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听完监军这一番话,心里顿时觉得有些奇怪,难道近期会有大事发生?心有疑问,却无人发问,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监军还有话说。

    果然,杨丛义话头一转,笑道:“将来的事将来再说,今天就先把之前的事兑现了。上次在凉山,我们缴获不少财物,这几个月吃喝陆续也用了不少,还剩一部分,现在宣威军开始吃朝廷的军饷,这些财物就给将士们分了吧。具体怎么分,你们看着办,拿出个决定来,我就不参与了。”

    说完,杨丛义一声轻喝,兵士将四个大木箱抬进营房。

    士兵退出,众将一拥而上,打开箱子一看,满满的全是金银珠宝,光芒璀璨。

    他们都是护卫回易船队出过海的人,金银珠宝见过无数,但那是朝廷的,他们连一个金币也不能碰,甚至连想法都不敢有,犯了错,是会被杀头的,立斩不赦。

    可现在不同了,眼前这几箱东西虽少,却是他们流血流汗缴获的,可以随便触碰,实打实的握在手心里,那感觉只有两个字能描述,踏实!

    一阵失态、疯狂、混乱的触摸之后,一声轻咳,众人才猛然意识到监军和统领还在营房中,这才依依不舍将手里的珠宝和金银放回木箱,回到座位上坐好。

    杨丛义笑道:“这些财物你们可以自己分配,但要做到公正、公平,上到将校,下到士卒,都要顾及到,不管在哪里,要切记,千万不要吃独食,不然真到用命之时,后悔就晚了。你们说说怎么分?”

    作为正将,统管四营两千多人,苏仲当先说道:“既然是缴获,那就是凭本事抢的,自然也要凭本事分配,按各营各队军功大小来,这样最公平。”

    袁华附和道:“我的想法跟苏将军一样,既然要公平,那就按军功来,想来也不会有异议。”

    两人如此一说,其他人顿时沉默。

    营中除了赵安和杨丛义,就数他二人官职最高,他俩意见一致,别人纵使有异议也不便提出来了。

    杨丛义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气氛,便笑道:“苏将军、袁将军以为按军功来分配最好,其他人有不同想法的都说出来,不要在这儿不说,出了营房又说些怪话,大家畅所欲言吧,今天就要把此事议定。”

    也许是没有其他想法,也许是有顾虑,众人依旧沉默。

    但片刻之后,却有人道:“若要公平,全军不论将军还是军卒,应该按人数均分,凉山之战每个人都是尽了力的,能拿下凉山,守住凉山,是全体宣威军的功劳。若按军功划分奖励多寡,那就要把一个整体分成三六九等,人为制造矛盾,实在不可取。”

    众人一看,却是章岱。

    他在广南立功不多,去凉山之前一直在安远县城,到了凉山一直守城门,没有出去夺关守隘,也没有杀伤多少敌人,若按军功来分配,他手下兄弟,怕是分不到什么东西,到时候可难以安抚。

    就在众人心思起伏不定时,姚昶接道:“章校尉所言有理。凉山之战从头到尾都是全体宣威军同心协力才取得的战果,不论夺关还是守城,都是分工协作,没有拧成一股绳的宣威军,凉山之战就不可能胜利。既然是大家共同出力的结果,为公平、公正,就应该所有人均分。”

    自从朝廷任命下来之后,原本地位平等的七个营指挥,如今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隐隐约约分成两拨,分别以苏仲和袁华为首,形成两个圈子,苏仲阵营两个副将姚昶、罗聪,袁华阵营两个副将潘诚、柳时,其余准备将也是各有攀附,这对宣威军来说不是好事。

    这种事情是必然,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特别是朝廷给了两个正将名额,当初文书一到,杨丛义便明白其中的意思,分明是要将五千宣威军一分为二,防止统兵权过于集中,又给了那么多副将、准备将名额,统兵权进一步分散。

    既然朝廷有意分裂宣威军,杨丛义也不能做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他是有理想的人,怎么能跟朝廷作对。

    但宣威军毕竟是他一手促成,跟着他们一步步走到现在,从回易护卫队变成朝廷禁军,就此分崩离析,不是他心中所愿,他依靠这支军队立下功勋,如今更是被调进京城,对宣威军感情很深,让他们团结一些,少些隔阂,将来再上战场不说胜利,至少也能相互策应,保住性命。

    连续两人提出与苏仲、袁华不同意见,而其他人还多多少少有些犹豫,如果按军功来分,多数人会吃亏,但他们原本军功就不多,底气不足,哪敢跳出来说怎么分财物。

    眼睛如此,杨丛义再次笑道:“大家有想法就畅所欲言,不要藏在心里,话越说越透,理越辩越明,财物就在这儿,具体怎么做,每个人都要说说。现在有两种意见,一种以军功多寡来分,一种按人数均分,要是没有其他建议,就不记名表决吧。”

    等了片刻,众人若有所思,但还是无人发言,气氛为之一凝。

    “既然没有第三种想法,那就在这两个办法里选一个。”说着,杨丛义拿出几张纸来,撕成大小差不多的纸片放在桌上。

    接着说道:“每人依次上前,把你们的想法写在纸上,赞同按军功分配的划一横,赞同按人数均分的划两横。”

    见众人无异议,便道:“那就开始吧。苏将军,你先来。”

    苏仲闻言,毫不犹豫起身上前,提笔划上一横,搁下笔回到他的座位。

    杨丛义将划过的纸片拿到一边,用手蒙住。

    “袁将军,你来。”

    袁华起身上前,提笔在纸片上划了一横,放下笔回去。

    “下一个。”

    众人依次上前提笔,在纸片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想法和痕迹。

    不多时,除杨丛义和赵安外,所有人都表明了立场。

    杨丛义将手里的纸片往赵安身前一推,笑道:“赵统领,麻烦你给诸位公正,看看将士们到底中意哪种分配办法。”

    赵安自始至终都没发表意见,见杨丛义把纸片推来,他也没有拒绝,随即分类清点。

    一会儿时间,便有结果,只听赵安道:“赞同按军功分配有四人,赞同按均分有十二人。”

    结果一出,杨丛义笑道:“好了,少数服从多数,在凉山缴获的财物,不分将军还是士卒全部均分。”

    这附和多数人的意愿,自然是一场欢喜。

    但还没等他们有所表示,杨丛义便放出他将离开宣威军的消息。

第339章 天各一方() 
这个消息让人十分意外,他们本以为要调走的会是统领赵安,不想却是有功勋在身的杨监军。

    既然朝廷已经下达调令,何况还是进京任职,众人当即起身恭喜。

    这一天,欢愉多于忧愁,金银珠宝初步估价之后,按人数均分给各营,随后便将此事在全军公布,再有各营自己决定直接分掉财物,还是换成铜钱均分,杨丛义和赵安就不再过问。

    宣威军几个月来的事务几乎在杨丛义手中,马上就要离开,该交接的账目,花了两个时辰,一笔笔交接清楚,不带走一两银子,不带走一个铜钱。

    第二天上午,杨丛义脱下军甲,一身布衣出现在港口,来送行的只有姚昶、苏仲等几个最先跟着他的军官,其他人都在军营。

    时辰不早了,杨丛义抬手笑道:“多谢诸位前来相送。”

    苏仲道:“监军,到了京城多多保重啊,有时间可要来昌国看看我们。”

    杨丛义笑道:“杨某已经不是监军,可别再监军相称,军中该有的规矩可不能忘,不能大意。宣威军在广南出的风头有些大,可能已经引起某些人不满和记恨,以后你们低调一些,不要出风头,不要得意忘形,好好等待再次立功的机会,一定能再次高升。”

    姚昶恭恭敬敬谢道:“杨大人在宣威军带领我等屡次立功,我等受益良多,如今也封官授职,算是混出了头。可以说,没有杨大人就没有我等今天的一切,不论大人以后是否还在军中,若有事用得上我等,派人给捎个信,一定尽心竭力!”

    罗聪拿出一个小包裹,递过去道:“大人,临安花销大,这些钱是我去年押送那人进京,朝廷给的赏赐,那么大阵仗,唯独赏我一人,实在过意不去,就给大人当作盘缠吧。”

    杨丛义抬手推开,笑道:“朝廷赏赐给你,你就拿着,若是觉得钱多,请大家吃几顿饭吧。我有朝廷俸禄,临安花销虽大,节俭一些,还是能生活的,况且我去临安不是吃喝逍遥,也不会有太多花销。”

    随后抬手向众人行礼一圈,笑道:“诸位,跟你们一起共事我很高兴,但朝廷有令,不得不依从。就此别过了,他日有缘再聚!”

    “杨大人珍重啊!”众将抬手还礼。

    杨丛义在告别声中转身上船,从甲板回望,挥手道:“都回去吧,好好训练,切忌焦躁,好高鹜远,他日有缘,我们还会再见!”

    说完转身进了船舱,消失不见。

    一声号响,海船渐渐离岸。

    “姚兄,监军方才说的是什么意思?”苏仲问道。

    姚昶望着海船飘远,回道:“杨大人是想我们好好把宣威军撑下去吧,从回易护卫队忽然变成朝廷禁军,对我们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最近还是踏踏实实的,不要乱出风头的好,不然真不知道会有什么祸患。”

    苏仲道:“凭本事打仗,我们能有什么祸患?”

    姚昶无所谓的回道:“就凭我们不到四千人的回易护卫队抢了五万广南军的风头,抢了一万殿前司精锐的风头。你们想想,我们什么都没有,一没人,二没粮饷,三没军资后勤,我们把仗打成这样,他们把仗打成那样,朝廷里的高官会怎么看,他们的面子往哪儿搁?不找我们麻烦就怪了。低调点,才能在禁军里立足,再想出风头,也许就会有人给我们挖坑下套了。”

    “那我们怎么做?”苏仲忽然认真起来。

    姚昶道:“少说话,不出门,埋头练兵。”

    随后又道:“据我猜测,马上就会有新统领过来,赵统领不会在宣威军太久了,也许会找我们麻烦的就是新任统领。”

    苏仲、罗聪等人默然无语。

    海船渐渐走远,在天边变成一个小黑点。

    众人转身离开,宣威军以后的路,他们要自己走了。

    。。。。。。。。。。。。。。。

    烈日高悬,万安军的天空,闷热难耐,一阵大雨之后,稍稍清凉不到半个时辰,整个天地便犹如火中蒸笼,脸上、身上的汗水滚滚而下,淌成小河。

    在外劳作的人们,不到午时就只能回家避暑,直到日头偏西,将落之际,方能进田,给稻田锄草放水。

    万安军一年到头,太阳似乎都悬在头顶,一年只有三季,春秋和酷暑,一到三四月份进入夏季,便没人再想出门。

    州衙里十多个衙役躲在衙内,在树荫下或坐或躺,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就是有事,这等天气也不是做事的时候,此时该做的就只有手拿芭蕉叶,给燥热的身体送点凉意,以免自己被热死。

    “来人!”忽然一声喊叫,打破众人夏日午后最惬意的乘凉时光。

    然而衙役们睁眼相互看看,谁都没有起身的意思。

    “去啊,磨蹭啥,大人在喊人了!”一人开口。

    “狗子、三娃,说你俩呢,你们看啥,轮到你们了,还不去看看大人有啥事!”一班头模样的衙役手指两个愣头愣脑的小子。

    狗子和三娃急忙跳起,都没来得急应一声,匆匆朝大人所在的衙房跑去。

    而其他人则在二人走后,继续摇着芭蕉叶,闭眼休息。

    狗子和三娃到了衙房外没敢直接进去,站在屋外问道:“大人,找小的有啥事?”

    “进来回话。”屋内传出一个声音。

    二人犹豫了一瞬间,随即抬脚进屋。

    谁知他二人刚刚进屋没走几步,就听大人厉声训道:“出去!收拾干净再进来!”于是急忙退出屋外。

    二人互望一眼,啪啪啪将衣裳和脚上的灰土拍掉,又相互将头上的杂草一一摘除,再检查一番,觉得没有问题之后,方才再次抬脚进屋。

    狗子和三娃提心吊胆在屋内站定,抬头一看,见大人正盯着他们,脸跟他们一样黑,心里顿时一颤。

    狗子战战兢兢开口问道:“大人,有啥吩咐?”

    这官员五十上下,身穿绿色官服,坐于书案之后,看着屋内两个衣衫不整的衙役,一言不发,面沉如水。

    “大人,有事只管吩咐,小的马上去做。”狗子和三娃莫名心慌,只想赶紧逃离。

    “蓬头垢面,成何体统!还有你们这身衣裳,何至于破损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