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在场的观众不知道。毕竟,他们又没有听过苏格兰风笛版本的掷弹兵进行曲。所以,他们此时只有一个想法——帅!真是太帅了
卡恩看得眼热,于是他向马林申请道:
“少爷,以后咱们搞仪式,仪仗队也穿这种服装,演奏这种曲子吧!真带劲!”
“可以”穿越者也是个装比爱好者,自然同意
第832章 北海国第一批初中生()
得到了马林的授权后,卡恩这个禁卫军统领,很快在王宫守卫里推广了龙虾兵的红色服饰。当然,这仅限于普通的王宫卫士。因为,马林的贴身侍卫,全都要身穿胸板甲和带头盔的。毕竟,他们要随时做好替马林挡枪的准备,不能只考虑装比,得考虑实用。
卡恩自己平时也是要穿半身板甲的,因为,他自己也是要做好帮马林挡枪的准备的。毕竟,他是马林侍卫们的最高指挥官,负责马林的人身安全。
但是,这不妨碍卡恩有一颗装比的心。当普通禁卫们穿着整齐的龙虾兵服饰在王宫前面的广场上排队的时候,鲜艳的红色军服,的确看上去很拉风。配合上节奏感强烈的掷弹兵进行曲,真叫一个帅呆了
因为太拉风,卡恩在王宫门前广场上的集体装比行为,引来了大量未婚姑娘们的强势围观。然后,这帮小伙子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头抬得更高了
甚至,就连下班后,这些王宫禁卫们,也舍不得脱下龙虾兵军服,而是穿着龙虾兵军服招摇过市,享受大家围观时的羡慕目光。
不过,卡恩和一帮侍卫们开心了,马林却不开心了。为啥?因为前几次装比行为,笛手都是马林客串的。毕竟,北海国可没别人会吹笛子。
可问题在于,马林是老板,不是笛手啊所以,配合卡恩装了几次b后,马林火大了,一脚踹在卡恩p股上——麻痹,我是老板,不是笛手!
卡恩顿时秒怂,然后,只能等待正宗的苏格兰风笛手来配合他们装比了
8月底,北海国的学校们要开学了,负责教育的教育大臣柯比纳(科隆大学毕业生,平民出身)来请示马林——初中怎么教育和管理
原来,北海国第一批小学生毕业了
几年前,为了给自己培养人才,马林在当时的东弗里斯兰伯国开办了5所贵族学校——奥里希、埃姆登、莱尔、诺登和登堡(特塞尔岛)各一所。
同时,马林当时还在东弗里斯兰(包括弗里西亚群岛)全国开办了20所针对平民和农奴子弟的工匠学校,以培养人才。
当时,那些孩子入学时,自然是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的,学的也是加减乘除,包括作为语文的圣经。但如今,几年过去了,第一批入学的孩子们,都已经小学毕业了。所以,如今北海国第一批初中,也要开学了
初中和小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小学知识学习认字,以及最简单的加减乘除等数学内容。小学毕业,也就充其量识字而已。当然,也会算账了。毕竟,他们都会四则混合运算了。
不过,当初马林也是设了关卡的。贵族学校的子弟,多半来自贵族家庭和军方。所以,马林对于贵族学校,自然要求松一点。哪怕学习不好,只要不闹事,还是可以混到小学毕业的。
可对于工匠学校,马林就严格多了。因为,工匠学校们的家长,都是普通人甚至农奴,马林没必要顾忌。
所以,在20所工匠学校,马林硬性规定——小学三年级举行大考,凡是成绩太差的,一律劝退,不给混到小学毕业的机会。如此,马林也可以省下好多教育经费和纸张。毕竟,东弗里斯兰当初的教育全是免费的,是马林自己掏钱的。
如此,当年20所工匠学校的首批1万小学生,三年级过后,只剩下了6000人。其余人,都被淘汰掉了。
而到了小学毕业的时候,又进行了第二次淘汰——这6千小学毕业生,马林只打算录取2000人上初中。其余四千人,则发给小学毕业证,让他们去给工匠们当学徒去。或者,进入预备军官学校继续培养,以后担任低级军官。
所以,工匠学校最后剩下的2000学生,绝对都是孩子们当中的学霸。而这些学霸,学起马林亲自编写的初中教材,自然压力不大了。
不过,和对工匠学校的严格相比,对于贵族学校,马林则要求低多了。毕竟,这些贵族学校的孩子,是不能明目张胆地淘汰的。否则,贵族们的脸上会很难看。
但是,为了给这些贵族孩子们以一定的压力,马林学着后世,在贵族学校里办了快慢班,把成绩好的学生集中到快班去。而把成绩差的,都放到慢班。如此,也免得成绩好的受到成绩不好的拖累。
身为贵族子弟,里面肯定有很多纨绔子弟。为了不让那些很会玩的纨绔子弟影响到那些比较上进的贵族子弟,马林特地用快慢班把贵族子弟们分为两拨。而且,快慢班也不靠在一起,甚至分开校区。如此,那些慢班的纨绔子弟,就算想把那些上进的贵族子弟拖下水,也没了机会。
另外,这也能刺激贵族子弟们上进——你看,被分到慢班,多没面子啊
而进入初中后,马林对于教材的编写,也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其实语文和数学都挺好编写的,语文大不了马林亲自执笔,抄一些后世的著名文章作为课文呗。而数学,也容易,不过是增加一些基础的代数和几何的内容而已。这两科的教材,贵族学校和工匠学校都是通用的。
但是,物理化学这两科,就有差别了
马林对初中物理化学的课本,进行了大规模删减,把一切鼓吹科学反对迷信的内容全删掉了,绝口不提天文学内容,避免教廷脸上难看。
然后,对于贵族学校,马林又把物理里面的电学和机械学基础都删除掉了。至于力学和运动学都保留了下来。
为何?因为贵族学校的培养方向是培养未来的军官和文官,而没有工匠选项。因此,贵族学校的学生,不需要学习机械学。至于电学,则是条件不成熟,也没必要学。
而理学和运动学,则是贵族学校必须重点学习的。为何?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弹道学的基础。这些贵族学校的学生,未来很可能成为军官。而若是成了炮兵军官,则必须精通力学和运动学等弹道学的基础,以便更好地指挥炮兵精确打击敌人。
至于平民学校,马林则会进行一次筛选先——他会在初二的时候,筛选出一批物理成绩很好的,去学习机械学,然后,学成后给达芬奇当学生去至于没被选上的,学习的物理知识,则和贵族学校学的一样
也就是说,马林把机械学作为了保留项目,只留给真正的学霸去研究
至于化学,马林干脆取消了初中生学习的机会。因为,即使是初中的化学,也是非常领先这个时代的。马林不可能让普通的初中生也学这个。比如制作无烟火药和肥皂等技术,其实初中化学就有介绍。要是机密泄露出去,那就不好了。
因此,马林打算,等这批学生初中毕业后,挑选出最出色的且忠心的一批,进入新的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到时候,马林会亲自教他们机械学和化学,让他们帮助自己研发和生产一些超时代的产品。
不过,理工学院不会收贵族学校的初中毕业生
为何?因为贵族学生马林不好限制他们的自由。比如,有些学生掌握了领先时代的科技,马林就会限制他们的自由,避免机密外泄。对于工匠学校的平民学生,马林这样做没问题。
可对于那些有来头的贵族学校的学生,马林就不能轻易地限制他们的自由,不管有什么理由。所以,马林干脆就不让贵族学校的子弟们接触机械学和化学的知识。这样,也就不担心秘密泄露了。反正,那些被限制了自由的平民或农奴子弟,也没机会去泄露机密
9月1号,初中正式开学,马林亲自去奥里希贵族学校的初中部,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了鼓励学生的讲话。马林鼓励这些初中生,希望他们早日考入奥里希大学。这样,他们毕业后,马林就可以任命他们为官员了
马林并没有打算设立高中,他认为,这些初中毕业的孩子,就有能力去考这个时代的大学了。而他前世学的那些高中知识,他都编写在了大学教材里。因为他知道,这个年代的大学,都没有理科专业,他上辈子学的高中知识,拿来当大学教材的知识,也是足够的了。
所以,在北海国,没有高中这一说法。孩子们初中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考大学了。大学毕业的时候,一般不足20岁。如此,也可以早工作3年。
而且,马林有足够的自信,自信这些孩子在大学毕业后,理科方面的水平,碾压同时代的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毕竟,不说那些高中物理化学知识,就算那些初中物理化学知识,别的大学的学生也学不到。
事实上,马林这么比较也比较欺负人。因为,这个年代的大学,都是偏文科的,主要教授一些神学、哲学、法律、艺术等课程。所谓的经济学,也就是在数学方面有所偏重,但其水准,差不多也就后世初中数学的水准。最多,有些方面达到了高中水准。
如此,马林用现代高中物理化学知识教出来的学生,在理科方面,肯定碾压他们啊。毕竟,牛顿等物理化学方面的大神,还没出生呢
第833章 小学生也是“高材生”()
小学毕业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在现代,小学毕业和文盲也差不多。不但如此,小学生还是被鄙视的群体。比如后世那些无节操的游戏宣传,都是诸如“实力拿人头,拒绝小学生”可见,在现代,小学生就是被鄙视的对象。
然而,让马林吃惊的是,这个年代,刚毕业的小学生真特么受欢迎
马林的初中生,只招收2000学霸。另外4000小学生,是要直接推向社会的。他们的出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给工匠当学徒,另一种是进入士官学校,半工半读。
何为士官学校?就是培养最低级小军官的学校。士官是地位在军官之下,但比普通士兵地位高的存在。具体到军队里,在现代而言,就是正副班长一类的地位。而在这个时代,则是小队长和副小队长一类的存在。
一般而言,在古代阶级社会,平民在军队中最高做到士官,但几乎不可能做到士官以上的军官。别看士官就比最低级的军官少尉低一级,但这一级,却是不可跨越的鸿沟。
即便是在后世,士官也是很难升级为少尉的。军队中的少尉排长,一般都出自军校毕业生。普通士兵想要升级,除非发生战争,立下战功。
不过,那是在现代。在古代,平民出身的战士,即使立下战功,也不过获得士官身份,无法成为真正的军官。
当然,在马林这里,是不在乎平民和贵族身份的。但是,既然成了大贵族,马林也是要遵守一些规矩的。比如,这些平民学校出来的学生,加入军队的话,最多成为士官,不能一下子成为军官,哪怕是最低级的军官。不然,那些军官为你舍生忘死,结果后代的待遇和平民一样,人家能乐意吗?
但这只是开局不同,就像后世的游戏,贵族子弟就是vip玩家,开局就一套精良装备。而平民子弟,开局连一条狗都没有
马林表面上是遵循了这个时代的规矩——平民开局不能成为军官。但往后的发展,马林不打算遵守这个时代的规矩,而是变更为——平民通过立功,也可以升级为军官。但是,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事的话,士官就是平民子弟的终点
如此,马林这么做,也算给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们一个交待。让他们感受到——成为贵族还是很有好处的。
但实际上,马林觉得,这个年代战争是如此频繁,基本没啥和平年代。所以,平民子弟有的是机会立功升级。即使欧洲战事停止,马林还可以把他们派去美洲打土著,或者派去日本打倭寇总之,有的是升级的机会
这是马林对士官的定义——有文化的高级大头兵
士官学校和普通学校很不一样,士官学校的学生,并非全日制,而是利用农闲时间上课的。一旦农忙开始,所有士官学校的学生都要回家帮忙。也就是说,士官学校的学生,并不是专职的学生,而是必须兼顾劳动。毕竟,这些小学毕业的被淘汰者们,也有十三四岁了。在这个年代,可以担当家中重要的劳动力了。
只有在农闲时分,马林才会把他们召集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军事技能。等到这些孩子成年后,就可以成长为高素质的基层士官。一旦军队基层小军官都是有文化的高素质士官,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