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支强大的敌方舰队,问题是大英帝国竟然发现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合适舰船去对付它们。除了十艘战列巡洋舰,英国所有的装甲巡洋舰、巡洋舰都不是它们的对手,战列舰又太慢,除了新锐了“伊丽莎白女王”级,但目前,也只有“伊丽莎白女王”号刚刚服役,而且为了对付奥匈海军装备了380毫米主炮的新锐战列舰,还去了地中海。
丘吉尔突然意识到小小的奥匈海军竟然给皇家海军制造了足够的麻烦,这是在战前谁也没有料到的。
李海顿一直留在德国,一面是关注着这次海上行动,另一方面,则是与德国新任的海军大臣舍尔上将继续探讨如何加快新舰的建造。他一直认为,海战的结果就是海军实力的真实体现,以弱胜强只是一些偶然事件,虽然人们会对此津津乐道,但真正决定海上胜负的还是在船台上。
数一下德国海军目前所拥有的战列舰:“德意志“级、“拿骚”级、“赫尔戈兰”级、“恺撒”级、“国王”级和“巴伐利亚”级,看上去很强大,排水量也只比英国战列舰稍低一些。但若是仔细分析一下双方的力量对比,就会明白在日德兰海战时舍尔上将所面对的尴尬处境和悲哀。
想想历史上这些战列舰的主炮尺寸:“德意志”级和“拿骚”级是280毫米,其余的德国战列舰都是305毫米,而英国人却有九艘装备了343毫米主炮的战列舰、五艘装备了356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和五艘装备有381毫米主炮的战列舰,不要说德国的火炮制造技术领先于英国之类的话。制造技术只代表了射击精度要略好于对方,但主炮口径的巨大差异却真实的存在着,305毫米的炮弹最重也只有460公斤,但381毫米炮弹的重量却足足有920公斤,难道920公斤重的炮弹和460公斤重的炮弹砸在舰身上造成的伤害会相差不多吗?想一想,当舍尔站在“国王”号上在面对英国人扑面而来的15英寸炮弹时内心所面对的恐惧和颤栗。
德国人还有胆量与英国人干了一架,李海顿估计若是自己在面对那种情况下,绝对是二话不说,掉头就跑。
由于缺少战略储备,德国海军在1913年开工建造,准备装备380毫米主炮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因为缺少足够的装甲钢,到战争结束时都没有建成。
德国海军在整个欧战期间困守港内,并不是因为怯懦或是什么所谓的德皇的命令,而是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绝望:让这些装备12英寸主炮的战列舰去面对装备了15英寸主炮的英国战列舰,无异于让他们去自杀。
李海顿突然想到某个为“用渔船打军舰”而感到沾沾自喜的海军,简直无言以对,你是说他们无知呢,还是说他们真的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海军。
还好,这个世界,由于李海顿的存在,德国海军在无畏舰时代并没有因摸索主炮配置方式而走“六边形主炮塔布局”的弯路,这使得德国海军的舰船设计师们在有限的预算内有足够的排水量为他们的主力舰装备上更大口径的主炮,而不用削弱防御。
现在,德国海军的主力舰“德意志”级是280毫米主炮,“拿骚”级装备的是305毫米主炮,“赫尔戈兰”级和“恺撒”级装备的是和奥匈海军“联合力量”级一样的330毫米主炮,而“国王”级则装备了更大口径的350毫米主炮。
而且因为李海顿在战前未雨绸缪地囤积了大量稀有金属,德国人则不必因为没有足够的优质钢而不得不下停下“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建造,虽然他们因此不得不动用了大量黄金储备。“巴伐利亚”级的停工对德国海军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除了“巴伐利亚”级,他们根本拿不出能与英国人对抗的战列舰。
李海顿与英格诺尔元帅和斯佩上将商议的结果就是尽快完成五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建造工程,在这一级主力舰服役之后,就能够拥有足够的实力与英国皇家海军来一场真正的主力决战。对于战舰的战沉,李海顿的观点也很独特,“战列舰就是一种拿来和对手消耗的东西,比的就是工业能力和国家实力,只要造的比对手多,比对手要快,就是再大的损失,也会最终会取得海上的胜利。为了得到海洋权益,就是花费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六九、意大利(一)
到1915年8月,东方战线的战斗就基本平息了下来,俄国糟糕的道路和交通成了阻碍德奥联军继续进攻的最大干扰。由于冬天即将来临,德奥联军稍稍后撤,在波尔多高地南布格河和戈伦河一线构筑了防线。
俄国人再次得到了休养的机会。
东线德军分成了三部分:兴登堡指挥第4和第20集团军在北线,与里加和明斯克守御的俄军对峙,马肯森集团则在南线与波姆-艾尔莫利将军指挥的奥匈大军与俄军作战,鲁登道夫则指挥德第8和第10集团军在布列斯特,作为整个东线的战略预备队。
130万的俄军战俘在德军或是奥军的驱使下复员转业,成了铁路工人。在这些筑路大军的辛勤劳作下,加利西亚和东普鲁士的铁路向乌克兰腹地延伸着,极大地改善着前线的物资供应状况。
按照李海顿的意思,只要俄国人不投降,德奥联军就每年向俄国腹地推进200公里,然后再修上200公里铁路,以巩固前方的战局。
现在李海顿把目光对准了南方,地中海始终是他战略的核心。控制地中海,把英国人逐出这一地区,他就可以拿下至关重要的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然后就能进军印度洋,动摇英国人的根基。
控制地中海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物资供应来源,从而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解决掉计厌的意大利人。
席卷整个欧洲的战争在1915年就犹如一场剧情跌宕起伏的大戏,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和战场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在五月之前,俄国人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整个加利西亚,兵锋指向西里西亚和匈牙利,看起来整个奥匈战线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崩溃。而英法联军在萨洛尼卡和加利波利半岛的成功登陆也让人容易联想到土耳其人的溃败,在人们的意识里奥斯曼军队根本不值一提。
这种情况促使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选择加入到协约国一方。
但整个情况从五月份开始却发生了巨大的反转,在加利波利半岛,土耳其人顽强地挡住了50万英法联军的进攻,最重要的是在加利西亚的反击战役中,俄军在德奥联军的打击下全面崩溃,不仅丢失了波兰和半个乌克兰,而且还丧失了进攻能力。
罗马尼亚完了,塞尔维亚在苦苦支撑,英国人的加利波利战役看样子也将会遭受一场惨败。现在同盟国把矛头转向了意大利。
意大利人陷入到矛盾当中,国内反战声高涨,政府和议会也陷入分裂,有人主张继续作战,有人主张退出战争。这让意大利军队都感到困惑。
7月在维也纳举行的军事协调会议上,经过一番争执,康德拉和法尔肯海因终于达成协议:在1915年东线作战进入尾声时,立刻调集兵力进攻意大利。李海顿表示奥匈无法单独承担对意大利作战任务,要求德国方面抽调最少两个集团军参加对意作战。德奥陆军参谋部将集中六个集团军对意大利展开全面进攻。
具体的作战目标是:一、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二、切断协约国地中海的海上运输线;三、分散英法联军在西线的注意力。但关于具体行动计划,却一直悬而未决。法尔肯海因执意在凡尔登发起一场大的攻势,李海顿却希望西线维持现状,德国人把更多的兵力用于东线和地中海地区。
到7月底,奥匈帝国从东线抽调的三个集团军基本上已经在意奥边界集结到位,第3和第6集团军和蒂罗尔地方防卫军3个师共56万人集结于南蒂罗尔山区,由欧根大公出任南线奥军总司令,博洛耶维奇出任总参谋长。博洛耶维奇把司令部搬到了南蒂罗尔的波赞后,就开始着手策划和制定反击计划。
由于李海顿的坚持,法尔肯海因终于同意将马肯森集团军群由巴尔干一线调往亚平宁战场。贝洛上将指挥的德国第9集团军和加尔维茨炮兵上将指挥的德第12集团军所组成的马肯森集团本来计划用于塞尔维亚战场,但李海顿并不准备先攻占已经疲弱的塞尔维亚,经过一番争吵,法尔肯海因最终同意将这两个集团军投入对意大利作战。
在的里雅斯特的海军司令部,这是欧洲战争爆发以来奥匈军方第一次召集有陆海军将领参加的联席作战会议。在欧战爆发后,奥匈海军由于作战出色,已经从陆军部独立出来,终于成为一个与陆军部平起平坐的部门。参加这次由皇储李海顿亲自主持的作战会议的高级将领包括南线奥匈陆军总司令欧根大公、陆军南线总参谋长博洛耶维奇上将、德国陆军巴尔干集群总司令马肯森元帅、海军总司令涅戈万海军上将、专程从维也纳赶来的陆军总参谋长康德拉上将,以及参谋南线作战的奥德各集团军司令等人。
博洛耶维奇上将所制定的计划是由奥匈军南蒂罗尔集团与德军贝洛集团组成主要攻击集群,在特伦蒂诺发起攻击。奥匈第3集团军、蒂罗尔防卫军和德第9集团军45万人攻击方向为维琴察和帕多瓦,目标是切断威尼托区85万意军主力的铁路补给线。奥第6集团军则沿加尔达湖东侧向南推进,目标是维罗纳和曼托瓦要塞。由奥匈第7、8集团军和德第12集团军所组成的东线集团则在战役开始之前在伊松佐河区展开反击,把意军主力的注意力吸引在伊松佐河一线。
由于伊松佐河特殊的地形根本不利于大军团展开作战,这一点高级将领们都已经达成了共识,意大利北部战役的主攻方向将从南蒂罗尔展开。
李海顿认为在伊松佐河一线摆放三个集团军,肯定是浪费,这一地区复杂的山地和沼泽地形最多只能一次性投入一个集团军的作战兵力。于是他提出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由海军陆战队3个师在拉维纳进行登陆,切断维尼托地区意军的铁路运输补给线。其后,第7集团军再加上3个新组建的克罗地亚师和1个达尔马提亚师将会利用这些港口登陆。如果进展顺利,德第12集团军也将从意奥边界撤出作为后续部队继续由海路运送到意大利。然后两面夹击,把意军主力消灭在威尼托和特伦蒂诺地区。
但李海顿的计划却遭到了一致的反对,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规模如此巨大的登陆行动,这样的行动计划对于后世见惯了大规模登陆作战的李海顿来说只是平常,但对于奥匈帝国的高级将领们而言简直不可思议。
他们一致认为李海顿简直太疯狂了,这样的计划决不可行。
七十、意大利(二)
这个时代,几乎各国的将领们都认为大规模的登陆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这是思维的误区。虽然英国人在达达尼尔海峡正在采取这么一次大规模的行动,但它正在遭受失败,即使是土耳其人都能把他们挡在了加利波利半岛。
李海顿知道英国人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大规模登陆本身,而是国为他们选错了地点,达达尼尔海峡狭窄的水道和加利波利半岛狭长的地形都不利于登陆部队展开攻击,反而有利于防守一方。
博洛耶维奇说意大利军队并不强,完全能够从正面突破,然后把他们分割,并不需要进行一次海上冒险。虽然意大利海岸几乎就没什么防御,而且奥匈海军也取得了亚得里亚海的绝对控制权,但他们还是认为那是在冒险。
拉维纳城意大利东北部,位于博洛尼亚以东大约110公里,距海边大约有13公里。在这里登陆的困难在于拉维纳只有一个很小的港口,陆军重装备的运输和登岸是个大问题。海军部的意见是在安科纳港附近登陆,然后占领这座港口城市,但这样做又与威尼托地区的战役计划关系不大,等于开辟了第二个战场。
李海顿则极力主张选择位于意大利北部蜂腰部的拉维纳作为登陆场,奥匈军队如果在这里登陆成功并且展开部队,就等于在意大利军队的后方把他们与罗马之间的联络拦腰斩断,从而使在意大利北部的主力军队陷入包围之中,意军将会在战场上两面受敌,陷入到夹攻,这样极有可能促使战斗力本来就不强的意军崩溃。
奥匈海军在战前倒也开展过两次登陆演练,并且能够在滩涂搭建简易的浮箱码头,可以解决一部分装备和人员上岸的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拉维纳附近海岸水深较浅,大型舰船无法靠近海岸,海军部必须征集到足够的小型运输舰船,而且还要保证航道的绝对安全。
这问题倒不大,从波拉或的里雅斯特到拉维纳只有110海里左右,运输船大约只用10小时就能够抵达意大利海岸。最重要的是随着三艘“伊斯特里亚大公”级战列舰的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