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拭蔷突旧现С终庖徊呗裕偃绲背跏甯讣岢窒缺狈ィ裉煳颐遣坏赡芤丫瓿闪吮狈ィ蚁萄粢舱也坏饺魏卫碛上骷醣苯牟普度耄换岽颖苯甤hōu调十万大军回镇京师。”
宝鼎摇摇头,想了一下,说道,“你错了。”
“当初我之所以坚决反对北伐,其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大秦目前的国力,根本无法支撑更大疆域的边陲镇戍。”
“我们北伐,目标是整个河套地区,是河南和云中两块地方。这两地距离目前的长城防线有数千里之遥。你可以想像一下,当我们的大军深入到贺兰山和yīn山一线进行镇戍,需要消耗的军资有多少?中央财政能否长年支撑?”
“匈奴人打仗的习惯我们大家都知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现在我们固守长城防线,所以他们主动上mén攻击,除了掳掠也不排除利用这样的机会清除异己的可能,但等到我们的大军出塞了,匈奴人还会不会与我们决战?肯定不会。不仅仅是因为匈奴人在兵力武器上的劣势,更主要的是因为匈奴人刚刚统一大漠,单于庭内部也是动dàng不安,一旦匈奴人的主力军队遭到重创,匈奴人前期的战果恐怕要付之一炬,所以他们肯定会主动撤退,而且一直撤到大漠深处。”
“匈奴人来自大漠深处,那里虽然贫瘠,但可以放牧,可以维持他们的生存。但我们呢?我们到了河套,占据了贺兰山和yīn山,接下来怎么办?几十万军队的吃喝如何解决?依靠楼烦、林胡等北虏诸族的畜牧?抑或靠我们在河套一带垦荒屯田?但你们知道整个河套有多大?加上目前的北疆边郡,那时我们的镇戍范围东西相距近万里,几十万军队在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上如何生存?在一望无垠的草原山林间拿什么镇戍?”
“我们为什么攻占中原?因为中原富裕,因为中原的财富可以让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远征岭南?为什么要北伐大漠?南北两疆都是蛮荒之地,占据这些蛮荒之地,首要目的是防御外虏的入侵,其次就是增加我们大秦的疆域范围,其他还有什么好处?没有,相反,还要消耗财力进行镇戍。这其中利弊得失一目了然。”
公子将闾实在忍不住了,打断了宝鼎的话。
“叔父,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远征西南?为什么还要把进行南北战争拟制为大秦未来国策?”
“远征西南,其主要目的是断绝六国余孽退入西南后,倚仗南岭这道天然险阻持续威胁我大秦。”宝鼎说道,“岭南背靠大海,百越人除了躲进深山老林,没有其他退路。我们占据了岭南,就能守住岭南。这是南疆和北疆不同的地方。”
“北疆太过广袤。匈奴人撤过yīn山,修养一段时间后,又卷土重来,不胜其扰。当初秦、赵、燕三国为什么不惜耗费国力在北疆修筑长城?就是因为如此,因为我们根本没办法长途远征,根本没办法杀光他们。我们可以征服义渠,征服楼烦和林胡等北虏诸族,为什么就征服不了匈奴人?就是因为义渠、楼烦等北虏诸族就在我们的家mén口,而匈奴人的老家距离长城太远,遥不可及。”
“匈奴人刚刚统一大漠,我们刚刚统一中土,彼此都需要时间稳定自己的疆土。匈奴人入侵中土,我们打算北伐,都是出于稳定本土的需要。现在匈奴人显然没有足够实力突破我们的长城防线,威胁到我们的本土安全。我们也是一样,也无法威胁到匈奴人的本土,更无法彻底击杀他们,永绝外患。”
“试想一下,二十年后,匈奴人在稳固了大漠之后,其实力会发展到何种地步?同样,二十年后,我们大秦在稳固了中土之后,实力也发展了。双方的实力都在发展,而对于匈奴人来说,中土就是富裕之地,他们必然要入侵,要掳掠,要攻击,而我们是否有实力长途远征?”
“在我看来,即便二十年后,大秦的国力发展了,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把北疆防线拓展到贺兰山和yīn山一线,大秦还是没有实力远征大漠,更无法彻底铲除匈奴人这个祸患。”
王贲和公子将闾都目露怀疑之sè。
“将来,我们翻过yīn山,你们就知道大漠有多大了。”宝鼎叹道,“大秦有多少战马?有多少善骑的将士?有多少钱粮供应军队一次次地长途远征?”
“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匈奴人不会和我们决战。这一点你们可以问问安平侯司马尚,可以问问代北将士。当年赵国征服了楼烦、林胡诸族,占据云中,但随即受到了来自大漠诸族的攻击,不得以在yīn山南北修建长城。正是这条长城防线,活活拖垮了赵国财政。匈奴人不断入侵,赵国因为财力不足,只能死守长城。李牧是中土一代名将,他为了击败匈奴人,在长城里躲了十几年,示敌以弱,终于让他抓到一个机会围杀了入侵的匈奴人,并追敌千里,但这依旧未能阻止匈奴人入侵的步伐,最终还是在赵国将亡之刻,让匈奴人越过了yīn山,杀进了代北。”
“南北战争是持久的战争。我可以肯定地说,在我们这一代,不可能看到战争的结果。或许一百年之后,大秦人才能赢得这场战争。”
“这一观点我说过很多次了。既然南北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那么以目前的国内局势来说,以当前中央财政的状况来说,当然要延长北伐的准备时间。”
“是不是需要二十年的准备时间?”公子将闾没好气地问道。
宝鼎犹豫了片刻,说道,“攘外必先安内。国内局势不稳,中央财政没有足够的积累,大秦就没有能力北伐,即便北伐,也是劳民伤财,害民害国。我希望在我死去之前,能够完成北伐。二十年时间并不长,虽然我未必还能活二十年。”
王贲眉头紧锁。他从宝鼎这番话里敏锐地捕捉到一个明确的讯息,宝鼎在布局,以修改国防策略来实现财政政策的调整。年初宝鼎以北军统率部的名义向咸阳献三策,实际上就是他布局的开始。
现在宝鼎放弃了北伐,停止了直道修筑,放缓了发展北疆的步伐,而换回来的则是咸阳全面实施“与民休养、轻赋薄徭”之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直接受益者名义上是中土之民,实际上受益最大的是贵族阶层和地方势力。
二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或许始皇帝和宝鼎还在,但或许两者都不在了,而经过二十年发展的地方势力必定强大到足以抗衡咸阳的地步,那时假如始皇帝不在了,“分封”最大的障碍不在了,恐怕不待地方势力向咸阳发难,咸阳自己就要全面打开分封之mén了。
宝鼎布局的目标是什么?是“分封”还是“集权”?这大概也是目前整个大秦贵族集团最为疑惑的地方,谁也不知道宝鼎这个大秦第一权贵在未来是要做一方诸侯,还是把帝国推向“集权”的道路。
始皇帝和中央自然对未来局势的发展一清二楚,他们既然在解决中央财政危机和任由地方势力发展之间做出了艰难选择,那么未雨绸缪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宝鼎迫不得已,只能在军队控制权上继续让步。
可惜的是,宝鼎低估了“分封”贵族集团对始皇帝和咸阳宫的怨恨,对权力和财富的攫取**,即便他们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缓和了与始皇帝和咸阳宫的矛盾,但依旧无法缓减他们心中那股强烈的、熊熊燃烧的、迫不及待的**。
他们需要更多,为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而始皇帝始终是寸步不让,就算在某个方面让步了,但必定在另一个方面补回来,这导致一个矛盾缓和了,但另一个矛盾又激烈了。
二十年时间,太漫长了。王贲暗自想道,不论宝鼎这番布局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但他试图通过这种手段来缓和始皇帝与功臣们之间的矛盾,缓和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未免一厢情愿了。
“北伐不论何时进行,但在北伐开始之前,匈奴人会持续攻击我长城防线。”
王贲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三十万北军,这是北疆镇戍的底线。在这一点上,不仅我坚持,相信北军各级统率都坚持,否则我们无法完成北疆镇戍的重任。”
公子将闾做了补充,“北军十个军,每军三万,如今一个军减去一万兵力,但每军的镇戍重任并未相对减少。咸阳下令调十万大军回镇京师,可曾考虑到了北疆镇戍的重压?咸阳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北疆,而叔父却一味妥协,这让北军将士非常失望。”
宝鼎怒气上涌,眼前突然一片漆黑,头痛yù裂,跟着感觉自己的身体冰冷刺骨,似乎连手脚都冻得麻木了,无法动弹,忍不住低声呻yín。
公子将闾吃惊地抓住宝鼎的手臂,“叔父,你怎么了?”
王贲仔细看了一下宝鼎脸上的表情,估计宝鼎身体出了问题,想到他这几年殚jīng竭虑地应对和处置一系列危机,实在是耗尽了心力,如果不是年轻,恐怕早已支撑不下去了。
王贲叹了口气,冲着公子将闾摇摇手,示意他不要摇动宝鼎的身体,然后站起来走到宝鼎身边,双手扶住他的肩膀,低声说道,“你暂且躺下,我派人去请医匠。”
宝鼎痛苦地闭着眼睛,轻轻摇头,“没事,偶感风寒而已。”
接着他以非常决绝的口气说道,“咸阳的命令必须遵从,北军必须调遣十万将士回镇京师。”
王贲没有说话,重新坐到宝鼎的对面,踌躇良久说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可以奏请咸阳,呈述困难,请咸阳废弃这一命令。”
宝鼎睁开眼睛,面如寒霜,冷声说道,“要维持咸阳的权威,这是皇帝的底线,不要去触及它。先让十万大军回镇京师,至于镇戍兵力不足问题,我们再想其他办法解决。”
“如何解决?”王贲bī问道,“征发兵役?但你应该清楚频繁征发兵役的后果。”
“你更应该清楚激怒咸阳的后果。”宝鼎目露寒光,声音更为缓慢,强行压制的怒气随着吐出来的每一个字迅速弥漫了大帐,“我不想看到有人为此付出生命。”
王贲也是怒气上撞,“咸阳杀的人还少吗?有多少老秦人死在咸阳的屠戮之下?”
公子将闾看到宝鼎和王贲正面碰撞,又惊又怕,情急之下,脱口说道,“咸阳只说要十万军队,并没有说削减北军兵力。我们送走十万军队,为何不能再征十万将士?”
“边郡只有北虏,北虏不能做为北军主力。”王贲怒声说道,“这关系到北疆安危。”
“你始终不相信北虏,那么北疆也就永无安宁之日。”宝鼎反驳道,“北虏不用,还有谁能用?难道从关东征召吗?”
“为何不能从关东征召?”王贲冷笑道,“难道还要我老秦人流血流汗保护他们?”
第443章养寇方能自重
第443章养寇方能自重
王贲的态度非常坚决,北军兵力不能削减,北军不能从边郡征召青壮补充兵力。
这很好理解。宝鼎的势力范围在代北和东北疆,虽然他利用建设北军之便利,把自己的诸多亲信部下安chā到西北疆统军,但西北疆始终是老秦人的势力范围,无论是关东méng氏还是陇西李氏,都无法撼动老秦人在西北疆的绝对地位。
西北疆的军队,不管是屯驻离石要塞的原北疆军,还是镇戍陇西和北地两郡的西北边军,包括后期由王翦、麃公、méng武等人从两淮和江东带过来的军队,其基本构成都是老秦人。这些老秦将士在建设新北军的时候,被整编为四个军十二万人。
代北和东北疆的镇戍军则整编为六个军十八万人。这十八万人就是武烈王公子宝鼎可以实际控制的军队,这其中包括当年王翦统率的北部军一部、杨端和统率的南部军一部、méng武统率的中原镇戍军一部、桓齮统率的由关中老秦人组建的蓝田大营军队的一部分,羌廆统率的北疆军一部,还有就是李牧和司马尚统率的代北军残部,以及在吞灭燕国后收降整编的由燕人和东夷诸族组成的军队,其构成非常复杂,但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是,这十八万军队里老秦将士并不占据绝对多数,老秦人并没有获得超然地位。
不难看出,假如按照咸阳的命令,凡chōu调回京的十万将士均来自老秦本土,那么西北疆的四个军损失最大,除了义渠、空同、西羌等北虏诸族将士外,其他将士几乎都要回镇京师,这样一来,宝鼎就能把自己所控制的军队大量调往西北疆,就此牢牢控制了整个北军。
退一步说,就算宝鼎向王贲妥协了,征募边郡青壮补充军队,但边郡青壮主要来自何处?还是代北。西北疆的三个郡陇西、北地和上郡的人口很少,几乎是全民皆兵,没有青壮可以征募了,但代北三个郡通过人口迁徙,人口总量已经远远超过西北疆,如果再加上东北疆四个郡的人口,那么宝鼎完全有能力通过征募新兵和军队整编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