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红雪之谜的发现,则要感谢我们的科考队员。有一年,他们在喜马拉雅山考察。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他们从一座5000多米的山峰上下来,抬头一望,发现喜马拉雅山的主峰变成了火一样的色彩,往日的白雪全披上了红色的外衣。从此,红雪之谜便传了开来。
高山上的雪衣藻
对于红雪之谜的产生,读者也许会产生疑问。那些含有色素的藻类植物一般都生长在湿润的地方。为什么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上也会有它们的存在呢?原来,在藻类植物中,有一种雪衣藻,它们不仅耐寒,而且还具有发光的作用。尤其是在永久性冰雪中,它们分布广,耐寒性强。零下36℃也不至于死亡,但在4℃以上反而难于生存。
这些雪衣藻类生长适宜温度是0℃左右,常常在夏季冰雪融化时生
在高入云端的喜马拉雅山上,能产生色素的雪衣藻在那里顽强地生存着。
长最好。那么,它们又是怎样获得养料和抵抗低温而生活的呢?据植物学家们分析得出:雪衣藻周围的湿气是它们得以生存的主要源泉。由于它们含有特殊的血色色素,能吸收短波长的紫外光和蓝色光等,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制造大量可溶性糖,降低细胞内含物的冰点,使细胞的肢体结构在低温下不起剧变或被破坏,从而提高了抗寒能力。有的含有较高的脂肪。这些都可能是雪衣藻类在低温的冰雪中能生活的原因。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它们获得了这一特性,成为高山冰雪的征服者。
在终年积雪的环境中,雪衣藻的白色小球一动不动地躺在雪里,虽然已经冻僵了,但仍活着。它们就这样沉睡着,当雪的表面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微有一点融化时,才从梦中醒来。
当白天充足的光和热使雪衣藻的红色素迅速积累起来后,雪衣藻便
在喜马拉雅山,红雪与白云相互映照。
大片大片地展现出红色的“雪”来。其实,这是由无数的雪衣藻聚成的。每一个雪衣藻都是静止的小球体。它的内部充满了红色素,外面是半透明的外壳。这样的球体生长缓慢,它们成熟后开始分裂,一个球体里的东西先分成两半,而后,这两半再照样分成两半。新生的小雪衣藻从破裂了的外壳中蹦了出来,开始其独立生活。
雪衣藻的这种繁殖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单细胞的种类经细胞分裂后,分成2个或4个子细胞,各成一个新个体,此时母细胞不再存在。就这样,在喜马拉雅山上,每当太阳下山的时候,雪上开始时出现鲜红的斑点,以后这些斑点占的地盘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一大片红雪。
神秘的绿球藻
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喜马拉雅山上的红雪主要是由雪衣藻、溪水绿球藻和雪生纤维藻形成的。虽然红雪构成的主体是雪衣藻,但溪水绿球藻也有同样的功劳,而且民间还有许多关于绿球藻的传说。
远眺喜马拉雅山,经常有神秘的藻类植物闪闪发光。
相传很久以前,在一个古老的部落中,有位美丽的女子,是酋长的女儿。酋长要女儿与一名男子结婚,但是她早已与另一位部族勇士相爱,酋长仍执意要女儿与他中意的男子结婚。
婚礼之夜,酋长女儿远远听到勇士吹奏的草笛,依循着笛声到了阿寒湖畔,就在淡淡的月光下,两人乘着木舟划向湖中,约定来世结缘,然后就一起投入湖中。酋长和村人感受到两人的深情,转而为他们祈求永远的幸福。
巍峨险峻的喜马拉雅山上,是高原藻类植物生长的最佳之地。
两人相恋的魂魄在湖中化成了由两人名字合称的绿球藻,世世代代在阿寒湖底继续着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因此绿色的绿球藻也象征了坚定不移的爱情与执著于幸福的努力。
当然这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实中的溪水绿球藻只是绿球藻的一种,刚出生的绿球藻非常细小,一年的绿球藻也只有0。3毫米,一般是以每年5毫米的速度成长。绿球藻的生长期极长,要150至200年才能长得如棒球大小,世界上至今为止发现最大的绿球藻直径为30厘米,推估已有近千年的寿命。
喜马拉雅山上的雪线
说到红雪之谜,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喜马拉雅山上的雪线,虽然它们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红雪的产生自然离不开长年累月的积雪,如果没有积雪,自然也无法看到红雪。
那么,什么是雪线呢?其实,所谓雪线就是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
喜马拉雅山脉的雪线,北坡大约6000米左右,南坡约为5500米,北坡比南坡约高500米。从气温分布分析,南坡暖于北坡,为什么南坡的雪线反而比北坡低了呢?这是因为雪线高度是由温度和降雪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南面迎风坡接受从印度洋来的潮湿西南季风,空气温和湿润,降雪比背风的北坡要多得多;北坡雪少,加上空气干燥,蒸发大。到了夏季,在阳光照耀下积雪容易融化,于是,就出现了北坡雪线比南坡高的现象。
另外,从卫星云图上不难发现,喜马拉雅山山脉雪线以上不是处处地方天天都有雪的。这是因为在一些较陡的山坡上积雪薄,容易融化。此外,还有风的影响,珠穆朗玛峰地区冬春季节西风特别强劲,高山积雪常被吹落后岩石裸露。
一般来说,喜马拉雅山的红雪大都产生在主峰的顶端,这是因为主峰离太阳最近,光线产生得最强,雪衣藻产生的色素也最多,所以看起来最红。
珠峰旗云(2009…05…06 17:03:18)标签:藏地密码 文化
珠穆朗玛峰是世人向往的圣地。它不仅有着复杂的自然环境,美妙绝伦的冰川,更有着世界奇观之一的“旗云”。然而,旗云是如何形成的?它与天气有什么关系?“旗云”可以预测到暴风雪吗?由于我们对这种奇观还缺乏深入的认识,所以珠峰旗云便变成了一个自然之谜。
珠穆朗玛峰,她有着最复杂的自然环境,有着奇幻的旗云,有着美妙绝伦的冰塔林,是世人所向往的圣地。
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其实,“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故称为“旗云”。
珠穆朗玛峰旗云的形状千姿百态,时而像一面旗帜迎风招展,时而像波涛汹涌的海浪,忽而变成袅娜上升的炊烟,刚刚似万里奔腾的骏马,一会儿又如轻轻飘动的面纱。这一切,使珠穆朗玛峰增添了不少绚丽壮观的景色,堪称世界一大自然奇观。由于旗云的变换可以反映出高空气流的变动,因此,珠穆朗玛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外国探险家称之为“圣母的面纱”。
“旗云”是如何形成的
珠穆朗玛峰旗云的形状姿态万千,堪称世界一大自然奇观。
珠峰旗云的产生,与太阳的辐射有很大的关系。
是什么原因促使珠穆朗玛峰产生旗云?珠穆朗玛峰北坡和西南坡7500米以下为冰雪覆盖,7500米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因此,下垫面多为碎石表面。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每当日出后,受太阳直接的照射,各地受热状况也就不均匀。在碎石面附近,地面吸热快,表层气温高于同一高度自由大气的温度,形成沿山坡向上的气流;海拔7500米以下,冰雪表面受太阳加热升华,给上升气流输送水汽,为成云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在冰雪面上,反射掉的热量较多,地表气温要比自由大气的温度低些。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就产生两个方向不同的局部环流,使峰顶附近常有对流性积云形成,所以白天常能观测到形如旗状的云挂在峰顶。随着高空风、上升气流和天气系统的不同,旗云的形态也就不断变幻着。
晚上,碎石表面强烈的辐射冷却,使其邻近气温比同高度自由大气温度低,空气向下运动,即吹山风,所以,夜里很难发现珠穆朗玛峰峰顶有旗云。下午三四点钟之后,由于对流旺盛,积云迅猛发展,致使山顶常被云遮蔽,也就谈不上什么旗状云了。
旗云真的可以预测风雪吗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登义曾8次到珠穆朗玛峰地区,并观测、记录和拍摄下了珠峰“旗云”变化,揭示出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奥秘。
观测研究表明,珠峰顶出现的“旗云”绝大部分是自西向东飘动,但当特殊天气来临时,“旗云”也会自东向西飘动。高登义认为,从珠峰“旗云”飘动的方向,可以判断珠峰峰顶附近的风向;从“旗云”顶部波涛起伏的状态可以估算高空风速的级别大小,还可以判断之后几天珠峰地区的天气状况:
如果“旗云”自西向东飘动,云的顶部平而光滑,并在离开峰顶后云顶高度逐渐下降时,高空西风风速在每秒17米以上,当日不宜于7000米以上的登山活动。
如果“旗云”自西南向东北飘动,云的顶部起伏波动大,且在离开峰顶后云顶高度逐渐上升,表明高空风速不超过15米/秒,当日可以在7000米以上进行登山活动,但一天后会有高空西风槽来临,大风伴随降雪发生,2~3天内不宜于7000米以上进行登山活动。
正在形成的珠峰旗云
令人叹为观止的珠峰山麓
如果“旗云”自东向西飘动,表明高空有偏东风气流,未来1~3天内会有印度低压来临,带来大雪伴随小风的天气,一般不宜进行7000米以上的登山活动。
如果珠峰顶部的云量很少,没有形成“旗云”时,有两种情况表示当日和未来1~3天内宜于7000米以上的登山活动:其一,若珠峰顶部的云慢慢向东南方移动,表示高空有弱的西北气流,珠峰地区受西风带高压脊控制;其二,峰顶及其附近的云垂直上升,宛如炊烟袅袅,表明高空风速极小,珠峰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史前生物大揭秘之一史前生物大爆发之谜(2009…05…07 18:59:12)标签:史前生物 文化
史前生物的概念为:自地球形成以来至第四纪更新世末(约一万年前)存在过的一些生命形式。换句话说,就是以严格意义上的化石为时间依据的生物。
地球属于生活在其上的一切时代的生物。它们对人类及人类智慧的形成和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物种,我们有权利和义务爱护好我们的地球,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就是要重视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一切生命。
中国云南澄江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包。5亿多年以前,那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然而,在经过漫长的沉寂之后,澄江这块貌不惊人的山包,如今被古生物学家视为一块圣地。在这里,地球生命史上的一个惊人的秘密正在逐渐被解开。在距今5。3亿年前,这里的浅海上演了一个重大无比的事件—生命经历了一个革命性的大规模深化,绝大部分仅次于“界”以下的最大的生物分类单位—“门” 一级动物一瞬间出现在地球上,这些动物的突然光临,给这颗蓝色的星球增添了生动的色彩。
我们用“一瞬间”来描述这一颗爆发过程的短暂,然而它的实际时间是200万年左右,但相对于35亿年的地球历史来说,200万年相当于一天中的一分钟。在这“一瞬间”里,众多从未在地球上露过面的动物一下子出现在海洋里,古生物学家甚至用“爆发”这个字眼来形容这种突然性。这些动物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从只有几毫米的微型动物到长达2米,长着带柄巨眼和恐怖粗爪的大型怪物,几乎涵盖了所有现有动物的门类。也就是说,如今地球上所有一切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海里游的动物的祖先,差不多都在那个时代出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很多细胞动物很可能就是从这里起步,开始了各自的演化历史。这一发现使国际古生物界振奋不已。最有权威的德国著名古生物学家阿·塞拉赫称这一重大发现“就像是来自天外的信息。”它证实了大爆发的演化事件在5。3亿年前确实曾经发生了。
1985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发表了在澄江帽天山出土的娜罗虫—古老节肢动物化石(这种动物曾存在于5。15亿年前加拿大伯吉斯动物群),揭开了澄江生物群研究史上的重要一页。1995年,世界各国科学家汇聚中国,第一次以“寒武纪大爆发”为议题进行了国际性的学术大讨论。
在昆明,在许多孩子的收藏中,你会找到侏罗纪的恐龙,泥盆纪的鱼,克留纪的珊瑚石燕和寒武纪的三叶虫。昆明西部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