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6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昌宗听着朱栩平淡犹如惊雷的声音,眼神微凝。

    他其实已经料到,这个时候还是微微倾身,他知道,朱栩这些话不是说给他一个人听的,需要他传到外面去。

    朱栩目光冷锐,声音隐有铿锵之音,道“朕不管你或者他们到底怎么想的,这些事情在朝廷高层可以争论,讨论,但到了实际运行当中,京内京外必须与内阁保持一致!不得有不一致的动作,言行出现!”

    “朝廷以及各级官吏,必须站在国家,历史的高度看待‘新政’,要形成对‘新政’统一,坚定的认识,但凡出现反朕,反内阁,反‘新政’的人或事出现,朕绝不相容!”

    “去年纷纷扰扰,很多事情朕来不及梳理、明确,今年虽然好了很多,但朕也没能腾出手来,不过等朕收拾了察哈尔,会专注于‘新政’,那些没有顾及的事情,朕会细致的再次梳理,告诉他们,放弃幻想,抛弃侥幸,摒弃妄念,老老实实的推动‘新政’,有二心者,现在还能全身而退,否者等朕腾出手来,他们明哲保身的机会都没有!”

    傅昌宗神色微变,耳边似有狂风暴雨过境。

    傅涛默默无声,眼前仿佛听到了久违的缇骑的马蹄声。

    倒是傅云愣愣的看着朱栩,又转向他爷爷,表情懵懂。

    朱栩说完这些,又拿起筷子,道:“舅舅,朕会提前调你入内阁,你心里有数。”

    傅昌宗一怔,旋即有些明悟,道“是。”

    内阁现在的权威到底还是不够,毕自严等人根基太浅,哪怕有朱栩的支持也显得力有不逮,但傅昌宗,周应秋二人入阁就不一样了。这两位不仅是朱栩的心腹,‘帝党’魁首,更是执掌户部,吏部多年,将能大大的增加内阁权威,到时候,地方巡抚怕是再无‘讨价还价’的能力!

    京外的巡抚们,李邦华,方孔,黄承元,吕大器,钱龙锡,蒋德,赵平澜等聚集在一起,神情都颇为愉悦的在喝茶,闲聊。

    尽管内阁设立‘总理大臣衙门’有辖制他们地方巡抚的意图,但有了这个缓冲,他们就无需正面对上内阁,内阁的压力不会直接压到他们身上,在很多事情上有足够的余地与空间来周旋,可以从容的做事。

    却不知道,一股更磅礴的压力正在酝酿,即将席卷而来。

    朱栩在傅府待了半个多时辰,在傅昌宗父子两人的陪同下,向着门外走去。

    一边走,傅涛一边道:“皇上,皇家钱庄现在存的金银已经有超过一亿两,发出的银元,纸币,铜钱也有三千万,但根据臣等的统计与观察,还远远不足,臣已经上奏内阁,今年准备再次通过兑换,朝廷采购,支出等方式,发行三千万……”

    对于大明的经济容量,朱栩心里也没有数字,尤其是民间藏银,如果朝廷发行过多,会形成膨胀,对货币市场造成冲击,在这个时候,这种事是万不能发生的。

    “大哥,这件事还要慎重,皇家钱庄出去的,要以‘兑换’为主,必须确保新币的币值稳定,要让百姓信任,尤其是不能发生兑付不出的情况,哪怕是再大规模的挤兑,就算是朕从内帑,甚至从国库出,都必须确保兑付正常……”

    朱栩认真的嘱咐,道:“这件事,朕会让内阁出面担保,但皇家钱庄与内阁没有隶属关系,这一点,大哥你务必要牢记清楚!”

    如果皇家钱庄交给内阁,不说里面的钱,单是他的规划就会被破坏的一干二净。

    傅涛知道,朱栩对皇家钱庄有着不一般的重视,向来不容其他人插手,应道:“是,臣明白。”

第一千章 严厉的五条() 
    傅昌宗传出的话,不啻惊雷。

    这大明上上下下,没有哪个官员敢与朱栩硬碰硬的,或许不怕死的很多,但不顾清名,不要脸面的没有,有邹维琏,李邦华的前车之鉴,刚刚过去没多久的那道关于‘火器’的圣旨,谁还敢抱着大道理与朱栩讲?

    至于不要脸面,不顾清名的,这些都怕死。

    一干巡抚悄悄反思,压着心中不安,静静等着明天的大议。

    当夜,慈宁宫。

    朱栩一个人过来,张太后一边给朱栩夹菜一边唠叨着:“我听人说了,你最近都没怎么去坤宁宫,其他宫里也不去,一熬夜就到天亮……”

    朱栩端着碗,听着张太后久违的唠叨,笑着不出声。

    小永宁在朱栩边上,撅着小嘴,一脸的嫉妒。

    张太后唠叨了一阵,又叹了口气,忧色道“我刚才从太妃那出来,近来太妃昏睡的时间比较多,我有些担心……”

    朱栩听着脸色微沉,老太妃八十多了,这是要撑不下去了。

    张太后说了一句,见朱栩的神色,连忙道:“行了,这些事情我与皇后会看着,你忙你的,注意休息,你要没空去坤宁宫,就让皇后去乾清宫,有个人照顾才行,熬夜要有所节制,不要仗着年轻就熬身体……”

    朱栩点点头,没有争辩。

    小永宁拿着筷子,夹着一个丸子,半天也没成功,张太后刚要拿着勺子敲她,小丫头忽然抬头向朱栩,道“皇叔,秦将军是不是要入京了?”

    “秦将军,秦良玉?”朱栩一怔道。

    “嗯嗯。”小丫头坐起来,一本正经的道。

    朱栩看了眼张太后,没有说话。暗自摇头,这丫头自从听了慧净那大和尚的话,一心要做女将军,没少被张太后教训。

    果然,张太后脸色冷下来,道:“回去给我抄一百遍女戒,要是错一个字,一个月别想出慈宁宫!”

    小丫头眨了眨眼,完全没放在心上,心里已经在转悠如何去见秦良玉,怎样做一个威震天下的女将军!

    吃完饭,又喝了会儿茶,张太后才转到正题,道:“皇家血脉不能流落在外。”

    这说的就是布木布泰那个孩子,张太后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说。

    朱栩再三保证,张太后才算安心。

    从慈宁宫出来,朱栩走入坤宁宫,在暖阁的软塌上侧躺着。

    张筠给朱栩揉着肩膀,轻声道:“皇上,你的肩膀很僵硬,要多动一动。”

    朱栩近来的事情太多,听着她的话,点点头,拉着她一只手,道:“你要是不怕朕吵到你,晚上就去乾清宫就寝,这段时间,朕是无暇顾及后宫了。”

    张筠抿了抿嘴,附身低声在朱栩耳边道:“皇上,臣妾想安排姐姐们轮流去。”

    朱栩笑了声,道:“你安排吧,不过朕作息不规律,迟睡早起,你们要有心里准备。”

    张筠开心一笑,没有多言,双手用力的在朱栩肩膀上按着。

    在坤宁宫待了一阵,朱栩回到乾清宫,内阁的一干人已经在等着了。

    “都坐。”朱栩走进来,脱下披风,对着内监摆手道:“给各位大人搬椅子。”

    内监搬来五个椅子,毕自严等人谢恩,在朱栩对面坐下。

    朱栩坐在他的小书桌内,道:“这么晚来见朕,是有结果了?”

    毕自严起身,上前将一道奏本递给朱栩,道:“回皇上,内阁已经与诸位进京的巡抚等达成一致,今年以及未来三年的‘新政’计划已经定下,请皇上过目。”

    这道奏本是以‘大奏本’形式写的,寻常三道奏本大小,五道奏本的厚度。

    朱栩接过来,一边打开一边道:“先说说大议的具体安排。”

    毕自严的目光看向孙传庭,孙传庭起身,还不等说话,朱栩就压了压手,道:“坐着说,今后不管是在内阁班房,还是乾清宫,都坐着说,说吧。”

    孙传庭微怔,只得坐回去,道:“是。臣等计划是,各级官员依次入场,在皇上入场后,先行国歌礼,继而皇上,内阁辅臣,六部尚书等宣誓,接着由臣来主持。第一项议程,由毕阁老宣读‘新政’计划,参加大议的所有人按照东西南北中分为五个组,再次进行商议,拾遗补缺。然后是,六部尚书,督政院,大理寺,皇家钱庄等的主官依次讲读他们的计划,由五个组再次商讨,最后定案,由朝报明发天下,大议就此结束。”

    朱栩微微点头,这基本上是沿着他的思路。

    这算是第一次正式的议会,虽然还很粗糙,只是一个‘发布命令’的过程,但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

    朱栩看着内阁拟定的奏本,格式还是‘士农工商’四大分类,然后下面再有细分,洋洋洒洒万言,从体制改革,农业规划,到经济大略几乎无所不包,相当的宏大。

    都是文言文,里面不少东西很是些晦涩,可以多种解释,理解,想要弄明白,需要细细揣度,哪怕朱栩都有些吃力,想要分辨清楚内阁到底是哪一种态度。

    毕自严等人看着朱栩皱眉,心头涌起不安。

    朱栩看了好一阵子,看明白了大概,内阁对‘新政’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了模糊处理,似乎是打定主意,以实际行动来践行他们的既定计划,不给各地巡抚争辩的机会。

    朱栩放下这道奏本,手指在桌面上缓缓敲击,目光闪动。

    对于内阁,他是寄予厚望,推动‘新政’不能是他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内阁担起大梁来。现在的内阁,还是没有达到他要求的程度,权威不够,能力也有限。

    ‘或许,舅舅,周应秋必须要尽早入阁了。’

    朱栩心里低语,地方上的巡抚现在手握大权,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目前还是来自于各地巡抚,内阁必须要能压住各地的巡抚衙门,否则事情只会是事倍功半。

    毕自严,孙承宗等人有些忐忑,乾清宫近来太平静了,平静的让他们觉得不安。

    朱栩手指猛的一缩,抬头看向他们,道“第一,内阁要展现出对‘新政’的坚定不移的态度,不可动摇!第二,对于督政院,大理寺,刑狱司的发展,要成为重中之重,不能轻慢!第三,‘新政’是绝不可能回头、取消的,任何的妄念都要打消!第四,‘新政’可以过头,但绝不能退缩,保守,停滞不前!第五,‘新政’暂定的是未来四年的计划,朕的要求是,十年内,必须完成‘新政’所有方略,任何人阻挡朕的国政,朕都绝不相容!”

    这五条,一条比一条严厉!

    毕自严等五人相互对视,眉宇间尽是凝重。

    那些巡抚都说他们内阁急切,却不知,眼前的皇帝更为激进。

    毕自严等朱栩说完,稍稍犹豫,起身道:“皇上之言,臣等谨记。关于‘新政’计划,皇上可还有其他训示?”

    朱栩将这道奏本推给毕自严,道:“含糊的地方,写清楚,语气要严厉,决不能给地方任何偷奸耍滑的余地,要逼着他们去做事,那些他们不愿意做,不敢碰的,一定要逼着他们去处置,‘新政’只有一次,所有事情必须处置的干干净净,过了这段时间,日后想要弥补都不可能!”

    毕自严见朱栩没有直接插手,心里暗惊,连忙拿过奏本,道“是,臣等回去之后,再做商议,在明天之前完善讲稿。”

    朱栩面色平淡的点头,道:“这件事确实拖的太久了,内阁要从这次的事情中吸取教训。这大议定为四年一次,景正五年开第二次,接下来的三年里,朕希望内阁能够扛起重担,将‘新政’一往无前的推进下去!”

    毕自严等人听出了朱栩的潜台词,这是要再次放权给内阁,让内阁主导‘新政’!

    “臣等遵旨!”

    毕自严,孙承宗等人纷纷起身,抬手沉声道。语气中,若有若无的含着‘承诺’的气息。

第一千零一章 姗姗来迟() 
    第二天就是太多人期待已久的大议,这一夜,注定有太多人无眠。

    傅昌宗与周应秋两人聚在周家,在小亭子里,乘着皎洁月色,两人喝着酒,平平静静,却锁着眉头。

    “皇上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周应秋默默的道。

    傅昌宗手里拿着酒杯,道:“皇上对内阁的软弱不满,对我们的过于强硬也不高兴,这次大议不管结果如何,未来几年,朝局会稳定,地方怕是不会太平了。”

    周应秋身在辽东,虽然现在多辖管一个山。西,可更多会是名义上的,辽东的情形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稳’字,消化这些年的移民,开垦等问题,不会过多的卷入内阁的‘新政’计划中,所以他的忧虑不多。

    但是朱栩有意让他与傅昌宗提早入阁,那他们就要再次卷入混乱的‘新政’当中。

    “李邦华,方孔炤等人怎么说?”周应秋抛开这些,问道。

    李邦华,方孔炤,一个是最乱一省的巡抚,一个是最富一省的巡抚,两人在大明都极具代表性,在巡抚圈子中很有影响力。

    傅昌宗道“李邦华还好说,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