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起-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夏日的一场暴雨后,天气凉爽,空气清新,众将济济一堂,商讨救援的策略。

    作为监督众将的护军司马、刘虞代言人,州从事张逸用长笔指点巨大地图:“救援柳城有两条途径,其一海边道,走碣石沿旁海道,经过辽西、辽东与大海之间的乌桓属国,北上柳城。

    其二卢龙道,走密云或者卢龙塞,进入燕山群山,经过平冈,循着山谷、大凌河谷,亦入柳城。

    海边道平坦易行,适合骑兵作战。卢龙道险峻多山谷,适合混步骑混编。

    我方骑兵不足,建议走第二条卢龙道。”

    第一条海边道相当于后世山海关到锦州,第二条路是西汉时期的山道。

    公孙范:“不然,应走第一条海边道。

    伯珪担任降虏校尉、兼领辽东属国都尉之后,意图收复乌桓属国,与丘力居、塌顿等多次大战得胜,结果是丘力居、塌顿等大部分乌桓逃亡出塞,小部分投降。

    伯珪遂遮断属国与塞外联系,屯兵、放牧、屯田于昌黎(义县)、徒河(锦州)周边,一年收粟麦数十万石,兵力大胜,遂有剿灭乌桓、鲜卑之志。

    城池、田地、牧场多在海边,自然该走海边道。”

    鲜于辅讥笑道:“好个剿灭乌桓、鲜卑之志,结果可想而知,公孙校尉初期大胜,趁胜追击过于深入,被东部鲜卑和乌桓丘力居、塌顿等合力围困在柳城附近。

    乌桓、鲜卑遂反攻乌桓属国,刘幽州多次救援,走海边道的无一次成功。反倒是以精兵走卢龙道,翻山越岭给公孙校尉成功运了两次粮食。”

    公孙范:“不对,我们的战略目标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收复属国,第二步救援伯珪。。。”

    刘备听两边争论,渐渐回过味来:张逸、鲜于辅隶属于幽州牧刘虞铁杆,坚持以少量精锐走卢龙道。人少当然不足以将被困的数千士卒都救出来,但只需救出公孙瓒和属下部分军官就行,对刘虞而言既可给皇帝大将军三公交代过去。而公孙瓒失去了大量部众,很可能皇帝被降职或下狱,之后就不得不低声下气给刘虞当小弟。

    刘虞不愧是九卿、州牧,真是精准的算计!

    刘备明白公孙范考虑得更多,俗话说将军难免阵上亡,从没有百战不殆的将军,公孙瓒失败一次并不可怕,可怕得是失去乌桓属国,不仅罪加一等,也等于几年来公孙瓒等人的拼命作战付之动流。

    此外,乌桓属国地广人稀,除了昌黎、徒河两座城,大部分地区已经再次丢掉。公孙氏、田氏、刘纬台、李移子等不少豪族、商贾在乌桓属国拥有房屋农田牧场,。

    。。。

    “不好啦!不好啦!”

    军议争论不休,出了件滔天大事。

    农历四月的天,说变就变,连降大雨,河流发生洪灾,渤海大规模海啸,浪高数米,吞地淹人,渔阳、渤海、右北平、辽西等环渤海郡国多遭到海侵――此时,刘备不还无从知晓这次洪灾、海侵不仅局限在渤海西北岸,对整个幽冀青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出师不利!

    刘备捶胸顿足:“还争什么?以现在的状况,难道可以出兵吗?赶快救灾吧!”

    五郡无数百姓葬身鱼腹,无数农田被海水淹没,无数人流离失所。换做后世的话说就是失联数万人,无家可归十数万人。

    静海亦被海侵,幸亏有海堤,海浪因越过海堤威力大大减小,只侵湿了静海东侧的滩涂、农田、房屋,百姓生命倒没有多少损失。

    劫后余生者,纷纷称赞刘备几年前修健海堤的义措,不少百姓哭着叫着要给刘备立生祠。

    刘备此时根本没有因为海堤感到一丝一毫的欣慰,他既担心百姓的救援与安置,更担心渤海东面的人――王荣、夏侯博、乌敏英。。。还有嫡长子刘茂。他们不久前得了消息,正在乘船从耽罗岛、乐浪前来静海的途中。

    在以木船、中小船为航海工具的汉代,海啸巨浪大雨大风会造成什么恶果,在海边生活和每个人知道!

    现在只能祈祷他们侥幸避过海啸。

    。。。

    连续救灾三日,公孙范、公孙续每日求见数次,恳求刘备出兵:“若再不救援,伯圭怕要断粮了。”

    此时刘备每日除了救灾就是望着东面的渤海发愣,谁劝也无动于衷:“如今夏侯大哥,荣妹、敏英等生死不知,我方寸已乱,根本无法无法指挥军队,或者你们自行突破防线运粮食。”

    公孙范只好答应。

    此时刘虞来到静海,参与救灾,他命令鲜于辅等帅步骑兵三千,走卢龙塞翻山越岭前往救援。

    鲜于辅出发半日后,王荣、夏侯博的舰队,奇迹般的出现在静海港的地平线。

    夏侯博兴奋地下船:“黄海的风浪更要大些,我们早早在沓氏(大连金州)停泊,幸而躲过风浪,有二艘船破损,人员损失不大。”

    刘虞此时建议刘备:“海边道泥泞难行,建议走卢龙道,发大军前往,追上前锋鲜于辅,我们必能胜。”

    刘备面临的是与历史上曹操征塌顿同样的问题,想走海边道不成,遇到天降大雨,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随后以田畴为向导,改走卢龙道。

    可刘备会走卢龙道么?

第366章 鱼入大海化龙蛇() 
五月中旬,蔚蓝的海中,星罗棋布,冒着再次暴雨、巨浪、风暴的危险,数百艘船从静海港驶出。

    因为渤海沿岸洋流为逆时针方向,也为了免为沿海之人知晓,船队借着烈烈东南风,浮海而东,因为担心飓风,每船只半满,船舱底部装着厚厚的粮食和压舱砖石。

    五日后到达同纬度沓氏县(大连市金州区)附近。

    沓氏县长乃是刘繇从兄弟刘政,对蔓延数里长宽的庞大跨海舰队十分惊讶:“恐怕这是我见到的规模最大的舰队,百舸争流不过如此!

    我们宗族也有几十艘海船,不少比刘校尉的船更大,却没有这种规模。”

    刘备当然也也没有这么多船,舰队隶属于刘家、耿家、田家、公孙家、麋家、夏侯家等共同财产,平时在环渤海,黄海运输、贸易,这次紧急抽调在一起,倒不是为了故意招摇。

    沓氏县位于渤海口,分割控遏渤海、黄海,得沓氏北可入东北、南可望青州,西可遮蔽广阳、静海(北京、天津),东可往朝鲜半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由于黄海洋流也是逆时针方向,从徐州、乐浪、耽罗北上的船队,都要经过沓氏或庙山群岛。这个时代,只有少数人掌握了同纬度跨海直航技术,青州船队并没有多少敢于不经过庙山群岛、沓氏,直接开往乐浪,从青州临淄、黄县、芝罘等渡过渤海海峡的船队也要经过沓氏。

    沓氏县西南有一处山石嶙峋、少有田地、水深浪大的海湾,这里十分不适合耕种,只有一个渔村和数十户渔民居住,依靠打鱼和向来往船只兜售海产、食物,补充淡水,担当水手过活。

    二年前,王荣买下了数十顷地,建设港口、仓库、堡坞。

    当时县长刘政以为她疯了:“如此荒芜贫瘠、海风巨大的之地,竟然有人买?”

    就连糜竺也十分意外,未有跟进:“荒芜若此,买之何益?”

    王荣笑了笑,也不知道刘备为什么买这块地,但她有信心。这么些年过下来,她还真没发现夫君在投资上吃过大亏。按照刘备的想法,将之取名为――旅顺港!

    寄希望于海上旅途一帆风顺。

    很快,旅顺港就让刘政、糜竺等人大跌眼镜,港口外确实风浪不小,只要通过老虎尾、黄金山之间宽不足1里的水门,旅顺湾内就风平浪静。其肚大口小的特点,也使得周边的海盗难以入侵。旅顺港与正东面的乐浪郡朝鲜(平壤)、正西面静海距离相当,都为700余里,同处于北纬39度。与东北玄菟郡治高句骊(沈阳)、西南的东莱郡胶州、齐国临淄、东南的乐浪郡海冥亦约700里。距离辽东郡治襄平(辽阳)、辽西属国昌黎(义县)约600里。

    旅顺港是名副其实的渤海黄海之分界,处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辽西乌桓、山东半岛、渔阳渤海郡的战略中心点上!相比于沓氏位于的金州,旅顺港距离半岛南端更近,从平壤到静海,从青州到襄平以旅顺作为中继站,能够减少绕行半岛南端的路途,比沓氏作为中继站能节省一天时间。

    旅顺比沓氏更适合海运,过境的船队更喜欢停靠旅顺;沓氏比旅顺更适合陆海联运,平原、山上的百姓更乐意到较近的沓氏买卖毛皮、野味、山参、草药、木材、粮食、漆器、盐巴。旅顺和沓氏(旅大)就像一对双子星,一双东珠,在大汉北方贸易上熠熠生辉。

    。。。

    休息一夜,补充了淡水、蔬菜,继续北上,继而北上。由于顺风,一天一夜便行到目的地,趁海水倒灌徒河(锦州)旁边的小凌河,数十支船蒋帆并用,冲到徒河城下。数千人放下小船、木板,兴奋地冲上岸。

    乌桓属国靠海背山,地势低洼,水泽密布,加上刚刚糟了洪灾、爆风、巨浪不久,海边一片泥泞,踩上去能够末过小腿,正常情况下难以迅速登陆。围城的乌桓鲜卑放松了警惕,根本没有料到汉军能借着海潮涌入徒河从徒河码头登陆,没能够迅速调动大量部队。

    守城士卒士气大振,在田楷指挥士卒冲杀出来,与刘备里应外合,打败周边乌桓人,也将许多乌桓克部落压制在小凌河以西以南的区域,为继续登岸,被蜂拥而来上万汉卒击败或投降。

    一天下来,获得马匹三千余匹,牛羊二万头。以马武装汉卒,以牛拉车,以羊为食物餉士卒。第二日,沿着浅丘陵地带,约3万汉军北上百余里,击溃昌黎城外之敌,营救出城里的公孙越。

    一路上如此顺利,既是因为暴风海啸让丘力居放松警惕,也因为鲜于辅、公孙范从卢龙道进逼,吸引了丘力居主力。等到五日后,丘力居回过神来,与刘备战与柳城外,讶然发现刘备军骑兵比例竟然有一半。原来公孙氏在辽西属国极有威势,不少乌桓部落投效,刘备军竟然越大越强,超过3万5千人,其中骑兵1万5余,俘虏2万余,至此,再也不怕乌桓鲜卑骑兵。

    连战两场,丘力居、蹋顿不能胜,便引兵而退,意图北上草原,以避汉军锋芒。公孙瓒部原本五千人,被围困了四个多月,早就到了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杀马、粥皮甲、甚至吃死人肉的状态,只剩下三千多点,再不能继续作战。刘备于是建议修整一日,退回昌黎。

    吃好喝好睡个安稳觉,公孙瓒早上起来,恢复力气,怒发冲冠:“死了这许多人,怎能退?我有余勇,当带队追敌。”骑上新配备的马,冲杀向北。

    “兄长”刘备急忙拉住。

    公孙瓒:“你要拦我?怀疑我身体受不了?”

    “自然不怀疑。”与公孙瓒一起作战时,刘备往往尊公孙瓒为主。论鼓舞士气,践若机发,决胜于两阵之间,刘备自问不如公孙瓒。尤其是亲帅骑兵,身先士卒,陷锋突阵,公孙瓒更是厉害。

    刘备:“还请兄长率领骑兵,以三十里为限,不要深入追敌,步卒不能没有骑兵遮蔽。”

    公孙瓒见周边骑兵有的是公孙续般力气未养成的少年,有的是满脸皱纹的老脸,也是惊讶:“罢了,还打什么,退吧,我断后。”

    。。。

    五月底,回到辽东属国昌黎,公孙瓒、刘备即抓紧时间屯田种粟,争取抢一点收成。

    从雒阳又传来了坏消息——青州、徐州黄巾复起,攻没郡县。

    皇帝急忙下诏,让各地善将兵之士自荐,大汉帝国,急迫需要能斗的鹰犬。

    刘备知道,机会来了,逆风而行,趁浪而起,鱼入大海,蜕皮化龙蛇!

第367章 伊尹霍光之事() 
王芬乃兖州东平寿长人,与同州人度尚、张邈、胡毋班、王章、刘儒等人位列党人“八厨”,在世林中既有名声。从中平二年开始担任冀州刺史,已有四个年头,在换刺史如同换晚餐般频繁的东汉后期可谓凤毛麟角。

    王芬确实有过硬的成绩,四年来收纳流民,剿抚叛乱,治军理政,将冀州治理得井井有条,黄巾不复为乱,盗匪不再聚集,民生富饶,百姓归心。

    可王芬也有许多忧愁,以公论,皇帝要求的赋税越来越重,宦官党安插的人手越来越多,根本无法完全实施他心目中的仁政!冀州也远未达到他理想中的安康富饶、轻徭薄赋。以私论,王芬是党人,曾经丢官去职、流亡藏匿,前后禁锢长达十九年,王芬当冀州刺史四年,功劳不可为不大,给朝廷提供的赋税不可谓不多,皇帝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