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鹰旗下-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列金不愿作奥地利人的傀儡,拒绝了切尔宁的建议。

形势变得越来越有利于苏维埃的军队。

一月底,赤卫军从三方面向塔甘罗格的卡列金残部发起进攻,科尔尼洛夫也放弃了罗斯托夫,率领他手上的志愿军向库班流域转移。

绝望之中的卡列金开枪自杀,短命的顿河军政府陷入到混乱之中。

奥地利人终于坐不住了,由于不便自己出面,他们派出了乌克兰军团里的三个哥萨克师,在罗斯托夫登陆,并且把华工军团也派到了前线。

卡列金自杀以后,纳扎罗夫将军成了新的顿河哥萨克军长官,为了生存,他开始与过去的敌人进行合作。

最高军事委员托洛茨基于二月中旬下令赤卫军向罗斯托夫发起进攻。

宋焕章所指挥的华工军团第7师在乌克兰军所控制的马里乌波尔上岸,然后向布拉文河一线推进。在塔甘罗格以北的基尔诺夫卡镇,中**团和忠于纳扎罗夫的卡缅斯克哥萨克团一起,与进攻的赤卫军展开了一场激战。

这也是中**团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战斗。

双方围绕着马特维耶夫铁路大桥的控制权展开激烈的争夺。布拉文河两岸不断地有炮弹在落下,铁路线已经被炸毁,钢轨沿着路基七零八落了散落着,枕木被拆下来修了工事,有一些燃烧着的木头还在冒着黑烟。

萨布林所指挥的赤卫军想强渡布拉文河,在几艘汽船的拖拽下,满载着赤卫队员的木船冲上了河岸。赤卫军用猛烈的火炮压制着河岸工事里的中国部队。在炮击中有一些人吓得逃离了战壕,但这些逃兵很快被横飞的弹片打倒在地。

战壕里从来没有经历过战火的中国劳工们吓得不知所措,偎缩在壕沟下面。

“敌人上来了,回到战位,准备射击!”军官们嘴里吹着口哨,躬着腰在战壕中来回奔跑,不时照着一些不知所措的士兵屁股上踢上一脚。

俄国人沿着河滩开始发起冲锋,啪!不知谁先开了第一枪,之后炒豆一般的枪声响了起来。第一次参加战斗的劳工们大多紧张的发抖,许多人无所适从,枪声稀稀拉拉,若是在平地上估计赤卫军早就冲上了阵地,还好,俄国人陷在了河滩上的泥地里,移动缓慢。

在另一侧,赤卫军沿着铁路线两侧排着稀疏的散兵线向基尔诺夫卡镇外推进,在镇外的华工军团阵地上见到敌人的冲锋变得有些慌乱起来。很多平生第一次拿枪向人开枪的劳工害怕了,趴在战壕里胡乱地射击一气,子弹漫天飞舞,就是打不着人。

张维城在阵地的机枪旁边,用望远镜观察着敌人的动向。那些赤卫军看来也没受这什么训练,还不如他手下的这些劳工。阵地上有些人没等发命令就开枪了,他们忍受不了这种紧张的气氛,可是敌人还在500米之外。

气得张维城站在战壕里又骂又喊,可是用处不大,他只好命令手下的排长们用脚去踹那些正在开枪的士兵们。可是用处不大,连续不断的射击声淹没了他的叫喊声,张维城丧气地挥了挥手,向机枪手下了命令:“开火!”

李光头把满脸都是污泥的脑袋靠在枪柄上,指头扣动枪机。

“嗒嗒嗒嗒!”清脆的枪声连续不断地响了起来,华工军团所装备的布雷达机枪是意大利人以英式刘易斯机枪的仿制品,但使用的是意大利制式的6。5毫米标准步枪弹,后座力实际是要比德奥两国的轻机枪要小。

随着阵地上几挺机枪开始开火,马上就见到了效果,一小撮正在往前冲锋的赤卫军立即向小土坡后面溃退,在光秃秃的土地上留下了几具死尸。赤卫军中有经验的士兵也不多,在遇到攻击时不是原地寻找掩蔽物,而是转过身去开始逃跑。

张维城舒了一口气,敌人看来比他的手下也强不到那去。

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天,到了傍晚,天空中飘起了小雨,大地变得湿漉漉的。双方在基尔诺夫卡镇外来回争夺,到处都是弹坑和烧焦了的土地,还有像黑土块似的尸体。天黑以前,华工军团的增援又赶来了,萨布林所指挥的赤卫军退却了。

赤卫军的进攻止住了脚步,奥地利人把战俘营里的哥萨克挑了出来,然后重新武装起来,不断地派往顿涅茨地区。

在补充了兵力后,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又有了底气,不再象前一阵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科尔尼洛夫的志愿军又集结到了罗斯托夫,他现在手上又有了大约3万人。他现在迟迟没有发动反攻,是在等待着与纳扎罗夫将军的到来。两人需要商量着补充部队和从罗马尼亚运来的军用物资的分配方案。真是令人讽刺的事,原来的俄军总司令现在却要仰仗过去敌人的接济。

到了三月九日,在抵挡住了赤卫军的进攻之后,纳扎罗夫将军在顿河军事议会秘书处主任博加耶夫斯基少将的陪同下,从塔甘罗格坐火车到了罗斯托夫。应邀到罗斯托夫来参加会议的哥萨克将军们已经到齐了:科尔尼洛夫坐在长桌一边,面前放着一幅摊开的军用地图。他的右首坐的是白发苍苍、骨瘦如柴的阿列克谢耶夫将军,这位前总司令在十月政变后,正好不在彼得格勒,最终逃了出来,避免了遭受被关押的命运。另一旁是代表邓尼金的鲁科姆斯基将军,邓尼金声称如果顿河军能够归他指挥,他将率领高加索军团南下增援。

确实是这样,邓尼金现在手中有近二十万人,是现在军事实力最强的一个。

不过,科尔尼洛夫和纳扎罗夫都不肯让邓尼金指挥他们,这家伙又不是哥萨克,凭什么能作顿河军的主。

科尔尼洛夫注视着镇定自若,信心十足地坐到桌边的纳扎罗夫,问道:“将军,请您说说,您现在有多少人?”

“二万七千人,另外我们还招募了大约三万人的华工加入了进来。”纳扎罗夫说道,“奥地利人同意向我们移交大约十万人的被俘哥萨克部队。”

“昨天我们开了一个会,决定向顿河上游进军,目标是察里津,我们的进军路线是……”科尔尼洛夫用手指在地图上指划了一下,然后说道:“我们建议阁下把您的部队跟志愿军联合起来,协同向察里津进军。分散力量——这对我们不利。”

“这不可能!”纳扎罗夫断然说道,“我们需要把赤卫军赶过顿涅茨岭,然后向北进军,推翻哈尔科夫的苏维埃政权。由于莫斯科方面与奥地利人签订有停火协议,他们不敢大规模派出军队越过乌克兰边界。我们需要首先肃清乌克兰境内的敌人。”纳扎罗夫拒绝了科尔尼洛夫的建议,他最终还是同意把奥地利所释放的战俘部队划出三万人交到科尔尼洛夫手上,两人决定各干各的。

纳扎罗夫在顿涅茨克地区行动,而科尔尼洛夫则沿着顿河向上游进军。

一三七、海军新锐

德奥海军盼望已久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舰在经过数月的调试和磨合后,终于正式加入到海军序列中。

作为在战争爆发以后唯一新开工的一级主力主力战舰,“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集德国最新的军工技术和和设计思想于一身,基本上代表了德国造船和工业技术的最高成就。由于英国人控制了直布罗陀,奥匈海军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了地中海之内。由于两艘“拉德茨基”级战巡在开战初期的优异表现,也是为了走向大西洋进行作战,奥匈海军在1915年初也向位于吕贝克的造船厂订购了两艘同级的战列巡洋舰。

而德国海军一次性订购的数量为5艘,其中两艘由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建造,剩下由但泽的硕效船厂,威廉港皇家造船厂和北海造船厂各建造一艘。实际上加上两艘奥匈海军所订购的同级军舰,北海造船厂一共承担了三艘同级主力舰的建造任务。

最初德国海军的设计方案为与“国王级”相同的四座双联装350毫米主炮塔,不过,由于得到了部分英国最新开工的“胡德”级战列巡洋舰建造方案情报,最终德国海军部决定采用奥匈海军当时正在海试的“伊斯特里亚大公”级相同的380毫米主炮,主炮塔也采用了相同的前后背负式2-3联装布置方式。

由于增加了主炮塔的重量和加强了装甲,“马肯森”级的设计标准排水量达到了35600吨,满载排水量为42100吨,超过了奥匈海军的“奥地利”级战列舰,成为德奥海军唯一的一种排水量超过4万吨的主力舰。

“马肯森”级由于采用了战列巡洋舰舰型,长度达到了230米,宽度为31米,动力系统采用了32台燃油锅炉,动力系统为四台硕效蒸汽轮机,最大功率为97000马力,设计航速为28节。

在实际测试中,各舰都可以跑出接近29节的最高航速,而采用伊斯莱亚汽轮机组的两艘奥匈战舰居然能跑出29。2节的高航速。

虽然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他们的本土舰队依然保持完整。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之后,英德舰队主力舰大都在船厂进行了超过半年的维修,而受损严重的德国战列巡洋舰队的主力舰更是在船厂经过了八个月的大修才恢复了元气。

在这期间,斯佩上将晋升为海军元帅并升任海军大臣,舍尔上将出任海军总司令,希佩尔上将则成了新任的德国公海舰队司令。索罗钦上将从土耳其调回国内,接替希佩尔出任巡洋舰队司令。

不过,索罗钦上任之后,虽然德国巡洋舰队已经恢复了元气,主力军舰也都经过大修后从内到外焕然一新。但由于美国的参战,并派出了由八艘战列舰组成的远征舰队来保护英国本土,反而更没了什么表现的机会。

目前的北海海域,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战列舰都集中到了这里。

作为曾经的海军总司令,奥匈皇帝李海顿则亲自赶到吕贝克来参加两艘新锐的战列巡洋舰的入役仪式。

这不是奥匈皇帝第一次看到他的新锐战列巡洋舰了,但作为北海造船厂的幕后大老板,他依然会为自己的船厂所建造的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战舰之一而感到自豪。相对于德国战舰所采用的深灰涂装,两艘奥匈战巡则采用了战时蓝白相间的迷彩涂装,虽然让人感到不那么威严庄重,但它们依旧是一件足以毁灭一切的海上大杀器。

威伦尼克海军上将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德国了出任奥匈大西洋舰队司令,相对于其它战列舰队指挥官,他与英国人的作战经验更丰富,也确实是指挥官的最佳人选。

李海顿在威伦尼克的陪同下,登上了以奥地利帝国特蕾莎女皇时期的第一任奥匈海军总司令命名的“弗雷德里希大公”号战列巡洋舰,并检阅了舰上的官兵。两艘军舰上服役的海军官位大多是从国内抽调的有经验的军官和水兵,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新兵,在经过三个多月的磨合训练,官兵们已经能够熟练也对军舰进行操作,而且每个人都能掌握两、三个位置的操作技能。

在这艘战列巡洋舰的身后,是“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号、“拉德茨基”号和“弗兰茨大公”号,相比较而言,排水量只有23000多吨的“拉德茨基”号看上去要比前面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号整整要小上一圈。

根据奥匈与德国海军一起制订的作战计划,在“马肯森”级服役之后,战列巡洋舰队将会移师法国的圣纳泽尔,并以它为基地,随时都有可能进入到大西洋中,威胁英国航线的安全。相对于相对狭窄的北海出口,法国海岸漫长,在飞机的航程和性能都还十分有限的年代,英国人想封锁比斯开湾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

随着《布列斯特条约》的签署,现在陆地上的战事基本上已经结束,虽然在北非和中东德奥和土耳其联军还在与英军作战,但战役规模已经变得很小。英军主力撤往了印度和波斯,在中东和北非只留下了几个师,德奥联军所要作的只是继续推进,把他们清除掉而已。

新入役的两艘新锐战列巡洋舰仍需要最后进行一些小的改装,大约需要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才能真正踏上战争的征程。

在法国战役结束后,索罗钦海军上将指挥着战列巡洋舰队向英国海岸和航路进行过几次袭击,但取得的战果并不大。英国快速舰队里五艘航速25节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对战列巡洋舰队的威胁最大,曾经有两次索罗钦几乎落入到贝蒂的陷阱里,不过都被更为善长游击战术的索罗钦海军上将机敏地给逃脱了。

英国人的战战巡洋舰并不可怕,但他们的新锐战列舰却完全不可同日语,“伊丽莎白女王”级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好的战列舰之一,相比较而言,德国海军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因为航速只有23节左右,基本上已经无法跟上战列巡洋舰的步伐。

在航空时代没有到来之前,战列巡洋舰绝对是一种很可怕的海上利器。问题是英国人薄弱的防护和设计上的致命缺陷从而导致在海军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