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9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自严不断发声,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减轻了孙传庭的压力,给他争取了不少时间。

    毕自严明面上在京城待了七天,最后一站,是大元帅府,与孙承宗,秦良玉,曹文诏喝茶闲聊,陪着的是兵部尚书张国维。

    毕自严与孙承宗是老搭档,老伙伴了,两人久别重逢,下棋喝茶,自然是好一份惬意。

    孙承宗摔了一跤,现在只能勉强拄着拐杖走路,大部分时间是坐在椅子上。

    他与毕自严对弈,说了好久的感慨,慢慢的也转到正题。

    毕自严看了眼秦良玉与曹文诏,笑着与孙承宗道“帅府也是后继有人,怎么样,什么时候走?”

    这里都不算外人,自没什么避讳。

    孙承宗拍了拍腿,道:“我倒是想走,但是陛下不愿意放人。不过这半年我差不多都不来帅府,一直在府里修养,与致仕也无甚两样。”

    毕自严喝了口茶,淡淡道:“还稳得住?”

    毕自严话音一落,张国维,秦良玉,曹文诏神色俱是微动,凉亭里瞬时安静。

    警备部队的哗变虽然没有正规部队哗变那般严重,但也让大明上下极其警惕,在当前局势下,甚是不安。

    若是有军队哗变,哪怕是极小一部分人,那预示的情况是已经极其严重!

    当然,眼下情况已经很严重,令大明上下很是心惊。

    身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朱栩没有任何态度,安静如常,这令帅府更加谨慎,各种行动飞速,对军队进行核查,牢牢把控,生怕出一丝意外。

    若是真的发生了军队哗变,那种后果不可想象,他们都将难辞其咎!

    孙承宗倒是面色如常,道:“在你入京的前一天,我已经动用帅印,给各地发了严令,目前都在掌握中。”

    毕自严手里的茶杯一顿,旋即了然。

    孙承宗不可能在三两天就能传令大明全国各地,孙承宗说入京时间,是毕自严真正的入京时间。

    瞒得过其他人容易,想要瞒过掌握军情局的孙承宗自然是没可能,即便事前不知,事后也会有反馈。

    毕自严放下茶杯,转头看向曹文诏,道:“曹副元帅,皇家军团闲置的也够久了,要不要动一动?”

    曹文诏很低调,在他进入帅府后,他将接替孙承宗成为第二任帅府元帅,执掌明朝全部军队的流言蜚语就满京城。

    听着毕自严的话,曹文诏微怔,道:“老大人的意思是?”

    按礼来说,毕自严不应该也不会插手军队。

    毕自严道:“工部那边将环省官道修成了,从北京出发,到天津,再沿海南下,转道云南,贵州,四川,从陕西,山西再回京,一个大圈,有没有兴趣走一走?”

    孙承宗看出来了,道“是陛下的意思?”

    毕自严点头,道:“皇上的意思,必要的话,对暹罗或者缅甸出手,规模小声音要大。”

    孙承宗,秦良玉等人顿时会意,这是要转移国内改革的视线。

    曹文诏沉思片刻,道:“好,我出京一趟,两支骑兵也调回来,如果有必要的话,我看看缅甸的象军能挡得住我几炮!”

    这是朱栩的意思,孙承宗自然没话说,捏着棋子,道:“还有什么别的话?”

    毕自严落子,道:“没什么了,孙白谷未来一段时间处境都不会好,你是内阁右次辅,不要总那么清闲,让人说闲话。”

    毕自严现在是无官一身轻,行为说话是从容自如,轻松写意,完全不复几年前的暮暮沉沉。

    孙承宗沉吟一声,道:“过几日,我顺运河南下,与各地的大都督,总兵聊一聊。”

    毕自严点头,这是要稳住军队,确保没有万一,同时给孙传庭缓解压力。

    朝廷这边紧锣密鼓,想法设法的缓解士绅的反弹压力,各级部门的推进工作虽然有所放缓,但又迅速恢复。

    苏扬杭三府。

    由于王周的霸道行径,无数士绅胆寒,日夜忧虑,难以入睡。

    傅昌宗借此机会,在苏州府约见了五十名土地最多的士绅,一席酒宴,恩威并施,终于让这些士绅答应将地‘租给’朝廷。

    这五十个解决了,其他的大小士绅再无抵抗之力,苏扬杭三府的收地行动在一种‘眨眼间’的速度完成大半,惊住了整个大明的士绅阶层。

    到了七月中,大明头顶的太阳比之往年丝毫不差,一样的酷烈,照耀下的土地仿佛要燃烧起来,在外面走几步都感觉呼吸困难,闷热难耐。

    朝廷的‘购地令’依旧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反对的声音依旧强烈,五花八门的事件层出不穷,地方,朝廷疲于应对。

    成都府,成都县。

    四川本是天府之国,向来是富裕之地,但在天灾之下,这里也是受灾最重,纷乱最多的地方,仅次于陕西,贵州。

    朝廷的‘购地令’同样在这里推进,但四川的形势相当复杂,地方上士绅尤为顽固,并且各种势力交错,没有地方官府的坚定,强力的支持,简直是寸步难行。

    元家。

    元家祖上是土司,后来归化与汉人无异,在四川有名有姓,家资丰厚,田产无数。

    元家这一代的家主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官至员外郎,致仕多年,七十多岁,是一个严厉,霸道的家主,名叫元正。

    他本有三个儿子,可惜都早早逝去,唯独留下一个孙子。

    孙子是成都大学的学生,还有两年毕业,是坚定的‘新政’支持者。

    名叫元生。

    他站在元正身前,看着坐在椅子上的爷爷,苦口婆心讲的口干舌燥,道“爷爷,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这是国之大事,为国谋长远,为百姓谋福祉,乃是前所未有的千秋功业……朝廷愿意出足够的银元买地,为什么非攥着不买……”

    元正坐在椅子上,双手扶着拐杖,苍老的脸上面无表情,淡淡道:“这是祖产,是祖辈的血汗,你而今想要卖掉,这是不忠不孝之举,你让我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地下的祖辈?”

    元生被噎的说不出话来,好说歹说都说完了,元生直接道:“你现在不卖,一到我手里我肯定卖!”

    元正顿时大怒,拿起拐杖就打,怒吼道:“我还没死,你就要造反了吗!”

    元正一抱头,转身就跑。

    城外,一个村子,一个三十多的妇人,看着来劝说的自家二叔,抱着孩子,头埋在襁褓里,轻轻摇摇晃晃,对这位二叔的话,置若罔闻。

    这个二叔二十五六,在大学旁听过,是一个非常热血的年轻人,看着大嫂,道:“大嫂,官府那边说了,大哥的二百亩地,只要租借给朝廷,你什么也不用做,每年分得三十两,这么好的事情,哪里去找?还有,将来我这大侄子长大了,保送县学,学费分文不收,这出人头地就是迟早的事情……”

    妇人似乎被说烦了,抬起头,木然着脸道:“这是你大哥留给我的,将来我要完完整整的留给我儿子,你不用说了,说什么我也不会给别人。”

    年轻人听的恼怒,又无可奈何,当真是头疼无比。

    ……

    诸如此类的情况不胜枚举,朝廷的‘购地令’面对着现实的残酷抵制。

    但即便如此,依旧没有能阻止朝廷的收购行动,对于钉子户,朝廷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方法,将能收的地,尽快握到了手里。

    到了八月中,在清田小组,组长李邦华手里的田亩账册上,可供分的田亩数已经到了六万万亩!

    其中最为艰难的南直隶,苏扬杭三府等,基本完成,丈量队伍整日在田地里清丈,忙忙碌碌,无休无止。

    等到年底的时候,李邦华手里的账册上的数字,已经到了‘七万万’,将大明关内的田亩收购到了近七成!

    虽然这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反扑声浪高涨,依旧让内阁很是振奋。

    内阁,傅昌宗已经回京,抱着茶杯坐在椅子上,笑着道:“七万万亩,足够了,这些地一分下去,那些士绅大户怕就没了佃户,只能亲手种地了。”

    周应秋也很是乐观,道:“今年丈量队,户籍登记,灾民审核,安置,采购等等,已经基本熟练,有了一些经验,明年,可以开启大规模的分地了。”

    “对,就从辽东开始,关内的,让他们再闹一闹,到时候看谁先哭!”靖王近来压力不小,难得的有笑容。

    不远处的沈珣听着众阁老罕见的轻松愉快的聊天,思忖着道“分地的事情,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压力了。我倒是忧虑后面,而今地多人少,种地的青壮未必够。”

    大明的疆土空前辽阔,总田亩数扩大了十五亿亩以上,加上移民造成各地的空虚,百姓们分到的田亩数必然会很多,很可能种不过来。

    孙传庭这个时候说话,道:“所以,耕具,耕牛等能够减轻劳作压力,增加耕地面积,农民收入的工具、牲畜要大肆鼓励,扶持,内阁要整理出一套办法来,不能灾情下农民逃出去,灾情过了地一样没人种……”

    周应秋道“我让幕僚司做,再让五部详细商议一下,拿出一个具体的办法来。”

    孙传庭点头,看向傅昌宗道:“傅阁老,你待会儿去见一见李邦华,让他将明年的计划做好拿给我看,还有三部尚书调整的事情,找个时间,开个扩大会议,向外面透透风。”

    乾清宫已经同意孙传庭的提议,对户部,工部,吏部三个尚书位置进行调整。

    傅昌宗倒是没有什么意见,道:“曹鼎蛟的位置不动,魏学濂,孟兆祥两人我打算调入户部,担任郎中。”

    这三人,也是政院系的领袖,虽然没有秦政益那么夺目,进阶的那么快,但所有人都看好他们的前途。

    孙传庭平静的看了傅昌宗一眼,思索片刻,道:“好。”

    至于曹鼎蛟为什么不动,那是因为曹文诏刻意的在压着,曾经与内阁的阁臣打过招呼。

    曹文诏这位未来的大元帅府元帅,内阁右次辅,即便是孙传庭也要卖几分面子。

    在这些大人物的三言两语中,大明年底的人事大变动,就这样确定了。

    ——

    二群,欢迎大家加入吐槽作者菌:29821914。

第1517章 军演() 
曹文诏的十万皇家军团大军迅速在廊坊集结,锦旗招展,战马如龙。

    如此大规模的军演,明朝还是第一次。

    最先动的是祖大寿统帅的赤金卫,五万骑兵如同铁龙一般,冲向天津卫,滚滚如雷,锦旗避空。

    这些都没有避讳,任何人都能看得见,官道两旁早就站满了人。

    “这是赤金卫啊,听说他们之前长在甘肃,没想到如此雄伟壮观!”

    “我听说,这些战马都是天底下最好的,甘肃那边专门的培育马场,可日行数百里!”

    “我大明有如此大军,何等的威武雄壮,何愁内患不止,外敌不平,贼奴再来!”

    “我大明注定要中兴,我大明万岁!”

    “大明万岁!”

    “大明万岁!”

    “大明万岁!”

    无数的百姓欢呼,官道两边不知道绵延多长。

    其中夹杂着不知道多少人,有当官的,有经商的,也有士绅大户。

    不管对‘新政’有保留的,还是抗拒,亦或者不得不接受的,此刻一般的面色复杂,神色难明。

    除了大明本国人,这里还有一些异族人。

    倭国虽然平定,但反抗势力始终未决,一些人借着商贸关系,来往于京城与江户。

    稍微偏远处,这是一个身着汉服的年轻人,三十岁左右,外表一看就是明人。

    他看着这支如同铁流一般南下的骑兵,神色凝重,道:“上次大战,这支骑兵没有参与吧?”

    他身后一个人探过头,道:“是的殿,之前入侵我国,只是明朝的降兵,仆从军,本国大军未动。”

    另一个也探过头,道“这只是其中一支,明朝还有一支骑兵,名叫泰宁卫,一样都是铁骑,装备最好的战马,兵器,铠甲,火枪……”

    这个年轻人眉头拧起:“这还只是他们的骑兵,他们的军队还有更多,这些年都在拼命训练,而我倭国的反抗军越来越弱,复国之日真是遥遥无期……”

    他们已经来到明朝两年,深知即便在如此酷烈的灾情下,明朝也没有放松对军队的训练。

    这只是一部分军队,以明朝的人口,朝廷的控制力,征召百万大军都是轻而易举!

    倭国现在被划分的四分五裂,地理切割成一块一块,根本聚集不起力量。

    这还如何复国?

    奥斯曼帝国的使者摸着大胡子,盯着奔驰如雷的骑兵,碧绿的双眼不断的眨。

    他边上的一个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