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白蛇传开始-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阴阳两个世界的不同步,倒是有瞬间千里之感。粉衣也才能这么快速的两地穿梭。

不然,就是她回去了,得了信,然后再来报信,也是做不到第二天便赶回来的。

(未完待续)

第275章、仙人

“宁公子。”

“你醒了,不多睡一会儿?”

聂双摇摇头端来了洗脸水,就像是送丈夫出门的妻子。

宁采臣告别了她,托她告诉宁母一声,自己有事外出了。“家里就拜托你了。”

她惊喜地抬起头。“嗯。”羞喜无限。有这一句话,便足够了。这么一句话,几乎便是认定了她家中主母的位置。

汴京,大宋的首都,作为文化政治经济中心,这儿总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不过这也只是城里,城市外,已经五十里了。这里不仅不再是开封的中心,更不是町市这样的商贸繁华区,甚至可以说是冷清得很,即使用荒山野岭,也是可以说的过去的。

“粉衣,外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刚回来,宁采臣便发现这儿的信仰之力浓郁了许多,出去一看,外面竟然不知何时多了许多百姓正在外面焚香祷告。

“我知道,我知道。”赵柔儿高举起自己的手臂。

她又跑来了。现在,只要有时间,她就会跑来。即使这儿没人陪她玩,她也一点儿也不觉得闷。

“知道,你就说吧!”她玩的高兴,宁采臣自然不会赶她走。而这儿也仿佛成了她的秘密基地似的。

放下手臂,她得意道:“宁大哥,你不知道你现在有多厉害?”

“哦?怎么说?”是他们发动了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赵柔儿背诵着宁采臣这首的桃花诗,满脸的骄傲与自豪道,“宁大哥这首诗一出,所有人都拿宁大哥做仙人一样的祟拜。外面那些人便是来拜仙的。”

拜仙?还有这种说法吗?“这是什么意思?”

赵柔儿拍拍他:“宁大哥真是的。你可是陆地活神仙,他们自然是来拜师的。”

“什么?”这可不是开玩笑。如果仅仅是诗句的效果,想沾点了才气,让自己儿子以后文才出众什么的,这还好说。但是拜师修仙,这事是不是有些过份了。

宁采臣看向粉衣,粉衣说:“这事我也向佛门的人提过,可他们却说,当今官家想成仙都想疯了。与其用诗引他,不如直接用仙道引他。”

粉衣说的时候很是小心,她知道宁采臣会生气。

宁采臣当然会生气,在道祖算计诸天神佛,力求天下无神的时候。自己这个人道修士,为了自己家人长生,都不得不小心算计,唯恐自己的做法吸引了道祖的注意。

他又怎么会愿意渡什么宋徵宗成仙。宋徵宗这人一生可用五个“最”字概括,即北宋政治上最无能的皇帝,最能享乐的皇帝,最爱瓢娼的皇帝,对茶艺有研究的皇帝,对书画最精通的皇帝。

所以一直以来,宋徵宗都属于可利用,却不可以投靠的类型。

为这么个皇帝谋长生,谁会愿意。再说,既然是佛门修士,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让一个皇帝修真,对整个天下的影响有多大。

可是他们还是这样做了。

他们想干什么?把自己当一个一次消耗物吗?

教宋徵宗修真,自己早晚会倒霉。不教,那么便会是把柄,一个可以把自己变成个骗人妖道的把柄。

真真是好算计。

不怨宁采臣会这样想。因为历史上便有这么个人,林灵素。他一生致力为化佛为道,可就是不教宋徵宗长生之术,从而成了妖道的典型。

现在林灵素还没有出来,但是林灵素的前车之鉴在那儿。

如果说他们没有这个想法,那么只要传诗就好了。干吗还传出神仙之事,这分明是他们想抓住一个把柄。一个今后可以控制宁采臣的把柄。

听话,他便是“真”仙,不听便是“妖”人。

文人方面,他们施加不了多大的力,但是一旦进入了神仙的范畴,谁还比得过他们。

“不行。来人。你们立即出去散播消息,就说这儿只有个穷书生,根没有什么仙人。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绝对不能要压下我是仙人这件事。”宁采臣叫来了王木他们,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消除仙人称号对自己的影响。

三人领了命,正准备出发,外面却打来了皇伞礼驾,大汉将军随护,百官随行,个个手持檀香。

“大宋皇帝赵佶特来拜访桃花真人!”

宋徵宗在没有辨以明宁采臣身份前竟然倒头便拜。

坏了。受皇帝一拜,宁采臣身上的宋国龙气立即怒吟翻腾,宁采臣只乩死死压制。这边好容易压制下龙气的翻腾,那边天下名士印又出状况。仿佛是终于找到了这么个好机会,想要完全吞噬了这大宋龙气似的。

“大宋皇帝携文武百官特来拜访桃花真人!”

这宋徵宗还真是认真。一声没有回应,紧跟着便来了第二声,才给人喘口气的功夫也不给。

“小公主,快,赶快出去,千万别让你父王再拜了。”只拜了一下,龙气便造反了,再拜下去,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

小公主自然很高兴这么个露脸的机会。虽说赵佶对她还不错,但这也只是相对的,毕竟赵佶有几十个孩子,就是一天见一个,这见上一面也要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更何况这赵佶还爱微服私访,常常流连于记寨之中。

这汴京城中的红牌,就没有和他没有瓜葛的。

小公主高高兴兴去了。正好看到自己父皇低头拜见,赶快跑过去。“父皇。”

“你?柔儿?你怎么在这?”双手捧着香,看到女儿出现在自己面前,他真的很惊愕。

知道这儿有神仙,赵佶也不是立刻就来的,而是派了不少人,进行明察暗访,待确定是神仙,他这才大张旗鼓的来拜访。

别地的神仙,由于他是皇帝,是很去拜见的。可这一个,离城不过五十里,他怎么会放过?

别说他本身就是一个爱玩的皇帝,就是不是,他也会想见一见这么个神仙。更何况他身边还有人推动。

佛门虽不待见于官家,但是佛门历来与天下文人的关系极好。几乎每一位名士都有那么一两位的高僧朋友。

所以说赵佶还不如不派人查,这越查,宁采臣的身份越神奇。什么降福除妖,这不过是小意思。就是起死回生的证人,想找到也不难。

这样一个大仙,赵佶当然就很庄重。

可是现在,神没有拜出来,却把自己女儿拜出来了。

当时赵佶便有一种羞恼,他觉得自己被骗了。这儿根本没有神仙,他让手下的人骗了。

这时赵柔儿又说:“父皇,你快进去吧!宁大哥在等你呢。”

“什么?里面真有神仙?”赵佶立即便熄了火气,一脸希冀,兴奋得脸膛都有些涨红。

赵柔儿有些为难,交叉着手指。“这个……我也说不好。宁大哥的意思,他是人。”

赵佶听了有些失望。不过他是赵佶,是一位极擅于发现美的文艺皇帝。

在当他把自己女儿的话听成了暗示,立即更加兴奋,撩起衣摆便向前走去。

经过修整的一线天,已经足以允许一辆马车通行。不过赵佶为了体现他的虔诚是步行而来,根本没有乘坐他的龙撵。

进入一线天,首先是一个适应的过程,从光明到黑暗,眼睛先要一暗。

“柔儿这是什么?”一时没有看清撞在了一堵毛绒绒的黑色肉墙上。

赵柔儿回头一看,生气道:“去去去,你个懒狗,别在这睡了,到一边睡去。”

“柔儿,你在和谁说话?”

“父皇没什么,只是只大狗罢了。”

“大狗?你是说我们刚才撞上的是狗?”

“是啊!自从这儿来了许多人拜拜,粉衣姐姐便把狗儿派到这里来了,说是免得他们进来。”

嘶这是狗?不是牛?

撞上这么大只的狗,他们不仅怕,更是忍不住的想,这人养的狗都这么大,即使不是真仙,也必然是一位奇人。

这样一想,众官员自然都想进去。

可惜犬兽道兵让开一条路,只让赵佶父女过去,其他人还想跟上来,狗儿又把路堵上了。

“公主,陛下,我们呢?”他们过不去,只能大呼。

赵柔儿想了想说:“大哥只说父皇,没说你们,所以你们就呆在这吧!”

“对,你们就呆在这。”赵佶本身便不是个乐意分享的皇帝,他们不来正好,自己先得了这仙缘再说。

“陛下,我怎么办?”还有一个出声。

赵佶找了找,却发现他人直接让狗儿挤进了墙壁里。这一位只比其他人的脚步快了一点,却又比赵佶他们慢了一点儿。

看得赵佶大是可乐,哈哈大笑道:“你呀!你就先这么挤着吧,反正也不冷。”

是不冷,可他热啊!夏季里,身上再多这么一块真皮披盖,能不热吗?

但是在赵佶看来,却是真的很得意。赵佶本身就是一个连臣下的篦子好看,都会讨要的人。

这位大臣竟敢抢他的步,抢他的仙缘,如果不是赵佶从来都不喜欢杀人,爱好和谐,早砍了他的脑袋。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恶作剧一下,赵佶还是很喜欢的。

(未完待续)

第276章、平衡

踢掉了竞争者,赵佶很高兴。虽然他知道他们是不敢与自己争的,但是这种凭着本身实力淘汰掉他们,他也是极为高兴的。

不是说运气与缘也是实力的一种吗?

神清气爽地出了一线天,入目便是水潭吊桥,一片翠绿,他的心情豁然开朗,也就更好了。

过了吊桥,便是一片桃林,桃林处是水榭宅院,好一幅天然山水画。

“好,好,好一个桃花坞里桃花庵。映景映景得很。本以为是诗美,却没想到景更美!”宋徵宗不是没走过诗词名景,但是他觉得从来没有一处是这么真的。

迈步跨过了吊桥,急急赶往桃花庵而去。

到了庵堂,赵佶依足规矩拜下。

宁采臣不得不开口说:“陛下且莫拜,陛下乃是天子命,拜不得。”

这皇帝竟然会引动龙气,这也是常理,不过这么个皇帝也能引动,实在让人不甘心得很。

赵佶说:“此处没有帝王,只有一心向道的赵佶。”

这样的话,从英主们口中说出,是那么得让人感动,但是从他口中说出,却会让人觉得难受,真是白瞎了这皇位。可是却是万万不能让他拜下去的,压制龙气实在不是那么舒服的事。就像是胃中翻开了花,不住向外顶。龙气的翻腾是这的十倍有余。

“陛下十七岁那年,开封大相国寺有位叫韩彦的穷相士,他断陛下为天子命,那时陛下便是陛下了。”

这是宋元符二年的事。赵佶记得很清楚,那可是他人生的转点。

元符三年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没留下子嗣。显然,皇帝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选择。神宗共有14子,当时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赵佶在内的五人。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非嫡出,按照宗法制度,他并无资格继承皇位。

哲宗去世当天,向太后垂帘,哭着对执政大臣们说:“国家不幸,哲宗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宰相章惇当即提出,按照嫡庶礼法,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不料向太后不同意。章惇只好改口说,若论长幼,那么当立年长的申王赵佖(bì)为帝。这两个建议都排除了端王赵佶。

可是最后偏偏却是这赵佶当了皇帝。大概也是从那时起,赵佶才会十二万分的笃信道士的吧!

你看,你们说他们都是神棍骗子,那么谁来告诉我,为什么当年这道士批得那么准。

要知道元符皇帝叫赵煦,是赵佶的第八个哥哥。此人十岁登大统,享国十三年才二十三岁。前三年,他封赵佶为端王,前一年,又加授司空,改授昭德、彰信军节度使。

亲王们往往不过问政事。赵佶也乐得清闲,与当时的一些文人搔客们一起吟诗作画,挥毫艹琴,成了一名道地的风流王子。那时米芾、米友仁、李公麟、李唐、苏轼、苏辙、扬无咎、周邦彦、黄庭坚、秦观、程颐、程颢等名士还都在。

就是赵佶自己本人也不相信自己这个非嫡非长非贤的端王可以成为皇帝。

当时赵佶的人品可不怎么样,素有轻佻之称,章惇直接反对端王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就是这样,他还是做了皇帝。可以说宁采臣算是搔到了他的痒处。

赵佶听了不仅回忆起了他的秘密。

如果说非嫡非长非贤,都不足以成为他登基障碍,那么当年和尚的话,差一点便成了致他死命的依据。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十月十曰,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姓格。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

当时便有僧人说,赵佶是李后主托世,是为了报复宋庭而来。当时神宗是不信的。

认为这种李煜托生的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