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吉利重犯定海'2',城亡之日,王刚节公锡朋,及定海镇总兵葛公云飞'3',处州镇总兵郑公国鸿'4',同日殉。余尝读葛公年谱而为之志。今读上元梅先生为王公家传,言二公当日事大略同。独葛公年谱言公守晓峰岭'5',葛公守土城'6';此言公守土城,而葛公守晓峰。余志与梅先生传,皆据两家状以书,而有此牴牾。何哉?考城之陷,实自晓峰,两家子弟,岂心有恶乎是,而故为舛讹者欤'7'?抑皆不亲目当日事,而传闻失实欤?当二公之殉,大臣奏言葛公死东岳宫,乃据当日谍报所言'8'。东岳宫在土城,葛公死实转战至竹山门,定海县民徐宝求尸以归,其言宜信;而谍者第知城危时'9',葛公在东岳宫,则以为城陷战亡,必死其处耳。然则葛公之守土城,于此乃益有征'10'。且以定海本镇兵,而当土城之冲,于事理亦宜然。然此皆不足论。
论其大者,则二公皆非所谓折冲疆场'11',有死难不可夺之节者哉?且晓峰之陷,徒以未得炮耳。持饥疲数千之卒,捍悬海之危城'12',当敌大队,譬犹徒手以搏豺虎,久必力尽而自毙。世岂有咎其为豺虎所爪噬之一臂'13',指而以为不死者乎?夫何足讳而为之掩也。
始定海既复,夷䑸;泊海壖'14',夷人登岸,杂市贾贸易,钦差大臣裕谦'15',执谍者二人,愤割剥焉,而张其皮城门,夷闻大恨。闻人言,公力战时中贼炮伤一足,乃陷于贼。贼效裕公所为而糜尸'16'。呜呼!岂不尤惨烈哉!三镇同战殁,而公尸未归,则或此言其可信也。
司马迁曰:“人皆有一死,而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17'彼轻重得矣'18'。则或一决而死,或菹醢而死'19',等死耳。乃吾观古忠臣烈士,当其被祸尤烈,则后之人尤感激焉。抑独何欤'20'?夫人之心,必有所之'21',彼之于利禄名位者,日颠倒于膏梁文绣'22',酣豢惨怡悦'23',人见之者且将厌焉,而彼方泰然自以为得也。忠臣烈士,崎岖险难,或展转刀锯鼎镬之间'24'。浅夫陋人,攒眉蹙额,以谓大戚,至相悲涕。亦安知夫受之者不必甘焉。如人奔走于尘暍'25',倏然而清风,出浮云,以游乎埃壒之表'26',犹夫利禄名位之徒之泰然方自以为得耶?孔子曰:“求仁而得仁”'27',人能各得其所欲得,又何憾焉。
公任寿春'28',尤得军士心,寿春天下雄师,骁勇善战,公所将数百人至定海'29',多从战殁,罕生归者。吾故因读公传,论传所不及而并著之,以备史官采录云。
注释:
'1'王刚节:王锡朋,字樵慵,顺天府宁河县(今河北省宁河县)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第二年九月,英军二次攻占定海,王锡朋以寿春镇总兵守卫定海(在浙江舟山群岛南部),因孤立无援,英勇战死,谥刚节。《王刚节公家传》,梅曾亮撰,收《柏舰山房文集》中。跋尾:即“跋”,是写在书籍或文章后面,以说明著作成因、写作过程、发表评论为主的一种文章体裁。'2'英吉利重犯定海:1840年7月英军第一次攻占定海,衙因疾病流行和当地人民反抗而撤退。1941年9月25日英军再次进攻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率五千守军,激战六昼夜,相继战死,定海失守。'3'葛云飞: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雨田,道光武进士,死谥壮节。'4'郑国鸿:字云堂,湖南凤凰厅(今凤凰县)人,死谥忠节。'5'晓峰岭:在定海县西南。'6'土城:在定海城关。'7'舛(chuǎn)讹:差错。'8'谍报:向上级报告的情报。'9'第:但,只。'10'征:证明,验证。'11'折冲疆场:在战场冲锋陷阵。'12'悬海:隔海。悬:悬绝。定海在舟山群岛,与陆地悬隔。'13'爪噬(shì):抓咬。噬:咬。'14'䑸;(zōng):船舰。海壖(ruǎn):靠近海岸的海水。'15'裕谦:清末蒙古镶黄旗人,原名裕泰,博罗忒氏,字鲁山,嘉庆进士。1840年署两江总督,次年二月受命钦差大臣,赴浙江负责海防。九月定海陷落,英军于十月进攻镇海,裕谦率兵四千抗敌,镇海陷落,投水而死。'16'糜其尸:砍碎尸体。'17'“司马迁曰”:语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18'彼轻重得矣:指司马迁论死之轻重得宜。'19'醢:肉酱。'20'独:语气词,相当“其”。'21'必有所之:改写有一定的欲望。'22'颠倒:反复,在这里有沉迷、沉溺之意。膏梁:美味食品。文绣:华美漂亮的衣服。'23'酣豢:酒肉。豢:食谷之兽。'24'刀锯鼎镬(huò):皆古代刑具。'25'尘暍(yè):风尘暴热。'26'埃壒(ài):尘埃。壒:尘埃。'27'求仁得仁:求仁德而得仁德,意为要求得到了满足。'28'寿春:旧县名,治所在今安徽省寿县。'29'将:带领,率领。
鸦片战争时期,桐城派许多作家出于爱国热情,积极支持反侵略的斗争,姚莹、梅曾亮、鲁一同、王拯等,都曾写过反对侵略,赞颂抗敌将领和悼念阵亡将士的诗文。梅曾亮为定海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王锡朋写了《王刚节公家传》,王拯在该文基础上又写了本“跋尾”,热情歌颂了王锡朋等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并借司马迁死有轻有重的名言,斥责了达官贵人“日颠倒于膏梁文绣”的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