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9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栩顿时响起嗯啊的闷哼声,身上更是响起骨骼交错的声音。

    这些年,他也算是养尊处优,虽然必要的锻炼没少过,却也有限,身体还是有些虚,在慢慢发胖。

    兴子踩了几下,低着头看向朱栩,睁着如水双眸,担心的道:“陛下,没事吧?”

    朱栩咬着牙,道:“没事,你踩吧。”

    兴子小心翼翼踩了一阵,朱栩感觉差不多了,道:“轮到正面了。”

    兴子俏脸顿时一红,双眸滴出水来,小心翼翼的从朱栩背上下来。

    朱栩翻过身,赤裸着半身,头枕着双手,看着她道:“来吧。”

    兴子俏脸通红,慢慢的迈腿跨过朱栩,在他腰上坐下,伸出双手,俯下身,开始按捏他的肩膀。

    她一俯身,秀发从耳边垂落,宽敞的衣领敞开,露出里面一片白腻。

    朱栩不自觉的动了动身体,脸上笑容暧昧。

    兴子卷着袖子,洁白手臂在朱栩眼前,玉手揉捏着他的肩膀,抿着嘴,俏脸嫩的要滴出水来。

    朱栩一动,她俏脸更红,不自觉的挪动了一下翘臀,双手有些无力。

    朱栩双眼微眯,一把将她按倒,道“刚才你踩我,现在轮到我了。”

    兴子初为人妇,羞涩难抑,咬着嘴唇,闭着眼,耳朵都红了。

    朱栩嘿嘿一笑,道:“刚才我是怎么喊的,你也要这么喊。”

    兴子双手握着被单,娇躯发颤。

第1435章 好战言论() 
倭国女人的好处应该就是好调教,在床上发展性很强。

    朱栩宫里那些,饱受儒家思想摧残,这么些年了还是放不开。

    兴子随朱栩在床上摆弄,配合还很好。

    ……

    第二天一大早,朱栩神清气爽,在林日瑞等人陪同下,再次在福建走访。

    主要还是看一看‘新政’各方面的情况,走访各个衙门,在观看民情,一直到晚上,他才回来。

    这次没有急着休息,而是坐在案桌前,拿着笔,认真的写着。

    这些天,他看了很多,有很多感触,要记录下来,回京后仔细琢磨,要对各种政策进行调整,反思。

    大明的基层的情况相当复杂,想要打破那些坚固有无形的壁垒,除了朝廷要坚决,强硬,还需要对地方进行怀柔,化解那些灰色角落。

    真正统治基层的,不是朱栩这个皇帝,也不是大明朝廷,更不是地方官府,就是这些貌似看不见摸不着的灰色地带以及里面无所不在的人。

    朱栩认真的写着,灯光下的侧脸,无比的认真,专注。

    兴子坐在朱栩边上,静静的看着他,眼神有崇拜之色。

    这是她的男人,大明的皇帝,中国之主,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人!

    朱栩房外不远处,曹化淳垂手而立,闭着眼,仿佛睡着了。

    这个时候,一个宫女悄悄走过来,低声道:“曹公公,外面传信进来,说是有人给皇上送来两个女人,伺候皇上的。”

    曹化淳睁开眼,淡淡道:“什么人送来的?”

    宫女低声道:“据说是福州府的一个大户,祖上出过礼部侍郎,这次想来谢恩。”

    曹化淳瞥了眼朱栩还在书写的侧影,眼神有冷色。

    他很清楚,朱栩之所以带着这位贵妃娘娘,就是避免地方乱来,没想到还有人不开眼。

    但这件事还真不好处理,这大户居然能送到驿站,多半巡抚衙门那边推波助澜,至少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了。

    默然片刻,曹化淳道:“不管不问不听,明白吗?”

    宫女怔了怔,连忙道:“是,奴婢明白。”

    曹化淳看着这个宫女走了,又瞥了眼还在熬夜的朱栩,继续垂手闭目。

    驿站门外不远处的一个中年人,站在轿子旁,盯着驿馆门口,两个俏生生立着,清纯娇俏的少女,神色颇为激动又期待。

    自然,他注定失望了,第二天一早,巡抚衙门就会意过来,将他们统统给赶走了。

    朱栩在林日瑞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福建大学下面的一个院系,这个系,叫做‘未来系’,是对未来的文化,经济,科技,甚至是政体,国际关系等研究,展望,谏言的一个系。

    朱栩还听了一场演讲,演讲人是一个十九岁的大学生,慷慨激昂,对大明周边以及国际关系进行了十分热烈的宣讲,引起下面阵阵骚动。

    他的主要观点就是,大明是国中之国,天地中心,万民共主,其他都是小国,荒蛮愚昧,凶狠不化,朝廷不应该只专注于内政,应该有大视野,立足整个世界,传播王道,圣化,将整个世界纳入天道秩序中,维护大明无上地位!

    这已经类似于一种**裸的好战言论,尽管还披着一些外皮掩饰,还是让下面的一些师生感到不适应。

    儒家的教育里,‘仁’是最高无上的,哪里会有这种好战的言论。教导出来的官员,生员,自然也是以‘黎民’为重,不会为开疆拓土而轻启战端。

    朱栩与卢象升,林日瑞等都是都是便衣来的,朱栩倒是如常,林日瑞等人听着有些面色拘谨,小心翼翼的看着朱栩。

    这位学生的演讲,多少有些幼稚,不应该是大学生有的素质。

    这个学生很自然的,没有多少人赞同,很快课堂内走散一空,他也灰溜溜无奈的走了。

    朱栩等人随后走出来,林日瑞走在朱栩边上,道:“让皇上见笑了,这些学生还是有些年轻。”

    朱栩瞥了他一眼,有些深意的笑着道:“朕还以为,这是你故意安排的。”

    林日瑞顿时一怔,猛然惊醒。眼前这位皇帝陛下,虽然对外扩张有所节制,但在朝野也是公认的‘好武功’,对开疆拓土有着异常的执着。

    被朱栩这么一问,林日瑞有些不知所措。

    朱栩自然知道,这不是林日瑞安排的,走了几步,斟酌着道:“年轻人有热情,有想法,这是好事情。在学校里,要百花齐放,要百家争鸣,不能搞一言堂,罢黜百家这种事,在学校内可能再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对儒家来说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不容挑战的。

    朱栩这些年对儒家的挑战也不止一点半点,对于这种事,尤其批评了不知道多少次。

    林日瑞虽然是儒生,却也不会有多大抵触,只当朱栩是给他台阶下,尴尬的陪笑称是。

    朱栩心里记下这件事,转头看向卢象升道:“明天启程去云南,在广东停留两天。”

    卢象升抱拳,道:“臣领旨。”

    朱栩又转向林日瑞,道:“晚上,朕会与福建大小官员一起用膳,咱们聊聊天。”

    哪里有皇帝没事跟下面人聊天的,林日瑞神色微紧,道:“臣遵旨。”

    在朱栩与福建官员晚宴的时候,京城的各部门一样忙的热闹。

    一只信鸽不知道从哪里飞来,落入大元帅府。

    负责信鸽的人将信取下,如惯例送入信房。本来平静的信房一阵紊乱,快速送入密室,翻译而出,又奔入秦良玉班房。

    “副帅,陕西的急信。”一个女将带着一张纸墨未干的纸,快速进来。

    秦良玉近年在京城,虽然忙碌,总比军中轻松些,身体好了不少,闻言抬头,伸手接过来,扫了眼,顿时剑眉一动,道:“又有民乱?”

    女将道:“是,看样子,应该是那个张献忠,目前规模不知道,但陕西既然报信,怕是不小。”

    秦良玉神色平静,若有所思一阵,道“你通知军情处,立即查清楚,我去见元帅。”

    “是!”女将应声,转身出去。

    秦良玉看着这封密信,思忖一阵,起身去见孙承宗。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1436章 烽火再起() 
孙承宗正在审阅这一年的军队改革计划,见秦良玉进来,放下笔,道:“出什么事情了?”

    显然,孙承宗之前已经听到外面动静,秦良玉没有废话,递过密信,道:“陕西又出乱子,看样子还不小。”

    孙承宗接过来,看了眼,没有在意,顿了一阵,道:“前一阵子,军情处密报,说从江南,有钱粮大规模的汇聚向陕西,看似合理,但透着怪异,有几个出处还查不到。”

    秦良玉听着孙承宗的话,不由微怔,道:“元帅的意思是?”

    孙承宗放下这封密信,道:“这件事是内阁‘新政’引起的,警备总部那边应该有能力处置。”

    警备总部前身是兵部下辖的各地总督府,孙传庭改制,将它改为隶属内阁的警备总部,分为四级,总部,地方三级,每个省警备兵力至少一万。

    陕西的地方比较特殊,现在还是农庄制,警备略有不同,但应对一些盗匪当是很容易。

    秦良玉会意,陕西移民出来最多,现在剩下的人口,可能不足三百万,地广人稀,又被集中起来,若要出大乱子,根本没有条件,算不上民变,最多是一些土匪流寇,凭借当地警备厅的兵力,轻松可以弹压。

    秦良玉沉思片刻,道“这封信,是否要转递到内阁?”

    孙承宗道:“转一下吧,再告诉熊廷弼,让他注意一下。”

    熊廷弼接替秦良玉,做了西方战区大都督。

    秦良玉道:“好,我去见一下首辅。”

    孙承宗微微点头,有些疲惫的拍了拍肩膀,看了眼外面,摇了摇头,继续低头看着。

    秦良玉走了一圈内阁,孙传庭看着秦良玉递过来的密信,面沉如水,眼神里闪烁着怒光。

    待秦良玉走后,召集内阁众人过来。

    傅昌宗,周应秋,赵晗,沈珣都在,一个个脸色一样不好看。

    周应秋冷笑一声,道:“还是有些人不死心,看来这次流放的还不够!”

    沈珣连忙阻止,道:“江南这一次已经有些伤元气,再继续下去,于国不利。”

    江南被轮番清洗,尤其是这一次,大规模的流放,着实有些伤害。再继续,就要影响国本了。

    孙传庭自然没有打算将江南真的血洗一遍,那后果太严重,目光转向傅昌宗。

    傅昌宗神色冷峻,道:“孙阁老那边既然转过来,那就说明,还没有到达民变,需要军队镇压的程度,命陕西警备厅调动,扫灭匪寇就是。”

    孙传庭也是这个意思,点头道:“就按傅阁老的意思办。对了,关于农庄制,你们觉得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农庄制是李邦华在朱栩授意下建立的,主要是为应灾,暗地里的目的就是防止大规模的民变,现在陕西人口稀薄,灾情可控,按理说,可以进行划分土地等工作了。

    周应秋想了想,道:“这件事是李邦华做的,太子册封大典后,李邦华将调回京,任户部侍郎,到时候,还得让他去收尾。”

    赵晗顿了顿,道:“现在放开,是否有些早了?‘新政’今天已经引出民变,如果放松,怕是乱子更大。”

    孙传庭面无表情,片刻道:“嗯,这件事先放着,等李邦华进京,我再与他谈一谈。”

    众人没有意见,陕西的事情算是处理完,傅昌宗便道:“皇家商贸集团那边动作很快,已经在全国各地买下田亩超过两千万亩,已经上报户部,请求拨款,他们无法继续垫资了。”

    孙传庭听到银子就皱眉,工部那边提前拨出去近千万,用来继续工部停滞了几年的工程,并且还规划了数个大工程。

    其他的,更是花钱如流水,国库眨眼睛就干了。

    但皇家商贸集团那边垫资,是出于对内阁的信任,更多的怕是乾清宫的面子,不说皇家商贸集团是否真的没银子,顾及背后的朱栩,孙传庭也不能继续要求垫资。

    孙传庭抬头看着傅昌宗,道:“户部还有多少银子?”

    傅昌宗道:“赤字八百万,这还是削减各部门,各地预算后的结果,下半年官员的俸禄,现在还没着落。”

    孙传庭神色不动,心里有一丝不耐。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从皇家银行那边拿钱,因为是‘借贷’,是有利息,要还的。

    对于恨不得将一分钱掰开两半的孙传庭来说,利息是一笔大数字。

    “我来想办法,让皇家商贸集团那边不要停,做好计划,银子很快到位。”孙传庭道。

    傅昌宗猜测孙传庭可能要从皇家银行借钱,也没有多言。

    沈珣道:“礼部那边的编撰的《景正改革纲要》、《儒言正说》、《景正改革二十八注》等已经成文,我打算在太子册封大典之后,公开刊印。”

    孙传庭这次展颜,道:“恩,草本先拿过来,我们先看看,议会那边再审议一下,确保没有漏子。”

    “好。”沈珣道。

    不等他们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