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独宠-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暂不能改变现状,只能对最近这批退伍人员尽可能地做好安排。她揪着太子的衣袖,bb说了一通。首先,最紧要一事是建立整个军队系统的铭牌,人牌相应,人在牌在,便于统计战损和战后安排。其次,不能继续作战的伤兵会是各地武装力量的一个很好补充,或留在战场后方等待康复,就此定居边关,或返回原籍当乡勇教官、县尉等职。再者,北关打下的一大片土地不能没人,需要青壮年去开垦广袤的土地、修筑堡垒、守边立寨。愿意退役的兵卒可就地分土领田,哪怕羯夷囚犯和奴隶也能找到活计,能种田的当佃农,不会种田可以出卖劳力。最后,不但要给烈士家人抚恤银,流芳祠里再辟一处忠烈碑林,记上所有为国捐躯的烈士姓名,哪怕不知道名,也得把军中编号刻上去。

    顾辞这次脑洞开得很热血,有点担心给袁懿找麻烦了,不过,他的实际行动更激进。

    隔几日,太子首次上朝奏对,一是上折请示补充詹事府,二是提请为北关战损统计出力,皇帝很大方地把詹事府任免权和战后事宜全部交给他,户部李枞和兵部池睿配合为之。下了朝,太子开始点名抓壮丁,七个詹事只留下三个,主簿两人,十个舍人留下四个。谷策是少詹事的领头人,太子一气把习七、顾翃、顾翂和顾文恺几个都拉来给他打下手,顾文慎塞去和妹婿贾舍人当同僚。这一下把顾辞惊了好大一跳,不过有编制的人只有习七和顾文恺、顾文慎,其他都是免费苦力。

    小弟配齐了,太子先约了池睿和李枞来谈开大会定框架。

    不得不说太子妃给两位尚书培训出了好习惯,一看到旁边站着甘茗等东宫宫女在记录会议纪要,两人的发言俱言简意赅绝无废话,进展相当顺利。除了已经习以为常的谷策,其他列席的人,包括顾辞的这些堂兄们都暗自心惊。北关人员统计一事由习七和顾翃配合池睿去做,一个本就在那儿呆了好几年,一个是舅兄袁钊还留在北关镀金,肯定能帮上忙。各种钱粮的统计和调配,李枞得了顾文恺和顾文慎的帮忙还不满足,想从太子妃处借人,甚至不避嫌地‘暗示’要上折请太子妃审计这项专款,被黑脸的太子撅回来。李枞暗戳戳地想,账可以拿到东宫来算,找个太子不在的时间,把结果报去给太子妃也不是不可以嘛。

    商议数日后,太子把老婆的宝贵意见很好地归纳总结发扬光大,给皇帝上了一份分量十足的折子。

    除了顾辞提的四点要求,奏折里还提出了补充意见。

    一是战损不能单纯写人数,太子奏请将九康堂的大夫们纳入军医编制,在战损报告里必须让军医附上验尸报告,除了能精确核对死亡人数,更重要的是致命伤位置,不但提高军医的心理和技术能力,也能为战术动作设计和训练提供依据,还可以改进盔甲和武器设计。

    二是北关打下的一大片广袤新领土,应该分出一部分给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军人,每人按其级别和功勋可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在役时不能转让、出卖或自己耕种,只会拿到每年定息的田租,退役之后可自由处置。退役军人如愿意回到原籍或关内,除了应得的免税土地额度和遣散费,还应妥善安置到各地巡检司和村落的乡勇里,由当地官媒负责帮他们娶妻成家。这些人不管剿匪还是维护当地治安都很好,并且也可以让地方官少受一些当地循吏豪强的掣肘。愿意留在边关的人可比回原籍者多得一倍免税额度。

    三,要让军人们知道这些优待不是白条,抚恤恩赏不是等到战后统一清算完战果才给,应即时发放给退伍兵士。而且土地不是荒地,有人在垦荒、种植、修路——他们俘虏了这么多羯夷人自然就是要干这个!当然,也少不了囚犯们。除了谋逆的陈速和景田伯一家,仁慈的皇帝许久没有灭族了,以后也请保持这个好习惯。同样仁慈的太子请皇帝扩大流刑的株连范围,十族以内、五服之亲全部去垦边吧!辽阔北关需要你们!

    四是阵殁将士的抚恤银将由其父母和子女均分,子女未成年,则由当地官府按月发至成年,妻子有可能改嫁,给十两足矣。同时还要按年发放其本人阵亡时到退役期限的余下所有兵饷,如此方可让其子嗣得以生活无忧。无子嗣至亲者,可从孤儿营里挑选五岁以下身体强健的男孩传承香火,等兵饷用完了,由朝廷出钱将这些孩童抚养到十五岁。

    这些举措可谓惊世骇俗,极其优容将帅士卒,满朝文武就此开始争论不休。武官无不称颂太子‘仁慈宽厚,爱兵如子’,文官显然觉得抚恤厚待太过,易出畏死情绪,不过这话要说得婉转,‘思归而怠战’。

    太子一条条驳斥,‘士得受赏田’这点肯定都没异议吧,努力打仗,土地就会越来越多。上阵畏缩,就地格杀,敢当逃兵,用命拼出来的这些东西也彻底没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打?

    至于想抠几个银球来花的人说‘恐国库无力支撑’,被李枞拿出来的专款预算打脸。最后的问题其实集中于两点,一个是巡检司这一故吏杂役人情最复杂的部门要做调整,给武人腾地方,一个是孤儿营如何管理。

    皇帝听得饶有兴致,对太子的提议绝大部分都准了,至于孤儿营的事,毓仪长公主和铁梅寺本就一直在做,让太子妃接过此事,具体条陈另行上折。

    散朝后,李枞兴冲冲地带着铸宝司掌司去熔银子,池睿、段昂和任合一起开始合计平南军和安东军的人员统计,唐尚书自觉去东宫与满面寒霜心疼媳妇被抓丁的太子好好聊一聊县一级衙门如何做胥吏职责的变更。最后的结论是,巡检司编制暂不变动,还归于府县领导,里面的人员和乡勇一样归于兵部管理,优先以退伍士兵担任其中各级职务,不再任用没服过兵役的当地人,领巡检司的县尉与县丞同为从七品,必须是退伍军人出身,以后不合格新兵可入乡勇或巡检司。

    太子通过詹事府的几夜加班加点,给相关部门都下发了行事历,具体到日期和人员,至于你们内部是不是用此行事历,倒不强求,只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没有负责人签名,太子只管找尚书。

    于是户部、吏部和兵部,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行事历来。

97 孤儿营() 
自从袁懿回来后,顾辞万事不管,只围着他转,现在有些意外地接到孤儿营任务,也算有事可做了。她不敢一下子把此事推向全国,虽然各地溺死女婴的事天天在发生,但不是简单发善心掏笔钱就能解决这个现象,先了解一下毓仪手里的孤儿营经营状况再决定。

    不得不说,幸亏是她娘在办,不然早八百年前就亏得破产了!

    孤儿营里两个大杂院,男女分开,建了个义塾让孩子读些书,七八岁时依其材质送去某个铺子当杂工,或编入护卫队预备役里操练。男孩子好些,长大后自己交了赎身银去官府立户,或入顾家名下产业,当个侍卫都可,不愁出路。女孩子数量本就多,只有少数人可以去铺子做活,或入选护卫,大部分都是年纪差不多了,交给官媒或依其自愿婚配了事。像甘梅、甘泉和甘菊这种际遇的简直凤毛麟角,人力资源完全没充分利用起来。也就是说,毓仪完全是在烧钱,养大了塞去当免费学徒,或送点银子当嫁妆打发掉。

    这种赔钱生意做了十来年,心好大……

    小小吐槽一下娘亲的顾辞斗志昂扬地开始蹲在小书房里搞调研、做计划。

    这种属于纯粹的慈善,不能像奖学金一样要求学成之人回过头来捐款,所以钱得精打细算的花。首先,住处肯定要男女隔离,不然对女孩不方便,影响名声,和住宿制学校一样,对这方面的管理要很严格才行。其次,既然有义塾,那对他们而言,学技能比读书更重要,‘勤工俭学’完全可以用在这里。师傅反倒不是问题,放出去那么多宫女内侍,相信他们很愿意发挥余热。再来要考虑他们的出路,顾辞希望东宫能把男子都尽量收了,这绝对是最忠心的班底,看袁懿对开疆扩土这么热衷,这些人以后有的是地方可以去施展。女子才是她操心的重点。她们以后的婚配并不容易,鳏夫、贫民为多,庄户愿意娶的都少,概因她们的谋生技能有限,很多嫁出去的姑娘跟被买回去的丫鬟一样,任婆家打骂,还得管生儿子!所以从小结识的男孩子会成为她们的首选,但小夫妻又都在大杂院里长大,没有积蓄,没有经验,到了外面不一定能适应,过得好的并不多。

    她最犹豫的是,女婴让不让领养?她没有民间溺死女婴的数据支持,不知道被‘收养’的女婴最后落到何处,一刀切又怕让孤儿错过好人家。最后还是定了个‘不许领养,只可定向助养’的原则,以观后效。

    ***********************

    给无聊的老婆找了活干,却被冷落好几天的太子忍不住主动来小书房腻歪,顾辞把做好的计划书扔一边,好好犒劳了他一次,累得沉沉睡去。袁懿一身畅快,神清气爽地抱媳妇,开始翻阅计划书。

    第一页总览,简明扼要,思路清晰,但没什么干货,直接跳过。

    第二页是人员结构,三岁以上的孩子全按年龄段分为十人一组,每组一个组长,任务的领派由组长负责;一岁以上三岁以下的孩子必须每三人有两个十岁以上的孩子亲自看顾,不得擅离,即便有事,也得找到接手人方可离开;而一岁以下的婴儿需要一对一的看护。

    第三页乃房屋标准,学堂多大,房舍每屋的标准大小和摆设,桌椅灯具等共用家具,热水循环和地暖火墙一套系统,淋浴马桶等卫生系统,户外活动空间等都细细规定了,不同的只在于床。三岁以下的孩子每屋四人,一人一床带高柜,有**的空间;三岁以上则是六人一间,上床下桌柜的紧凑设计。

    第四页开始介绍日常安排,半天上学,半天干活,按组替换。从养鸡、喂鸭、打扫庭院,到洒扫收拾、洗碗做饭、看孩子等,样样列得详实,归为甲、乙、丙三类,分由不同年纪的孩子去完成。比如甲类里的守夜、看孩子等精细活只能由十岁以上的孩子去做,乙类的炒菜、做饭、洒扫、担水等,七岁以上就可以,丙类的喂鸡鸭、摘菜等轻省活,三岁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负担,这样整个孤儿营除了几位塾师和营官,完全不需要其他杂役,甚至肉蛋还能自给自足,多了拿去卖也能赚点。田地倒是特意注明只有男营有。

    第五页是需要的资源,精通各方面技能的塾师几位,马车几辆,田地果园几亩,房舍几间,学舍几坪,启动资金几何。

    第六页是启动资金的预算,从物料到工钱一一列明,甚至还有指导如何照顾婴儿,怎么看孩子的小册子刻印要花多少钱都有,真真是事无巨细。

    第七页自然紧接着每年收支预算,按人数多少列明不同花销和可能产生的收益。即便是贴钱,其实也不多。因她特意指定了捐款的铺子可以在十三岁的孩子里优先选人,去其铺子免费工作三年,不同数额对应不同人数。免费工有时间限制,早八点晚六点,包午饭,隔五天休息两天。

    第八页是整个孤儿营的制度规范,例如银钱的出纳会计管理,每月报账给捐款人,除塾师外,其他服务人员两年一换,稽查官每月不定期去五次,查看情况,孩子们干活要按班轮换。任何人如被孩子投诉或举报,立时卸职待查。任何分配或指定给孩子们的东西,都归其自有,与孤儿营无关,不得滥用,还特意注明每人的柜子都要有锁。课休日没有安排到活的孩子可以由组长和至少一位塾师带队出去玩。有了这个制度,营长最大功能是指定各组组长,解决纠纷矛盾和处理突发事情,完全没什么贪污**的机会,更何况,营长和出纳会计一样,干两年就走人,当然更有可能转为塾师。

    第九页写明可调剂的事项,例如女孩子不得领养可以指定助养,若是女孩很多,三岁以下的男孩也可以放在女营这边,三岁之后再去男营。义塾对外开放,普通人家孩子来上学,一年五百钱到一两银子,交费住宿也可。还有捐款多少以上可以在大门口的育慈碑上留名,按时间顺序排列,与金额无关。不过每月财报上肯定有捐款数额和时间,若是求善名的财主官绅,怎么可能错过这个机会。我家宝贝太会挣钱了!幸亏田庄早就给她管了,不然多亏得慌!

    第十页空着待补。只是袁懿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是她没考虑到的。***********************华灯初上,尽职尽责的明庭没让任何人打扰到‘书房议事’的太子夫妻,顾辞醒时还以为天没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