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阁臣-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了内阁六部,朱厚照立马蔫了,“也是,那群老匹夫真是不想和他们有任何交集,我不管,这钱你一定要弄来!”

    “皇上,老奴已经想好了法子。”刘瑾道,“按以往惯例,皇上大婚,户部都会拨三十到四十万两银子不等。”

    “却是这个礼,可这银子都要用在大婚上,基本上下来便已经所剩无几了。”朱厚照愁闷的道。

    “皇上可以借着结婚,先把银子弄到手,然后再花了,到时候在问户部要不就可以了么?”刘瑾道。

    “哎呀?”朱厚照紧眯着双眼,“还是你会替朕着想,好,就这么办,立刻告知礼部、翰林院,议大婚礼仪!尽快先让户部拨款到内库来。”

    于是乎一场荒唐的大婚礼仪真的被翰林院和礼部如火如荼的商量着,最后经过张太后的定板,庆阳伯夏儒之女夏氏有幸选为大明朝正德皇帝的皇后。

    等一切都已经商议好了,最后由礼部预算,拨付四十万两银子到内承运库。

    银子到手了,余下的事朱厚照都不怎么关心,果然是没钱没有安全感,四十万两刚到内库,刘瑾便拨了二十万出去,当然一头豹子毋需二十万,甚至十万都不需要,但是刘瑾觉得自己还是得留点银子傍身比较好!

    不仅仅是刘瑾这么想,其余的太监也是一样的想法,于是四十万两很快被一扫而空。

    别提豹子了,就算是孔子八虎太监都能给朱厚照弄过来,于是乎,二头猎豹、三只鹰、四只鹁鸽、还有数量不等的鹿一批接着一批的被送入内宫,可将朱厚照高兴坏了。

    猎豹入手,朱厚照便将其和老虎圈养在一个笼子内,整日厮杀,场面十分的血腥,最后那只猎豹不负众望,竟然生生的将老虎咬杀了!

    就在朱厚照玩的兴高采烈的时候,礼部找到了张太后,通过张太后才找到了正德皇帝,可这家伙竟然忘了还有大婚这回事,差点将张太后气吐血。

    索性朱厚照还是知轻重的,结婚就结婚,也没有什么大事,不过是后宫多了个女人罢了,和自己好像关系并不大。

    可就当内府诸司要去内承运库拨银子的时候,却被告知,内库没钱!

    张皇后听了之后,立刻气冲冲的找到了户部,可户部更加的委屈,四十万两银子,一个子不少的拨到了内库,怎么可能没有?

    最后他们终于找出了原因,当得知,四十万两竟然被八虎全部支取并且是朱厚照授意之后,户部气的血差点吐出来。

    四十万两银子给你结婚用的,你他娘的拿去买些淫乐的玩意?这婚礼算是什么?儿戏?!

    太不像话了!

    于是乎、各科给事中、内阁、六部纷纷上疏讨伐朱厚照,可事情已经发生了,朱厚照认错的态度又十分的认真,实在没有办法,户部只好又拨付了四十万,并且让内府诸司,严格监督,若是这银子再被领取,那你们自己去弄银子吧,别找我户部了!

    等这件事解决之后,风口浪尖又开始了,这次针对的是刘瑾,说这厮贪污受贿,祸害大明等等。

    反正就是怎么难听怎么骂,恨不得生生吃了刘瑾那副样子。

    刘瑾也是个有血有肉,有爹有娘养的,你们这群老匹夫,天下是不是只有你们两袖清风,除了你们是不是都是贪污受贿的杂种?

    好,既然你们说我贪污说我受贿是吧?那老子也不能辜负你们的期望不是?你们已经把老子祖宗十八代都骂出来了,若是不满足你们,那岂不是很吃亏?

    于是乎关于“贺印钱”“拜见礼”“谢礼”等层出不穷,一个月间,刘瑾竟然受贿到了十余万两,真的是做到了大臣们给予刘瑾的“期望”!

    陈瑀本想劝说刘瑾,可是不管用,这一次刘瑾是铁了心了,谁说都不管用,看的出文臣们对刘瑾的伤害很大!

    正德元年,朱厚照大婚,李东阳充当副使行纳吉、纳征、告期礼,一场看起来十分风光的策后大礼结束后。

    朱厚照并没有新婚燕尔的喜悦,甚至根本就没有看皇后夏氏一眼,准确的说,朱厚照根本就不认识夏皇后,就算在内宫相见都不一定能认出。

    结婚只是个幌子,等大礼结束之后,朱厚照又开始去与他那猎豹为伍,不知是否是因为太喜爱他那头猎豹,朱厚照突然说要为自己的豹子建造豹房。

    并且将自己的心思告诉了刘瑾,让刘瑾尽快找工部和户部商议,地点定在东华门外西苑内。

    这是一件十分浩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刘瑾只对朱厚照说自己会尽快完成。

    可是闭着眼也能想到这其中的阻力到底有多大,所以这事暂且还是被刘瑾搁置了。

    由于朱厚照一不上早朝,二不开始经筵日讲,所以翰林院现在已经彻底沦落为清水衙门,朝堂上讨伐刘瑾的声音愈来愈大,翰林院内更是以骂刘瑾为乐,没有办法,不痛骂奸臣,怎么能体现出自己是文天祥一类的千古良臣?当然他们在骂刘瑾的同时也会时不时的也会顺带上陈瑀。

    因为陈瑀和刘瑾走的很近,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已经被划为刘党,当然陈瑀并不以此为耻,也不会以此为荣,但是顾鼎臣不同,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九章 灭门案() 
八虎得势之后,不是大明海内所有官员都像杨廷和、刘健、谢迁等人一样,恨不得弄死他们,相信有很少一部分官员是和刘健等人保持思想高度统一的。

    但是大多数人还没有达到这个休养,因为和刘健、谢迁为伍的大多数都已经被八虎干死了,他们不傻,这个时候投靠八虎应该算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就是这个道理,于是乎,为了讨好八虎,全国各地官员真是使出了吃奶的劲,下面贪污受贿,贪完了又送到京师。

    不竟如此,各地镇守太监更是各显神通,借着皇庄的名义,投献索取多不胜数,单京畿地区,投献获得的土地就已经从原先的一点几万增加到了二十几万。

    为了逃避严重的赋役、徭役,京畿、陕西、山西、甘肃等大部分地区百姓沦为流民。

    四月的一日,大理寺接到一份十分不想处理的案件,因为案件的涉事人实在太特殊,一个是周寿,一个是张延龄,张侯爷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品屎都能品出味道的高手。

    这周寿也不简单,要说张延龄是当朝太后的弟弟,那这周寿资格比他还要老,这家伙是太皇太后的弟弟。

    要说二人的共同点,可能都是废物……皇勋国戚吧?!

    其实这件事的过程很简单,但是当陈瑀得知来龙去脉之后,一颗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在锦衣卫给了陈瑀那一份资料之后,陈瑀觉得乘着这个机会,有必要对此加以整治了。

    京畿附近有一块肥沃的田地,本是富商沈兆的田地,这沈兆是京畿有名的豪绅,也是弘治十五年的举人,可偏他的这千余顷的良田却被两位侯爷看上了。

    周寿很直接,给了五百两银子,说是要收购沈兆这千余顷良田,我们先不急着说这家伙的举止多么的荒诞,因为张侯爷跟家的滑稽,他只用了二个所谓的美女,便要换人家的千亩良田。

    所以相比着张侯爷,周侯爷还是比较有节操的。

    沈举人不傻,这事给谁也不会干,于是乎,周寿便央家中府吏直接上门抢夺,并告知这块田地已经经过朝廷同意,赏赐给了自己。

    沈兆便让周侯爷拿出证据,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拿个屁的证据?周侯爷恼羞成怒,竟让府上小吏生生的将沈家一百五十余口全部灭门。

    张侯爷这两天也在气头上,二话不说,带着家中小吏,亲自撸着袖子找周家府吏干了起来,于是乎,两败俱伤。

    事情越闹越大,最后竟然闹到大理寺,可笑的事不是因为灭门的事,而是因为这千亩良田究竟该分给谁?

    张延龄说这块土地是他先看中的,周寿说这块土地是他先得到的,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件事在京师闹的沸沸扬扬,作为清水衙门的翰林院,这里面的君子们自然而然的也全部知晓了,并且讨论的重点也是这块良田究竟该归于谁!

    陈瑀不晓得,为什么这些人总能将事情的本末倒置,明明这件事情的本质是,谁该为那一百五十余口人的性命买单!

    大理寺最后给出的处理意见是,这千亩良田归于张侯爷,可笑的是竟然又从其他地方分二千顷良田给周寿。

    毕竟是涉及到皇勋宗室,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我们先来说一下这勋戚,这是一些因军功被封为公、侯、伯,或者是因为椒房之亲获封的勋臣和贵戚。

    这些人遍布在大明畿内各地,且数量及其的庞大,国家每年还会为其发放十分肥沃的俸米,不仅仅如此,更加可怕的是,这些家伙还具有世袭制度。

    换句话说,只要你投胎投的好,投到了这些人家,那么你后半辈子根本就不需要奋斗,等着每天上街遛狗调戏良家妇女就好了。

    我相信这是很多人一生的目标,也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群人在,大明每年供奉这些白痴的粮食能达到数百万石之多!

    这些人最起码他们的老子的老子等等还为国家立过军功,可还有另一群人就更加的厉害了,这些人自太祖皇帝就存在,一直祸害到了一两百年后,依然坚挺在大明全国各地。

    这种人就是皇室,不是每个皇帝的儿子最后都能成为皇帝的,有很大一部分人成为了藩王。

    这些藩王也是很猛的,最勇猛的自然是属朱老四,这家伙竟然能以藩王的身份夺得了大明天下,终明之世,怕也有且只有他一人,当然这是少数,不是每个藩王都能成为皇帝的,当然后面那个藩王,我们另说。

    成不了皇帝的藩王,在成年之后就会依照分封,到各地方去就藩,也就是开始了混吃等死的日子。

    当然这些人在封地自然也不会闲着,贪污兼并土地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乐趣,这还不够,在就藩的时候,皇帝还会赏赐他们王庄,比如晋王赏了七千余顷,崇王赏赐多达一万余顷等等多不胜数。

    除了上面的二种人,还有一种更加的不得了,这种人我们称之为读书人,说起来有点讽刺,读书嘛,不就是为了成为文天祥那样的“惶恐滩口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类的名臣么?

    不好意思,或许大多数读书人起初都有这样的抱负,可是玩弄政治久了,什么留取丹心照汗青?扯他娘的吊毛蛋。

    和人家说这些,人家只能说你这厮的精神追求太低了,这时候得志的读书人精神日趋于求田问舍,他们千方百计兼并土地。

    河南缙绅之家,率以田庐仆从相雄长,田之多者千余顷,少亦不下五七百顷。江浙权豪庄田,阡陌连亘,一家而兼十家之产。

    福建地区,仕宦富室,相竞畜田,贪官势族,有畛遍于邻境者,至于连疆之变,罗而取之;无主之业,嘱而丐之;寺观香火之奉,强而寇之;黄云遍野,正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物。

    民有产者无几耳!

    在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分散的小生产者由于劳力强弱、人口多寡、技术高低等具体条件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逐渐产生贫富差别,导致土地兼并的发生。

    但是,如果没有内部或外部的压力,这种自然的土地兼并过程一般进展较慢,兼并的规模也非常有限。明中叶大批屯田、自耕农田地向官僚、贵族手里集中,土地兼并之所以如此剧烈,很显然与政治权力对兼并的渗透密不可分。

    大理寺的处理意见给了内阁,内阁竟然同意了大理寺的建议,并且避重就轻的让两位皇勋日后注意言行。

    知道了内阁的处理建议,陈瑀那颗心久久不能平静,陈瑀很不能理解,一向严以待人宽于律己,以圣贤标准要求别人的内阁,怎么会突然同意了这样的处理建议?

    但是顾鼎臣告诉了陈瑀原因,顾鼎臣说,一来因为皇勋这样的群体内阁不敢得罪,因为其数量实在太过庞大,若是动了他们,大明天下至少抖三抖,所以一般能避开这些人,内阁也尽量不会去和他们计较。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投献、兼并等事,内阁的人也没有少干,如果真的要彻查,说不得最后会查到自己头上,得不偿失!

    当然这些土地也不全都是因为他们强制兼并,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百姓们自动投献的。

    这些陈瑀能理解,许多斗民为逃避沉重的徭役负担,也会投献土地给当地豪绅,这些陈瑀在钱塘县就有所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