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王上!”
郭济康,林间律不约而同的点头,躬身行礼答谢。
招降郭济康,林间律,秦军如虎添翼。
当日,季玄陵安排徐闻达前去宣布王令,拜林间律为南征左将军,郭济康为南征右将军,与南征前将军申屠秀,后将军陆林轩并列,统称为南征四将军。
与此,季玄陵在长乐宫里集聚诸妃嫔,告慰冀韶华,阮倾城,梦箩公主静心养胎,吩咐赵浣溪,舞阳公主主持后宫。
临行前,他计划独自前往,奈何扶摇公主初嫁秦国,且活泼好动,不愿独自留在长乐宫。
他干脆带着扶摇公主,如意公主,卿月公主前往,领军前往南方。
此战,秦军准备充分,对孙铭控制的江南二州势在必得。
季玄陵领兵出发,即派遣斥候陆陆续续前往江南侦查。
秦国对江南不熟悉,唯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行军途中,斥候渐渐传回消息,他们对对江南的兵力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
江南各郡县的官吏,收到孙铭传去的号令,得知秦军正在南下途中,快速布防,号召百姓参军,各地已是草木皆兵。
不过,神都距离江南较远。
景鸿炀,韩道畅,与邢步英,柳牧岳带领的水师,抵达乾州后,向赵昌,孙铭组建的水师发起进攻。
尽管已发起好几次进攻,也有不小的收获,可惜不熟悉乾州的地形,未能全歼乾州的水师。
得到消息后,季玄陵不曾在意。
秦军中,有邬纪灵,俞常雄率军征战,他可宽心许多。
为此,他催促大军加快行军。
三月初,秦军离开神都已近半月,已抵达江南的地界。
这时斥候传回大量消息,他们对江南的情况,及兵力分布,有具体的了解。
人人都说江南风光好。
然而,孙铭依托地形,在各地部署大量精兵,组建成犹似藤蔓的防御。号召各地自发组建起兵勇,在各郡县里部署关卡,陷阱,试图阻挡秦军的步伐。
得知江南的情况,季玄陵,申屠秀,陆林轩,林间律,郭济康等将领,非但没有半点惧意,反变得热血澎湃,斗志昂扬。
占领江南,建立赫赫军功。
诸将摩拳擦掌,纷纷出列请缨,请求领军南征,踏平江南的章州,吴州。
季玄陵谨慎行事,传令前将军申屠秀,带秦军步步推进,刺探孙铭在吴州的布防,了解江南的虚实。
孙铭好计划,试图把江南变成杀戮战场,号召江南的百姓拖住秦军的步伐,令秦军陷入战争泥潭中,消弱秦军的锋芒。
可惜,孙铭高估了江南的兵勇,低估了秦军夺取江南的决心。
与疆域庞大的秦国相比,江南地界太狭小。
大军对峙,消耗,长久后,不光破坏江南繁荣的经济,还消减江南的人口数量,孙铭对战秦军时,若不能快速取胜,驱赶秦军,将危害孙家在江南的声望。
再说了,江南最骁勇善战的水师,一部分目前驻守在乾州内,对抗正主动出击的秦楚水师,大大消弱江南的有生力量。
秦军大兵压境,随着斥候不断传回消息,彻底了解江南的兵力分布,便可全军出击,速战速决,摧毁孙铭在江南的所有部署,快速夺取江南。
若迅雷不及掩耳出击,风卷残云之态,占领江南的章州,吴州,不枉他花费心思部署。
第538章防御策略()
吴州,香河郡。
江南靠北的郡,是孙铭安排精锐的最前线。
为阻挡秦军入侵香河郡,孙铭与幕僚,将军们商议后,派遣杨承弼领兵驻守在香河郡。
与此,在江南各郡散布秦军侵略,屠城清野的恶行,挑起各郡百姓的仇恨,秦军被视作十恶不赦的杀人王。
使各郡百姓积极支持江南兵勇,与各郡守军,郡兵联合起来,同仇敌忾抵抗秦军。
孙铭计划,香河郡战役,即使不能全歼秦军,也要斩杀秦军前锋精锐。
告诉秦军,江南各郡,神圣不可侵犯。
杨承弼乃江南老将,追随孙逊征战西凉。
孙逊遭季玄陵算计,惨死武威城外时,孙逊把孙铭托付给杨承弼,林经武,是他们保护孙逊的尸体回江南。
此战,江南面临生死危机。
孙铭统筹全局后,特意把杨承弼派来香河郡。
他期待这名能征善战的悍将,给他带来惊喜,消弱江南的危机。
杨承弼熟悉香河郡的地形。
抵达香河郡后,他仍然走访各地,了解各地的地形,精心部署。
前来香河郡,杨承弼怀着复仇之心。
他要报仇。
为战死武威城外的孙铭报仇,洗刷秦军带给他的耻辱。
随他而来的将士,不少是武威城狼狈逃窜回来的老兵,他们背负着复仇的信念。
诛杀秦王,血债血偿。
不过,随着北方秦军如海潮滚滚而来,斥候源源不断传回消息,香河郡府衙内,仍然蒙上一层阴云。
郡内各地守兵,渐渐暗生惶恐。
十三万。
整整十三万!
规模浩荡的秦军步骑,犹似天边浓浓黑云,从北方漫延过来。
其中包含好几万秦国冷酷善战的铁骑。
得知秦军的消息,杨承弼等前线将领,从来势浩荡的秦军规模,猜出季玄陵的意图。
他挥师剑指江南,必然对江南势在必得。
若单单如此,凭香河郡的地形,杨承弼坚信自己有把握阻击秦军。
天不遂人愿啊!
秦军里,竟然多了两名声明北疆的战将。
郭济康,林间律?
这二人何时降秦了,还加入到南征的队伍里。
反观香河郡的守军,杨承弼来之前,孙铭给他安排六万步兵。
来到香河郡,他快速聚集香河境内的郡兵,仅增添两万多人,涵盖自告奋勇前来的民兵,香河郡的守军勉强与秦军旗鼓相当。
这还包括两万多水师。
与训练有素,能征善战的秦军步骑相比,杨承弼感觉所率领的军队,简直像一支杂牌军。
唯一让杨承弼宽心的是,香河郡与乾州相邻,从前陶策率军征战江南时,所统帅的精锐全葬身在香河郡。
此地山势重叠,江河湖泊连贯,分布许多雄关要塞。
常常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此前,孙铭安排杨承弼在各处要塞部署大量的守军,试图节节阻击秦军。
这便是为何孙铭对抵抗秦军信心满满,命令杨承弼在香河郡歼灭秦军的前锋精锐。
此时,府衙书房里,却是静可罗雀。
诸将沉默,郡守恐慌。
两倍之敌前来,他们恐难按计划重创秦军前军。
沉默的书房仿佛寂静的森林,万物静籁。
许久,一名将军像从灌木丛里钻出来的兔子,挺身而出,站在书房中央说:“将军,斥候来报,秦军前将军申屠秀,带领三万步骑闯进香河郡,正在迅速向飞鹰涧逼进,试图穿过我军的封锁,杀进香河郡腹地。
为实现主公的计划,末将建议向飞鹰涧增兵,借助飞鹰涧的有利地形,先歼灭这支秦军,诛杀申屠秀。
此人乃秦军悍将,秦王的宠臣,杀害老主公的凶手之一。
若诛杀申屠秀,可给老主公报仇雪恨,也能震慑秦军,鼓舞三军气势。
即使秦王不顾秦军死活,执意命秦军南侵,冒死强攻飞鹰涧,我等在此设防,也好给主公争取部署的时间。”
飞鹰涧乃一条非常狭窄的山路。两旁山峰耸立,怪石嶙峋,是北方通往香河郡的捷径,必经之路。
目前,杨承弼在飞鹰涧两旁的山峰上,埋伏两万精锐,命他耐心等待秦军前来,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杀得秦军落花流水。
与此,书房里的将领,试图借机在飞鹰涧打出江南军的威风。
有将领不惧杀气腾腾,来势汹汹的秦军,希望斩杀秦军,给孙逊报仇雪恨。自然有将领忌惮数倍的秦军,害怕没有阻挡秦军,或者秦军不走寻常路。
“将军,飞鹰涧的确是通往香河郡的必经之路,然而,秦军里陆林轩,郭济康,林间律,与秦王的幕僚徐闻达,贾问道,及秦王本人,全是擅长谋略的将领。
他们中,若有人提起我等可能在飞鹰涧安排重兵,其他人可能改变行军路线。
长途跋涉前往南方,再迂回杀进香河郡绝非没有可能。
香河郡西面地势平坦,一望无际,非常适合铁骑冲锋,末将觉得不该轻视南方。”有将军说的。
飞鹰涧乃前往香河郡的必经之路,却非唯一的道路。
他们尝试在飞鹰涧阻击秦军,皆因香河郡西面与乾州接壤,目前赵昌领兵驻扎在乾州,大股秦军很难从赵昌眼皮底下迂回到南方。
然而,秦军选择迂回,也是入侵香河郡的策略之一。
申屠秀善战,书房里不少将领忌惮他的锋芒。
这名将领不惧申屠秀,却惧怕擅长谋略的季玄陵,徐闻达,陆林轩。
害怕秦军为求稳妥,宁愿舍近求远,采取迂回策略,从西线杀进香河郡,在他们猝不提防中,秋风扫落叶之势摧毁他们的部署,夺取香河郡。
此言得到不少将领的附和。
秦军将领狡诈,常常兵行险招,剑走偏锋。
何况远征江南的秦军统帅秦王季玄陵,他行军作战的策略神鬼莫测,时常领兵如从天降,出现在敌军预料得不到的地方。
带领气焰嚣张的铁骑,仿佛惊涛骇浪,一鼓作气摧毁敌军的防线。
像闯进羊群的恶狼,收割着猎物的性命,直到秦军取得大捷,才凯旋离去。
第539章保卫江南()
“呵呵!”
“祁将军,你不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有裨将出列,与祁英昌并肩而立,轻蔑的哼笑两声说:“秦王的确厉害,却非山岳般不可撼动。”
为把秦军抵抗在香河郡,保证江南其他郡县不受战火涂炭。
他们领兵抵达香河郡候,一方面在飞鹰涧安排精锐,欲伏杀秦军。一方面,在西线广袤上挖掘大量陷阱,壕沟,布置陷阱,机关,特意针对秦军铁骑。
此处前往香河郡,沿途地形不如飞鹰涧凶险。经过他们领兵布置,照样危险林立,险象环生,仿佛隐藏在大量野兽的原始森林。
秦军迂回南方,途经此处休想轻而易举杀进香河郡。
再说了,乾州内,赵昌统帅的劲卒悍将不少。
察觉秦军沿着香河郡,乾州边境摸向南方,必然提前通风报信。那时,江南军,荆襄军,有机会东西夹击秦军。
秦军善谋的将领极多,不可能不懂舍近求远带来的危害。
这名叫单倪的将军,坚持建议杨承弼把注意力放在飞鹰涧。
顿时,书房内,持不同意见的将领,在申屠秀带兵闯进香河郡之际,为商议在何处阻挡秦军而争执不休。
江南在孙铭的经营中,面对入侵的秦军,军中将领表现的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愿意支持孙铭抵抗侵略者。
军中诸多将领中,不乏深谋远略之人,也不缺少贪生怕死之徒。
许多将领深深的明白,秦国早已今非昔比,通过侵略战争,秦国兼并大片疆域,军事力量暴增。
江南仍旧是从前的江南,占章州,吴州之地,与镇南王赵拓争锋,夺取乾州失败。
单凭二州之地,与十余州的秦国作战,犹似以卵击石。
商议中,渐渐的,少许将领阐述秦国的综合国力后,许多将领心生惧意,甚至提出秦军不可战胜的结论。
与此,不少将领公然表示,与江南孙家共存亡。
沙场作战,不能打退入侵的秦军,宁愿战死沙场,血染长歌,也绝不临阵退缩,把江南肥沃的土地让给秦国。
杨承弼耐心听取麾下将领的建议,发现好几名将领危言耸听,夸大秦军作战能力,也有将领骄傲自大,把入侵的秦军视作前来送死的蝼蚁。
这两种对秦军截然不同的态度,杨承弼感受到深深的危机。
他托腮思量时,猛地站起来,声若洪钟的说:“祁将军说的不错,我等负责香河郡的军务,该把所有的隐患抹杀在萌芽状态。必须让秦军知道,香河郡内的守军是铁板一块,而非一盘散沙。
此前,本将把精力放在飞鹰涧,怀着侥幸的心理,憧憬着飞鹰涧全歼申屠秀的前军,的确轻敌大意了。
本将接受祁将军的建议,的确该向西面分配些许兵勇,以防不测。”
得知杨承弼的支持,祁英昌面露笑意,出列请缨道:“将军,末将愿带领三万步兵,前往西面的和阳县布防,阻挡可能迂回的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