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一个跨世纪的灵魂-哈代创作述评-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了他,并和他的竞争对手伐伏里结了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亨切尔在事业和爱情上都一筹莫展时,水手纽森突然在卡斯特桥市出现。把女儿简从亨切尔身边带走,亨切尔感情上唯一的依托也随之消失。这时,他同露西塔之间的暖昧关系败露。随后,一位亨切尔早年出卖妻女的目击者——卖粥的老妇人——在法庭上当众揭发了他二十年前出卖妻女的丑闻,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亨切尔身败名裂,最后死于埃格登荒原。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八十年代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其成功之处在于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有品格的人”的人物形象,而且,这一“有品格的人”的性格又具有很大的生动性和复杂性。在小说开始时,亨切尔是一个粗暴、懒散、不能自制的人。他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恶劣欲望的牺牲品,用哈代的话来说,这种欲望“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悲惨的结局”。贫农的命运受到严重的考验时,亨切尔内心充满绝望的情绪。这使他做出一生中最为可耻的事——当他的理智为酒精所麻醉的时候,他在集市上拍卖自己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哈代并不掩盖主人公的不良品质,但他是结合主人公艰苦的生活条件来刻画人物的。亨切尔的命运以其内部矛盾为转移,而归根结底,这些矛盾又是由社会冲突产生的,也可以说是社会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在哈代的小说中,这一形象发展的艺术逻辑就是如此。

  亨切尔的复杂性格,还表现在其形象上所包含的正面人物的典型特征。亨切尔表面严厉,甚至常常像个暴君,但在本质上,他又是憨厚、善良和公平正直的。只不过淳朴、憨厚得有些迂腐。这无疑又促成了他的目光短浅和轻信别人的个性。这样,他败在精明谨慎的投机分子伐伏里的手下,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实质上又是传统的、守旧的生活方式对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失败,它反映了哈代向往进步的思想——尽管作家充满了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同情和留恋。事实上,人类文明的发展必然是要以损毁一部分原始的自然为代价的,这便是人们经常所说的人的“异化”。

  哈代在《卡斯特桥市长》中同样没有孤立地描写享切尔,他塑造了伐伏里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同切尔加以对比。伐伏里作为亨切尔的对立面而存在,在这部小说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性格上看,伐伏里善于投机钻迎,精明谨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小资产阶级独具的精明与狡黠是他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取得事业上成功的得力武器。其间他虽然常常显得冷酷无情、忘恩负义,甚至不惜落井下石,踏着“恩人”的肩膀登上成功的宝座,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类社会的竞争本来就是冷酷无情的。在对因循守旧的旧势力进行挑战的时候,决不能做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可以说,在这部小说中,伐伏里是一个塑造得颇为成功的人物形象。

  当然,带着自己固有狭隘与浅陋败下阵来的亨切尔也不是一无所得,——他在自己的孤独中保持了“道德”的坚定性。他不但在有生之年不向卡斯特桥居民中的“资产阶级”投降,就是死去以后也不愿意顺从他们。这大概就是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一个有品格的人的故事”所说的“品格”之所在。有些评论家口口声声称道亨切尔是一位“有气节的人”,其原因也即在此。这里所谓的“气节”显然是指一些因循守旧的乡村社会陈腐的道德观念传统。

  对亨切尔这一人物形象,哈代是褒扬和批判兼顾的。这本身就是大手笔的作家塑造人物形象时所应该具备的。哈代褒扬亨切尔,是把他看作淳朴、厚实的田园风光的一部分,甚至还在他身上寄予了自己的一部分生活理想,因为哈代一直是对民风纯朴的农村寄予深厚感情的。这种感情使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亨切尔寄予深切的同情。然而,作者对他的同情并不能掩盖亨切尔在事业上的失败。他的刚愎自用、感情用事和粗暴蛮横的态度不可避免地把自己推入众叛亲离、家破人亡的深渊。在这点上,哈代对亨切尔是持批判态度的。事实上,这部小说中对待亨切尔的态度也明显地显示出作家理智与感情上发生的冲突。——在感情上,他是同情亨切尔的并赋予他农村人所特有的一些美好品质;但在理智上,他又不得不把这位主人公推向破产和孤独的悲惨境地。

  总之,这部小说反映了十九世纪的英国农村旧经济体制和社会秩序在工业化的冲击下趋于瓦解的景象,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在这部小说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先进的生产方式取代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避免。时代把这个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亨切尔推向没落和死亡。

  《铤而走险》等八部小说的评价(一)、《铤而走险》(又译《非常手段》)

  它是哈代接受作家梅瑞狄斯的建议而写的一部长篇。这部小说内容庞杂、结构零碎、情节荒诞,无明确主题。

  赛西利娅是一个美丽多情、纯洁善良的少女,受雇于女地主阿尔克利夫家里做工。在那儿,她结识并爱上了诗人、建筑师爱德华·斯普林格雷夫。阿尔克利夫是个老处女,因情欲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变态心理,竟然爱上了赛西利姬,对接近她的男人又忌又恨,更视爱德华为眼中钉。

  艾尼斯·曼斯顿原是一个受人欺凌的孤儿,长大成人后则成为一个性情乖戾、品质卑劣的恶棍。他也爱上了赛西利娅,为此竟把自己的妻子杀了。在他向赛西利娅求婚遭到拒绝后,他铤而走险,同阿尔克利夫串通起来,千方百计破环赛西利娅和爱德华之间的爱情。爱德华和赛西利娅为追求爱情同艾尼斯和阿尔克利夫的阴谋作了种种斗争。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艾尼斯·曼斯顿在绝望中自杀。

  这部小说的艺术价值和写作技巧都不高。情节曲折落入俗套。不过反面人物艾尼斯·曼斯顿倒是刻画得比较出色,有一定的社会内涵。(二)《一双蓝眼睛》(1873)

  少女艾尔弗雷德有一双迷人的蓝眼睛。她的第一位情人杰斯维去世后,艾尔弗雷德又受到两个青年的追求。一个叫史蒂芬·史密斯。他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建筑师助手。相貌清秀,举止笨拙却又野心勃勃,一心想到伦敦去发迹;另一个叫亨利·顿特,脑子里整天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二人都摆脱不了艾尔弗雷德那双迷人的眼睛,并为此争风吃醋。

  艾尔弗雷德的父亲斯旺卡特牧师十分势利。他不顾女儿的青春与幸福,强迫女儿嫁给露克希里勋爵当填房。艾尔弗雷德性情懦弱,优柔寡断。屈从父命出嫁了,但不久就郁郁寡欢而死。她的两个追求者仍然痴心不改。她去世后,史蒂芬和亨利在教堂放置棺材的地下室又一次相遇,但艾尔弗雷德那双美丽的蓝眼睛已经合上了。他们默默地向她的遗体告别,然后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山谷走去。

  这部小说涉及到人们的社会地位与恋爱结婚的关系问题。作者鄙弃婚恋中门第观念,提倡婚姻应以纯真的爱情为基础。这在当时的英国是难能可贵的。(三)《伊沙贝塔的才能》(1876)

  出身微寒却又虚荣心极强的女子伊沙贝塔不甘心过穷苦的生活。为了个人的“前途”和家庭的生计,她凭自己的美貌和非凡的交际手段混入上流社会,嫁给了蒙特克利尔勋爵,实现了自己的宿愿。伊莎贝塔的举动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全家都反对她的婚事,并坚决拒绝伊沙贝塔的钱财资助。

  勤劳而又善良的青年克里斯托夫深深地恋慕伊沙贝塔。然而,他也是一个贫穷人家的子弟,无力使伊沙贝塔和她的家庭摆脱贫困,后来,他和伊沙贝塔的妹妹皮卡蒂结了婚。皮卡蒂不崇尚虚荣,珍惜纯真的爱情,婚后同丈夫感情很好,生活幸福美满。

  相形之下,伊沙贝塔的命运要悲惨得多。蒙特克里尔勋爵不能满足她感情上的渴求,地位和金钱难以填补她精神上的空虚。她不仅失去了一个青年纯真的爱情,而且失去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亲情,同时也失去了宁静安逸的乡村生活乐趣。为此,伊莎贝塔心情非常郁闷,终日郁郁寡欢。

  总的说来,这部小说写得不很成功,全篇充满道德说教的意味,且作者不熟悉伦敦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也不善于写城市题材,因而小说中人物的对话显得矫操造作,颇令人失望。(四)《号兵长》(1880)

  这是继 《还乡》获得成功之后,哈代写的又一部长篇小说。

  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称雄欧洲大陆,并准备进犯三岛。在与法国毗邻的维塞克斯海滨地区,人们投入了紧张的备战工作。战争的乌云笼罩着,但这并未影响年轻人谈情说爱。号兵长约翰·洛弗特和他的弟弟鲍勃·洛弗特,及民兵费斯塔斯·德里曼三人同时爱上女主人公安妮,并向她求婚。安妮喜欢洛弗特兄弟,但对选择约翰还是鲍勃感到左右为难。约翰为人诚而善良,相形之下,鲍勃则显得虚伪、狡诈、好耍小聪明,犹柔寡断的安妮爱鲍勃甜言蜜语的欺骗,投进了他的怀抱。号兵长约翰则由于失恋而远走他乡。后来,他同许多战友战死在西班牙战场上。

  这部小说艺术水平和故事情节都很一般,这不禁使崇拜哈代的读者深感失望。与《还乡》相比,《号兵长》结构松散,情节平淡无奇,缺乏戏剧性的高潮,文学价值不高,不过小说中穿插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还值得一读。(五)《冷漠的人》(1881)

  这部小说写于 1881年。作者以“一个今天的故事”作为它的副标题,用以说明这部小说旨在探索社会变革时期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变化。

  贵族小姐波拉·鲍尔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她性情冷漠,过分注重理性,无端地克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对人、社会和宗教都抱一种漠然的态度,被人称为冷漠的人。

  波拉继承了一幢她父亲生前买下的古老宅邸。这座宅院原是一个没落贵族家的。该没落贵族的继承人威廉为了重新获得这所住宅,想同波拉结婚。青年建筑师乔治来修缮这座古老的建筑物时,对波拉一见钟情。而另一个建筑师哈维尔却想同乔治争夺这项修缮生意。这样,围绕着这处宅院和冷漠的波拉,乔治同威廉和哈维尔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勾心斗角。

  小说女主人公波拉是一位很复杂的人物。她虽说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很多方面又很保守。她有现代的审美观念,喜欢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却又对封建时代的古老建筑产生深深的依恋,新旧世界观的冲突使她在许多问题上左右摇摆,犹豫不决。不过最后她终于冲破心灵的壁垒,千里迢迢奔赴欧洲大陆,与心爱的乔治结了婚。(六)《塔里的两个人》(1882)

  贵妇人维薇艾特爱上了出身低贱、生活窘困的青年维斯因,并出资助他自学成才,成了天文学家。她深信出国多年杳无音信的丈夫布朗特爵士已不在人世,决定同维斯因结合,但她又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丈夫确实去世,这使她内心感到十分矛盾。不久,她发现自己已经怀孕,维斯因又离她远行,杳无音信。为保持名节,她嫁给了梅尔彻斯主教。当她和维斯因重逢时,青春已逝,往昔那份感觉也唤不起来了。她经历了感情上的种种折磨后黯然辞世。

  这部小说情节稍为荒诞离奇,但寓意很深。小说以大量篇幅叙述天体和天体运行,描写维斯因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和发现。渺小的人体同巨大的天体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旨在暗示:在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理性日益占主导地位时,人们不能忘记人类固有的感情。维薇艾特对维斯因的几句话可能正是这部小说的主旨之所在:“你所研究的学科天地广阔,把我所关心的问题压得粉碎!你的学科是天体,我的课题是可怜的人情!”(七)《林地居民》(1887)

  勤劳能干的青年农民贾尔斯爱上了富家小姐格蕾丝,想同她结婚。格蕾丝对贾尔斯虽有好感,但在门第观念和虚荣心的支配下,她嫁给了虚伪、狡诈的菲茨皮尔斯。婚后,格蕾丝发现菲茨皮尔斯并不是她理想的丈夫。他不爱格蕾丝,凭自己的英俊外表和如簧利舌四处寻求婚外恋情。这使格蕾丝感到十分痛苦,但苦于当时婚姻法对离婚限制极严而一筹莫展。

  农家女玛蒂暗暗地爱着贾尔斯,但直到贾尔斯死后她才吐露自己那份未了情缘。留给读者的只有沉重的失落感和深深的遗憾。

  这部小说旨在批判当时英国违背情理的婚姻法。其中的人物贾尔斯、玛蒂、格蕾丝等都是不合理婚姻制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