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雨灌溉,小麦不行。所以,这个年代的欧洲小麦产量奇低,大部分亩产都不到一百斤。所以,小麦价格卖得奇贵,是黑麦价格的五六倍。等到“物价革命”后,会达到黑麦的7倍以上。
也就是说,马林在东弗里斯兰推广的灌溉渠和墒沟,其实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除了已经从阿拉伯地区引进灌溉技术的意大利。
事实上,西亚和埃及的先进灌溉技术,罗马时代已经有了的。但蛮族入侵后,这些技术都失传了,欧洲科技倒退了几百年
因此,别人觉得缺少河流的北明斯特地区难以开发,马林却觉得简单。到时候,只要组织大量人手,去开挖灌溉渠和墒沟,就能从那些缺乏河流的平原上,开垦出大量的良田了。
事实上,知道20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华夏国内还在冬季农闲期,经常组织农民搞“大会战”,开挖新的灌溉渠,开辟新的农田,以解决人口爆炸和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直到21世纪,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此后,农村就再也没有这种劳役了。因为,挖河的工作,都从人力改为用挖掘机了。
可以说,组织农民,在冬季农闲期,集中挖河开渠,或者清理灌溉河的淤积,也是农村地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华夏古代,所谓的某个有作为的官员“兴修水利”,可不是城里人想象的建水坝、修水库,而是主要挖沟开渠,清理灌溉河道的淤积。只有缺水的山区,才会建水坝、修水库。平原地区的“兴修水利”,就是挖沟开渠、清理淤积,疏通河道。而且,这种劳役,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属于义务。当然,老百姓也清楚,挖沟开渠和清理淤积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好。因此,也没人会要报酬,一般都是自带口粮和饭盆,甚至自带铁锹,去参加劳动。
在这个没有挖掘机的年代,马林想要在北明斯特地区那些无河流地区开垦农田,必须组织大量的劳动力,去挖沟开渠。不然,没有水灌溉农田,一旦降雨不够,你就等着绝收吧。
所以,马林才安排科勒,去德意志其他地区,大量招募富余的青壮劳动力。把这些人招募过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他们挖沟开渠,把埃姆斯河等大河的水,引入灌溉渠,引到那些无河流的平原地区,开垦出新的耕地来。
至于挖河的成本,主要就是马林要准备一批铁锹、扁担和箩筐。铁锹是挖土的,扁担和箩筐自然是挑土的。除了这些工具外,最大的支出,大概就是粮食了。
在挖沟开渠的时候,农民们的体力消耗极大,也特别能吃。比如,平常一个农民一顿只要一块面包就够了。但在挖河期间,一顿三个大黑面包估计也不一定够。而欧洲粮价那么贵,即使知道挖沟开渠有好处,一般的贵族也未必供应得上那么多粮食。毕竟,上万人去挖沟开渠,粮食消耗再增加两三倍,穷一点的贵族,哪怕是大贵族,也负担不起。也只有马林这样的,粮食满仓的大贵族,才能负担得起这样的消耗。毕竟,只要沟渠挖好了,耕地开垦出来,以马林掌握的先进的耕作和肥料技术,一季粮食,就能把所有挖河的成本都收回来,还大有赚头。
但换成其他贵族,以当时黑麦亩产一百多磅的水平,组织大量人手去挖沟开渠,天知道多少年才能收回成本来
马林打算,今年招募5万青壮劳力,在北明斯特地区挖沟开渠,然后,开垦出至少5万尤格拉姆的耕地出来
第274章 “一万个英国女朋友”()
开垦荒地为耕地,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但是,放羊,却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在一边招募移民开发北明斯特地区的同时,马林也没放弃畜牧业的发展。
比如,去年秋天,马林组织了1500只英格兰半细毛羊的母羊,去西撒哈拉阿尤恩找那边的公美利奴羊“借种”后,经过近半年的怀孕期,这些母羊,纷纷产下了小羊羔。
经过毛纺行业专业人士的鉴定,发现这种混血绵羊,果然羊毛比英国半细毛羊的羊毛更细更优质。但是,还赶不上美利奴羊的羊毛品质。
不过,这并不是固定的。有的羊羔的羊毛偏粗,接近母体的英格兰半细毛羊。而有的羊羔的羊毛,则偏细,更接近父体的美利奴羊。
马林甚至育种要选优的道理,所以,那些羊毛更细,靠近美利奴羊羊毛品质的羊羔,都被单独挑选了出来,重新组合。
这些羊羔的父体,都是有标记的。马林下令育种人员,不允许同一父亲的羊羔之间近亲繁殖。其他的,则尽量让细羊毛的羊羔,长大后,相互配对繁殖,以培育出稳定的细毛品种。
经过挑选,1500只英国绵羊的母羊,产下的2800只羊羔,共有700只细毛羊羔被挑选出来,用于培育新的细毛品种。而剩下的2100只羊羔,虽然羊毛重量可能没其他700个羊羔好,但也算不错的了。至少,它们的羊毛,质量是超过英国半细毛羊的。
之后,马林把那700只羊毛很细,达到细毛羊水准的混血羊羔,单独圈养了起来,并特地聘请了莫日根的两名弟子来看护,务必保证它们的健康。等它们长到12月龄了,在挑选不同父系的公羊和母羊配种,以得到一个稳定的绵羊品种。在父母都是细毛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培养出一个细毛的稳定品种的。混血品种是不稳定的,有可能更像母亲,也可能更像父亲。但两个更像父系的混血,继续配种,则有很大的可能,培养出更像父系的品种。
然而,区区700只细毛羊羊羔,马林觉得太少了
于是,范高雷通过北海商会运回来的1万只母羊,又被装上了船,踏上了去阿尤恩美利奴羊养殖基地“找老公”的征途
因为足足有1万只美利奴羊,马林显得非常重视。所以,他把航运公司大部分船都调了过来,用来运送母羊去西撒哈拉“找老公”。同时,为了保证船队的安全,马林派出了所有的战船,护送运羊船队南下。
这样一来,运羊船队的规模,达到了85艘之巨。其中,运羊船为50艘,护航的战船是35艘(10艘500吨级战舰和25艘250级武装商船)。
当85艘200吨级以上的大船浩浩荡荡地通过英吉利海峡的时候,把正在隔海对峙的英国海军和法国海军都吓了一大跳。
尤其是英国海军,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还以为这个新舰队是法国人找来的帮手,差点就要发起主动攻击。也幸好约翰逊最后忍了下来,没有贸然出击,否则,那35艘东弗里斯兰战船,肯定分分钟教英国海军做人。毕竟,那可都是弹药齐全的炮舰。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马林麾下的舰队,也不会主动招惹英国舰队。虽然可以战而胜之,但是,海战火药消耗太大了。一场大海战打下来,虽然可以打胜,但火药也会消耗得差不多。习惯于未雨绸缪的马林,早就下令海军克制了。
所以,这个船队在经过英吉利海峡时,是沿着海峡中线航行的,不偏不倚,表示自己不愿意搀和进英法冲突的态度。
在看到马林的船队选择靠中间航行后,英国人终于是长舒了口气。至少,那不是敌人的船队。要知道,现在英军海军,不过才一百多艘战船。而法国那边,也有五六十艘战船。若是这支拥有八九十艘大船的船队,站在法国那边,英国海军就要杯具了。若是英国海军杯具了,那么,英国这个国家也杯具了。因为,若是英国海军主力完蛋了,英吉利海峡对于法国人而言,也等于不设防了。到时候,法国人把陆军主力运到对岸去
而此时,英国正是最虚弱的时期。因为陆军主力在爱尔兰岛上,只要法军主力能过海,包围伦敦。灭亡英国,那真是小菜一碟。
而法国人,则是觉得很遗憾。因为,要是英国人和这个庞大的船队起冲突就好了。这样,这个船队和英国海军来个两败俱伤,法国舰队就可以捡便宜灭掉英国舰队了。不过,英国人貌似很克制,没敢主动挑衅。而这支船队,也很老实,直接跑到中线航行。然后,这支船队,就这么消失在了英吉利海峡上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西撒哈拉阿尤恩绿洲,里面的现在一共有八百多只美利奴羊。西撒哈拉气候干燥,非常适合美利奴羊的繁殖。所以,这三年来,西撒哈拉的100对美利奴羊,扩大到了四百多对。公羊数量,达到了408只。
然而,这一刻,这408只美利奴羊公羊,都还不知道,他们将会迎来新的一批“英国女朋友”而且,这一次,这些“英国女朋友”数量有些大,总数达到了恐怖的1万
也就是说,这408只公羊,平均每只羊,能分到24。5个“**”。只是不知道,这次配种结束,会不会有美利奴羊公羊x尽羊亡毕竟,一个公羊和24个半的母羊配种,实在难为它们了而且,配种可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往往,公羊和一只母羊,要多试几次
也许那些单身羊们,会很羡慕他们。但是,**多了,也不一定是幸福啊。反正,不管那些公羊是否看上那些英国母羊,都必须上。无论是绵羊界的冰冰,还是凤姐,都必须一个不漏地上了
想想吧,要是分到的母羊都是母绵羊界的冰冰,那公羊也许是享受。可如果不凑巧,分到的全是母羊界的凤姐,还要至少来上24发,换谁也得崩溃了
所以,这种对象没得选的配种,未必是享受啊
“一万个英国女朋友(**)”正在袭来,也不知道西撒哈拉那408只美利奴羊公羊准备好了否届时,肾还够用否
第275章 差点忘了,我还是个大酋长()
8月份的天气还是比较热的,虽然,东弗里斯兰因为靠近北海的缘故,夏季并不怎么热。但是,那也是和华夏的夏季比的。华夏夏季,三十五六度的高温很常见,三十八、三十九度也不稀奇。那样的高温,是真心热死人,不敢出门。
而德意志地区的夏天,则属于那种白天比较热,晚上却比较凉快的,相当于华夏的六月份或9月份“秋老虎”时那种热。反正,虽然不是特别热,但也绝对不凉快。
在这样的天气下,马林从军火库调了一批硝石过来,玩起了“硝石制冰”,还做了几个奶油冰淇淋。虽然做工非常粗陋,但因为是自己亲手做的,马林吃的倒也高兴。边上,安吉拉、费丽斯和小凯撒,同样吃得开心。只有小罗伯特,因为年纪太小,不能吃太凉的东西。
正在马林带着大小老婆和两个儿子吃冰淇淋的时候,忽然有卫兵来报,说挪威北部的萨米人,派代表,来向他们的大酋长来献贡品来了
“大酋长”马林先是一愣,后来想起了米克尔那个奇葩的公文
“貌似,自己还真是北极圈萨米人的大酋长来着”
于是,马林不情不愿地放下挖冰淇淋的勺子,抹了抹嘴,去了王宫前厅,接见了那个萨米人的使者
然后,在王宫前厅,马林看到了一个身穿红色兽皮衣服,戴着红色的小帽的大胡子萨米人
看到对方这个造型,马林脱口而出:
“圣诞老人?”
虽然对方穿的不是冬装,但全套红的皮衣,加上那个很像圣诞老人帽子的小红帽,以及这货满脸的灰白色胡子,的确像极了圣诞老人。
最特么关键的是,这货牵着9头驯鹿
不过,圣诞老人的传说,是19世纪随着童话故事的兴起,才传遍西方世界的啊
但是,马林想起来,貌似童话故事中,圣诞老人就来自挪威和瑞典北部地区啊。大概,那些童话故事,就是以萨米人为原型编造出来的吧
“您好,尊敬的大酋长,我是您忠实的仆人克劳斯”这个大胡子萨米人老头,谦卑地用不太熟练的德语说道。
“克劳斯?还真特么是圣诞老人的名字啊”马林有些想笑。
忍住笑意后,马林摆出了一副威严的面孔,问道:
“你好,克劳斯,你来自哪里?还有,你怎么会说德语的?”
“尊敬的酋长大人,我来自挪威北部一个叫纳尔维克的海边小渔村。至于我的德语,是跟一个到我们那儿传教的教士先生学的。”
“纳尔维克?”马林一愣,那不是后世瑞典基律纳铁矿出口的港口吗?这个时候,那边还没城市呢。不过,这家伙说那是一个小渔村,倒也合理。毕竟,港口的修建,肯定会优先修在有人的地方的。而且,纳尔维克确实是一个渔港,而且是不冻港。
克劳斯的这番话,让马林忽然生出了在纳尔维克提前建立城市的想法。同时,开发基律纳铁矿的想法,也在马林心中生根了。
只是,从基律纳到纳尔维克,貌似要翻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山脉啊
不过,后世能在19世纪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