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际观测到这样一个历史,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问:1:0的历史究竟发生了没有?当观测结

果是“胜”的时候,它显然发生了;而当观测结果是“进了两个球”的时候,它却显然没

有发生!可是,我们描述的却是同一场比赛! 

  DH的本意是推翻教科书上的哥本哈根解释,把观测者从理论中赶出去,还物理世界以

一个客观实在的解释。也就是说,所有的物理属性都是超越于你我的观察之外独立存在的

,它不因为任何主观事物而改变。但现在DH似乎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1:0的

历史究竟是否为真”这样一个物理描述,看来的确要取决于历史族的选择,而不是“客观

存在”的!这似乎和玻尔他们是殊途同归:宇宙中没有纯粹的客观的物理属性,所有的属

性都只能和具体的观察手段连起来讲! 

  但DH的支持者辩护说,任何理性的逻辑推理(reasoning),都只能用在同一个退相干

家族中,而不能跨家族使用。比如当我们在“胜,平,负”这样一族历史中得到了“1:0

的精粒历史发生了”这样一个结论后,我们绝不能把它带到另一族历史(比如“没进球,

进1球,进2球,进2球以上”)中去,并与其相互比较。他们把这总结成所谓的“同族原则

”(single family rule),并宣称这是量子论中最重要的原则。 

  这一点先放在一边不论,DH的另一个难题是,在理论中实际上存在着种类繁多的“退

相干族”,而我们在现实中观察到的却只有一个!还是拿我们的量子联赛来说,就单单一

场比赛而言,我们在前面定义了一个退相干族,也就是“胜,平,负”。这一族中包含了

3大种粗粒历史,它们之间都互相退相干。这看上去一点都不错,但问题是,并不只有“

胜,平,负”这样的分法是可能的,还有无穷种其他的分法,其中的大部分甚至是千奇百

怪,不符合常识的,但理论并没有解释我们为何观测到的不是这些另外的分类! 

  比方说,我们从理论上定义3种历史:“又胜又平”,“又胜又负”,“又平又负”

,这3种历史在数学上同样构成一个合法并且完好的退相干族:它们的概率可以经典相加

,你无论观测到其中的哪一种,就无法再观测到另外的两种。但显然在实际中,一场比赛

不可能“又胜又负”,那么DH就欠我们一个解释,它必须说明为什么在现实中的比赛是分

成“胜,平,负”的,而不是“又胜又平”之类,虽然它们在数学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在这个问题上,DH的辩护者也许会说,理论只有义务解释现实的运作,而没有义务解

释现实的存在!我们是从现实出发去建立理论,而不是从理论出发去建立现实!好比说“

1头牛加1头牛等于2头牛”和“1头斯芬克斯加1头斯芬克斯等于2头斯芬克斯”在数学上都

是成立的,但数学没有义务解释为什么在现实世界中,实际可供我们相加的只有牛,而没

有斯芬克斯这样的怪兽。在这一点上实证主义者和柏拉图主义者往往会产生尖锐的冲突,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我们在后面将会略微讨论到的超弦理论。弦论用10个维度来解释我们的

世界,其中6个维度是蜷缩的,但它没有说明为什么是6个维度蜷缩,而不是5个或者8个维

度,这使它受到了一些尖锐的诘问。但实证主义者常常会对这样的穷追猛打感到奇怪:因

为只有假设6个维度蜷缩才能解释我们观测到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4维的),这就够了嘛

,这不就是所有的理由吗?哪还来的那么多刨根问底呢? 

  不过DH的支持者如果护定这样一种实证主义立场的话,他们也许暂时忽略了建立这个

理论的初衷,也就是摆脱玻尔和海森堡的哥本哈根解释——那可是最彻底的实证主义!不

管怎么说,在这上面DH的态度是有些尴尬的,而有关量子力学的大辩论也仍在进行之中,

我们仍然无法确定究竟谁的看法是真正正确的。量子魔术在困扰了我们超过100年之后,

仍然拒绝把它最深刻的秘密展示在世人面前。也许,这一秘密,将终究成为永久的谜题。 

  ********* 

  饭后闲话:时间之矢 

  我们生活在一个4维的世界中,其中3维是空间,1维是时间。时间是一个很奇妙的东

西,它似乎和另3维空间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最关键的一点是,它似乎是有方向性的!拿

空间来说,各个方向没有什么区别,你可以朝左走,也可以向右走,但在时间上,你只能

从“过去”向“未来”移动,而无法反过来!虽然有太多的科幻故事讲述人们如何回到过

去,但在现实中,这从来也没有发生过,而且很可能永远不会发生!这样猜测的理由还是

基于某种类似人择原理的东西:假如理论上可以回到过去,那么虽然我们不行,未来的人

却可以,但从未见到他们“回来”我们这个时代。所以很有可能的是,未来任何时代的人

们都无法做到让时钟反方向转动,它是理论上无法做到的! 

  这看起来很正常,无法逆着时间箭头运动,这似乎天经地义。但在物理上,这却是令

人困惑的,因为在理论中,似乎没有什么特征可以显示出时间有一个特别的方向。不论是

牛顿还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它们都是时间对称的!中学老师告诉你t0时刻的状态,你就可

以向“未来”前进,推出tn时刻,但也可以反过来向“过去”前进,推出…tn时刻。理论

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时间只能向tn移动,而不可以反过来向…tn移动!事实上,在基本层

面上,不管时间是正着走还是倒着走,它都是符合物理定律的!但是,一旦脱离基本层面

,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时间之矢却神秘地出现了:假如我们不考虑单个粒子,而考

虑许多粒子的组合,我们就发现一个强烈的方向。比如我们本身只能逐渐变老,而无法越

来越年轻,杯子会打碎,但绝不会自动粘贴在一起。这些可以概括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定律

,即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它说,一个孤立体系的混乱程度总是不断增加的,它的量度

称为“熵”。换句话说,熵总是在变大,时间的箭头指向熵变大的那个方向! 

  现在我们考察量子论。在本节我们讨论了DH解释,所有的“历史”都是定义得很好的

,不管你什么时候去测量,这些历史——从过去到未来——都已经在那里存在。我们可以

问,当观测了t0时刻后,历史们将会如何退相干,但同样合法的是,我们也可以观测tn时

刻,看“之前”的那些时刻如何退相干。实际上,当我们用路径积分把时间加遍的时候,

我们仍然没有考虑过时间的方向问题,它在两个方向上都是没有区别的!再说,如果考察

量子论的基本数学形式,那么薛定谔方程本身也仍然是时间对称的,唯一引起不对称的是

哥本哈根所谓的“坍缩”,难道时间的“流逝”,其实等价于波函数不停的“坍缩”?然

而DH是不承认这种坍缩的,或许,我们应当考虑的是历史树的裁剪?盖尔曼和哈特等人也

试图从DH中建立起一个自发的时间箭头来,并将它运用到量子宇宙学中去。 

  我们先不去管DH,如果仔细考虑“坍缩”,还会出现一个奇怪现象:假如我们一直观

察系统,那么它的波函数必然“总是”在坍缩,薛定谔波函数从来就没有机会去发展和演

化。这样,它必定一直停留在初始状态,看上去的效果相当于时间停滞了。也就是说,只

要我们不停地观察,波函数就不演化,时间就会不动!这个佯谬叫做“量子芝诺效应”

(quantum Zeno effect),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芝诺的一个悖论,也就是阿喀琉斯追

乌龟,他另有一个悖论是说,一支在空中飞行的箭,其实是不动的。为什么呢?因为在每

一个瞬间,我们拍一张snapshot,那么这支箭在那一刻必定是不动的,所以一支飞行的箭

,它等于千千万万个“不动”的组合。问题是,每一个瞬间它都不动,连起来怎么可能变

成“动”呢?所以飞行的箭必定是不动的!在我们的实验里也是一样,每一刻波函数(因

为观察)都不发展,那么连在一起它怎么可能发展呢?所以它必定永不发展! 

  从哲学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对芝诺进行精彩的分析,比如恩格斯漂亮地反驳说,每一刻

的箭都处在不动与动的矛盾中,而真实的运动恰好是这种矛盾本身!不过我们不在意哲学

探讨,只在乎实验证据。已经有相当多的实验证实,当观测频繁到一定程度时,量子体系

的确表现出芝诺效应。这是不是说,如果我们一直盯着薛定谔的猫看,则它永远也不会死

去呢? 

  时间的方向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它很可能牵涉到深刻的物理定律,比如对称性破

缺的问题。在极早期宇宙的研究中,为了彻底弄明白时间之矢如何产生,我们也迫切需要

一个好的量子引力理论,在后面我们会更详细地讲到这一点。我们只能向着未来,而不是

过去前进,这的确是我们神奇的宇宙最不可思议的方面之一。 


第十二章 新探险三 






castor_v_pollux  

连载:量子史话   出版社:   作者:castor_v_pollux  


   

  好了各位,到此为止,我们在量子世界的旅途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已经浏览了绝大多

数重要的风景点,探索了大部分先人走过的道路。但是,正如我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的那

样,对于每一条道路来说,虽然一路上都是峰回路转,奇境叠出,但越到后来却都变得那

样地崎岖不平,难以前进。虽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但精神和体力上

的巨  
大疲惫到底打击了我们的信心,阻止了我们在任何一条道上顽强地冲向终点。 

  当一次又一次地从不同的道路上徒劳而返之后,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处在一个巨

大的迷宫中央。在我们的身边,曲折的道路如同蛛网一般地辐射开来,每一条都通向一个

幽深的不可捉摸的未来。我已经带领大家去探讨了哥本哈根、多宇宙、隐变量、系综、

GRW、退相干历史等6条道路,但要告诉各位的是,仍然还有非常多的偏僻的小道,我们并

没有提及。比如有人认为当进行了一次“观测”之后,宇宙没有分裂,只有我们大脑的状

态(或者说“精神”)分裂了!这称为“多精神解释”(many…minds intepretation),它名

副其实地算得上一种精神分裂症!还有人认为,在量子层面上我们必须放弃通常的逻辑(

布尔逻辑),而改用一种“量子逻辑”来陈述!另一些人不那么激烈,他们觉得不必放弃

通常的逻辑,但是通常的“概率”概念则必须修改,我们必须引入“复”的概率,也就是

说概率并不是通常的0到1,而是必须描述为复数!华盛顿大学的物理学家克拉默(John G 

Cramer)建立了一种非定域的“交易模型”(The transactional model),而他在牛津的同

行彭罗斯则认为波函数的缩减和引力有关。彭罗斯宣称只要空间的曲率大于一个引力子的

尺度,量子线性叠加规则就将失效,这里面还牵涉到量子引力的复杂情况诸如物质在跌入

黑洞时如何损失了信息……等等,诸如此类。即便是我们已经描述过的那些解释,我们的

史话所做的也只是挂一漏万,只能给各位提供一点最基本的概念。事实上,每一种解释都

已经衍生出无数个变种,它们打着各自的旗号,都在不遗余力地向世人推销自己,这已经

把我们搞得头晕脑胀,不知所措了。现在,我们就像是被困在克里特岛迷宫中的那位忒修

斯(Theseus),还在茫然而不停地摸索,苦苦等待着阿里阿德涅(Ariadne)——我们那位可

爱的女郎——把那个指引方向,命运攸关的线团扔到我们手中。 

  1997年,在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UMBC)召开了一次关于量子力学的研讨会。有

人在与会者中间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究竟他们相信哪一种关于量子论的解释。结果是

这样的:哥本哈根解释13票,多宇宙8票,玻姆的隐变量4票,退相干历史4票,自发定域

理论(如GRW)1票,还有18票都是说还没有想好,或者是相信上述之外的某种解释。到了

1999年,在剑桥牛顿研究所举行的一次量子计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