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许敬宗被李世民留下,他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没留下来,只能算许敬宗倒霉呗。
“伯父,太子有旨意传下,这次加盟会最好不要太过声张。所以,原定计划里,暗中减少那些弱小家族的加盟金不但要取消了,反而我们的加盟金要翻倍。”
武士彟不动声色的问道:“那清风你的意思是。。。”
殷清风当然要往李世民身上推了,“第二天参观梧桐新村的计划取消,再把第三天的内容合并到第一天进行。
会上,我们只有一个姿态:愿意加盟就加,不愿加盟就当请他们吃顿饭。
当然,考虑期还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我们只回答他们的疑问,当场没签约后来又想要签约的,一律等到两个月后一起签。”
这个操作不算难,武士彟没有提出异议。
“哦,对了!”
殷清风像是才想起来,他说道:“太子对许先生另有重用,以后他不再担任集团的运营部部长,这个职位就暂时由吴国公夫人兼任。
本来吴国公夫人强烈要求由伯父来担任的,但清风考虑士让伯父和元爽世兄刚离开,伯父要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就擅自做决定了。”
武士彟先向旁边的单云英点头示意,然后笑呵呵的对殷清风受到:“还是清风体贴。现在老夫府邸里的杂事的确有些多,就算勉强让老夫来做,恐怕也无法分心。”
一团和气的又聊了许久,杜伏威、单云英和武士彟一同离开山庄。
等车队启程了,月眉才忍不住的问道:“郎君,可是因为昨晚那几个客人的缘故,才更改了加盟会的安排?”
殷清风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他现在真不太敢相信从长孙氏身边过来的范鱼娘。现在范鱼娘、襄城和薛繁星都在场的情况下,他只好解释道:“是的,月丽的阿耶有命令,所以咱们要服从。”
“哦”
殷清风一脸轻松的陪着月眉等人回转山庄,马车里的武士彟却是一脸阴沉。多日来的布置被殷清风轻飘飘的一句话就给反转了,他属实不甘心。
“等到晚间,看许延族怎么说吧”
武士彟喃喃自语了一句,闭上眼睛。
第二日,殷清风让殷良将许敬宗的家人送给李世民。
从此,他这梧桐山庄里彻底没有许敬宗的痕迹了。
虽然他不想恶意揣测武士彟的用心,但这次加盟会的决定权已经暗中转到单云英那里。
因为他的大嘴巴,那些无处不在的世家子们一定会知道他那所谓的惊天大计划。那些世家奈何不了李世民,将火力瞄准他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武士彟再上演一出无间道,那殷小爷可就算是废了。
削弱世家的计划停止了,但成立永业集团另外一个目的还必须要完成。
之前,他恨不得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大唐全境掀起一阵从商的热浪。但是经过思考他发现不对…节奏不对!
万事都有其规律。
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商业经济转化,可以有人去引导,但更多的是时代的需要,或者说,是百姓自觉自发的参与进去才是最好的节奏。
举一个最简单的、他亲身经历的例子。
老爷子看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他要开放要改革。目的没错,错在节奏上。
回过头去评价他当初的决定,就是急躁二字。
最好的节奏是什么呢?是先在国内进行改革!等官员和百姓都明白了为什么要改革………在思想上做好了准备、改革也有了一定成果之后,再慢慢的开放。
有人评论北高丽的现状。说,北高丽也不是没有开放,只是那里的开放属于“蚊帐式”的开放。
什么意思呢?
高丽人撩开蚊帐,将技术和资金放进来,但是,要将不符合他们执政理念的思想阻挡在外。
技术和资金是空气,思想是蚊子。
这就很好啊!节奏慢没关系,只要稳妥就好了。
现在,他要对大唐做手术、要达到同样的目的,是采用老爷子的模式,还是蚊帐式的方式?
都不对!
时代背景不对!
时代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思维模式。
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内容是农业。
人们一切的思维都围绕着农业来展开的上到君臣治理国家的思维,下到普通百姓认为的养家糊口的方式,都是农业。
由农转商,谁做好准备了?除了他殷清风之外,都没有!
第二,文化层次。
文化层次又叫文化结构。
文化结构包括三个层面,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其中,深层文化是文化的核心,最能体现一种文化的特质,是最难改变的层面。
文化变迁由表层开始,随后相应变更中层,最后反映在人们的观念上,导致深层文化的变动;另一方面,观念的变革又会加速表层文化的改变。表层文化总隐藏着人们的一定观念、思想和感情等,是深层文化的外在表现。
这几句话总结得很到位,是吧!
老爷子的急躁,就体现在这文化上面。
虽然老爷子也提出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可是抓着抓着,身体和思想就向一方倾斜了…四十年后没矫正过来。
(希望下一个四十年能矫正过来吧!
但是,人踏不进同一条河流。八十年过去了,人变了,河流也变了。中国的文化,已经面目全非了。)
由农转商,需要的是一个润物自无声的过程。
暴风骤雨带了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虽然中华文明带有很强的自愈性,但是,在治愈之前,会有几代人罹患精神上的唯钱是图的疾病。
人类,向来就是一类唯钱是图的动物无论古今,也无论中外,皆如此。
当下的,也是整个中华文明最宝贵的思想是,面对金钱要有良心上的选择!
良心不是凭空就有的,需要有文明去指引、需要有教育者去教育。
如果他在大唐的农业文明里贸然的、硬生生的催生出商业思想,文明层次在短期之内就会产生剧烈的变化,甚至动荡。其结果就是,从皇帝到乞丐都接受不了这种变化,在制度上也很难做出调整即使有调整,也是他强加给他们的。想要消化这种变化,或许要等到他死了之后都不一定看到那一天。
所以,他宁可慢!慢到他孙子老去的那一天也不怕。
第228章 名副其实()
滋味楼定在九月一日重新开业,所以,加盟会就放在八月三十日进行。
二十九日下午,山庄内部所有人乘车来到城里。
以前殷清风往来城内外都是匆匆而过,不做太多停留。这一次,他有意让学生和教师们感受一下长安城的变化。
他们体验的第一个变化是,舒适宽敞的四轮马车。
等进了城门之后,他们体验的第二个变化自然是水泥路了。
现在的朱雀大街,在国槐掩映下的不再是青石路面,而是颜色接近的水泥路,而且是那种反着光的水泥路面。
将原先的青石撬下来、铺上砂石抹上水泥,四五万人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为了达到水泥路面反光的效果,工期又拖了五天。
那五天里,不但要多次在路面上扬水泥灰、洒水,反复抹平,还要用秸秆席子遮挡阳光以防止暴晒。
殷清风让所有人都下车,一路走向滋味楼。
他这次把学生也带上的目的,就是一次体验教育。要让这些孩子从小就要意识到他这个主人、老师是多么的强大,要让崇拜的想法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成长包括李承乾。
滋味楼外的脚手架会在今晚拆除掉。等到明天再有人路过这里,就会看到一个他们想都想不到的一座建筑。
首先,原先临街的店面全部拆除,砌成一座高墙,高墙的中间是一道重檐歇山式的门楼。
从现代的视角去看,从建筑规格上来说,重檐庑殿顶的规格最高、接下来是重檐歇山殿顶、单檐庑殿和单檐歇山殿顶等。
但,重檐歇山式要等到宋、元时期才出现和流行起来,并超越单檐庑殿。
最早的重檐庑殿顶建筑,是宋真宗在泰山兴建的天贶殿。
也就是说,不管这时的皇宫再辉煌再威严,也只是单檐庑殿式的建筑。
也就是说,后人到西安市看到的任何所谓的仿唐时建筑,只要是重檐式建筑,都不是唐代的建筑风格纯粹臆造………参考宋元明的建筑,臆造出来的。
门楼,最早的功能是供瞭望、射杀敌人使用的。到了东汉末、三国初,门楼又指观阙上的楼。又经过了千年的演化,门楼变成了门第的象征,矗立在名门豪宅的门口。
除了超前时代的重檐歇山式的门楼外,门楼前还坐立了两尊石饕餮。
查阅舒新城先生主编的辞海,辞海中对于“饕餮”的原始含义,其实并没有定论,但是国人对它的记载和形象使用却很久了。
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其音如婴。
因为饕餮只是古人杜撰出来的,所以,另外一个传说是,饕餮是龙的第五个儿子,形似狼,好饮食。
不管他的起源从哪里来,形象是什么样的,它的特性没变:吃人兽!
殷商青铜器中非常著名的饕餮食人卣,其造型是,饕餮用利爪抓住一人,人的头部置于饕餮的巨齿之下。
另一个实证是,青铜器司母戊鼎的两边把手外端,分别铸有两个首部相向的兽形,巨口大张,中间夹着一个人头。它们也是饕餮。
后人研究,在殷商青铜器上会大量出现饕餮形象的原因。
有人解读说:‘殷商时期尚未形成礼乐文化,从炎黄时代到殷商,有着大规模的氏族部落战争,也伴随着屠杀、俘获、掠夺、奴役、压迫和剥削。殷商青铜器有炫耀暴力和武功的意味,吃人的饕餮恰好可以作为这样一个符号。’
不管解读是否正确,用老饕来形容吃货要等到宋代才行。
苏轼有一篇非常有名的老饕赋,算是彻底为饕餮更改了形象。
但是在苏轼之前,南北朝的颜之推说过,‘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项条,项绦不如老饕。’。
这句话啥意思呢?
意思是,评论一个人是否长寿,先看眉毛上是否有寿眉,但有寿眉不如耳朵上有毛发、耳朵上有毛发又不如天庭上的纹路、天庭再饱满也不如多吃几口饭。
颜之推的意思很明显:人到老年,能吃是福!能吃者长寿!
鉴于饕餮在唐人的印象里还属于食人兽和贪官的化身,殷清风让人雕刻出来的饕餮有些萌萌的感觉:左边的饕餮的爪子中举着一尊酒壶,右边的饕餮向左边举杯敬酒。
从门楼下进去,是长长的回廊。
等到开业之后,这里要站着两排美女迎宾。
其实殷清风挺喜欢旗袍的,尤其身材够棒的妹子穿上旗袍,绝对是最美妙的视觉享受。但是,妹子们身着旗袍做迎宾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为了少浪费脑细胞,他干脆来个拿来主义。
穿旗袍就得配高跟鞋。
最早的鞋,应该是古人随便用兽皮包裹在脚上的。
鞋是一个统称。
汉字里,最初代表“鞋”这个含义的汉字有很多,一直在唐朝之后,“鞋”才取代了大多数汉字,成为后人嘴上常说的那个意思。
从靴、鞋、鞜、靸、鞮,这几个字看来就知道,最早的鞋子是兽皮制成的。
汉前称屦、称履、称屐、称屩,多为由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到了东汉,履由麻、丝制成的鞋,屩则指草鞋。
所以,若果刘备卖的是草鞋,那他卖的是屩而不是履。
到了东汉,屐的形式也变了。
东汉末年刘熙所著的释名•释衣服载:“帛屐,以帛作之,如屩之。不曰帛屩者,屩不可践泥也,屐可以践泥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滚之,故谓之屐也。”
屐,通常指木底,或有齿,或无齿;也有草制或帛制的。
最有名的屐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为了游山玩水而发明的登山屐。这种登山屐,有齿,为齿条。上山时,从鞋底板上抽掉前面的鞋齿,下山时则去掉后面的鞋齿。
传说,南北朝时期有一女子做布鞋,内里用香垫子,鞋底用麻绳纳成莲花图案。这种鞋踏在泥土上会留下美丽的莲花图案,时人称这种鞋为“步步生莲鞋”。
在古代,履、靴、屐是分得很清楚的,特别是什么场合穿靴,什么场合穿鞋或屐,都有严格的规定。
履,正式场合穿、屐,家常时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