足了。
果然,顾言的这番话正好戳中了他们的痛处。其中一个看上去酒喝的比较多的人直接就叫嚷了起来:“你这孺子小儿,懂的什么!这也是你能乱说的?我们……我们岂会不中!”说完这句,似乎也是有些心虚,他扯出了一个恶意的笑容,“你这毛都没张齐的小家伙,知道什么是州试么?州试,你怕是连门都没摸到过吧。在这里用潘梦空的诗词来哄骗小娘子,倒是颇为拿手。”又转头去看向两个同伴,“你们说……这话说的是不是?”
“是极!是极!”一个说道。另一个摇头晃脑的念道:“‘长忆西湖,尽日凭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