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妾不敢打扰陛下国事,臣妾告退!”

    江采萍跟随宫女到后殿去了,李隆基这才狠狠地瞪了鱼朝恩一眼,道:“让他到朕的御书房吧!”

    片刻,杨国忠匆匆走进了御书房,见李隆基已经就位了,连忙跪下磕头,“臣杨国忠参见陛下!”

    “起来吧!”

    “谢陛下!”

    杨国忠站起身,垂手站在一旁,他已经知道江采萍进宫了,可他却丝毫不敢提此事,便笑道:“陛下召臣进宫,是为明天朝会之事吧!”

    “正是此事,你是吏部尚书,朕想和你商量一下明天的封赏。”

    “是李庆安的封赏吗?”杨国忠小小翼翼地试探道。

    李隆基点点头,“不仅是李庆安,还有高仙芝和哥舒翰,高仙芝平定南诏,朕只赏赐了剑南军,却没有封赏高仙芝本人,哥舒翰也一样,他攻下吐蕃树敦城有功当赏,朕明天也要一并封赏。”

    说到这,李隆基取出桌上一本厚厚的奏折,这是李庆安为安西军上奏的请赏清册副本,正本已经转给兵部了,他把奏折打开看了看,道:“李庆安给安西军的功臣请赏,人数虽然多了一点,但朕还是决定答应他,明日朕在早朝上会宣布,你就不要阻挠了,知道吗?”

    这件事杨国忠已经事先得到了令狐飞的通气,他心中有数,便躬身道:“臣不敢越权!”

    “嗯!”

    杨国忠的这句话让李隆基感到满意,懂得进退才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他将奏折一合,又道:“前年朕封了安禄山为东平郡王,这件事非议颇多,朕也有压力,当然,朕不能再削他的郡王,所以朕考虑再酌情增加两名异姓郡王,你说说看,明天三人中,朕该怎么分配这两个名额?”

    杨国忠揣摩李隆基的意思,按理,封郡王一事轮不到和他商议,李隆基自己便可以确定,相必他已经想好了,可现在有又点改变主意,便找自己来商议,他一定是想取消李庆安的郡王资格,让自己来出面反对,一定是这样,今晚他没有得到独孤明月,心中恼羞成怒了。

    想到这,杨国忠摇头晃脑道:“册封郡王,臣以为不仅要有军功,更要有资历,李庆安虽然军功卓著,但毕竟他的资历浅了一点,所以臣认为哥舒翰和高仙芝二人可封郡王,李庆安等再过几年,便可以考虑。”

    杨国忠以为自己猜测得不错,有些得意洋洋,他虽然动不了安西军的封赏,但让李庆安不能如意,他心中也十分痛快。

    不料,李隆基却摇了摇头道:“朕的意思是从高仙芝和哥舒翰之间选一人,另一人李庆安不用争议。”

    杨国忠一呆,他竟揣摩错了圣意,李隆基居然还是要封李庆安,他脸上不由露出尴尬之色,干笑一声道:“如果是这样,臣以为哥舒翰居功更伟,可为郡王。”

    李隆基还是摇了摇头,“其实朕的想法是封高仙芝,哥舒翰迟封,叫你来,是想让你在明天早朝之前给哥舒翰通一个气,只要他打赢今年的东西两线战役,朕就一定会封他为西平郡王,记住了吗?一定要事先给他通个气,以免他心中不服。”

    杨国忠这才明白李隆基的意思,是要自己去安抚哥舒翰,他连忙躬身道:“臣明日一早去找哥舒翰!”

    “好吧!”

    李隆基心中惦记着梅妃,便准备起身了,这时,杨国忠又笑道:“臣还有一个建议,以保证哥舒翰的两线战役有足够的钱粮供给。”

    这倒是李隆基很关心之事,发动两线战役他最担心的就是钱粮不足,钱的问题倒可以通过银钱流通来解决,关键是粮食,他测算了一下,这场战役至少要准备一百万五十石粮食,可是这两年关中、河东、河南一带的税粮越来越少,他当然知道这是土地兼并严重的原因,导致年年入不敷出,对江淮的粮食依赖越来越大,去年平叛南诏,几乎耗尽了太仓库粮,他正发愁粮从何来?杨国忠便提出了建议。

    他精神一振,连忙道:“你快说,有什么办法?”

    杨国忠见李隆基重视,便得意洋洋道:“臣兼任转运都使,一直便在考虑如何增加江淮调米量,臣认为有两个方案可增加粮米运量。”

    “继续说下去!”

    “第一是增加漕运线,现在一年漕运粮食不过三百万石,主要就是受限于漕运能力,臣考虑能不能增加一条长江漕运线,从长江转汉水北上汉中,最后陆运到长安,臣以为每年至少可以增加二百万石的粮食;第二便是监督,臣以为江淮地方官不力也是一个原因,他们总是诉苦困难,臣认为这是借口,所以建议派亲王坐镇江淮,督促地方官运粮!”


卷九 东宫之争  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翁决定


    走长江漕运并不是杨国忠的创意。当年裴遵庆主政漕运时便提出过这个方案,事实上也曾小规模运送过,但后来没有大规模推广,但派亲王坐镇江淮确实是杨国忠的专利,历史上李隆基对他的儿子控制极严,从来就不准他们离开京城一步,但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便将他的儿子派往全国各地,但现在还是天宝十一年,至少在李隆基的心中,大唐还处于开元盛世的余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杨国忠建议派亲王坐镇富庶的江淮,确实是冒着被李隆基当场驳斥的风险,如果在一个月前他这样建议,结果肯定是被怒斥,但现在不会了,李隆基刚刚把他的长子派到安西坐镇,已经开了派亲王到地方任职的先河,说明他心中亲王不准离京的原则已经放松了。

    李隆基沉吟了片刻便道:“那你认为派谁到江淮坐镇为好?”

    “臣推荐永王璘,永王严厉正大。一丝不苟,臣以为他去江淮最为适合。”

    这就是杨国忠的目的,京城有没有粮食,他其实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到底是谁入主东宫,在三个热门的亲王中,最热门的棣王已经被囚禁,其次便是颖王和永王,杨国忠认为新东宫太子必会在这两人之中出来,但究竟会是谁?到现在也很难判断,为了能寻找到一丝端倪,杨国忠便用坐镇东南的建议来试探李隆基。

    “好吧!这件事朕知道了,朕会考虑考虑,如果可行,朕自会同意。”

    说完,李隆基站起了身,也不理会杨国忠,便离开了御书房,杨国忠呆愣愣地站了半晌,鱼朝恩上前道:“杨尚书,陛下已经走了,你也回去休息吧!”

    他提起灯笼又笑道:“我送杨尚书一行。”

    鱼朝恩提灯在前,杨国忠跟着他,心事重重地走着,瞅见四下无人,鱼朝恩低声道:“圣上再次宠信梅妃,恐怕对贵妃不利。尚书需要我做什么吗?”

    杨国忠从沉思中惊觉,他连忙道:“梅妃不用管她,关键是不要让独孤家的那位进宫,记住,无论如何不能让她进宫。”

    “我记住了,杨尚书还有什么吩咐吗?”

    杨国忠想了想又道:“还有东宫的继承人,圣上到底选择谁,这对我很重要,你一定要打听到。”

    鱼朝恩没有高力士那种政治眼光,也没有高力士对李隆基的了解,他不能意会李隆基的内心想法,因此他竟不知道李隆基其实已经定下了皇长孙,他连忙点头道:“杨尚书放心,我一定留心此事,不过……”

    说到‘不过’二字,鱼朝恩的笑容变得暧昧起来。

    杨国忠知道他的意思,便道:“你放心吧!我会给你重谢,照老规矩,明天你派心腹来我府上吧!”

    “多谢杨尚书!我还要去伺候圣上,那我就不送了。”

    鱼朝恩心中得意,向杨国忠告辞。转身走了,杨国忠望着他的背影,不由暗暗‘哼!’了一声。

    ……………………

    高力士府里,高力士背着手,慢慢踱到李庆安的小院前,负责照顾李庆安起居的管家婆连忙施礼,“老爷!”

    “李将军呢,休息了吗?”

    “老爷,他还在沐浴。”

    “嗯!等他沐浴结束,请他到我房中来,就说我有事对他说。”

    高力士吩咐完,便转身走了,管家婆望着那间门窗紧闭的浴房,她不由暗暗叹了口气,都已经快半个时辰了,他们还没有结束吗?

    浴房中热气腾腾,在足有三丈宽的大浴桶中,李庆安半身泡在热水中,正闭着眼睛享受那激情后的放松,在他身边,如诗如画姐妹一左一右服侍着他,雾气中,隐约可见她们雪白晶莹如凝脂般的肌肤。

    “大哥,明天你能封一个什么官?”如画将她那美妙动人的肉体紧紧挨挤在他身边问道。

    李庆安伸手揽住她的腰肢笑道:“你觉得我能封什么官?”

    “我觉得你能封王,什么鲁王、齐王之类,大哥管那么大的地方,最差也该封个安西王吧!”

    李庆安呵呵一笑,又仰头问如诗道:“如诗,你觉得呢?”

    如诗正在给他梳洗头发。她两腮潮红,眼睛里还荡漾着激情后的春意,她娇媚地瞥了爱郎一眼,道:“我听人说,官坐得越大,皇帝就猜忌,我希望大哥的官不要太大,平平安安的过下去。”

    李庆安呵呵一笑,道:“男人都是有野心的,每人会嫌自己官小,我也不例外,人在朝堂上,都是身不由己,不进则退,这就像走过独木桥一样,走过这一关就海阔天空,可若走不过去,只能掉进深渊粉身碎骨。”

    如诗一呆,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李庆安明白她的心事,又伸手将她揽在自己怀中,柔声对她们姐妹道:“你们放心,就算我出事。我也会把你们安排好,我会给你们足够的钱财,让你们舒舒服服度过后生。”

    “大哥,我不要钱,我只要你平安无事!”

    如诗有些动情地抱住他,焦急道:“你答应我,你不能有任何事情,你说,你快说!”

    “大哥,我也不愿你出事!”如画在旁边也道。

    李庆安望着眼前这对长得一模一样的孪生姐妹,心中暗暗忖道:‘若自己有什么事情。如诗肯定会跟着自己走,如画就不一定了,外貌虽像,心却完全不同。’

    他轻轻拍了拍姐妹俩的脸,笑道:“我只是说说罢了,我不会有事,就算当今皇帝,也动不了我。”

    如诗叹了口气,轻轻将脸贴在他胸膛上,良久,她低声道:“大哥,你马上就要娶妻了,说实话,我们都有点害怕。”

    “大哥,我也是!”

    如画趴在他耳边小声道:“我的脾气不好,我担心将来明月姐不能容我。”

    “那是你们想多了,明月是大家闺秀,心胸宽广,你看她替舞衣解除婚约,就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小心眼之人,只要你们尊重她,尊她为长,她就会善待你们,你们毕竟是我的妾,届时我也自有家规,你们就放心吧!”

    这时,门外传来了管家婆的声音,“大将军,老爷说有事找你!”

    “我知道了,这就好!”

    李庆安长长伸了个懒腰,又搂住二女在她俩的胸臀间摩挲了一阵,这才笑道:“好了,不能再泡了,咱们洗洗就起身吧!”

    如诗如画姐妹连忙起身,替他梳头擦身,片刻,李庆安洗浴完毕。换了一身舒适的新衣袍,走到院子里,管家婆连忙上前禀报道:“大将军,老爷请你到他房中去,他说有事和你谈。”

    李庆安点点头,回头对姐妹俩道:“你们先回屋收拾一下吧!明天我要参加早朝,将我的朝服取出来。”

    姐妹俩答应一声, 上楼回房去了,李庆安这才向高力士的房中走去。

    高力士房中点着几根蜡烛,灯光明亮,他正坐在灯下看书,这时一名侍女道:“老爷,李将军来了。”

    高力士放下书,只见李庆安笑着走了进来,对他施一礼道:“高翁,你找我?”

    “来!七郎,坐下。”

    高力士请李庆安坐下,又让侍女端了两杯茶进来,他笑道:“七郎,明天朝会了,心中可有什么想法?”

    “我在想,我封郡王可能性有多大?前两天李相国告诉我,我极可能被封郡王,但今晚发生了这件事,他会不会改变主意?”

    “这倒不会,我很了解他,他虽然对明月有想法,但他不会因此迁怒于你,女人固然重要,但他的江山更重要,七郎,你明白吗?”

    李庆安点了点头道:“今天哥舒翰半路拦住我,希望我能配合他发动对吐蕃的战役,圣上已经批准了,我想或许是这个缘故。”

    “哼!穷兵黩武,竟不知悔改!”

    高力士重重哼了一声,对李庆安道:“我不是说你,我是说当今圣上,他总以为现在还是开元盛世,以为天下富足,殊不知大唐已经羸弱之极,各地库房的轻货都被杨国忠卖掉,积钱于左藏,造成天下富足的假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