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桥训车拿鹜鼍湍苡莱蠡迹蠛喝粝虢接拦蹋枰诵模馊诵牡卑ǔ甲又倚模卑ㄌ煜峦蛎竦挠荡髦摹!�

    “臣子们只有尽心辅佐你,与你同气连枝,才能将吕氏铲除,而你也唯有要配合他们,才能真正掌握他们的忠心,你明白母后的话吗?”半响后,莫紫嫣缓缓闭上眼睛,沉重地一叹:“母后这一生,从未贪望过刘家天下,这些年任吕氏一族在外横行霸道,在朝野中结党营私,母后并非不知。放任不管,皆是因为这本是母后为你皇兄布的一盘棋,只是他终究是没有等到这一天。”

    刘恒不时地点着头:“儿臣好像有些明白了。”

    “孩子,”莫紫嫣睁开双眸,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缓缓地转身道:“母后将皇权和江山还给刘家,只跟你交换一个条件,好吗?”

    刘恒诧然上前一步,沉声道:“儿臣不明母后的意思。”

    莫紫嫣回身,定定地看着年轻的男子,对他招了招手,当刘恒恭谨地走到了大汉太后的面前,女人却在他耳边说出了一个惊天的安排,然后淡淡一笑:“孩子,这大汉的天下未来就是你的,我为盈儿布下的那步棋,就交给你来完成了,你一定可以的。”

    刘恒大惊,忙跪地叩首道:“母后,这万万不可啊”

    “没有什么不可,母后累了,为你们刘家天下操劳了十几年,如今为了宗庙社稷,你是最适合接过这天下重担的人。”莫紫嫣突然面色一转,拿出符节和玉玺,郑重道:“刘恒听旨!”

    刘恒闻言,陡然跪地,面色凝重地拱手道:“儿臣在。”

    莫紫嫣面色严肃,目光深邃地好似幽幽深潭:“哀家死后,削掉吕氏一族的所有势力,只有这样,那些大臣才可以真正尽心尽力地效忠辅佐你,而你也可以真正拥有他们的忠心。”

    “母后”刘恒沉重地跪在地上,双手颤抖地接过符节和玉玺,他还想要说什么,女人却伸手制止了他的话,继续道:“记住,永远要爱戴百姓,百姓乃江山之水,能滋润山河,更能颠覆江山。凡坐拥天下、掌握万民命运的帝王,当如上天覆盖大地、如大地容载万物一样的宽容,唯有深爱百姓,唯有爱民之心,才能得到黎民苍生的忠心,如此,天下便能长久的太平,你的江山也才能坐稳。”

    未来的大汉天子,在这一刻,似乎懂了很多很多,短短几个时辰的交谈,却成就了他这一生的天子之路。

    他仿佛一瞬间成熟了,他明白他会从这个至高无上的女人手上,接管大汉江山的皇权;明白了站在天下的权力之巅,应当担负起的责任;更明白了,治国之道,有许多彼此牵制的力量,有时要松,有时要放,几方势力互相制约,彼此才能均衡

    若没有吕氏一族的崛起,追随刘邦打下天下的老臣们,必然伺机造反,而不会甘心效忠于一个外姓的女人和一个年幼的帝王。而若是没有这帮老臣的势力压制,吕氏一族也会将天下掀翻。彼此制衡,才是这些年,大汉朝安然无事的前提。

    而刘恒的继位,必然让那些对吕氏一族嫉恨已久的老臣们,为铲除吕氏而争先依附之,刘恒按照莫紫嫣的指示,除掉吕氏一族,汉臣必将感恩戴德,必然可获得他们的忠心辅佐。

    这一箭双雕的棋,本是大汉太后曾为她亲生的儿子刘盈,铺下的一条“帝王江山路”,而现在,却要由刘盈的弟弟肩负起兄长的责任。

    年轻的刘恒,对于“驭臣之道”与“治国之术”,或许还不能在这一刻全然明白得那么清晰透彻,然而这个女人却犹如沧海明珠一般,照耀了他未来行驶的航线。

    同时,他也明白了,这个女人深沉的母爱,他的皇兄已然长埋皇陵,但是他会完成皇兄未完的使命,肩负起这汉家的天下。

    此时此刻,对于这个执掌大汉皇权十五年的女人,刘恒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感激。

    “等哀家走后,待你母亲百年之后,由她代替哀家入长陵与你父皇永久相伴吧。”莫紫嫣没有等刘盈问出疑惑,继续道:“孩子,这是哀家唯一的要求,不要问原因,也不要拒绝。哀家半生流离,被禁锢在这汉宫之中,唯有此一心愿,希望你能成全。”

    刘恒收住眼底的泪光,也收住心底的感动,敛容叩拜道:“儿臣遵旨。”

    莫紫嫣满意地点点头,缓缓闭上双眸:“哀家累了,为天下操持半生,千秋功勋,留待后世去评吧。”

481 山河新妆(大结局一)() 
八月,辛巳日,大汉太后猝然薨世于长乐宫中。

    一切都来得毫无预兆,整个大汉皇宫瞬间蒙上素殇的哀装。

    月华冰冷,一地凄霜,绵长的丧钟缓缓地响起,轰然吞没了暗夜的静寂,白色的长陵翻滚如海,凄凄的白烛摇曳出阖宫上下的一片悲恸,举国皆哀。

    天象连着三日皆是血月高悬,原本清明的圆月残红如血,万里天际无星,清冷的夜色蔓延出哀恸的血光。

    夜空中的飞鸟扑朔朔地挥舞着巨大的翅膀,凄哀的尖鸣声带着巨大的不安,好似一场人间的浩劫。仿佛那逝去的不是凡人,而是照亮凡间永恒的光。

    数不清的彩蝶落在太后的灵柩上,起起落落间,惊起漫天的华彩。

    历史,在那一日深刻地铭记下,这位大汉太后一生的峥嵘岁月。那宛若看顾着天下安宁的太后的骤然离世,好似是瑶池仙宫中的那位仙子洒下了眷世的血。

    大地苍茫一片,天下哀祭。

    长安城的街道上,往日的盛世锦绣早已不在,只余一片肃然的悲戚。这一日,无论是商铺、酒楼、还是旅店都挂上了白色的灯笼;百姓家的门前全都自发地吊起长长的白绫,以示对那位母仪天下、爱民如子的太后娘娘的哀悼之心。

    白茫茫的长街上,即使是往来的商贾车马,也都不约而同的在马车上挂上了白色的长绫;无论是官居朝堂的官员还是普通人家的百姓,无论是老人还是妇孺,男男女女皆身着素镐,每一个人脸上都无法掩饰浓浓的悲伤。

    即使是本不相识的路人,彼此见面,也都或握手、或拥抱在一起失声痛哭,无不深刻地体会到彼此灵魂深处的无助和悲伤。国母的骤然离世,对于整个大汉国来说,都心痛的好似天地昏暗、日出不复,仿佛再也不会看到黎明的来临,不会看到明日的太阳,仿佛世间再也不会有安宁。

    更有百姓做了白色的小船,在夜晚的时候投入郊外的湖中,上面写满了祝福与永生的话语,来祭奠这位深得民心的太后娘娘的丰功高德,以表深深哀思与送别之情。

    遥遥望去,天地间一片圣洁的白装。

    与此同时,大汉皇朝霎时间风起云涌,仿佛是为了争得先发制人的主动权,遍布朝中无处不在的吕氏外戚势力,原本因为此前太后回宫而归于沉默,如今却骤然浮出势力的水面,与吕禄吕产率领的谋逆兵权里应外合,打了无主的皇朝一个措手不及。

    果然如莫紫嫣所料,大汉太后殡天的第三日,以“上将军”吕禄及南军统帅吕产为首的吕氏外戚势力,并所有暗伏朝中的吕氏一族的党羽,与刘恒所代表的正统皇权势力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大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骤然激化,那些从前本就见风使舵的朝臣们,因畏惧吕氏嗜血的刀锋而突然倒向吕氏的权柄之下,在这种形势下,就连从前保持中立的大臣们,也因畏惧吕氏残暴的血刀而纷纷倒戈。

    唯有曾追随汉高祖刘邦打下大汉江山的那些老臣子们,仍旧坚定不移地支持刘恒,各封地的刘氏诸侯王也纷纷从封地赶往长安帝都。

    同时,燕辰被刘恒封为临时大将军、齐王刘襄率刘氏诸王发难于外,老丞相周勃率领的老臣子们纷纷响应于内,各方势力群起击杀诸吕。不久后,以赵王吕禄为上将军所统帅的北军,以及梁王吕产统率的南军,被燕辰和周勃所率领的军队分别消灭,诸吕在朝中的势力也一举被铲除。

    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一场巨大的政权浩劫,终以皇族集团的鲜血战胜了吕氏一族狰狞的骸骨,而宣告最终的胜利。

    老丞相周勃率一众老臣,与燕辰的军队共同将新君刘恒迎入大汉的未央宫,将刘恒推上帝王的宝座。

    刘恒站在前朝大殿上,拿出符节和玉玺,言明奉皇太后意旨登基即位,然而依然有一些腐朽的朝臣,质疑刘恒有不轨之心,说他必是加害太后抢得玉玺,直到小雅拿着太后留下的圣旨走上大殿,宣读太后旨意,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而燕辰,也成为辅佐新君继位的第一功臣。老丞相周勃,随即以“年迈之躯无法继续辅佐新皇”为由,表示愿意让出丞相之位。

    在前朝大殿上,一身玄黑色龙袍加身的刘恒,头戴帝王冠冕,站在龙金宝座前,准备对此次平反有功之臣论功行赏。

    高台之上的新皇刘恒,面对文武百官,沉着地道:“燕辰大将军腹满经纶,文武双全,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朕欲封燕辰为大汉丞相。”

    燕辰陡然出列,却拱手拒绝道:“陛下武能安邦、文能治国,深受臣民拥戴,必将成为大汉国开天辟地的好君王。”

    之后,燕辰当众交出虎符和兵权,表示厌倦了杀伐征战的日子,如今新君登基,天下安宁,只求陛下赐恩,能让他解甲归田,随之跪地拱手,三呼“万岁”。

    众朝臣见掌握兵权的大将军,都已诚心跪拜,那些腐朽的文臣也终于发出真心的呼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恒张开双臂,接受朝臣们的跪拜,三呼万岁的声音响彻未央宫的前朝大殿,朗朗叩拜声回荡在天际。

    刘恒登基后,大赦天下。并亲自率文武百官斋戒七日,以祭奠仙逝的大汉太后。

    一场秋雨,仿佛涤净了尘世的腐朽与晦败,云雾开,夕阳洒下金子般璀璨的光辉,愁云惨淡霎时退。

    从刘恒的帝王寝宫,依稀可见宫墙之上高高悬挂的“汉旗”,迎着烈烈的北风,威武地招展着。

    凉亭下的师徒二人把酒言欢,年轻的男子脸上有微微的醉意,俊朗的笑容上却难以掩饰一丝落寞的忧伤。

    久久,他终是开口,沉声问道:“师傅,真的不能留下来吗?”

    青衣如玉的男人垂首一笑,手中摩挲着酒杯,清俊的脸上凝着一抹淡淡的弧度,意味深沉的目光落在年轻男子的脸上:“臭小子,为师为你打了几年的仗了,还想要绊住我?”

    刘恒突然有些恍惚,只觉得师傅这话与太后当日将皇位交给他时说的那番话,是何其的相似。

    他微微努唇,有些感伤地道:“您留在长安城行吗?哪怕您不入朝为官,您只要定居长安,我每月发您月俸还不行吗?”

    男人闻言,双手抱臂,一只手中仍旧端着酒盏,眉梢轻挑地看着刘恒:“怎么?舍不得为师?”

    “嗯。”刘恒明亮的眼眸,陡然就暗了下来,只淡淡地应了一声。

    燕辰却突然邪魅一笑,仰头饮尽盏中的酒,便走过去拍着年轻帝王的肩膀道:“以后想为师的时候,就向着东南的方向,大唤三声‘燕辰,我想你了’,为师就听到了。”

    刘恒微微一愣,诧然道:“师傅,您不是要去漠北吗?”

    燕辰险些说漏了嘴,幸好他反应极为机敏:“臭小子,为师为你打了这么多年仗,都把匈奴赶出大汉边境百余里之外,二十年不敢犯边了,你还想让为师去漠北那种苦寒之地?”

    “不是不是,”刘恒嘿嘿一笑,立刻摆手解释道:“徒儿是说,您不是在漠北长大的么,徒儿以为,您告老还乡会去那里。”

    燕辰沉声一叹:“为师过了那么多年风沙中滚爬的日子,也想去东南的江南水乡走一走,就去东南吧。”

    “嗯,”刘恒点头道:“东南曾是故楚国之地,江南烟雨,天水成碧,何其美哉若是我不用做皇帝,也想跟师傅同去呢。”

    “你想的美!”男人抓起玉石案几上的扇子,“噗”的一声就敲在了年轻男子的头上:“为师拼了老命为你北定匈奴,又平吕氏之反,你可休要偷懒,否则为师一定要回来好好教训你”

    “我哪敢啊”刘恒忙捂住自己的头,不满地道:“您那么凶,总会打我。”

    燕辰顺口回道:“等我走了,就再没人敢打你了。”

    师徒二人目光相对,却陡然间静默了下来,一时间谁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幽深的目光久久地落定在彼此的身上,男人依旧是一身青衣,俊美的不似凡人,依稀如初见那一年的秋天,他一手拖住了从高树上坠落而下的少年,也从此拖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