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服部彦雄示意警卫退下去,然后说道:“最近多亏了你,抽出时间陪伴美奈,她这几次来医院,不像刚开始那样,看见我哭哭啼啼。”
姜新禹毕恭毕敬的说道:“时间是最好的止疼药,我相信无论是对您、还是美奈,都同样有效!”
服部彦雄微微点点头,叹息道:“绫子的死,最伤心的就是美奈,我为什么雇了一个小姑娘?主要是为了陪着她解闷!”
“少佐费心了。”
“我是她哥哥,费心也是应该的……算了,不说这个了,今天叫你来,有一件事要通知你。”
“您说。”
“汪主席前不久在日本去世了。”
“……哪个汪主席?”
“当然是南京政府的汪兆铭主席!”
姜新禹心里又惊又喜,表面一副沉痛的表情,扼腕叹道:“汪主席去日本养病,本以为能听到康复的消息,想不到……”
服部彦雄:“当年王亚樵开枪射中了汪主席的脊椎骨,子弹始终无法取出,铅毒在体内十几年,引发了败血症。帝国医生虽然医术高超,也是无能为力!”
姜新禹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区区的侦缉队队长,服部彦雄再怎么重视,也没必要单独通知,他一定有其他事。
果然,服部彦雄沉思了一会,说道:“目前没有让各大报纸发布这个消息,就是不想引起混乱,防止那些反抗分子趁机浑水摸鱼!”
“少佐,我建议这段时间,要加大监视力度,尤其是人群聚集场所。”
“唔,很有必要……你的情报组组长,找到合适人选了吗?”
“还没有,情报组的工作,暂时由我兼任。”
“我手里倒是有一个人选,就是不知道合不合你的意!”
“您觉得合适就行,我没有任何意见。”
“不不不,你是侦缉队队长,我只是提供建议,最终决定权在你手里!”
“您说的这个人,以前做过特务工作?”
“他本在特工总部情报处任职,因为得罪了处长,自己感觉在上海混不下去,所以来堰津投奔他的老同学杨参议。杨参议把他推荐给了我,我再推荐给你!”
“哦……既然是特工总部出身,能力上肯定没问题,不过,到侦缉队担任组长,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
服部彦雄摇了摇头,说道:“他的能力究竟如何,我也不是很清楚,如果确实是一个人才,我会给他机会!”
“我服从少佐安排!”
服部彦雄点了点头,对门外说道:“来人!”
警卫推门走进来,服部彦雄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是!”
几分钟后,一名身穿灰布长衫的男子走了进来。
看年龄也就三十出头,中等身材,面皮白皙,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文质彬彬倒像是一个教书先生。
“服部少佐,您好。”
“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堰津侦缉队队长姜新禹,这位是马佩衢先生。”
马佩渠恭敬的说道:“姜队长,兄弟初来乍到,还请多多关照!”
姜新禹和他握了握手,说道:“马先生客气。”
服部彦雄轻咳了一声,说道:“马先生,我刚才和姜队长商量过了,想请你担任侦缉队情报组组长,你觉得怎么样?”
马佩衢躬身说道:“马某走投无路,承蒙少佐收留,能有一口饭吃,已是感激不尽,哪还敢挑三拣四。”
服部彦雄:“那好,明天到侦缉队报道,姜队长会替你安排一切!”
马佩衢:“多谢少佐栽培!”
服部彦雄看了看两人,说道:“汪主席不幸去世,等到消息正式公布后,人心浮动在所难免,侦缉队任务就是,严密监视这方面动向,如果发现有人趁机煽动民众,立即予以逮捕!”
“是!”
“是!”
侦缉队情报组组长空缺,并不是没有合适人选,姜新禹自己兼任有一个好处,他可以绕开所有人,得到第一手情报!
现在来了一个马佩衢,这种便利自然就不存在了。
两天后。
藏在0207号黄包车里的胶卷,被李献策派人找到,确实是华北城防要塞兵力部署图相片!
估计在偷拍过程中,有被发现的的危险,常红绫并没有拍到全部图纸,即便如此,也是弥足珍贵了!
要知道,若是将来国军进攻华北地区,这些残缺的图纸会起到非常关键作用,让领兵的将军们对敌人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第344章 小虾米()
一个月后。
胭脂胡同附近,靠着墙根坐在一个鞋匠,戴着一顶棉毡帽,皮肤黢黑,看不出实际多大年龄。
马佩衢坐在车里,沉思了半晌,说道:“这个鞋匠很可疑,盯住他!”
手下的特务看了一会,疑惑不解的说道:组长,鞋匠我认识,大家都叫他韩老实,一棒子砸不出屁的货,他能有啥问题?”
“你注意他的眼睛,并没有专心致志修鞋,而是一直在四处观察……总之,他不像是一个鞋匠!”
“你这一说,还真是……”
“那个姓崔的情况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他叫崔立,是河北沧州人,去年三月份在这儿租的房子,平时四处收购中草药,然后再转手卖给药店。”
“药贩子?”
马佩衢沉吟着,他得到的情报是,崔立收购药材后,以平价卖给药店,赚到的利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不是一个正常现象,胭脂胡同的租房价格并不低,在这种地方做薄利的生意,实在令人很费解。
“我在这陪他两天,看看这家伙究竟在玩什么把戏!”马佩衢点燃香烟,深深的吸了一口。
“组长,这么冷的天儿,这种活儿弟兄们就干了,您何苦亲自上阵……”
“别说了,我心里有数!”
“是!”特务不敢再多言。
其实马佩衢心里有他的小算盘,老同学杨参议舍下脸把自己推荐给服部彦雄,被安排到了侦缉队担任情报组组长,虽说职务不高,但是也说得过去。
要是在侦缉队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不仅老同学脸上无关,看服部彦雄的架势,也不像是一个养闲人的主儿!
所以,头三脚必须踢响,否则的话很难在堰津立足,况且服部彦雄话里话外也暗示过,如果自己表现出了一定的能力,还会得到重用!
三天后。
侦缉队行动组。
李锴双脚搭在桌子上,嘴里荒腔走板的哼着西皮流水,昨晚在戏园子看了一场玉堂春,颇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笃笃!”门外传来敲门声。
好兴致被打搅,李锴不耐烦的说道:“进!”
房门一开,马佩衢笑容可掬的走了进来,说道:“李组长好兴致啊。”
自从到了侦缉队,马佩衢放低姿态,跟同事们的关系十分融洽,李锴对他的印象还不错,起身招呼着说道:“原来是马组长,请坐!”
马佩衢:“李组长,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
“在胭脂胡同附近,我们发现了共党的踪迹!”
“确定吗?”
“我亲自监视了两天,基本可以确定!”
“他们有多少人?”
“两个,一个叫崔立,另一个叫韩老实,是个鞋匠。”
“好,我马上集合人手……”
“李组长,稍安勿躁,共党一时半会儿还跑不了,先听我把话说完。”
李锴从从抽屉里拿出手枪,检查了一下弹夹,说道:“马组长,你是不知道共党有多狡猾,去晚了几分钟,他们都有可能能跑的一个不剩!”
马佩衢笑了笑,说道:“兄弟在上海和共党也打过交道,没那么夸张。”
李锴整理着腰里的枪套,说道:“马组长,这么多年来,就是宪兵队也没抓到几个共党,你老兄运气好,短短一个月时间,就逮到了大鱼,啧啧,我也跟着露露脸!”
“大鱼谈不上,充其量是几个小虾米。”
“小虾米也成啊,只要是共党,就能带着他们去宪兵队换赏钱!”
“如果通过小虾米找到大鱼,换来的赏钱岂不是更多吗?”
“那敢情好啊……这么说,马组长是有线索了?”
“崔立经常去城外收草药,他出城一般都是走西门,巧的是,每次城门口的当班警察都是同一个人!”
李锴眼睛一亮,说道:“那个警察是他的同伙?”
“现在还不能确定。”
“警察叫什么名字?”
“李冰。”
“李冰……没听说过,哪个警署的?”
“西城警署。”
“哦……”
“我托人问过了,明天就轮到李冰当班,崔立可能又要出城,我估计,他的车上一定有违禁品!”
“你的意思是在城门口动手,来一个人赃并获!”
马佩衢摇了摇头,说道:“我说了,这些人只是小虾米,想要找到大鱼,就不能过早惊动他们!”
“那你打算怎么办?”
“跟着他,挖出他的上级!出城抓捕,就有劳李组长了。”
李锴上下打量着马佩衢,伸出大拇指赞道:“马组长,果然不愧是特工总部出身,脑子就是比我们这些粗人灵光!”
马佩衢心里很得意,掩饰着笑道:“过奖过奖,这件事要是换成姜队长,一定比我做的还要滴水不漏!”
“对啊,姜队长知不知道这件事?”
“姜队长去大沽了,暂时联系不上他。”
“好,明天按照你说的办!等姜队长回来,咱们给他一个惊喜!”
…………
第二天一早。
崔立赶着一辆毛驴车从家里出来,经过街口的修鞋摊时,说道:“韩老实,我那双鞋修好没有?”
韩老实把一双布鞋拿出来,闷声不响的放在鞋摊上。
崔立:“先放你这吧,我今天出城收货,回来想着给我。”
说着话,他坐上车辕,一甩鞭子,吆喝道:“驾!”
驴车用木板围起来,弄了一个简易车厢,里面堆放着一些破棉被,似乎是为了方便装货,免得路上颠簸太久掉出来。
来到西门城门口,警察李冰走了过来,看过了良民证,又翻了几下车里的破棉被,摆手示意通过。
一个小时之后,崔立赶着车来到靠山屯。
靠山屯位于榆树岭山脚下百米远的一个村子,差不多有四十多户村民,除了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上山采药算是额外收入。
一个村民看见崔立的驴车,老远的打着招呼,叫道:“崔掌柜来了?”
崔立收草药不喜欢压价,说多少是多少,为人也和善,村民们看见他,就像看见财神爷一样亲切。
崔立从车辕下来,说道:“都说了别叫我掌柜,咋又叫?”
“你是做大生意的能人,不叫掌柜叫啥?”村民憨憨的笑着。
“我算啥能人,别糟践我了。”崔立搓着手,说道:“告诉大伙儿,老规矩,把草药送到村公所!王保长在吧?”
“在在,王保长一大早就来了。”
崔立赶着车转弯抹角来到村公所,身穿棉长袍的王保长手上拿着一根长烟袋,站在门口吧嗒吧嗒抽着,说道:“崔掌柜,又来收货了?”
崔立笑道:“王保长,您咋也叫我崔掌柜?”
“要不然叫你啥?收草药的?”
“我看这个称呼行!”
两人走近了,王保长四处看了看,低声说道:“货带来了吗?”
“带来了……”
第345张 聚少成多()
驴车栓在村公所院子里的木桩上,崔立拿过一根扁头撬棍,撬开车里木板,中间是一个夹层。
夹层只有十公分厚,里面码放着诸如医用纱布、精盐、肥皂、火柴、煤油等等,数量十分的零碎,都是边区紧缺的物资。
崔立四处看了看,对王保长说道:“顺子哪去了?”
话音未落,西厢房门一开,一个身材敦实的青年快步走出来。
“顺子,你怎么才出来?”崔立嘴里说着话,手也没闲着,弯下腰把一袋精盐搬出来,放在车辕上。
“听见你来了,我先把里面收拾好。”青年捧起精盐走进厢房。
厢房里堆满了杂物,角落里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地洞,四周简单的做了防潮处理,青年把精盐放进地洞里。
崔立带来的东西不是很多,只用了三五分钟就全部搬空,一直站在门口把风的王保长忽然说道:“老崔,速度快一点,有人来了!”
崔立赶忙把木板恢复原状,撬棍也随手丢在一边,说道:“怎么来的这么快?”
以往来收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