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大家都被乔治开出的高价吓退的时候,马林忽然站了出来,道:
“要不我买下?”
第521章 因为我能()
乔治公爵对马林站出来并不感到奇怪,因为马林之前就提议过。而且,这个价格,还是马林提出来的。
事实上,按照市价,西弗里斯兰是不值这么多的。按照正常情况,能值60万金币,就算高价了。
不过,事情不是这么算的。德意志诸侯贵族那么多,土地却很有限。所以,你有钱,也未必能买到这么大的地方。而且,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很大的地方的。按照规定,必须是有相应的爵位的大贵族,才有资格购买面积很大的领土。所以,西弗里斯兰这么大的地方,只有伯爵和公爵才有资格购买。一般的平民,即使再有钱的商人,也是不允许购买这么大地盘的。
但是,那些传统的世袭贵族,往往挥霍无度,没攒下什么钱。若是乔治开价60万金币,也许有贵族咬咬牙,就借钱买了。可乔治开价100万现金,外加帮忙弄回价值百万金币的战俘,这个价格,就没人能承受得了了。
即使承受得了,也没人肯当这个冤大头的,因为它不值
更可怕的是,即使你买下了西弗里斯兰,也未必能拿到手啊。因为,大家都知道,西弗里斯兰现在被法国支持的格德司公国占据着。想要拿到西弗里斯兰,先要打败实力强悍的格德司公国
可是,实力很强的萨克森公国都战败了,大多数诸侯可没自信能打得过格德司公国。毕竟,听说格德司公国军中有很多实力强悍的瑞士雇佣兵。
当马林站出来,表示要当这个冤大头的时候,大家先是惊讶,继而恍然
为啥?因为马林不怕格德司公国啊
格德司公国再强,也只有一万几千精锐。就算加上本土的精锐,算他2万精兵撑死了。这样的力量,在大多数德意志诸侯面前足以称雄,可面对马林,还真不够看
因为,马林可是战胜过包括2万瑞士雇佣兵在内的5万勃萨联军的强人。就算格德司公国再强,也强不过2万瑞士雇佣兵的实力吧?马林能摆平那2万正宗的瑞士雇佣兵,也就不怕格德司公国在西弗里斯兰的军队。
但是,很多诸侯感到很不满。为啥?马林这边刚刚获得了差不多2。5玩平方公里的土地,这边又要增加大片土地,他们很是嫉妒。于是,一些诸侯阻扰道:
“你凭什么想要得到西弗里斯兰?你太贪心了吧?”
马林也不发火,而是鬼使神差地说出了巴神(巴洛特利)的那句无比自信的豪言:
“因为,我能!”
这话说得非常霸气,但也是在阐述一个事实
为啥这么说?因为马林出得起乔治索要的天价——根据协议,丹麦、勃兰登堡选侯国和萨克森选侯国不但要割让大片土地,还要各自赔款100万金币(丹麦后来减半)。虽然要和吕贝克和汉堡分账,但拿出百万金币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那价值百万金币赎金的萨克森战俘?这事也好解决。马林可是有四万大军的,战力五笔强悍,不用花钱,直接抢回来呗!而且,顺手还拿下了西弗里斯兰
所以,马林说的“我能”,一点都没说错。
“实在太狂妄了,我们反对!”面对马林如此嚣张的发言,一些诸侯心气不顺,出言反对。
但马林也没和他们争吵,而是对那些反对的诸侯中吵得最凶的那人微微一笑道:
“阁下,若是您能拿出100万金币,并帮乔治公爵要回那些战俘,那么,我愿意把这个机会让给您!”
这一下,那些反对的人顿时哑火了那些鼓噪的诸侯,多半是一些中等诸侯,实力不强也不弱,喜欢在帝国会议上起哄。但是,让他们拿出真金白银,那就太为难他们了。别说100万金币,10万金币这些人也未必拿得出。
这时,原本因为割地赔款而心情沮丧的腓特烈三世却忽然眼睛一亮。他问马林道:
“马林大公,能否把萨克森选侯国欠您的100万金币的赔款,用来支付您购买西弗里斯兰的费用?”事实上,原本萨克森选侯国需要支付的赔款不止100万金币。但在诸侯们的斡旋下,马林和吕贝克及汉堡只好同意“抹去零头”,只要每家100万的整数(最终丹麦因为愿意接收和安置奥尔登堡家族,只需赔偿50万金币)。按照协议,三家需要在5年内支付完这笔巨款。
而腓特烈三世想的则是——如果把萨克森选侯国需要支付的100万金币转嫁到萨克森公国身上,凭借两家的关系,就不用急着在5年内偿还完100万金币了。也许,20年还清也可以啊。甚至,可以拖更久点反正,乔治比较好糊弄
这就好比后世买房子,一下拿出100万,普通人根本做不到。但是,分成20年、30年来偿还,那么,很多人就买得起了。
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希望把这笔赔款转嫁到乔治公爵头上后,利用两家的关系,尽量把偿还时间弄长一点。这样,萨克森选侯国的经济压力会小很多,恢复起来也会快很多。当然,时间虽然延长了,但腓特烈三世却不打算向乔治公爵多支付利息,还是原数目偿还,而且分20年左右
马林有些无所谓,但萨克森公爵乔治却有些不大乐意。因为,他隐隐约约猜到堂兄可能要坑他
但腓特烈三世却威胁道:
“如果马林大公同意我的提议,我会帮你劝说大家同意你购买西弗里斯兰的”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丫要是不同意,我就想办法把这个交易给搅黄了。反过来,我可以帮忙促成此事
乔治公爵很不情愿,但马林却无所谓。最终,乔治公爵和腓特烈三世达成协议——前三年腓特烈三世必须支付30万金币,后面那70万金币的偿还时间再议这样,乔治也可以快点拿到30万金币的钱,周转下财政困境。而腓特烈三世,也不用急还那70万金币,也算是个利好消息
兄弟俩达成的协议,有些类似后世的买方贷款——先支付30%的首付款,其余的慢慢还。唯一不同的是,腓特烈三世打算赖掉那些利息要知道,那些利益加起来可是很多的
这边这对堂兄弟达成协议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腓特烈三世本就是反马林团体的领袖人物,他和马林达成了共识,就没什么人反对马林购买西弗里斯兰了。就这样,在与会的所有帝国议员的见证下,马林治下的北海大公国,又多了五千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第522章 鲁尔区狂想()
在美因茨大主教雅各布这个德意志大议长的主持下,在场的德意志诸侯代表们,纷纷确认了马林北海大公爵的身份。而且,北海大公国的版图,扩大到了6万平方公里。
同时,大家也默认了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发布的命令——若是谁发现了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勾结法国的证据,任何诸侯都有权派兵夺占格德司公国尼德兰部分的肥沃领土。
事实上,诸侯们内心不不愿意同意皇帝的命令。但是,从道义上讲,皇帝的命令挑不出任何毛病——严惩吃里扒外的叛徒有错吗?所以,大家只能默认皇帝的命令了。
实际上,马林对此却是兴奋不已。为啥?因为他早就想好了——如果找到格德司公国勾结法国的证据,他就立即遵循皇帝的这条命令,进军格德司公国,然后,把格德司公国在尼德兰地区的三千多平方公里的领地,拿来和克里弗公国交换
至于交换哪里?当然是克里弗公爵名下的马克伯国了
马克伯国是哪里?鲁尔区啊!只要能换来马克伯国,马林最觊觎的鲁尔区到手,马林就敢公开发展蒸汽机工业了。否则,若是过早发展蒸汽机,被人看出煤炭的战略价值,马林就很难从克里弗公爵手里换到马克伯国了。
但是现在,在蒸汽机公开前,欧洲人是不大清楚煤炭的真正价值的。毕竟,现在可是农业时代,大家更看重耕地。鲁尔区的很多煤矿区,因为不大适合种地,被认为是下等地呢。
就像之前的霍夫曼庄园,因为地下埋着煤矿,土地比较贫瘠,种地收成并不好。而且,现在欧洲人也不知道搓煤球的技术和做蜂窝煤的技术,煤炭还算不上常规燃料。毕竟,欧洲人常用的壁炉,是烧木材的。所以,煤炭现在很不受重视,只有冶金行业才大量使用。但现在欧洲钢铁产量如此之低,一国之产铁量,也只能用吨来衡量,而不是千吨、万吨。所以,可以想象煤炭的用量了。
不要以为马林用煤炭煮盐是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在古代,粉末状的煤炭,因为煤粉之间隔绝空气,容易烧熄灭了。所以,在古代,块煤才是王道,煤粉都是脚料,随意丢弃的。
古代华夏人之所以用煤广泛,是因为他们发明了一个伟大的东西——煤球
这里所说的煤球,可不是某些方言瞎说的蜂窝煤。事实上,蜂窝煤是蜂窝煤,煤球是煤球,是真的用煤粉和泥搓成的球球
蜂窝煤当然比煤球更优越,但那是20世纪才发明的。而煤球,隋唐时期就发明了,宋以后,开始流行于古代华夏。
不要小看这土不拉几的煤球球,那可是划时代的发明。把煤粉和泥和水摇成煤球后,煤球之间空隙很大,容纳很多空气,燃烧时自然不容易熄灭。其效果,比块煤都好。
欧洲人目前不懂摇煤球,自然煤炭利用率不高,只能卖块煤。而马林的煤矿,可以把占到挖出煤炭近一半的煤粉给利用起来,摇成煤球,使之成为优秀的燃料,在煤炭历史上,绝对是划时代的变革。当然,这仅限于欧洲,华夏早就流行了。
如果摇煤球的技术传播开来的话,不用推广蒸汽机,鲁尔区的煤炭也会销量大增的。所以,为了能够轻松换到马克伯国,马林愣是封锁了摇煤球的技术。后来,更是把会摇煤球的“技术工”,都迁往了布雷顿角岛的悉尼煤矿。
在蒸汽机、摇煤球和蜂窝煤等充分利用煤炭的技术推广之前,马林夺取农业发达的格德司公国尼德兰地区,拿来和克里弗公爵约翰交换的话,对方肯定满口答应的。
因为,格德司公国尼德兰地区的土地面积不比马克伯国小(马克伯国是三千平方公里),且位于莱茵河河口附近的冲积平原上,农业发达,人口也多。按照农业时代的思维,要是拿来交换的话,好像是克里弗公爵约翰占便宜呢。
而且,从地图上看,格德司公国尼德兰地区(度娘贴吧上搜‘欧皇崛起’有相关地图)和克里弗公国连在一起。不像马克伯国,和克里弗公爵不在一起。所以,这更加吸引克里弗公爵约翰了。
至于马林要求换地盘,且看上去有点吃亏的理由嘛,也很简单——马克伯国是马林的故乡啊
马林出生于马克伯国的波鸿地区,想要换到自己的家乡,也无可厚非。毕竟,欧洲人虽然没有华夏那般浓厚的故乡情结,但也是有的。
所以说,皇帝陛下发布的这条命令,很像是为马林量身打造的。
当然了,想找到格德司公爵和法国人勾结的证据,那也是非常困难的。毕竟,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也是个老狐狸,不是傻瓜。即使和法国勾结,也会遮遮掩掩的,不容易被人发现。想要抓到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的把柄,好像非常困难啊
但马林不怕
为啥?因为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和法国人联系,肯定会有书信来往。想要从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那里获得这些书信,恐怕非常难。但是,从法国人那里获得和格德司公国来往的书信,却简单得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两国的地位不同决定的
格德司公国是个小诸侯国,它把法国当靠山,肯定会非常重视和法国方面来往的书信。不说看后会烧掉,起码会被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藏在密室里,想要拿到,千难万难。
但在法国那边就不同了
在于法国而言,小小的格德司公国,不过是伟大的法兰西一个小小的棋子而已。能给神罗带来麻烦最好,不能也无所谓。
因此,二者的关系是极为不对等的,法国也不会像格德司公国重视法国那样的去重视格德司公国。即使是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送来的密信,也不会当成首要机密藏好,也许就随便放在王宫里某张书桌上在那吃灰
也许别人想在法国王宫里找到那些信件,比在格德司公爵那里得到相关信件还难。但马林不同,因为,他早就安排了胖子兄弟去法国王宫当御厨了啊
也就是说,马林在法国王宫里是有人的
当然,马林不会蠢到让胖子兄弟亲自去偷那些信件。因为,若是胖子兄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