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超级奶爸-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朱松方才解释的话有点绕口,理解起来是有那么一点困难。

    等到众人的脸上露出了理解的表情之后,朱松方才继续说道:“什么时候,等哪些考试不过孩童能够通过三百千学习期考试的时候,便可以进入唐诗学习起了。从考试不过一直到考试过了,便是留级期。”

    “哦!”解缙恍然,抚着颔下的黑须,道:“这留级的话,也是对孩童们好,至少他们不至于囫囵所学,只是对孩童们的承受力是个考验。”

    对孩子们的承受力当然是个考验了,如果一次留级也就罢了,若是连续留级两年、三年的话,怕是不光孩子们会嘲笑他们,就连那些孩子们的父母都会拿留级的孩子们做反面教材,到时候那些留级的孩子们会承受怎样的压力啊?

    “你想得太悲观了。”姚广孝摸着光头,道:“其实这也是对孩童们的激励,你想啊,若是同期的其他孩童都通过了考试,只有他没过,他会不会就此发奋,以比别的孩童要努力十倍、百倍地去学习?”

    解缙呵呵一笑,道:“姚大人说得是,倒是下官想得不周全了。”

    “松弟这个想法不错。”朱棣端起了酒杯饮了一口,“只是按照方才松弟所言,自八岁入稷下学堂,三年稷下学堂,三年稷下学院,三年稷下学殿,除去在稷下学宫学习的时间不算,这一共便是九年的时间。学成之后就已经成年了,成年之后,难不成他们都要入朝为官不成?”

    正所谓'寒窗苦读十余载,金榜题名望今朝',九年的时间与十余年相比也没有几年的时间,这些年所学到的东西,应该够用一辈子的了。

    可同样的,九年的时间也让那些孩童少学很多的东西:耕种、经商、习武……若是九年之后再学着写的话,就晚了!

    当然了,这都是朱棣以及在场的一种大臣们所想的,并不代表朱松的意愿。

    “四皇兄,你为何会这么想呢?”朱松有些奇怪地瞧着朱迪,道:“孩童们学习九年,与入朝为官有什么关系?之所以让孩童们学习,不就是为了提高我大明下一代子孙们的整体素质吗?”

    “难道不是吗?”朱棣皱起了眉头,有些严肃地反问道:“九年的时间,虽说培养出了诸多的士子,可是我大明有广袤的耕地,这耕地谁来种?日后若是有番邦犯我大明边境,境内有山匪、水患肆虐,谁来卫戍边疆、谁来剿灭匪患?”

    朱棣这只是说了两个职业,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军人,两种职业在大明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保家卫国,一个充盈国库、维持生计,缺少了哪个都不成。

    到这里的时候,朱棣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们以为,朱松话中九年的学习,就光是学习诗词歌赋、君子六艺,其他的啥都不学。

    这也是华夏自古以来的教学传统,并不奇怪!

第五百二十章 又添一子() 
“当然不是了!”朱松有些夸张地摇了摇头,道:“如果这九年的时间,只是教导学子们识文断字,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的,那还不如不设这个学部。”

    “什么意思?”朱棣愣了,不是学这些学什么?难不成去学种地吗?别闹了!

    “既然学部一开,自然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朱松直接把前世的名词给搬了出来,反正剽窃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现在剽啊剽地也习惯了。

    “松弟,你这新词倒是挺多的。”朱橚瞪圆了眼睛,“快解释解释。”

    “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啊,其实指得是五个方面的教育。”

    朱松耐心地向众人解释道:“这'德育',是培养正确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思想;'智育',是授予人系统的文化和技能,发展其智力;'体育',是发展人的体力,增强其体质,培养其意志力;'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素质;至于'劳育'嘛,则是培养人进行劳动的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松特意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自古以来,教育的趋向目标,所以我大明的教学,离不开德智体美劳这个根本,全面发展,才能全面提高素质,不是吗?”

    朱松的话就像是为朱棣他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因为对朱松方才所言,华夏自古至今者数千年的时间里,从未有人提出来过,甚至连这个概念都从不曾有过,他们只在乎'德'和'智',对于'体美劳',他们从未在意过。

    “松弟这'德智体美劳',总结地倒是精确啊!”沉默了好半晌,朱棣有些感慨地摇了摇头,“不过学部掌管的是我大明地教育,确实应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韩王殿下大才!”解缙沉默了好一会,突然端起了面前的酒杯,对朱松说道:“殿下方才所言,为我中原大地后世子孙之教学开了先河,下官敬您一杯!”

    “本王也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朱松举杯一饮而尽,呵呵笑了起来。

    “王爷您是太自谦了。”解缙等人亦笑了起来,拾人牙慧,拾谁的牙慧?大殿之中在坐的这些文官们,哪个不是是书读千卷的主儿?他们怎么从来就没从哪卷书里见过'德智体美劳'这五个字一期出现过,韩王摆明了是在谦虚。

    “得,本王也懒得跟你们去解释。”朱松也知道现在是越解释就越黑,索性不解释了,“对了,本王最近还琢磨出来点别的东西,都是有关教学的。解大人,到时候还要麻烦你派人走一趟学部,让孔侍郎派人往本王府上走一趟,将东西取走。”

    “下官记得了。”解缙点点头,应了下来,他算是瞧出来了,这位韩王殿下是当真想出了很多东西,否则的话,似今日这段话不可能信手拈来。

    接下来的时间,众人也不再讨论学部之事,而是开始聊起了最近大明境内所发生一些趣事,气氛倒是由之前的严肃变得轻松了下来。

    等到过了未时,一众朝臣们全都散去了,朱棣特意留下了朱松,两兄弟在暖阁之中聊了足有半个时辰,谁也不知道两人聊了些什么,反正从暖阁里透出来的时候,朱松的脸色是不怎么好看就是了。

    ……

    回到南京城内的韩王府之后,朱松就在中院的演武场里,疯了一样地开始练武,直把演武场中的一座一丈来高,占地足有七八丈方圆的假山给毁了。

    一群下人们在一边小心伺候着,一个个噤若寒蝉,生怕遭了池鱼之殃。

    初华堂,狠狠发泄了一通的朱松,泡了个热水澡,刚刚坐下来。

    “王爷,万岁爷都跟您谈了些什么啊?”脸上胡须又长了一些白福坐在朱松下手,拧着眉头问道:“瞧您方才的样子……难不成万岁爷因为何事怪罪您了?”

    朱松摇摇头,苦笑了一声,道:“没什么,就是让本王做招待大臣,负责接待这些从各番邦来的国王、皇族。哎,本王就知道他叫本王回来准没好事。”

    “啊?”白福闻言一怔,心说这有什么可怒的?这种差事,别人还巴不得呢!

    要知道,这次前来大明的各番邦,都是国王、王后以及嫡系亲族们,作为接待这些人的大臣,铁定会收到各番邦的重礼,其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希望留给接待大臣一个好印象,进而让接待大臣在明皇跟前说点好话,好让他们能够在明皇那里有个好印象,这样与大明的某些合作也能够多占一点便宜。

    别看只是'一点'便宜,大明是什么国家?世界第一大强国,无比地富有,无比地强大,只要大明手从指头缝儿里稍稍露一点东西出来,就够各番邦用的了。

    “怎么,瞧你的样子,似乎认为这种事情应该是好事喽?”瞧见白福脸上的呆楞表情,朱松有些烦躁地抓了抓头发,道:“这种好事本王可不想要!本王还琢磨着怎么把那些各国来的特使挡在府外呢,这可倒好,本王自己送上门去了。”

    “王爷,您若是当真不想做这个接待大臣的话,便去推了,想来以您和万岁爷的关系,万岁爷应该不至于动怒才对。”白福想了想,劝道。

    他可不想瞧着自家王爷,每日都这么发泄一通,那演武场也别要了。

    “你以为本王没有推?”朱松翻了个白眼,道:“这次四皇兄是打定主意把本王推出去了,而且还让本王带着瞻基那个臭小子,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带着朱瞻基?这位小郡王,今年的话也有十一岁了吧?带着他做什么?

    摇了摇头,白福是想不明白了,他是彻底没法子了。

    “算了,算了。”朱松摆摆手,道:“既然本王去就去吧,总不能违抗圣旨吧?当然了,去该去,本王消极怠工的话,他也不能说什么?就这么定了!”

    白福一脸无奈地听着朱松的话,总感觉自家王爷越来越不靠谱了。

    ……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很快就过了半个月的时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那些前来大明参加'百国盛宴'的番邦,半个月的时间竟然还不曾到达南京。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松回到韩王府的当日,城外的徐妙锦以及孩子们也全都搬回了城里。

    就在当晚,朱松又当爹了,挺着个大肚子的宋茗琳,给朱玄焜添了个弟弟,只是因为早产了半个月,小家伙才不过五斤出头。

    朱松当时就急了,直接把太药督造处以及太医院中,擅长妇科以及婴幼儿疾病的太医给接到了府上,给他们下了死命令,必须让宋茗琳以及小家伙的元气缓过来,要不然就直接把这帮太医给弄死。

    也不知道是朱松的威胁见效了,还是这帮太医们医术高明,短短五日的时间,宋茗琳失掉的元气就补了回来,小家伙也很健康,体重长到了七斤多。

    朱棣听闻此事之后,又是老一套的赐下了名字,为朱玄炀,封宣和郡王,金银珠宝、丝绸绢布……

    接下来的日子,朱松也算是有事干了,不是在宋茗琳的屋子里逗弄小玄炀,就是教三个孩子学字母拼音,到后来就是一些简单的唐诗。

    拼音?没错,就是字母拼音,不光是字母拼音,还有很多辅助学习的东西!

    半月之前,在奉天大殿的时候,朱松不是说琢磨出来一些有关教学的东西来吗,这些东西里头就包括字母拼音,什么声母、韵母、声调……

    有了这些东西相助,对于孩子们来说,能够更好地读书识字。

    这一日,朱松刚刚教导完朱玄焜他们掌握了一首唐诗,待小家伙们嘟囔着能够被背诵之后,就直接拉着他们去了东市。

    就在朱松他们前脚刚出了王府,后脚王府这边就迎来了一位客人。

    一席宦官服的郑和,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韩王,接待他的是左长史白福。

    “郑公公,有失远迎,真是有失远迎啊!”郑和穿着一套深蓝色的长服,头上还顶着一顶宽松绸帽,如果他再长得胖一些的花,倒是像极了一位富家翁。

    “白长史,您太客气了!”对于白福这位,可以说是看着韩王殿下长大的人,郑和还是很客气的,“白长史,敢问韩王殿下在府上还是在城外?”

    “哦,还真是不巧啊,王爷刚刚带着小王爷和两位小公主除了府!”白福对郑和拱拱手,一边把他往前院引,一边道:“郑公公,不是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啊?”

    “哦,倒是也没什么大事!”郑和往里走着,一边道:“前些日子,鞑靼、瓦楞、暹罗等七八个番邦的国王不是已经来咱们大明了吗?再加上这些日子以来陆续到来的十来个番邦,拢共二十个番邦的使团,就要进入南京城了,万岁爷命咱家前来韩王府,知会韩王殿下一声!”

    毕竟朱棣已经封朱松为招待各番邦的招待大臣,既然有些番邦的使团已经快要进南京城了,自然需要通知朱松一声了。

    “哦?二十个番邦使团,它们不会是商量好了,一同前来南京的吧?”

    白福自然知道万岁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家王爷,毕竟王爷前些日子还在抱怨这是个苦差事,所以并没有表示出任何惊讶,只是感到有些奇怪。

    郑和低头想了想,道:“自从这些番邦使团进入我大明境内之后,东厂的人就时刻注意着它们,他们的行踪每日都会传回南京城。至少在咱们大明境内,它们并不层聚会商议过,或许是在未曾进入大明之前就商议好了吧。”

    “哦!”白福点点头,道:“王爷领着小王爷还有两位小公主去了东市,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到了东市,若郑公公着急的话,便去东市寻王爷吧!”

    东厂忍受众多,再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