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子:对抗和争斗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是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的。因为在那以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只有局部地接触和交往,
没有人知道完整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下,郑和船队的最后一次远航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对于本国辽阔疆域以外的世界,中国人并没有太多
好奇。
阿拉伯和印度商人与欧、亚、非大陆都有贸易往来,但是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印度洋上。
美洲的文明与其他大洲之间横隔着两个大洋,相互之间毫无往来。
欧洲也是相对孤立和封闭的,除了阿拉伯商人带来的东方的讯息,欧洲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大多来自神话和幻想。
但是就在1500年前后,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开始显露出一些此前从未出现过的地方。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
由地理大发现而兴起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的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这个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由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的,它们也由此在16世纪上半叶成为第一代世界性大国。
瓜分
一开始是两个国家的争抢。
他们争抢的是海洋的权利。这两个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开启了近代殖民主义的狂潮,在竞争中扩张,在竞争中合并,并且在欧洲其
他国家引起连锁反应,把世界历史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1。《托尔德西拉斯条约》,沿子午线瓜分世界。
托尔德西拉斯,距今天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西北150公里的一个小镇。今天的小镇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但是它在世界历史上却是大名鼎鼎。1494年6月7日,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这里签署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
这是一个今天看起来非常奇怪的条约。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佛得角以西2056公里或者西经48度到49度之间,从南极到北极划出一条分界线。
在分界线以西的地区,专有权归西班牙,葡萄牙的远征考察活动只能在分界线以东进行。两国都不得占领已经归属基督教统治者所有的任何领土。
在世界历史上,这是第一个由两个国家瓜分世界的条约。
显然,这是一个最终的妥协方案,在这个方案之前,在大西洋上的一系列海上争夺和宫廷里的折冲樽俎就已经开始了。
早在1481年,罗马教皇批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的《阿尔卡索瓦斯条约》。在罗马教皇的训谕中,教皇保证葡萄牙国王的主权要求,它
囊括“加那利群岛以南和几内亚西面及其附近将要找到的或取得的一切岛屿”。这位前任教皇的训谕明确巩固了葡萄牙这个海洋探险先行国的
权益。但是在1493年,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从中横生枝节,早先的教皇训谕被改变了。
就在哥伦布首航发现美洲,返回欧洲大陆,即将到达巴塞罗那的1493年4月中旬,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收到他们驻葡萄牙大使的报告,这份报
告让他们紧张万分,他们也许对哥伦布地理大发现产生的国际反响没有考虑过太多。因为这个时候,海上强国葡萄牙的国王若昂二世已经装备
好一支船队,准备到哥伦布新发现的地区去探险。
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意识到必须采取外交措施获得新发现地区的独占权。当时的欧洲国际公法规定,教皇有权确定不属于基督教皇的任何土
地的世俗主权归属。而此时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是一个西班牙人。他获选教皇以及早年获得的许多特权,都是由于西班牙国王和女王的影响。
当西班牙双王提出这一要求后,亚历山大六世公然站在了西班牙一边。1493年5月3日,教皇发布第一道训谕,宣称:“鉴于忏悔者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已经航行将近印度,并已发现远处一些岛屿,甚至一些迄今别人从未发现过的陆地。那里居住着许多和平生活的人民。他们不穿衣服、不吃肉,有意信奉基督教。兹确认,凡是经卡斯蒂利亚双王及其继承人所派使节发现的每一处岛屿和陆地,如果从未属教皇管辖,就归该国王及其继承人行使充分权利。”
这道训谕虽然明确承认了西班牙能够对古巴、伊斯帕尼奥拉群岛(今天的海地)和巴哈马群岛行使主权,但是对新发现地方的处理办法不
能让西班牙满意。西班牙驻罗马大使警告了教皇。于是教皇又颁布了两道倒填日子的训谕。确认从南极到北极,“从众所周知的亚速尔群岛和
佛得角群岛中的任何地点以西及以南一百里格为界。”在这条界线以西将要发现之地,凡不属于基督教的君主所有者,均属卡斯蒂利亚。
在巴塞罗那,葡萄牙大使看过这两道训谕后认为,教皇的这个训谕不能让他们感到满意,因为葡萄牙国王的希望是在这条分界线和非洲之
间发现更富饶的土地和大陆。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找来哥伦布,希望他能提供一些必要的意见,为西班牙获得更大的权益。哥伦布的建议是那样
野心勃勃,虽然没有任何遗留的文字,但是教皇颁布的第四道训谕中却明显带着这种咄咄逼人的架式。他确认西班牙无论在向西或向南航海或
旅行中,无论他们在东方地区、西方地区,或在西、葡分界线上以及在印度发现的陆地,都归西班牙所有。
第四道训谕让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大为吃惊,这道训谕对葡萄牙十分不公正。它剥夺了葡萄牙追求了一个世纪的向南航行到印度的东方航道
。而西班牙则可以沿西非海岸将主权扩张到任何地方。
若昂二世断定和教皇的谈判将会毫无结果,便直接找西班牙国王和女王磋商。修改原定训谕的内容,缩小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面对强硬的葡萄牙国王,西班牙双王不可能僵硬地坚持自己的权利。他们心里清楚,西班牙在海军和商船实力上还不是葡萄牙的对手。一
旦两国动武,那么他们和西印度群岛之间的交通就会发生危险。
于是,才有了这个著名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在以后100年的时间里,这个条约被双方认真地执行了。
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德和伊萨贝尔女王欣然同意这个条约,因为它明确保护了哥伦布在1年前向大西洋西部航行新发现的领土,避免了与邻国
的战争危机。而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在里斯本隆重宴请谈判的使臣,将这个条约的签订视为他一生中最大的胜利,因为它保证了葡萄牙几代国
王已经开始了近1个世纪的向非洲南部海洋探索的利益。
许多历史学家将世界史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那是因为地理大发现将整个世界联成了一个整体,从那以后的世界面
貌与以往相比,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揭开了一个全球人类相互沟通的新时代。
而历史偏偏让世界史的这个新开端出现在欧洲西南部边缘地带,做出这个大发现的最早的两个主角,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伊比利亚
半岛的国家。
从世界历史来看,这是欧洲西南角的两个毗邻国家第一次瓜分世界的条约。而这两个国家在欧洲既不是最富有的国家,也不是最有实力的
国家。更奇怪的是,他们对这个分界线所实际囊括的广阔的领土毫无所知,对相互隔绝的全球世界和不同文明也只刚刚有了一点点接触。
为什么恰恰是这两个欧洲西南角的国家,在这个条约签署之后不久,各自都建立了世界性的大帝国,并且开启了一个欧洲文明主导的世界
历史的新纪元?
他们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呢?
海洋
如同欧洲的一只脚,伊比利亚半岛从地中海伸向大西洋,葡萄牙就是面向大西洋的脚背。这个地处欧洲最西端的小国,只有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陆地边境与西班牙接壤,700年来很少变更。在这片资源匮乏的土地上,只宜于种植小麦、葡萄和油橄榄。漫长的海岸线成为许多航海者的定居点。到13世纪末,葡萄牙有了自己的商船队,到地中海的加泰罗尼亚、大西洋的比斯开湾和英格兰之间进行贸易。
1。恩里克王子的事业——葡萄牙的海洋探索。
葡萄牙12世纪从西班牙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王国后,这个地处偏僻的欧洲天主教小王国成为欧洲最单一的民族。在欧洲许多国家的民族意识
还很模糊的时候,葡萄牙就已经很强烈地表现了出来。14世纪末,葡萄牙居然打败了强大的邻国西班牙,因此两国的边界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安
宁。
领导葡萄牙人打赢这场战争的是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后来,他娶了贤淑的英国公爵之女为妻,在他们生养的5个孩子中,有4个成为历史
人物。长子杜亚尔特后来继承了王位,而老三恩里克则为葡萄牙奠定了海上霸权的基础,成为地理大发现的鼻祖。
1415年,葡萄牙攻打北非穆斯林的商业重镇休达港,19岁的恩里克王子作为先锋,最早攻入城内,亲自在城墙上升起葡萄牙的军旗。
这次行动改变了恩里克王子的一生。不久,他放弃了结婚和家庭生活的念头,离群索居,把他的全部时间用来解答伟大的非洲和海洋之谜
。
1418年,恩里克王子离开首都里斯本,来到葡萄牙深入大西洋的最南端的海角萨格里什。作为基督骑士团的总团长,他用骑士团的资产开
办了航海学校,建立了天文台、图书馆,在距萨格里什以东20公里的拉各斯建立了港口和船厂。这里实际上成为了葡萄牙的国家航海大本营。
以后的40多年,他一直呆在这里。1460年他在这里大海的涛声中与世长辞。
恩里克的名望越过国界,许多威尼斯和热那亚的航海家来到葡萄牙为他效力。有一件事情对恩里克王子的航海事业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全
欧洲最著名的制图家犹太人贾富达·克雷斯奎斯从马卡略岛来到葡萄牙,他集两代人之力,收罗了几乎所有当时关于地球的资料。
恩里克王子最初的目标是葡萄牙周边的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他按照封建制度将这些岛屿封给发现者,不久那里就生产出糖和酒,开
始向国家缴纳大量的赋税。他的第二个目标是非洲的博雅多尔角。许多世纪以来,许多航海家流行着一种迷信,再往南就是“黑暗的绿海”,
海水沸腾,烈日如火。1434年,埃亚内斯船长终于跨过了这个魔鬼之角,发现那是一个富饶之国,整个葡萄牙欣喜若狂,“航海势在必行,生
命无可惋惜”,在葡萄牙年轻一代的心中激荡着航海的热望。
1444年,探险船队开始了非洲探险。葡萄牙水手带回非洲的黑人,从此奴隶贸易让航海变得有利可图,对恩里克几十年来耗费国家资财航
海的批评之声变成了赞誉。恩里克成立了“皇家非洲公司”,垄断了对非洲的探索,他独创了对西非冒险的船只征税抽成的制度,使探险成为
葡萄牙全社会人人都可参与的事情。到恩里克去世,被葡萄牙画进地图的非洲西海岸已经达到了4000公里。
无论人们对恩里克王子航海的宗教动机有多少揣测,但是,葡萄牙背向世界商业中心的压力促使它走向大海,独自探索新的航路。
2。香风弥散——远东到欧洲的香料道路。
15世纪,欧洲的经济中心在地中海,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这些城市国家的大小船只往返穿梭在地中海、北海。他们把来自东方的奢
侈品辗转运到欧洲各地,获取巨大的利益。1423年,威尼斯总督自豪地炫耀自己的政绩:威尼斯有小型船只3000艘,中型船只300艘,巨型战舰
45艘,水手36000人,每年用于贸易的资金达到1000万杜卡。而当时教皇的仆人每年的收入只有30杜卡。
最让欧洲对威尼斯商人侧目而视的是,他们垄断了香料贸易。在欧洲中世纪,香料的贵重只有黄金可以比拟。欧洲大量的肉类需要用香料进
行保存,没有香料,他们只能用臭肉充饥。在公元11世纪,欧洲的胡椒是按粒计算的,有钱人的外号是“胡椒袋”,可以用胡椒买田置地。胡椒的重量是用天平和戳子来称量的,还要关紧大门,以免过堂风吹跑贵重的胡椒面。
漫长的香料之路就是当时的世界贸易之路,在远东,今天印度尼西亚群岛的香料,被当地人采集运往市场后,由穆斯林商人买下,用独木舟运到马六甲,沿印度海岸运到霍尔木兹或者亚丁,再由埃及的驼队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