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4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神器被迫入蜀,朕哀叹祖宗社稷,恨己力单势薄,望爱卿能带王氏家族走出魔障,与朕携手,共还大唐朗朗青天,朕拭目以待。’

    王珙慢慢合上了信,脑海中一片空白,李隆基的手谕并没有给他带来狂喜,相反,他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被李隆基盯上固然可以证明他的价值,但同样也给他带来了压力,王珙很清楚李隆基的为人,一旦他的要求得不到回应或者满足,他便会视为仇敌,让你一死方休,现在李隆基看上了他王珙,他该怎么回应,不理不睬吗?

    王珙的心中乱作一团,他刚刚劝春娘狡兔三窟,可转眼便轮到他自己了,难道他也要狡兔三窟吗?

    王珙将李隆基的手谕放在一边,暂时不去想他,他又打开了崔圆的信,信中的内容让他松了一口气,信中没有提到李隆基手谕一事,只是希望加强崔王两家合作,在南北两唐中皆能保持住最大的利益,在信的末尾,崔圆提到了一件事,兵部侍郎韦见素已经暗中投靠了李隆基,他最近可能会有大举动,让王珙不妨留意,这将是彻底扳倒韦家的机会。

    ‘扳倒韦家’

    王珙的脑海里闪过了这个念头,其实王珙想扳倒的是裴家,尤其是裴旻,他更是想除之而后快,但裴旻他动不了,裴旻是李庆安的代言人,不过能除掉韦见素也不错,当年韦见素跟随杨国忠时,便是自己的对头,韦家又和裴家一直关系密切,扳倒韦见素,对最近日益嚣张的裴家也是一个警告,王珙知道,这其实也就是崔圆的意思。

    王珙不由又想到了最近李庆安对各大世家的拉拢,长安有名的名门大族,裴、卢、韦、萧、张、独孤、长孙等等数十户人家他都亲自登门,势头迅猛,昨天李亨还和他商量,如何阻止李庆安的野心。

    狠狠敲打一下韦家,不就是对这些世家的一次警告吗?

    这时,门外传来了丫鬟的声音,“老爷,夫人说该出发了;她已在马车上等候老爷。”

    “我知道了”

    王珙被催得一阵心烦,便换了一件衣服,戴上纱帽,匆匆地出门了。

    ..........

    裴府此时已是热闹非常,大门前的街道上停满了客人的马车,仍不断有源源不断的马车前来,十几名裴家子弟骑着马,正忙碌地引导马车停驻,三百多名李庆安的亲兵也来帮忙,帮忙维持秩序。

    这次裴宽过寿,共送出去一千二百份请柬,绝大部分都是长安的头面人物,再加上裴宽从前豪爽好交友,人缘极佳,因此王元宝等长安巨商也得到了请柬,备厚礼前来拜寿。

    一般而言,裴家这种世家名门是不会和商贾往来,但裴家考虑到这可能是裴宽人生的最后一个寿辰了,因此无论贵贱,凡与裴宽有交情之人,一并请来,也算是最后给裴宽一个交代。

    在裴府门前,裴遵庆、裴旻、裴谞、裴向、裴瑜等裴家的长辈晚辈都出来迎客了,倒不见李庆安的影子,裴家人也不多问。

    一群群客人带着妻儿走上前来,唐朝男子的打扮大多大同小异,穿着加遥У呐凵溃醒糯┪谄ぱィ反魃疵被蜩蓖罚龈隽成烊螅穸端樱说拇虬缛词乔ё税偬碜趴矸と梗饫锩婊褂懈鲈倒剩钤ゼ次缓笠蠼诩螅辖褂檬窠酰辖┝と梗蚧屎笠陨碜髟颍氏却┝怂姆梗ぐ擦笕狗追拙#钤ゼ荼篮螅慕钍Вぐ补蟾久怯址追状酉涞追隹砣梗雇狭娼氖⒖鲈俅纬鱿帧�

    只见红、黄、绿、紫,长裙色彩艳丽,裙口齐胸,两轮新月半露,雪白如脂,穿着短衫,肩披纱帛,大多梳高髻,如乌云蔽日,脸上浓妆艳抹,步摇、玉簪、金环,走路一步三摇,各种首饰环佩叮当作响,格外地婀娜多姿。

    这时,门下左侍郎张镐快步走上前,他原是太原尹,三个月才被调来长安,妻儿还在太原未过来,因此只有他一人前来祝寿,走上前,张镐拱手笑道:“裴阁老大寿,我特来祝寿”

    门下侍郎一般有两人,一左一右,左侍郎是张镐,而右侍郎便是裴遵庆了,虽然张镐也是李亨之人,但他为人正直,刚毅正大,在朝中颇有官誉,和裴遵庆的关系也极好。

    裴遵庆见他到来,连忙笑着迎了上来,道:“我不管你来不来,你只要把寿礼送来便可以了。”

    张镐指着裴遵庆对裴旻笑道:“裴相国,你看看这人,还是朝廷高官,竟然说出如此势利的话,我要弹劾他。”

    三人一起大笑起来,裴遵庆拍了拍张镐的后背笑道:“来我给你留了一个最好的位置,先让人偷偷给你上壶好酒,你可千万别说是我安排的”

    “有数有数”

    张镐笑道:“你尽管去待客,我自去找酒喝。”

    裴遵庆连忙招来一名裴氏子弟,给他吩咐了几句,让他带张镐进去,这时,又来了几名重要的客人,王珙带着他的妻子来了,裴遵庆便向张镐告一声罪,便裴旻一起笑着迎了上来。

    “王相国现在才来,当罚酒三杯”

    .........

    裴府中人声嘈杂,假山旁、花丛中、凉亭内,随处可见一群群聚在一起聊天的客人,这时一名削瘦的中年男子走一座小院走过,很随意地和几名熟人打了招呼,他似乎没有谈话的兴致,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让他有点心烦,他喜欢安静,一心想找个安静的地方。

    一连走了几个院子,客人越来越少,这时他来到了一座似乎没有客人的小院门口,里面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令人赏心悦目,他心情大好,刚要走进院子,却不知从何处转出两名士兵,拦住了他,“抱歉,这里面是禁地,普通客人不得入内。”

    “我只是想看看里面的花木”中年男子指了指小院笑道。

    两个士兵摇了摇头,“先生在这里看就行了,不能进去”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了说话声,士兵连忙对中年男子道:“我家大将军来了,先生请回避”

    中年男子无处可去,连忙闪身躲在一棵大树后,这时,李庆安将客人送了出来。

    从上午开始,他就不断约见了许多重要客人,和他一起走出的男子是刑部左侍郎萧华,萧华也是名门出身,他是六朝贵族萧氏之后,萧氏在大唐已有三人拜相,萧华的父亲便开元名相萧嵩,他的弟弟萧衡因娶李隆基之女新昌公主为妻,以帝婿的身份官拜光禄寺卿。

    不过在前段时间的南下潮中,萧衡在妻子的鼓动下,也南下了成都,去蜀京为官,为此,萧华心中颇为惶恐,今天李庆安专门约见他,就是要安抚他,不要受兄弟之事影响。

    “萧侍郎不用担心,兄弟各奔南北绝不止萧家,就拿崔家来说,崔涣和崔圆不就各在南北为相吗?也不见有什么不妥,各位其主罢了。”

    “多谢大将军的劝言,我总算一颗心落下来,要不然我寝食不安。”

    李庆安也呵呵笑道:“那今天萧侍郎可要多喝几杯,不醉不归”

    “一定一定今天一定要多喝几杯。”

    李庆安将萧华送出了小院,他感觉有些疲惫了,正要回屋休息片刻,一转身,正好看见了躲在大树后的中年男子,便笑道:“你怎么躲在那里?”

    他的亲兵连忙上前解释道:“这位先生想进院欣赏花木,正好大将军出来,他便躲过去了。”

    中年男子认识李庆安,他连忙上前施礼道:“卑职参见大将军”

    李庆安指了指远处一棵高大的杏树,笑道:“这院子里种的也是几株小杏树,这位使君若喜欢欣赏,可去北碧苑,那里有两株五百年的老杏树,还有著名的太湖石,亭台楼阁都格外精致,我建议使君去那里欣赏。”

    中年男子苦笑一声道:“园林的精华就在一个‘静’字,北碧苑人满为患,嘈杂喧闹,再是精致,也不过是一堆土木罢了,哪有什么欣赏可言。”

    李庆安见他说得有道理,便点了点头,笑道:“使君说得不错,我也是喜欢静之人,最头疼和人应酬,还是随意点好,使君尽管进来看风景,看多久都行,不会再有人打扰你。”

    中年男子大喜,连忙躬身谢道:“多谢大将军美意。”

    李庆安笑了笑,便朝院子走远,走到门口,他忽然感觉到,怎么这名官员怎么自己从来没见过?

    他停住脚步回头问道:“请问使君尊名,在哪个部寺供职?”

    中年男子向李庆安躬身长施一礼道:“下官是门下省给事中,姓王名维,字摩诘,和卢右丞一起来裴府祝寿。”

    

    第四百五十八章 枝节横生

    “你就是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维?”

    李庆安上下打量着这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他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在他印象中,王维应该是个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之人,即使已到中年,也应该具有儒雅清矍,白面长须的风度,怎么会又黑又瘦,这般其貌不扬。

    李庆安并不是以貌取人,而是王维的形象和他的想象落差太大,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王维因得罪了杨国忠,从天宝十一年开始,便处于一种半隐半官的状态,他几次想辞官全隐,可又放不下苦熬了近二十年的官场,他深通佛理,把佛理当做一种学问,但他又不是那种厌倦尘世,看破红尘之人。

    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因为他官场不得意,如今杨国忠南去,清流改革派裴旻、李砚等人掌握了大权,王维便又生出了一丝念栈之心,便写信给和他关系极好的卢奂,想重返官场,再做一番事业。

    今天卢奂带他来参加裴宽的寿辰,他想寻找安静之地,不料正好碰到了李庆安,李庆安虽然不认识王维,王维却认识李庆安,早在天宝八年,王维便在含元大殿上见过他。

    大唐每一个诗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西域梦,王维也不例外,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被贬,王维也被罢黜为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在河西度过了两年的时光,在河西,他写下了无数篇脍炙人口的诗篇,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

    曾经的边塞生涯使他对西域有一种独特的情思,当他无意中遇到李庆安时,又引发了他对西域的怀念,他的心中便多了一分触感。

    他当然明白李庆安在这小院里有特殊安排,便躬身施礼道:“下官实不知大将军在这里,打扰了,下官告辞”

    “王使君不进去坐一坐吗?”李庆安笑道。

    “不了,下官去别处。”

    王维恭敬地向李庆安施了一礼,便转身走了,李庆安望着他的背影走远,心中也颇为感慨,盛唐这些赫赫有名的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岑参、高适,除了杜甫他尚未见到外,其余他都一一接触到了,杜甫在天宝十年被任命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李豫登基后,他又被吏部任命为河北道易州遂城县县丞。

    不过此时的杜甫还不能和李白、王维等名满天下大诗人相比,他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二流诗人,如果没有了安史之乱,杜甫还是杜甫吗?

    李庆安心有感慨,这时,裴府的钟声响了,这是在催促客人们进大堂,李庆安见时辰也差不多了,便不再回小院,直接向大堂而去。

    .......

    下午时分,几乎所有的长安权贵大臣都去了裴府,整个长安治安防御也集中在靖善坊一带,尤其万年县的金吾卫,都密布在靖善坊的周围,别坊的金吾卫明显地减少了.

    天气依然很热,午后,路上的行人少见踪影,青龙坊内的街道上冷冷清清,这时,韦见素府宅中驶出了一辆马车,马车显得很普通,和长安街头常见的出租马车没有什么区别,速度却极快,从府中出来,便向城南方向疾奔而去.

    马上刚刚离开,从韦见素府对面的小巷里闪出一个人影,他翻身上马,也加快速度向马车追去。

    片刻时分,马车便奔至府夏门前,守城的士兵立刻拦住了马车,要例行检查。

    “站住”

    几名士兵奔了上来,一般而言是不用检查,但大量官员南逃后,长安城也逐渐加强了往来车辆的检查,尤其是马车,几乎都要被拦下盘问。

    几名士兵拦住了马车,一名当值校尉上前问车夫道:“是什么人?去哪里?”

    车窗开了一条缝,一名胖胖的中年男子递出一块银牌,这时临时通行证,可以免受检查,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校尉见到这块,立刻肃然起敬,一摆手道:“放行”

    十几名士兵让开了道路,车夫振动长鞭,马车穿过城洞,迅速向城外驶去,马车约走远一里,十几名黑衣骑士便追了上来,守城的士兵刚要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