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中国作家对话-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生动地使用它。

譬如“杨柳”这个词,不过是两种树木的名称,但在古汉语言文化
中,却具有依依惜别的情感色彩。因为在《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同时,“依依”两字也就具有了别离的情态。

表现送别,还有“南浦”。“南浦”不过是南边的岸口之意,但由
于前人的使用,就有了送别之意而不再专指某一地点。当江淹《别赋》
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时,并未真正送行至“南浦”,因为
比他更早的屈原《九歌》中说:“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以
后哪怕你再送到东浦、西浦,也就只有写“南浦”,也只“南浦”才具
有送别感伤意味。

差不多汉语的词汇,都具有这种典故性、具有历史的情感色彩的积
淀。

譬如承接“杨柳”的这种植物的例举,“梧桐”就具有“夜雨”的
氛围,具有某种凄凉的感受。这是因为前人写了许多梧桐夜雨的诗词: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
声慢》)易安之前,如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


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易安之后,更有《梧桐夜雨》的戏文,
写杨李爱情故事。其他如因孔子之“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而以松柏喻
德,因陶潜之“采菊东篱;”而以菊征隐,因林逋之“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而以梅象征雅等等,举凡山山水水、花草木石,均有
其特别的文化底蕴,即如“山”,就象征品德,“水”则象征智慧,孔
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所以,黄山谷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
处。

如果对于古典诗词的学习有这种境界,也就达到了宗先生所说的“穷
研物理”的学术境界和“返本归真”的宗教境界。然而,这还不是最高
境界。

最高之境界,应当是能够达到摆脱目的、摆脱作用,不再为了提高
某某方面的水平而学,而仅仅是由于被诗词自身的美所深深感动,因而
达到与之合一,和谐为一体,并“籍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
忘却目的、忘却新闻,你就是诗歌,你就是美。一切美的光来自心灵的
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也就无所谓美。以几千年传统诗词的养料,来
培育你美的心灵境界。

朱光潜先生曾讲过诗人与渔夫面对大海的不同感受。诗人为大海的
美所感动,说:“多美啊,大海!”而正在侍弄菜园子的渔夫却不无惭
愧地说:“大海倒是没有什么好看的,不过,我种的菜还不错。”这个
故事生动地说明,同样的客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人的眼光中,具有着不同
的审美意义。深厚的诗词修养可以陶冶你的情操,修炼你的品味,敏感
你的嗅觉,使你不至于成为面对美丽的大海而自惭形秽的渔夫。使你无
论是面对夕阳晨雾、春华秋叶、细雨如丝、迷蒙霰雪,面对每天都见到
的日月星辰不至于熟视无睹,你就能成为一个异于常人、超于常人的人,
成为对社会、自然、人生有着特殊感受力的人。所谓“夕阳芳草寻常物,
解颐都作绝妙词”(袁枚《遣兴》),是也。而这一点,对于一个新闻
工作者,特别是记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笔者认为重要的是改造你这个人,而不是缁珠于眼前能得到
哪些功利。一个有了美的人,就会去不断地去创造美的世界;一个有了
敏锐的人,就能敏锐地表现这个世界。如同鲁迅所说:从喷泉里喷出来
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如果让我来回答,学习古典诗词对于新闻的编辑写作有何作用,我
也要答以:“无用”,“无用”者,“大用”也。

三、略论:古典诗词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笔者上节所论“无用之用”,对于一般文化层次的人来说,有“发
言玄远”之虞。一位学生就曾经在我讲完这一观点后,来与我辩论说,
我们就喜欢功利,最好是一两节课,我们就能写诗,成为诗人。我回答
说,可惜没有这样的好事,如果有的话,这样的诗人学校就要挤破了头。
“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沿着崎岖的小道攀登的人才有希
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近日,读陆谷孙先生的《作文难》,颇有“所见
略同”之感:


认定“文不可以‘教’而能”(宋代苏辙语,篡改一字)。虽
说文字和技法可以也应当教一些,使学生邯郸学步,渐次入门,但
就本质特征而言,写作远不只是一个章法和技巧的问题,而是——
“气之所形”仍引苏辙,是皮相之下许多综合(此两字可删)主现
因素的综合,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养成过程。这些主观因素,在我看
来,包括独立的人格,善感的情绪,敏慧的资质,素心烂读的积累,
对清浊巧拙的判断,独特的手眼以及强烈的表达冲动和创作快感。

写作必定是不拘格套,独抒性灵的因人而异的创造性劳动。正
因为是因人而异的创造性的劳动,断不可以诡随蹈袭,惟有以无法
为法写成的文字方能在意、趣、神、色诸方面取胜。明代的李贽说
得直白透彻:“各人自有各人这事,各人题目不同,各人只就题目
里滚出去,无不妙者。”综观度越千古的佳作,莫不带有此种主观
个性。

当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位学生是迫切地希望尽快地学会
作诗,并尽可能地将这种能力运用到新闻写作中来。这与笔者的观点并
不矛盾,一些具体的写作经验也还是可以交流的,这是就微观而言。譬
如笔者近日参加新闻实践,有意识地尝试使用一些文学的手法,特别是
诗歌的手法。载于《中华读书报·时代文学》第一版的《岁末年初聚焦
作家现在时》,笔者共采访了九位著名作家,我尽量以简捷的笔法写出
采访时作家所给予我的印象、因此,我对每位作家都有一小段诗意的描
述,如:

1997 年12 月27 日,记者拨通了毕淑敏的电话,毕淑敏直接接
电话。声音宽厚柔和,与她作品集上的照片、作品的风格浑然一体。

记者按约定时间与陈祖芬通话。陈女士感冒未愈,鼻音较重,
但热情平易,话题一开,就如同一部精彩的报告文学作品,有情节、
有叙述、有感慨、有抒情,像是一道清澄欢快的小溪。

其中试用了“通感”等文学手法。

又如《追踪98 知青文学热》,笔者将记者采访的情形贯彻于这篇通
讯的始终,不论是拥挤的人流,还是在作协的对话,特别是“午夜之后”
的描述,都有一种抒情的氛围弥漫其中,与全篇“触摸往事”的情调和
谐为一体。其中不一定要使用诗句,而自有某种诗的境界隐约之中。在
写道“记者的思绪”句后,我情不自禁想要天南海北地抒情一番,甚至
想引用一些古人的诗句,但我还是控制住了,一是版面篇幅所限(这一
点,也与古诗的带着镣铐的舞蹈相似),二是潜意识里两种载体之间仍
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在我发稿之后,读到了同一题材的另一篇作品。
载于《新闻出版报》1998 年2 月6 日,题为《三十年前的悲欢离合三十
年来的风雨之路这段歌能传唱多少年?让我们共读〈老三届著名作家回
忆录〉丛书》,作者署名包兰英。摘引一段:


他们飘到了“八(应为“巴”)山蜀水凄凉地”,“云横秦岭
家何在”;他们(此二字可不要)飘到了“青山一发是中原”、“西
望长安不见家”;他们飘到了“九月天山风似刀”,“西出阳关无
故人”;他们飘到了“万里黄河绕黑山”,“长白峰高尘漠漠”;
他们飘到了“惶恐滩头说惶恐”,“目断东南四百州”

如果说,笔者的这篇习作对于古典诗词是一种“无用之用”的无意
识的流露,而这段文字,则是典型的“以诗为文”,“借他人之酒杯,
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作者分别使用刘禹锡、韩愈、王维、苏东坡、文
天祥等唐宋诗人的诗句,以排比的句式一气汹涌而下,气势如虹,蔚为
壮观;又如黄河之水排闼而出,从而化平板而作跌宕,化叙述而为抒情。
读者就不仅仅接受了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史实,而且使一段历史诗意
地、形象地再现于目前。不仅如此,作者还将当年的某种气氛、情调、
心理感受等等,借用古人的诗句暗示了出来。这一例证,说明了“古诗
与新闻”之间的借鉴,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可以满足那些功
利论者的学了就能用的要求。但是,笔者认为,新闻毕竟是个有别于文
学的领域,大多数的场合不能使用前人的诗句。因此,只有将诗词的学
习和使用,视为一种广泛意义上的结合,才能产生更大的作用。

再举一篇:《大音希声大悲无字——三八夤夜访张洁》。开头、结
尾两段,都不似新闻,倒像是散文,但对于读者来说,增加了亲近感、
真实感,记者也不是一幅庄严神圣的说教面孔,有了性情,文章也就会
更有感染力。

笔者认为,我国的新闻报道,比之国外的新闻在报导的阅读效果上,
常常显得枯燥、抽象。譬如我们如果要报导一次冰灯节的召开,大概会
这样说:“近日,盛大的冰灯节在某某城市揭幕”云云,而西方的记者
则可能这样写:“今天,中国的龙穿上了冰鞋。”美国的一位资深记者
曾经在中国新闻学院演讲,说:如果我要报导美国的失业问题,我会这
样说, Jone Smis hand his wife(约翰·斯密斯和他的妻子)已经有
三个月没有拿到薪水了,目前,像这样的家庭有多少多少家。总之,是
从具象到抽象,从个别到总体。而这种特性恰恰是我国文化的传统,特
别是诗歌的传统,所谓“意象”,正是一种以象表意的艺术方式,要求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刘勰语)

即便是篇幅短小的消息,也仍然需要“诗”的手法的借鉴,而且更
是一种诗的创造。笔者曾经带本院的两位同学一起去参加一个作品研讨
会,让他们先写,写成了千字左右的消息:

范小青长篇小说《百日阳光》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作协创研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范小青长篇小说《百

日阳光》作品研讨会于 3 月 20 日在京举行。

范小青是中青年作家中以写江南市民生活知名的一位女作家,

这次她创作的近70 万字的《百日阳光》以苏南乡镇企业兴衰存亡为

切入点,是我国第一部全方位多角度深刻揭示社会大变革时期各个


阶层尤其是乡镇干部心理嬗变过程的长篇小说。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这部小说以全新的视角,现实主义的笔法
回顾了苏南乡镇企业艰难的创作历程,描写了乡镇企业在转制过程
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在揭示那些从辉煌走向危机的“改革者”
怎样在瞬息万变、旦夕存亡的现实面前,主动把握自己命运这一主
题上,作者显示了其不同凡响的功力。

著名作家陈建功称这部小说是范小青从“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写作风格向“大江东去”转变的标志,整部作品在对成功男性危
机感的思考把握准确,全篇渗透一种大家之气。

著名评论家雷达认为这部小说在整个社会全局下面关注一个小
镇,并与90 年代巨大社会变革连系起来,对于象范小青这种以写江
南小桥流水见长的女作家敢于驾驭如此宏大的题材感到佩服。这部
作品语言纯净,气势恢宏,是难得一本好书。

其它几位专家、作家也都表示: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长篇
小说。《百日阳光》情节曲折、场面宏大、高潮迭起,有一种使读
者欲罢不能的吸引力,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
到相当高度的鸿篇巨制。
第二稿修改为:

从“晓风残月”到“大江东去”
范小青长篇小说《百日阳光》问世

被认为是“新写实派”、“生活流”的江南女作家范小青的长
篇小说《百日阳光》近日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这部小说以现实主义笔法回顾了江南乡镇企业艰难的创业历
程,揭示了那些从辉煌走向危机的改革者怎样在旦夕存亡的现实面
前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

陈建功称这部小说是范小青的作品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向
“大江东去”转变的标志;

雷达认为《百日阳光》以一个乡镇来观照整个社会全局的变革,
找到了舞台,打开了新的空间;

白烨总结这部作品既直面现实又不欠文学魅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