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笔惫碜恿⒘烁霰孟窠惺裁础骞空笸觥衷诙蓟乖谀悄亍!币蝗嘶氐馈�
维特继续问道:“后来呢?”
“后来?鬼子撤了,去年官府派了个姓顾的道员来接受,顾道员倒是个好人,亲自到安葬岗去,在鬼子的碑前面又立了个墓碑,上面写着‘万忠墓’,还修建了个庙,好让人们能去祭奠一下。”另一人感叹的说道。
维特听后缓了缓说道:“诸位乡亲,我们和清国达成协议,这旅顺口以后就是我们俄国的租借地,因此呢这旅顺口的父老也就是我们的乡亲。虽然之前我们发生过一些不愉快,但我认为我们和旅顺的父老乡亲都会和睦相处的。因此我准备为这些无辜死去的人,修墓立碑,诸位回去可以跟旅顺的乡亲们说说,等准备好之后还希望到时候大家都能去给亡者烧烧纸,上根香。”
“这感情好,这感情好!”来的诸人都笑着回应道。
送走了这些人,扎戈耶夫问道:“先生,您真打算这么做?”
“嗯。”维特点了点头说道,“旅顺口对于我们的意义不亚于符拉迪沃斯托克,陛下有意要将满洲辽东半岛打造成我们俄国在远东最重要的基地。我们既然要长期驻扎下去,就少不得要处理好和当地清国人的关系。先前发生的事情,造成了清国人对我们的敌视,现在我们就要去弥补。清国人最注重身死,有句话叫做‘盖棺定论,人死为大’。因此这样做能最快的让我们同清国人建立起基础的友谊。”
扎戈耶夫听后点了点头问道:“清国官员已经在此修建了墓地,并且树立了纪念碑,我们要怎么做?”
“日本人建的那座‘清国将士阵亡碑’就可以去掉了,那块碑是整个清国人的耻辱。我们就在那块碑的原址去建,相比那座碑还要高大一些,就叫他‘忠魂碑’”维特说道,“除此之外,在庆典当天我们还要邀请各国公使、各国记者、清国官员前来参加,一定要搞得红红火火。”
扎个耶夫听后担忧的说道:“这样会不会引起日本方面的不满?”
“就那些小矮子,他们不满就不满好了,有本事他们就把旅顺夺回去!”维特满脸不在乎的说道。不过自己的心里却想道:如果这个世界上,日本真的在日俄战争中再次攻占旅顺,会不会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立的这个碑给毁掉?不过如果真要那样的话,恐怕将来我就得好好吊打一下这些小矮子了。
维特扫除了心中的恶趣味对着扎戈耶夫说道:“这件事情你去安排下去,现在已经是七月底了,仪式我看就安排在8月15日吧。其他国家的公使可以不来,但是通知北京方面日本公使无论如何都要到场。”
“明白了,先生。”扎戈耶夫回道。
扎戈耶夫离去后,维特狠狠地想到:如果能请到伊藤博文之类,或者当时攻克旅顺的日军元帅大山岩请来那可真是妙极了。想到这里,维特不由得傻笑了起来。
*****************************
求收藏和推荐票
第二十七章 达尔尼的建立()
维特商定了要修建“忠魂碑”的事情后,便开始向彼得堡汇报,随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便发来电报赞同这一事件,并同时晋升维特为近卫军少将,并委派其为俄罗斯帝国驻远东特使,负责协调处理清国、朝鲜、日本三国外交、军事事务,并负责中东铁路在清国境内的修建工程,除此之外远比历史上更早的确定了旅大在俄国的地位。
尼古拉二世在接到维特的电报后,同财政大臣也就是维特的叔叔以及其他内阁大臣商议后,决定将满洲辽东租借地改为关东州,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直辖州,因此维特成为了关东州首任总督,当然前面还有两字“代理”,关东州陆军总司令和太平洋舰队关东州分舰队司令官。
不管“代理”还是什么,现在维特在远东的地位很超然,军衔维特只是少将,可是在太平洋舰队里哪怕是一向跋扈傲慢的总司令阿列克谢耶夫也不得不收起自己的傲慢;至于俄国在北京、东京的公使每逢重要事情都要向维特汇报,而后取得授权方可采取行动;除此之外,因为远东特使的身份,维特还能插手俄国远东其他地方的地方事务,包括阿穆尔州、滨海省、后贝加尔省、勘察加州,显然维特名义是关东州总督,却实打实的成为了俄国的远东总督。
维特刚刚接到这样的电报的时候,内心的紧张自然不用多说,因为自己30岁不到,却有着这样的权柄,那可是最遭人嫉妒的,而这些人肯定会不断地给自己使绊子耍心眼,以求把自己搞下来。
不过,维特在思考了一会之后却又不担心,只因为他手里还有两把利剑――情报总局和“红组”。只要这两把利剑还在自己手中,那么那些想让自己好看的人,恐怕是第一个挂掉的,无论是情报总局还是“红组”,他们的无孔不入,他们的手段迭出,都有千百种方法让这些人从地球上彻底的消失掉,包括他们的家人,虽然残酷,可这就是现实。
既然已经成为了名义上的关东州总督,实际上的远东总督,维特当然得做些事情了,否则岂不是一个昏官?这一天,维特带着关东州的官员和陆海军主要人员,来到了旅顺城内,在那次清楚杜巴索夫事件中完全没有受到任何牵连的高尔察克此时已经升为了海军上尉,并且成为了维特身边的重要参谋,这可都是维特的功劳。
“总督阁下,这条街就是亚瑟的主街,地理位置非常不错,还有以前的基础,所以我同参谋部和总督府的官员们商议后,一致决定将这里作为未来新城市的主街。”高尔察克指着面前的街道细细的说道。
维特看了看周边长达十里的民居和商铺问道:“那这些房屋怎么办?”
已经成为关东州总督府办公厅主任的扎戈耶夫出来说道:“这些房屋我们将通过市价赎买的方式进行购买,而后将这些老旧房屋全部撤掉重建。”
“不行,这样代价太大,如果有人不愿意搬迁怎么办?难道要出动军队嘛?”维特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现在和当地的清国人的关系才刚刚缓和下来,不能让矛盾重新激化。走,我们去那边看看。”
维特记忆中,后世的旅顺俄国人也并没有选择拆除这片街区,而后选择在西边重新修建了一条带有浓重俄国风情的街区。维特带着一众官员跨过当地人所称的“龙河”,维特却将这条河起了个俄国名字“喀秋莎”,再一次维特的恶趣味爆发了出来。
“我看这里不错。”维特指着前方说道,“这片平地背倚圣约翰山(青山)和喀秋莎河,面向大海,并且那个小村庄看起来住的人也少,赎买土地的价格也不高,完全可以在这里重新修建一座新的街区。”
既然总督阁下都确定了地点,众人也就纷纷称赞这里地理位置尚佳。维特向高尔察克问道:“这里叫什么名字?”
高尔察克查阅了一下随身携带的地图然后说道:“这里被清国人称为‘太阳沟’,根据资料显示,太阳沟有住户6家。”
“太阳沟?”维特说道,“这个名字很好,以后这条街道将成为旅顺口最繁忙、最繁华的大街――太阳街。”
在众人还在称赞这条还没有出现的街道名字的时候,维特又说道:“整个关东州不能只有一个亚瑟,亚瑟作为军港是必须的,但是我们还需要营建一座商港,来繁荣当地的经济,这座商港将成为整个远东最繁忙的港口,他将于西伯利亚铁路相接,将关东州乃至整个远东的资源以最快的速度运回俄罗斯。”
“瓦西里耶维奇,附近除了亚瑟港之外,还有哪里可以作为合适的港口?”维特说完后又向高尔察克问道。
高尔察克从公文包中拿出亚瑟附近的海图仔细看了起来后说道:“总督阁下,地图上显示在亚瑟东北部有一处名叫‘大连湾’的地方很适合修建港口。这块地方海域宽阔,适合停泊大型商船和邮轮,虽然不如亚瑟地势险要,但是作为商业港口是非常合适的。”
“把海图拿过来我看看。”维特说道。
高尔察克拿过海图指着上面的一处地方说道:“总督阁下,就是这里。”
维特看着海图的位置,果然就是记忆中的那个大连,只不过此时在海图上的陆地部分却只有几个临近海边的村庄标记。看完海图后维特说道:“今天有点晚了,明天我们乘船过去仔细看一看,如果可以那里就将成为我们俄国在远东的最大商港。”说完维特又对着高尔察克说道:“瓦西里耶维奇,你通知海军,让他们派人立即过去对大连湾附近的海域做详细探查。”
“是,总督阁下!”高尔察克回道。
第二天一早维特带着高尔察克和扎戈耶夫乘坐海军“科尔尼洛夫”号装甲巡洋舰来到大连湾,从军舰上看着开阔的水面和远端水天一色的壮美景观,维特问道:“瓦西里耶维奇,清国似乎之前在这里也修建过炮台?”
“是的,总督阁下。”高尔察克回道,“在清国北洋水师的记载中,这里曾经修建过两处炮台用于防御。并且根据清国的海事记录,大连湾海岸线长72公里,东西长8海里,水域面积4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达35米,湾口有大山岛、二山岛和小山岛。湾内平均流速2节,潮差3~4米,为规则半日潮汐。”说着高尔察克还指了指后方不同位置若隐若现的三处岛屿说道:“正对港口的那处小岛为小山岛,其南边依次是二山岛和大山岛。”
维特仔细看了看说道:“如果按照清国的海事记载没有出错的话,这里确实是一个优良港口,不过从防御角度来讲,这里海域太过开阔,作为军港风险太大,这恐怕也是当初清国选择亚瑟修筑军港的原因。”
“总督阁下,这确实是清国海军在亚瑟筑港的首因。毕竟亚瑟的主航道只允许一艘舰船通行,并且主航道离两岸距离非常接近,修建炮台后防御炮火完全可以将敌舰封锁在主航道内,击沉一艘敌舰,则主航道将被阻塞,其他舰只也无法进入。”高尔察克分析道。
维特听后说道:“有利也有弊。一旦敌军从陆路夺取炮台,则我们的舰船就将成为敌军的靶子,无法撤退。回去之后,你要跟参谋部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我们一定要加强对于亚瑟炮台后方的防御,除此之外,在大连湾也要修建备用军港,这里恐怕以后会成为我们俄罗斯帝国海军在远东的重要基地。”
“是,总督阁下。”高尔察克回道。
维特又指着远方的陆地问道:“那片陆地上的村庄叫什么名字?”
“青泥洼。”高尔察克回道。
维特摇了摇头说道:“这里将成为我们俄国在远东的重要城市,以后这里就叫达尔尼,‘远方’的希望之地。”
*****************************
今天把之前欠的两章都补上来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继续
第二十八章 关东州()
bj东交民巷内的rb驻清公使馆内,暂时署理公使之职的林权助此刻待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看着桌子上的请帖颇为烦闷,只因这桌子上的请帖乃是昨天晚上俄国公使馆递上来的,帖中内页上只用俄文书写着,所以请帖的内页上还附着一张公使馆内翻译成日文的一张白纸。om
林权助微微叹了口气,而后唤进秘书说道:“将这份请帖中的内容,用电报发回外务省,由内阁的诸君评议吧。”
秘书接过请帖恭敬的退下,林权助看着秘书出去拿起放在办公桌上的由红木制成的老虎摆件仔细打量然后微微一叹。
当这份电报漂洋过海来到rb外务省,很快就被人递到了rb外相大隈重信的台前,大隈重信看到这份电文无奈的叹口气然后走出屋外前往首相官邸面见松方正义。松方正义此人出身萨摩藩武士家庭,幼名金次郎,1884年被明治天皇册封为松方伯爵,汉学底蕴深厚,娴于汉诗和书法,尤其临摹rb空海大师字迹为优,得其行草意趣。
大隈重信来到首相官邸时,松方正义正好写完一幅字,提起笔来看到大隈重信于是说道:“大隈君,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尽要劳烦您亲自跑来府邸。”
“首相大人,今日接到驻清公使馆转来的一份露国电文,外务省不敢擅专,特来请首相大人示下。”大隈重信说着将电报稿放到了松方的桌前。
松方放下笔拿起电文看了起来,而后一叹说道:“露国此次所为,置我大rb帝国颜面无存只可叹,目前国力不如,此事还需谨慎对待。”然后对大隈重信说道:“请伊藤君、山县君前来一晤。om”
rb在讨论之时,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