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虑到敌军最大的可能是围困,不但水井的位置在马厩内、第二三层的房间内是可以互通的、粮草也会准备守军足够半年的分量。”
包括李世民都要晕倒了:这还让攻城的人怎么玩儿?围困无效、分兵又削弱进攻的力量、弃之不顾就等着被包围。。。。
“殿下现在可以封赏淮阳侯了吗?”
就在众人沉浸在城堡带来的震撼中,一个童子的声音小声的问道。
李承乾囿于年龄的限制,一路走来的体会并不深。但有一点他是明白的:被他崇拜的兄长有着超过常人的才能,否则,不可能连阿耶和其他百官都一再的陷入思考之中。
众人一愣,齐齐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小脸儿涨红的挺着小胸脯。
殷清风恨不得掐死他。
未及冠却一再的因功而进爵,别说这是大唐立国之后就没有的事儿,放在之前之后的朝代也没有啊。现在就是从三品侯爵了,上面上升的空间可没剩下多少了。
若是现在就弄一个县公回家,郡公和国公啥时封?结婚的时候升不升?等李承乾当皇帝了升不升?升到国公了又立了一功升不升?
李唐也不是没有非宗室而封王的,杜伏威算吧?李孝常算吧?都啥结局?
得了一个县公是挺美的的,后遗症有没有?
他现在有求官求爵的心思吗?他恨不得啥也没有呢!
要不是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儿子,他不掐死他才怪呢!
众人又一起看向李世民,等着他发话呢。别人都封赏了,殷清风咋办?你刚才可是说了要等到最后的。
殷清风心说,不好!
他抱拳鞠躬说道:“古人云‘谦受益满招损!’臣还想再为大唐效忠六十年,臣不想因微薄之功而沾沾自喜。。。”
“你是微薄之功,那俺老程岂不是不该得那个上柱国?要不,你让太子把俺的国公也降了”
不等殷清风把话说完,程咬金就站出来“抱不平”了。
殷清风真想踢死他,这时候用你显摆了吗!
他不敢接茬,继续说道:“臣之所得,皆为阅群书而来。臣闻修文馆藏书无数,若殿下真想封赏臣,不如让臣尽情抄录藏书。”
“呸,美得你!”
又是程咬金那个夯货跳了出来。
殷清风真有些沉不住气了。一旦李世民不答应他的条件而是进爵,那就真不好玩儿了。
这回殷清风可是冤枉程咬金了。
出身世家的他,何尝不知道书籍的作用。为何历来朝代更迭的时候,最先抢的就是前朝的藏书?殷清风看似不要进爵,可你和皇室抢藏书就妥当了?
李世民也头疼。
尽管有些话是李靖说出来的,有些事情推到程咬金和王雄涎身上,可建造学院城和眼下这个城堡的功劳总是放在明面上的吧。而且,城内的水渠也是他在做的,这又怎么算?
头疼啊有功而不赏,他这太子被人怎么看?
殷清风说道:“臣得殿下赐婚,乃为殿下半子。臣与殿下既有君臣之别,也有翁婿之情。臣自请殿下以半子对待臣,不宜封赏过厚。且,臣喜阅览群书,赐臣以书卷就是最好的赏赐了。”
李世民心说,好吧,这勉强说得过去。
他看向其他人,“若某只赏他万卷书而无其他封赏,你们不会责怪某吧”
得你这话让俺们怎么接?人家都说和你是翁婿关系了,你想让俺们离间你们翁婿情?你说啥是啥吧
众人一起摇摇头,“臣无异。”
李世民见没人愿意反对,“那好!就准许你抄录修文馆的藏书!”
第306章 第三百 零四章:万世敬仰()
有些人嫉妒得眼睛都要红了。
那可是修文馆的藏书啊这小子也太精明了吧!如果换做是他们,拿国公去换都值得。国公没了可以再建功勋,可藏书啊二十多万卷的藏书啊需要多少代人的积累啊
有人嫉妒,就有人担忧。
与殷清风息息相关的殷元和杜伏威、与殷清风绑在一起的李靖。。。拼命想在殷清风身上得到好处的那些人,都在想着殷清风提出这样的要求,到底是福是祸。
除了平常所见的论语尚书外,任何一卷书都会被各家族视若珍宝,而殷清风一开口就是二十万卷,这。。。。殷清风瞎胡闹,怎么太子就痛快的答应了呢?太子这是要害殷清风吗?
代国公说学院和参谋部是国之利器,可藏书意味着皇室之权威啊!太子怎么就轻易允诺了呢?即使殷清风是太子的郎子,但那也是外戚而不是宗室子啊
太子这么做,到底是恩宠殷清风还是在设局谋害他呢?
若是别人张嘴向他要书,他也会给。给完了再找理由抄家呗。但李世民就想不明白那些书对殷清风有什么用。殷清风的学识来自仙人的传授,有了仙人的传授他还需要再阅览什么群书吗?
或许他只是不想进爵,不得已才用藏书来搪塞吧
殷清风见封赏的事情化解了,谢礼之后他向李靖打了个眼色。
李靖放下顾虑,上前半步说道:“这个城堡向殿下和诸位同僚展示后也不能空闲着。所以,臣与其他人商议后,决定将这里当做装备部下属的军械研发监。
军械研发,望文生义就得知,这里是为了研制更好的冶炼锻造、更强的弓弩、更坚固的铠甲等。
考工记中,周王设“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战国时期,兵器主要由各国府库附属的作坊制造,设造者、主造者、监造者三级管理,兵器上常要题铭,以考核兵器的质量。
秦由管理宫廷事务的少府掌管兵器制作;汉少府中有职官“考工令”,主作兵器。汉武帝元狩四年实行盐铁官营,在天下设铁官四十九处,冶铸兵器及农具。
北周建德四年置军器监,首创在中央一级设置独立的兵器制造业的管理机构;隋仍置少府监,领尚方,掌兵器制造,下辖甲铠署、弓弩署。唐却承继了北周的建制,,于武德元年设军器监,领甲坊署、弩坊署。”
给所有人上了一堂历史课后,李靖继续说道:“历代只注重兵器、护具、军械的生产和质量,而忽略研发。
魏朝马钧的指南车、蜀国诸葛武侯的木牛流马和诸葛弩,哪一个是在朝堂的主持下研制出来的?
以现在军中的武器为例,制作一条马槊或步槊最少需要三年,使用和废弃的木材,又可以造十架强弓。那么,可不可以改进呢?怎么改?改进之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还有眼下的城堡,有什么攻城军械可以攻破它?即使我大唐军队面对的不是这样的坚城,能不能造出更轻便、威力更强的军械?
臣深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
大唐现在看似安稳,但外邦外族依然对大唐野心不减。若依旧用无数的兵卒的鲜血去打赢一场场战役,需要拿多少兵卒的性命去填?
是故,臣请殿下集天下之工匠到学院来,为大唐军队研制更新更好武器、护具和军械!”
不管现在的世人如何看待工匠,在场的人有了今天的所见所闻,都非常支持李靖的想法。
李世民这三年之内,在殷清风的身上算是深深的体会到了“工”所带来的好处,对现在的建议当然是支持了。
他看着殷清风,“淮阳侯善百工,李祭酒又言可以改进兵械,不知淮阳侯有何妙言。。。”
作为现代人,殷清风对冷兵器知道并不多,能给出来的建议也有限。他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长枪了。
三国演义里赵云出场便是银枪小将的形象,隋唐演义里的罗成,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但枪的出现要等到唐朝中期,其原型还是槊。
槊就是大一号的长枪………枪刃的部分,槊比枪长三倍。
唐六典记载,唐朝的枪分为木枪,漆枪,白杆枪和扑头枪四种类型。步兵和骑兵都人手一条。
在行军打仗以外,长枪还可以扎营的时候用来支撑帐篷,防守的时候可以拒马,渡河的时候可以用来制作木筏。
除了长枪,唐刀与同一时期的阿拉伯大马士革刀一起属于世界二大名刀,形式上根本没有改进的空间。
唐刀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仪刀、障刀、横刀和陌刀。
仪刀主要是用在典礼,仪仗的时候才可以用;障刀就是尺寸大一些的匕首;陌刀是唐军重步兵的制式装备;横刀是唐军轻步兵的主力装备,刀身直刃,极其锋利。
弓和弩作为唐军的主要远程武器,装备率达到了百分百,几乎人手一副。
当时中国的军用弓样式早已固定下来,全部都是复合体的反射弓。唐军所有使用的弓的弓力,大概是现在的七十五公斤,对臂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一般人几乎就拉不开这样的弓。
唐朝的弩,分单兵弩和南北朝时出现的强弩之王………床弩;单兵弩的巅峰是宋朝的神臂弓,效射程可至两百七十米。
将槊改为长枪容易,但刀与弩殷清风就无能为力了。他只好说道:“臣对兵械了解不多,唯一可尝试的就是改进冶炼技术。”
李世民先是有些失望。不过,随之他又释然了。接着就有些兴奋了。
传授殷清风学识的那个仙人是道圣的学生,道圣不崇尚杀戮,那个年代的人最多只知道、戈、戟、刀、弩、战车等。
大唐的刀、弩应该远比那时的更锋利,而殳、戈、戟则早就演变成了矛、槊;战车也早就弃之不用。。。
仙人能传下更好的冶炼技术,意味着唐军将配备更坚韧的护具和更锋利的刀、槊,这,足以弥补一切了!
李世民对李靖说道:“除原先应允的工部所属的工匠外,某还会从军器监挑选良匠送至学院来。李祭酒首要的就是配合淮阳侯将新式冶炼技术学习通透。”
众人可不敢认为殷清风在说大话,毕竟从水泥、新式屋舍、到今天见到的一切,他在百工上属实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造诣。
只是。。。他怎么懂得这么多?真的是阅览群书而得?太子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同意他抄录修文馆的藏书?
有耐不住的人去低声询问殷元,殷元面不改色的告诉他们,陈郡殷氏虽以字、画见长,但府内藏书无数,且殷清风又自幼不好孔孟之学。。。
说到这,他露出一副这下你们应该明白了吧的表情。
李靖那边是彻底放松了,原先预设的一切进展得都很顺利。
他说道:“时近晌午,臣请殿下及诸位同僚至学院的食堂进餐。”
众人虽没听过食堂这个名词,但联想之下也就明白是什么所在了。
李世民道:“让李祭酒这么一说,某倒是有些腹饥了。”
李靖在旁边引路,李世民向殷清风招招手。
等殷清风走进,李世民小声问道:“这城池和城堡是你建造的,难道真的就无法攻破吗?”
殷清风也轻声回道:“晋安叔叔掌控的那物就可以。”
李世民当时身体一僵,随后又恢复常态。殷清风的话,让他想起了那天的惊天巨响,以及纷飞的碎石。。。
“每隔百米挖掘一条地下甬道直达墙下,然后放下足够的火药再点燃。除非城墙厚达百米,否则都可以崩塌。”
李世民没说话,他只想着回去嘱咐李晋安加强保密,万不可将火药遗失出去。
学院的食堂从外观上是一个典型的唐式风格的建筑,只是尺寸有些大。
“这里最多能容纳一万五千人同时进餐。为此,学院向淮阳侯求援了一百位厨师。”
李靖一边走一边介绍,“一会儿殿下及诸位同僚品尝到的将是学员们日常的伙食,若是有何不足可要赶紧说,否则,将来诸位的儿郎回去向你们诉苦,某可就不认了。”
“哈哈哈。。。”
心情极好的李靖难得开个小玩笑。
他们当中很少有只走单纯的文官路线的家族,更多的是文武兼备。太子如此重视学院和参谋部,他们当然要把适龄的子嗣送进来读书了。
至于伙食嘛,有殷清风在,他们不担心儿郎吃不好,就怕吃得太好。
自从他们各自府里选送到滋味楼的下人学成归来后,他们胖了,内眷胖了,儿郎们也胖了。。。
十人一桌的大圆桌摆满了五桌,每桌上摆着十个陶钵和一个汤罐。陶钵前的盘子里放了两个馒头。
“学院会规定学员们每餐不可有剩余,但诸位的胃口不可能像年轻人那么大,所以,只为诸位准备了六分满。而且,学院内不可饮酒,只好辛苦诸位了。”
程咬金咽了咽口水,“俺老程可不像那帮酸儒,俺胃口大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