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腥险姹阈小�
“这都是奴才的过错,奴才再怎么忙碌,也应该抽个时间来见见长公主,看看长公主也没有需要奴才帮忙的。”听到夏雨薇如此的直白,许三原似乎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或者说顿时感到有些尴尬,场面顿时有些冷场,然而许三原毕竟是侍候皇上多年的内监,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都见过,所以应付长公主的些还是手到擒来的。
“算了,许三原贵人多忙事,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许公公还是直接说明来意吧。”夏雨薇淡淡的笑了笑,眼角浮现出一抹淡然之色,缓缓说道。
“长公主睿智,奴才这一次前来还确实有事需要劳烦到长公主。”瞧见长公主的笑容,许三原尽管是一个身残之人,然而内心中还是感觉到长公主的笑容是那么的好看,那么的让人着迷。
“哦,看来还真被我瞎说说中了。”瞧见许三原的神色,夏雨薇轻轻的咳嗽了一下,脸上虽然还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然而这份笑容多少有了一些冷意。
“长公主,事情是这样的,沈言进宫来见皇上,然后提到了长公主驸马”瞧见长公主的神色,许三原略显尴尬,知道自己不应该流露出对长公主长相欣赏的神色,故而连忙收起心中的那些复杂的情绪,眼眸中闪现出一抹正色,眼神顿时也变得清澈了许多,将沈言进宫后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向长公主做了一个阐述。
“许公公,你说什么?”听完了许三原的阐述,夏雨薇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一直古井不波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惊讶,天底下竟然还有人觉得长公主驸马走上那条路是他必然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这个结论似乎有些让人接受不了,最关键的一点是,竟然有人敢与父皇唱反调,而且还要重翻当年那段旧案。
更让自己感到惊讶和惊奇的,这个沈言竟然有如此新鲜的想法,还想和自己在宫外见,真当自己这个长公主是落毛凤凰不如鸡,他一个外臣竟然敢提出这样的一个想法来,莫非他想要对自己意图不轨,或者是其他的意图,夏雨薇怎么也不会相信沈言会是真心的帮助自己,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沈言如此想要重翻那段旧案,且与自己宫外见,一定有着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父皇是那么的睿智,竟然还被这个沈言欺骗了,看来这个沈言骗人的本事确实不小。
等等,沈言,这个名字好熟悉。想到这里,夏雨薇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沉思,脑海中快似的思考着是谁在自己的耳边说过这个名字,而且是不止一次的说过,否则自己一个任何外人都见不到的人又怎么对沈言这个名字如此的熟悉。
自己见不了外人,不是雨菡妹妹可以经常来看自己吗。对了,沈言这个名字就是雨菡妹妹经常说的那个沈言吗?夏雨薇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疑惑和深思。
“许公公,在宫内与父皇进言的沈言是否就是率兵评判淮北郡白莲教的沈言,是望江楼的顾问?”为了确保自己的猜测是对的,夏雨薇的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望了许三原一眼,轻声的问道。
“长公主果然是见多识广,身在宫内竟然还知道宫外那么多的消息,不错,这个沈言就是长公主嘴里说的那个沈言。”许三原心中十分清楚长公主能知道外界的消息都是雨菡公主没事过来跟长公主聊天时说的,许三原没有想到的是雨菡公主竟然在长公主面前多次提到沈言,故而让长公主的脑海中深深的种下了沈言这个名字,所以自己在阐述沈言跟皇上就重翻长公主驸马那段旧案的话语时,长公主脑海中一直在想着这个沈言是否就是雨菡公主说的那个沈言。
“是否宫外见,我一个啥也不懂的女子,还真的不太好拿主意,如果许公公不嫌麻烦的话,我想问问雨菡妹妹的意见,不知是否可以。”从许三原的嘴中确定了这个沈言就是夏雨菡嘴中的那个沈言,夏雨薇的眼眸中虽然没有闪现太过惊讶的神色,然而内心中的波澜却是此起彼伏。
第一零三七章 真实想法()
夏雨薇对沈言的这个提议充满了疑惑,在不清楚沈言的意图之前,夏雨薇还真的不太好确定是否要跟沈言宫外见,同时心中也十分清楚,如果让夏雨菡来拿主意,那肯定是跟沈言宫外见,夏雨菡内心中是多想多见沈言一面呀。自从沈言率军平叛淮北郡白莲教行动后,夏雨菡几乎隔三差五的就跑到自己这里来,名义上是来看望自己,实际上是来向自己倒苦水的,自己之所以对沈言这个名字这么熟悉,全都是夏雨菡的功劳。
夏雨薇既然明知道夏雨菡会做出这个选择,那为何还要提出问问夏雨菡的意见呢?
其实这个原因也十分的简单,夏雨薇就是想见一见让父皇最宠爱的公主为之神魂颠倒的沈言到底是一个啥模样的人,再加上沈言竟然主动介入长公主驸马当年那段旧案,这可是朝中大臣第一个主动提出来的人,不为别的,只为这份用心,夏雨薇也是想要见一见的。
至于夏雨薇之前心中猜测沈言是否对自己别有用意,夏雨薇心中并不担心,一则自己几乎是离不开宫的,沈言即便有任何的想法,都没有实施的土壤。二则自己虽然答应跟沈言宫外见,想必父皇一定会在暗中派出高手保护自己,尽管自己在父皇心中并不受宠,但这点自信,夏雨薇还是有的。三则,自己也会拖着夏雨菡一直跟着自己,即便沈言有任何的不轨想法,即便父皇没有派出高手保护自己,只要有夏雨菡在,这些条件都会发生。
正是这些想法在脑海中快速的闪过,故而夏雨薇才会向许三原提出这个要求来。
“长公主太过抬举奴才了,奴才为长公主跑一趟那是奴才的荣幸。”许三原虽然不是特别清楚长公主为何要提出和夏雨菡公主进行商量,不过许三原还是爽快的给出了正面的答复。
“姐姐你找我?”许三原并没有告诉夏雨菡,夏雨薇找她的原因,只是告诉她,夏雨薇想要见她,夏雨菡当时还很奇怪,自己昨天才见的夏雨薇,难道夏雨薇今天就有什么事情想要找自己吗,为何要让许三原来请自己,不过这份好奇随即消失,自己见了夏雨薇不就知道答案了吗。
“雨菡妹妹,我们姐妹俩虽然昨天才见的面,然而现在有一件事情,姐姐想要听听雨菡妹妹的意见。”瞧见夏雨菡中闪现出一抹狐疑,夏雨薇的嘴角浮现出爽朗的笑容,示意夏雨菡不要着急,自己会跟她慢慢讲的。
南充城战局、嘉峪关防御战皆进入了收尾阶段,尽管过程打的是如火如荼、异常激烈,然而战争的天平已倾向叶知秋,各个战局也等待叶知秋的检阅、检阅最后的收获。
事实上,华文帝国反击战吸引了大陆各方势力的眼前、注意力,有野心、企图心的势力一致呼吁参战国停战、参与政治和谈,而且都做好了政治谈判的准备,各国首脑都按照积极的布置参与和谈的相关人员。
叶知秋也从外游玩回到了兴安府,尽管此次游玩并不怎么尽兴,可叶知秋的心境依然得到了陶冶,同时,叶知秋也并未放弃影响大陆和谈之战的掌控权。
事实上,叶知秋一回到兴安府便接管了军政工作,尤其是幕后策划、指挥帝国之战的最后一刻,战争虽进入尾声,可叶知秋心中极其清楚各国并不轻易承认入侵华文帝国的失利,自己应努力,不,是一定会在政治和谈中获取更大的国家利益,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收获。
正所谓政治和谈全是扯淡,惟独拥有实力方可争取最大利益,弱国无外交的铁律乃是此点的充分说明,而军事打压乃是此举的最佳选择。
并不否认军事打压是影响政治谈判的效果、筹码,然而,军事打压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涉及到各国军事实力远超过华文帝国,这点乃是事实,可是自叶知秋领军征战以来似乎打破华文帝国军事不强的状况,这点不但叶知秋清楚、李成明清楚,大陆各国首脑也清楚。
李成明虽然明白,可是李成明的心思并不在此,而是想要借中平镇防御战清洗雍亲王阵营的实力,从而削弱雍亲王的实力、侧面稳固自身力量的目的,所谓彼消我涨,便是此理!
李成明的想法并不能简单的以对错来衡量,这便是政治,然而李成明的想法是建立在抗击外敌的基础之上,这将对帝国反击战产生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或许李成明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叶知秋并不知晓李成明心中想要玩的政治勾当,只清楚帝国反击战唯一不能掌控的正是中平镇防御战,至于南充城会战、嘉峪关防御战已在掌控之中,此战结束后,外部威胁基本上消除了,百姓可以过上几年的平稳生活。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只能通过政治和谈实现,至于帝国与各国之间的政治和谈、李成明又会采取何种的心态及手腕,这已不是自己所能掌控,哪怕参与和谈的人员也与自己无缘。
大陆各国同时发表了停战、参与政治和谈的宣言,内容完全一致先不说,连参战国的虎磐王朝三国也响应各国宣言,而这似乎是印证了叶知秋的预计,又似乎大陆各国商量妥当了,或者说叶知秋前期通过暗夜分队部署的计划得到了实施。
这些国家的宣言中尤以西大陆的商周联盟发表的宣言最具特色,那商周联盟发表的和平呼吁宣言的具有怎样的特色呢?就得先了解商周联盟发表的宣言内容。
本国一直秉持大陆和平理念,今鉴于虎磐王朝、龙腾帝国和东泰王国联手与华文帝国发生战争这一违背大陆和平事件,本国现正式发表国家宣言,希望四国停止战火,回归到谈判桌上来,通过政治和谈解决彼此的争斗及由这场战争引发的一些问题。
。
第一零三八章 会见()
“微臣沈言见过长公主殿下。”沈言望着眼前一直传闻中的长公主夏雨薇一眼,顿时惊为天人,随即收起眼眸中那一抹神色,脸上浮现出一抹恭敬的神色,朗声说道。
“不必多礼,我虽然挂着长公主的名义,可实际上我是一个什么样身份的人,沈大人比谁都清楚。”夏雨薇同样望了眼前一眼看上去十分平凡的沈言一眼,眼眸中闪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淡淡的说道。
尽管不同类型的专家众说纷纭,可是他们并未经历战争的残酷局面,更没充分了解各国首脑当时发起战争的真正意图。
诚然,虎磐王朝三国打着消灭华文帝国的旗帜而出兵攻打华文帝国,可是事实上,莽古托岳等三国主宰并非是真正下定了决心想要消灭华文帝国,他们出兵入侵华文帝国的真正目的是打着这个旗帜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以便为将来称霸大陆积累更多的资本。
帝王的信念与军队将领的决心也是影响一场战争胜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并不否认,莽古托岳等三国主宰并非不想占领华文帝国的地盘,他们对此次发起的入侵战也抱着寸土必争的心态,可是三国首脑的心中也很清楚,无论谁占领了这些地盘,非但会成为彼此攻讦的一个理由,也将承担其他国的缓冲带。
即便三国约好瓜分或平分这些地盘,但他们真的能心平气和的做到这点吗?他们不会为了彼此之间的利益而开展军事行动了吗?
三国首脑的心态给了叶知秋施展军事部署与战略战术部署一个极其广阔的舞台。
另外,叶知秋先后能取得这些战功,说到底还是这些成名已久的老将并不相信一个久病、且无实际指挥经验的文弱书生能发挥出多多大的功效,根本不相信叶知秋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也不相信叶知秋能在军事上取得多大的成就。
叶知秋的对手正是有这些想法,因此,他们与叶知秋对阵时虽谈不上轻视、却也并不过多重视这位年轻的对手,而正是这种心态才会给了叶知秋一次又一次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比如袭击、焚烧郝连苍穹大军的军备物资,比如对铁真大军实施不间断的袭扰、从而不给其休息的空间,比如实施千里奔袭战术等等。
一场战争的胜利并不仅仅凭借运气,身为统帅必须具备一定的、甚至过硬的指挥能力及反应能力,否则,一旦敌人寻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届时身为叶家军最高统帅的叶知秋还能有这份运气抵挡敌人疯狂的进攻吗?或许那时的他早已失去了一切资本。
仔细分析叶知秋自第一次领兵征战以来所发生的每一场战役就不难发现,叶知秋无论面对怎样的对手,从未有任何程度的轻视,非但认真部署每一步的作战计划,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精力收集对手的每一个习惯,最终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