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41117尹鸿谈中国电影的传统与伦理 尹 鸿-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19日 10:16
    主讲人简介: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内容简介:伦理电影曾一度被称为中国的主流电影,从二、三十年代的家庭伦理片到以谢晋为代表的第三代伦理影片导演,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传统伦理片。他影响了中国一代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其中,被认为传统伦理片最后一位导演的谢晋更是在中国影坛上一枝独秀,其电影创造的观众人次记录在中国电影史上可能不仅前所未有也可能后无来者,即便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淡化以后的1998年,北京零点…中博影视调查系统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的1500位18岁以上的市民所进行的调查中,仍然有25%的观众选择了谢晋为他们“最欣赏的国内导演”,其得票率超过了居第二位的张艺谋%。本讲将围绕第一、第二代导演和第三代导演早期的作品,阐释中国传统伦理情节剧的发展,演变,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和艺术特色等。
    (全文)
    那么从这个历史上来讲,就是中国电影跟世界电影的诞生相比我们大概晚了十年,大概晚了十年。但是从那以后,那么到现在到2005年,就是中国电影百年诞辰,那么在这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当中,中国电影出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也成为我们中国人这一个世纪以来的巨大的一笔精神财富。那么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电影大概形成了四个基本的传统。
    第一个传统我把它称为文人电影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艺术电影的传统。这个传统主要的特点它是指一批电影艺术家用个人的经验、个人的风格、个人的视野去观察生活,观察现实。因此他们的作品不太讲究故事性,也不太讲究戏剧冲突,更多是强调个人对生活对世界对现实的一些感悟和书写。那么在这方面的一些经典性代表作,大家非常熟悉的像费穆先生的《小城之春》。那么《小城之春》它虽然描写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个战乱时代,但是它并没有过多去关注社会现实,更多地去关注社会矛盾,而是更多地去关注一个家庭当中人跟人之间微妙的感情矛盾,感情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去书写人生的感伤、人生的无奈。因此它相对来说,脱离社会矛盾,脱离社会的戏剧性冲突,更多地关注个人,关注人的情感,那么这个电影很典型地体现了我们所谓的文人电影、艺术电影的特点。
    那么第二个传统是中国百年电影当中最主流的一个传统,我们把它叫做政治电影的传统。而它在政治电影传统当中,我们诞生了大量的政治意识形态电影。因为这一百年的中国历史,充满了冲突、充满了斗争,包括阶级斗争一直在我们这一百年历史当中,占据了非常长的一段时期的主题。因此这一个时期的政治电影,非常的发达,而且这些政治电影应该说有相当一部分对于凝聚民族的向心力,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对新生活的渴望,对旧世界的一种认识或者一种憎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我们熟悉的1949年以后,正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推出的献礼片之一《青春之歌》也是根据小说改编的。那么它表现了一位青年女知识分子,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摆脱了个人的孤独、个人的反抗、个人的苦闷,在党的领导之下,加入革命大家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最后成就为一个英雄。虽然是非常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性,但是由于在当时它跟当时的社会氛围的一致性,以及艺术表现上的力量,使这部电影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精神,几代人的人生价值观。而且直到今天当我们回头去看这样的电影的时候,虽然它的生活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了,但是我们依然会被那种信仰主义的生活,那种叙事的力量所感动,那么这是一类电影。
    那么第三个传统实际上是我把它称为娱乐电影的传统。它更多是商业电影。比如说在我们今天在记忆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上海电影的时候,在我们过去的主流电影史上,我们一般表现的都是左翼电影,一般是表现的进步电影。但事实上,在中国的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出现过大量的商业娱乐电影,其中比如说比较著名的就是张石川编导的《火烧红莲寺》。《火烧红莲寺》后来形成了一个系列,实际上是中国早期的武侠神怪的这一类类型的商业电影,非常发达。虽然这些电影当中也有一些糟粕,也有一些我们认为庸俗或者说我们认为它的审美格调比较低下的这样一些作品,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为我们赢得电影市场,为我们民族电影工业的生存,应该说做出了贡献。
    而最后一种就是我今天要介绍到的伦理情节剧的传统。所谓伦理情节剧传统是指在这一百年电影历史上,更多是采用一个传统情节剧的模式追求戏剧性、故事性,以家庭为中心,表现家庭的伦理冲突和伦理矛盾,道德冲突和道德矛盾,以此来折射社会现实的这样一批电影。应该说这样一批电影在中国的电影史上曾引起了广泛观众的热烈欢迎。比如说我们最早的一部电影1923年张石川、郑正秋编导的《孤儿救租记》,在当时它创造了收视的可以说票房的或者说上座率的最高记录。许许多多人到电影院去看,而且都含着眼泪去看这样一部被深深地感动的这样一部电影。那么一直到我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非常著名的一个导演谢晋先生导演的一批电影,比如说《牧马人》、《天云山传奇》一直到《芙蓉镇》,那么这些电影在八十年代,可以说当时中国能看电影的人,绝大部分都看过。而且不仅看过,都为之感动过,那么这样一个电影传统,在中国的电影史上,形成了许多经典性的作品,而且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而且跟广大观众的社会伦理情感之间达成了非常强烈共鸣。他们不仅给大家提供了娱乐,更重要的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心理抚慰,给大家提供了一些现实的一些想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这是我今天要讲的中国伦理情节剧的传统。
    那么这批电影我们刚才讲到它的主要特点,绝大部分都是以家庭作为核心场景。大家知道家庭在中国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中国的词汇比如说我们叫国家,这个国家这个词呢,把家和国连到一起。换句话说,我们认为家庭是一个小社会,而国家呢是一个大家庭,所以在我们民间的很多传说当中,很多比如东北人,东北人都喜欢说我们家。比如说他说我们单位,他说我们家的某某人在干什么。我们一开始都不太能够理解,说我们家是干什么?最后我们听清楚,原来是说他们单位。那么实际上我们这个家和国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在儒家文化当中就已经形成了。大家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从身到家,到国到天下,我们是连成一起的。因此我们认为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国家是家庭的放大。因此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传统当中,我们这样讲究血缘关系,讲究家庭关系的这样一个国家传统当中,家庭在社会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换句话说,这个社会最大的变化,它一定是在社会上的种种动荡,种种变化最终它反映到家庭关系的变化当中,影响到家庭关系的变化,最后大家发现,家庭的父子矛盾、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婆媳关系、夫妻关系这一切关系的变化实际上反映的是国家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变化。而反过来说当我们国家要重建,社会要重建的时候,我们往往要从家庭开始。所以说我们看中国历史上来讲,什么时候那个社会分崩离析的时候,那个家庭的矛盾、家庭的困境也是最多的时候。而什么时候那个社会、国家安定的时候,也是家庭关系最安定的时候。所以家和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而且在我们的艺术传统当中大家都知道,《红楼梦》表现的是一个大家族,但是《红楼梦》的艺术价值不仅在表现了这个大家族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人物,我们反映了一个社会历史的一个变迁,一个社会历史价值观念的一个冲撞,那么这是我们所认为的《红楼梦》的价值。大家知道文学艺术跟历史教科书最不同的是,历史教科书寻找的是共性,寻找的是事件的进程。但是我们的文学艺术所提供的是这个进程当中,每个个体生命对这个进程的感受,在这个进程当中他所体验到的痛苦,他所体验到的忧虑,他所体验到的快乐。因此文学艺术它之所以有感染力,就在于它所提供的历史是人的历史,有人性的历史,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历史。所以这个通过家来写国、写社会的这样一个传统,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悠久传统,同时也是中国电影的一个优秀传统。而正是这样一个优秀传统使它和广大的观众之间达成了非常长时间的心理共鸣,所以往往这类题材的电影,这类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它往往能赢得非常广泛的社会反响。比如说我这儿举到的例子,像郑正秋的《姊妹花》,在当时在上海连续放映了67天,当时中国的电影市场是完全开放的。换句话说,我们每个月有数百部电影甚至有五十到一百部电影有可能会同时投放到市场上去,但是呢,我们一部电影能够在一个城市里面放映67天,这就说明它所赢得的这种空前的观众反应。包括蔡楚生《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上海连续放映了三个月,在上海的一个地方的观众人次就达到了八十余万人次,八十多万人次,非常不得了,也可以说几乎当时能看电影,有条件看电影的人几乎都看过。而且《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仅在当时有非常高的观众观看人数,而且直到以后很长的岁月当中,它都是我们中国电影的经典作品。包括后来电影频道在重播《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去看,还有很多人为之感动。所以有人把它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电影。
    而谢晋电影,那么他在中国所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应在当时也是空前的。正好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人正在重新去感悟“文革”十年给我们的创伤。而且我们在寻找这种创伤怎么让我们能够内心得到平衡。但是谢晋用他特殊的家庭政治伦理情节剧的方式,既让我们去反省反思“文革”,和“文革”之前的所有的政治畸形带给我们的这种迫害,但同时又带给我们一些心理上的慰藉,带给我们一种内心的一种安慰。那么这是我们讲这批电影有非常悠久的传统。而且大家知道我们讲这个伦理情节剧传统它往往跟中国的古典文化传统有联系。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实际上建构了一个我们常常说的所谓的陈世美的模式,一个忘恩负义一个后来发达了以后忘记了自己的糟糠之妻,而且背叛了自己原有的出生传统这样一个故事。而这个陈世美的故事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我们已经非常多地去描写。比如我们京剧里面《铡美案》里面所表现的这个故事,实际上跟它有非常类似的地方。比如说谢晋的电影当中所表现的大量的那种才子佳人故事,一个非常优秀的文人,正直的文人,那么在受到政治迫害以后,遇到了一个非常美丽、年轻、善良的一个女性去拯救他。这种才子佳人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传统当中也非常悠久,大家去读我们的唐诗宋词,看我们的元曲,里面有大量的知识分子跟一些女性之间,香草美人之间这样一种象征关系,这也是一个非常悠久的传统。包括谢晋电影这种忠臣受难    的这种传统,大家知道从我们古代以来,我们一直从屈原开始,屈原、岳飞那么挨着这样一个很悠久的传统,就是忠贞爱国,忠贞为民的这样一些人受到了冤屈,这样一个故事原形非常之多,所以正是这样一些故事它跟我们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或中国老百姓悠久的文化习惯有非常内在的联系,所以我们阅读起来我们更容易引起共鸣。
    那么下面我再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伦理情节剧的这些主要的特征。那么主要特征呢,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呢,就是说我们讲家和国之间的这种交织。我刚才讲到了,我们在国家当中,我们国中有国,家中有国。实际上我们看,从《桃花扇》开始,实际上在我们很多表现家庭关系,在家庭困境,家庭危机的作品当中,它往往都表现了社会表现了国家。那么我们刚才讲到《一江春水向东流》,虽然它表面上表现的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一个家庭的分分离离,悲欢离合的这么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抗战八年,在抗战八年的过程当中,一个家庭的变迁,它折射的是这个社会复杂的社会变故,复杂的社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