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国防部长。

    约翰之所以要到作战部队过一水,除了补全履历,不就是为了打造在军内的关系网吗。虽然他跟着第82空降师参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作为该师的元老级人物,将来也方便和这些82师出身的军方高层搭话不是。

    从这一点上说,去82师绝对是最佳的选择。如果去一些普通的作战部队,很可能忙活半天,战后部队就解散了。比如第101空降师,虽然二战期间战绩不必82师差。但是战后,82师上面有布莱德利、李奇微等一帮身居高位的老领导保着,朝中无人的101师却只能黯然解散。直到后来老师长泰勒将军成了参联会主席,101师才得以重建,改成了空中突击师。

    如果是去骑一师、大红一师这样历史悠久的传统王牌部队的话,约翰能够发挥的空间又太小。从这些部队里退休的大人物有一大把,早就形成了一张成熟的关系网。约翰这种只在里面待过一两年的中级军官,能不能被这个圈子接纳都不一定,更不用谈能对其有多少影响力。

    约翰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史汀生,对方觉得这个提议还算不错,表示会跟马歇尔进行沟通。接下来的事,就不是约翰能够操心得了的了。反正他能做的都做了,剩下就是等史汀生和马歇尔的沟通结果了。

    不过想到将来第82步兵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改编成空降部队,约翰还是未雨绸缪,抽空又把前世那些关于空降作战的“知识”又翻出来整理了一下。目前,美军对空降作战完全是在摸索阶段,没有丝毫经验可言。约翰掌握的那点东西,将来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就比如他从威廉名单上看到的那个詹姆士…加文上尉。将来他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军最年轻的少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编写了一本关于空降作战的军事书籍。历史上,曾有人问加文为何他的军事生涯会如此顺利,他回应就是一句话:“我出了书。”

    加文能做的事,约翰这个穿越众为啥不能做呢。搞不好,他约翰也能以美军空降作战理论奠基人的身份名垂青史呢。

第一百章 教父的人选() 
随着哥伦布日的日益临近,约翰不得不先把整理空降作战资料的事放到了一边。他还有另外一个“头疼”的问题要解决——帮小艾瑞克挑选一个合适的教父。

    对于像约翰这样的家庭来说,为孩子挑选教父、教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这两个人可不是在洗礼仪式上出现一下,扮演一回小艾瑞克的保护人,并赐予他教名就可以的了。也不仅仅是将来要负责小艾瑞克的宗教教育,协助他开始宗教生活这么简单。

    在这个年代的美国,教父、教母的作用早已超脱了传统的宗教意义,变得非常世俗化了。很多时候,教父、教母最大的作用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帮助他们的教子、教女改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他们不仅需要为教子提供精神指导,还要提供社会关系、甚至必要的经济支持。

    早某些时候,教父、教母甚至等于孩子的备用父母。很多人甚至直接在自己的遗嘱中,将子女的教父、教母定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一旦他们因为意外身亡,孩子的教父、教母就能马上获得监护权。

    在后世的美国,虽然宗教对日程生活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但教父、教母制度仍然大行其道的,甚至一些犹太人(转筒犹太教并无教父教母一说)也会为自己的孩子寻找教父、教母。

    他们之间的这种情感和利益纽带关系更是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一些地方甚至明确规定公职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除了自己的直系亲属外,还要对自己的教子、教女避嫌。

    不过到了约翰他们这个层次,给孩子找教父、教母更多的是出于另外一种考量。对于他们来说,教父、教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并不是最重要的。给孩子物色教父、教母,其实是另外一种“联姻”的手段,是拉进和巩固两个家庭间关系的重要方式。

    所以,虽然约翰用不着像英国王室那样,一气给新生儿找上七八个教父教母,但在人选问题上也丝毫马虎不得。

    其实,小艾瑞克并不缺教父的人选。做为约翰唯一的儿子,有一大帮人抢着要做他的教父呢。比如休斯那个家伙,已经主动探过约翰的口风了,只不过约翰没有接他的茬。他可不敢让休斯这个重度强迫症患者做自己儿子的教父,万一把小艾瑞克带歪了怎么办。

    从约翰个人来说,他在这问题上并没有太强的功利心。反正能够做小艾瑞克教父的人,都不会缺少财富和地位。他更关心的是,这些“候选人”中谁会对小艾瑞克将来的教育、成长更有利。

    前世,希拉里。克林顿曾经喜欢重复一句俗话:“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意思是说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家庭,还需要一个社区的关怀,需要一些自己父母之外的长辈的指点。毕竟再好的父母,也有不足之处。而且像约翰这样的成功人士,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亲自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那就更需要教父、教母的帮忙了。

    约翰的选择标准很简单:首先这个人的脾气秉性、道德修养要好。一个酒色之徒,或者有性格缺陷的人,哪怕他再有钱,再有权势也不能给小艾瑞克做教父。

    其次,他所从事的职业最好要和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比如知名学者、大学教授这类的。

    第三,这个人最好没有孩子,或者孩子的年龄和小艾瑞克差距比较大。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在小艾瑞克身上投入更多的感情、精力和资源。在后世美国,单身妇女和男同性恋者都是特别热门的教父、教母人选。约翰前世就认识一个同性恋作家,足足有11个教女。

    根据这三个标准,约翰从家族的众多亲朋好友中搜罗了一下,还真发现了一个不错的人选——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校长特洛伊·米德尔顿先生。

    这个米德尔顿校长可不是一般的教书匠。作为一名参加过维拉克鲁斯登陆战(1914年干涉墨西哥革命的军事行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陆军宿将,他在军界的影响力可比在学界要大得多。历史上,1942年美国参战后,米德尔顿又再度被请出山,在巴顿指挥下率领第八军横扫法国布列塔尼半岛,最后越过莱茵河一直打到了德国腹地。

    约翰之所以会选择他,首先是因为米德尔顿完全符合他替小艾瑞克选择教父的三个条件。

    第一、米德尔顿在个人品行方面完全没有问题,就连眼高于顶,脾气暴躁的巴顿都服气,认可他是“美国最好相处……同是也是最得力的军长”。

    第二、米德尔顿常年从事教育事业。在担任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校长之前,米德尔顿还曾长期在利文沃思堡指挥与参谋学院等军校任教。(1945年战争结束后,米德尔顿二次退役又回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继续做了17年校长。)约翰相信一个大半辈子都在教书育人,没有理由教不好小艾瑞克。

    第三、米德尔顿和艾尔弗雷德他们是同龄人,今年都51岁了。他至今膝下无子,只有三个儿女而且都还已经出嫁了。

    光以上三点,米德尔顿就已经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绝佳教父人选了。更何况,米德尔顿在军内深厚的背景和人脉对约翰本人也很有帮助啊。

    说起来,约翰最眼馋的就是米德尔顿在军内横跨各派系的庞大关系网。一方面他是军内保守派出身,跟一帮参加过一战的老将军们关系极佳;另一方面他又多年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学术思想很前卫,颇受军内新锐力量的尊敬。

    1921年本宁堡步兵学校成立的时候,米德尔顿就是该校的首批教官,连马歇尔都是他的后辈。在军校任教多年的米德尔顿可以说得上是桃李满陆军。别的不说,光二战期间美军的34名军长里面,就有17个做过他的学生。

    即便是在将来的太平洋战场,米德尔顿也有一大帮战友、同事和学生。甚至麦克阿瑟本人和米德尔顿也是老相识。1914年美军在墨西哥维拉克鲁斯登陆的时候,还是少尉的米德尔顿就在麦克阿瑟(当时是上尉)手下做过排长。

    约翰唯一觉得有点遗憾的,就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校只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大学,全美大学综合排名只在百名左右,要是一所名校那就更完美了。不过,世上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事。

    况且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就在巴吞鲁日,和他即将要去的第82步兵师驻地克莱博恩兵营很近。正好借此机会,约翰还可以多与米德尔顿走动走动。真要下部队了,约翰正为自己对军事知识缺乏系统性认识而发愁呢,米德尔顿不就是一个现成的好老师吗?

    只不过米德尔顿这个教父,还没教小艾瑞克呢,就先教起他这个当爹的了,怎么感觉有些怪怪的呢。

第一百零一章 老范家的战略布局() 
1940年10月12日,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人头攒动,一场盛大的花车游行活动正在进行。早在17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300周年的时候,纽约市的意大利裔(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就开始发起举办纪念哥伦布登陆的庆祝活动了。

    自打1937年,罗斯福总统宣布将10月12日定为哥伦布纪念日后,这一天就成为了全体美国人的节日。每年,纽约都会举办盛大的花车游行活动,以纪念哥伦布在1492年的探险远征中首次发现美洲大陆。

    作为纽约首屈一指的大家族,范德比尔特家一直都是该活动的主要赞助者。不过今年,虽然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花车依然精美华丽,但主观礼台上却没有了家族成员们的身影。这一会儿,几乎所有家族成员都在圣约翰大教堂,参加小艾瑞克的洗礼仪式呢。

    在数百名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圣公会大主教为小艾瑞克进行了洗礼。小家伙很给面子,全程没哭没闹,睡得很香甜。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洗了个头,成为了一名基督教徒,还多了个叫“哈利”的教名。这个教名(哈利意为家族统治者),寄托了在场全体家族成员对这个“晚辈”的殷切期望。

    嗯,这话有些不准确,其实在场的家族成员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小艾瑞克的晚辈。和约翰一样,艾瑞克也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第五代中最年幼的一个。他的一些侄子、侄女都已经结婚生子了。他们是来参加自己叔叔或者叔爷爷的洗礼仪式的。

    洗礼仪式结束后,约翰和阿黛尔送别了岳父德加洛一家,以及布莱德利夫妇和米德尔顿校长,然后又匆匆赶往了威廉爷爷的老宅。在那里,约翰还有一场重要的家族会议要参加。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一场彻底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的大变革即将到来。这就像一场巨大的牌局,所有范德比尔特这样的大家族都不可避免的会牵扯其中。

    如果操作得好,一个家族可能就此一飞冲天,甚至有机会跳出牌局一举成为庄家。操作得不好的话,也完全有可能在重新洗牌的过程中被彻底淘汰出局。

    比如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家族就是抓住了作为英国唯一采购代理人和债券承销商的机会,一举奠定了其华尔街领袖的地位。现在,就连杜邦财团,克利夫兰财团和芝加哥财团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不得不将他们的金融业务完全依附于摩根家。

    而范德比尔特家族在那场豪赌中,虽然一开始通过与法国银行家的合作,捞到了不少油水。但是最后,却因为在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身上的投资失败而伤筋动骨,彻底失去了成为顶级财团的机会。

    与上一次相比,这次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本钱更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家族还是当之无愧的美国“铁路之王”。而且绝大部分家族资源还都掌握在二伯和三伯手里,不像现在完全是一盘散沙。

    如今,除了约翰和哈罗德联手还能控制得住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这个基本盘外,其他家族产业早就被分散到了上百位家族成员手中,而且绝大部分都被他们变成一栋栋豪华住宅。

    别看这些房产目前挺值钱的。但随着房产税、遗产税和维护成本的不断提高,这些挥霍无度的家伙根本保不住这些房产。历史上,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几十栋豪宅在几十年后要么会被推倒,要么被迫出售,要么转为博物馆,最终无一幸免。

    约翰一直认为,当初威廉爷爷去世时将巨额的家族财富均分给每个继承人的做法是一大败笔。不仅削弱了家族的凝聚力,还造就了一大批占有巨额财富,却无所事事只知道挥霍无度的米虫,生生拖累了家族的发展。

    算起来,威廉爷爷才去世不到50年,家族不仅已经被当年不相上下的摩根、洛克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