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辨证录-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酸而敛之也,加白术以利腰脐,腰脐利则水火流通,自然大小肠各取给于肾水,而无相争之乱, 
水足而火息,血不止而自止也。 
此症用障脐汤亦甚神。 
大黄(五分) 当归 生地(各一两) 地榆(三钱) 水煎服。一剂即止血。 
人有九窍流血者,其症气息奄奄,欲卧不欲见日,头晕身困,人以为祟凭之, 
不知此乃热血妄行,散走于九窍也。视其症若重,然较狂血走一经者反轻,引血归 
经则血不再流矣。夫人一身之中无非血也,九窍出血,乃由近而远,非尽从脏腑而 
出,然而治法,仍须治脏腑,而不可止治经络,以脏腑能统摄经络也。方用当归补 
血汤加味治之。 
当归(五钱) 黄 (一两) 荆芥(炒黑,三钱)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生地(五钱) 
水煎服。一剂即止血,二剂不再流矣。 
热血妄行,不清火而反补其气,因由于气之虚也。气虚则不能摄血,血得火而 
妄行,逢窍则钻,今补其气则气旺矣,气旺自能摄血。倘用止抑之法则一窍闭,而 
众窍安保其尽闭乎。用补血汤,而又行气凉血,未尝无清火之味,焉得不奏功如神哉。 
此症可用掩窍丹∶ 
人参 当归 生地 玄参(各一两) 炒黑荆芥(三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一剂即止血, 
二剂全愈。 
人有大便出血者,或粪前而先便,或粪后而始来,人以为粪前来者属大肠之火, 
粪后来者属小肠之火,其实皆大肠之火也。夫肠中本无血也,因大肠多火,烁干肠 
中之液,则肠薄而开裂,血得渗入,裂窍在上则血来迟,裂窍在下则血来速,非小 
肠之能出血也。小肠出血,则人且立死,盖小肠无血,如有血则心伤矣,心伤安能 
存活乎。故大便出血,统小肠论之,以辨症则可,谓大便之血,以粪后属小肠,则 
不可也。是治便血之症,宜单治大肠,然而大肠之所以出血,非大肠之故也。肾主 
大小便,肾水无济于大肠,故火旺而致便血也。方用三地汤∶ 
熟地(一两) 当归(一两) 生地(一两) 地榆(三钱) 木耳末(五钱) 水煎调服。一剂 
即止血, 
二剂全愈。 
精血双补,则肠中自润,既无干燥之苦,自无渗漏之患,况地榆以凉之,木耳 
以塞之,有不取效之速者乎。 
此症用荠 熟地汤亦神。 
熟地(三两) 地粟(三两,捣汁,同熟地煎汤服。二剂即止血。) 
人有小便溺血者,其症痛涩马口,如刀割刺触而难忍,人以为小肠之血也,而 
不知非也。小肠出血,则人立死,安得痛楚而犹生乎?因人不慎于酒色,欲泄不泄, 
受惊而成之者。精本欲泄,因惊而缩,入则精已离宫,不能仍反于肾中,而小肠又 
因受惊,不得直泄其水,则水积而火生,于是热极而煎熬,将所留之精化血而出于 
小便之外,其实乃肾经之精,而非小便之血也。治法宜解其小肠之火,然而解火而 
不利其水,则水壅而火仍不得出,精血又何从而外泄哉。方用水火两通丹∶ 
车前子(三钱) 茯苓(五钱) 木通(一钱) 栀子(三钱) 黄柏(一钱) 当归(五钱) 
白芍(一两) 蓄(一钱) 生地(一两) 水煎服。一剂而涩痛除,二剂而溺血止,三剂全愈,不必用四剂也。 
方中通利水火,而又加平肝补血之药者,盖血症最惧肝木克脾胃,则脾胃之气 
不能升腾,而气乃下陷,气陷而血又何从而升散乎。今平其肝则肝气舒,而脾胃之 
气亦舒,小肠之水火两通,败精有不速去者乎。 
此症用通溺饮亦神。 
黄柏 车前(各三钱) 茯苓 白术(各五钱) 王不留行(二钱) 肉桂(三分) 黄连(一钱) 
水煎服。二剂即止血。 
人有皮毛中出血者,或标出如一线,或渗出如一丝,或出于头上,或出于身中, 
或出于两胫之间,皆肺肾两经之亏,火乘隙而外越也。此等之症,舍补肾水,无第二法可救。 
然而补肾之功缓,必须急补其气,气旺则肺金自旺,而皮毛自固矣。方 
用肺肾两益汤∶ 
熟地(二两) 人参(一两) 麦冬(一两) 三七根末(三钱) 水煎服。一剂而血即止矣。再用 
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调服一月,不再发。 
盖熟地壮水,麦冬益金,金水相资,则肺肾之火自息,血自归经,何至走入皮 
毛而外泄,况三七根原能止血乎。 
此症用 归敛血汤亦神效。 
黄 玄参(各一两) 当归(五钱) 麦冬(一两) 北五味(一钱) 苏子(二钱) 三七根末(三钱) 
水煎调服。一剂即止血。 
人有唾血不止者,然止唾一口而不多唾,人以为所唾者不多,其病似轻,而不 
知实重。盖此血出于脾,而不出于胃也。夫脾胃相表里者也,血犯胃已伤中州之土, 
先天已亏矣,况更犯脾阴之后天乎。胃主受而脾主消,脾气一伤,不能为胃化其津 
液,虽糟粕已变,但能化粗而不能化精,以转输于五脏六腑之间,则脏腑皆困,是 
脾之唾血,更甚于胃之吐血矣。然而脾之所以唾血者,仍责之胃土之虚,不特胃土 
之虚,而尤责之肾水之衰也。盖胃为肾之关门,肾衰则胃不为肾以司开阖,而脾之 
血欲上唾,而胃无约束,任其越出于咽喉之上矣。故脾之唾血,虽脾火之沸腾,实 
肾胃二火之相助也。治法平脾之火,必须补脾之土,更须补肾水以止胃之火也。方 
用滋脾饮∶ 
人参(三分) 茯苓(二钱) 玄参 丹皮 芡实 茅根 山药(各三钱) 熟地(一两) 
沙参(五钱) 甘草(五分)水煎服。一剂而唾血止,再剂全愈。 
此方轻于治脾,而重于补肾,诚探本之法也。倘止泻脾火之有余,必致损胃土 
之不足,胃气伤,而脾气更伤,然后始去补肾,则不能生肾水矣,何能制脾火之旺 
哉,毋论唾血难止。吾恐胃关不闭,而血且大吐矣,此滋脾饮之所以妙耳。 
此症用同归汤亦神效。 
白术 玄参(各一两) 熟地(二两) 北五味(一钱) 荆芥(炒黑,三钱) 贝母(五分) 
水煎服。一剂即止血。 
人有双目流血,甚至直射而出,妇人则经闭不行,男子则口干唇燥,人以为肝 
血之妄行也,谁知是肾中火动乎。夫肾中之火,相火也,若君火宁静,则相火不敢 
上越,惟君火既衰,而后心中少动于嗜欲,则相火即挟君主之令,以役使九窍,而 
九窍尊君之命,不敢不从,听其所使矣。心之系通于目,肝之窍开于目,肝中有火, 
亦相火也,与肾中命门之相火、心中包络之相火,正同类也。同气相助而沸腾,不 
啻如小人结党,比附而不可解,直走心肝之窍系,血不下行而上行矣。治法似宜补 
心君之弱,以制肾火之动,然而心火既虚,补心而心不易旺,必须补肾以生心,则 
心火不动,而肾火亦静耳。方用助心丹∶ 
麦冬(一两) 远志(二钱) 茯神(三钱)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玄参(五钱) 
丹皮(三钱) 芡实(三钱) 莲子心(一钱) 当归(三钱) 柴胡(三分) 水煎服。一剂而血止,二剂不再发。 
此方心、肝、肾三经同治之药也,补肾以生肝,即补肾以生心耳。或疑肾中火 
动,不宜重补其肾,不知肾火之动,乃肾水之衰也,水衰故火动,水旺不火静乎。 
况心火必得肾水之资,而火乃旺也,心火旺而肾火自平,非漫然用之耳。 
此症用 膏汤亦神效。 
熟地 白芍(各一两) 山茱萸(五钱) 柴胡(五分) 荆芥(炒黑,三钱) 北五味(十粒) 
竹沥(一合) 同水煎服。二剂愈。 
人有舌上出血不止,细观之有小孔标血,此心火上升以克肺金也。夫鼻衄犯气 
道也,舌中衄血,不过犯经络之小者耳。然有血出于口者,犯胃而不犯心;血出于 
舌者,犯心而不犯胃。犯胃为腑,而犯心为脏,乌可谓经络细小之病而轻治之乎。 
治法内补其心中之液,而外填其舌窍之孔,则心火自宁,而舌血易止也。方用补液丹∶ 
人参(三钱) 生地(三钱) 麦冬(五钱) 丹参(二钱) 北五味子(十粒) 山药(三钱) 
当归(五钱) 黄连(一钱) 玄参(五钱) 贝母(一钱) 水煎服。外用炒槐花、三七根各等分, 
为末,掺之即愈。 
夫槐花、三七本能止血,似不必借重于补液丹也。然而内不治本而徒治其末, 
未必不随止而随出也。 
此症用柏子安心汤亦神效。 
人参 茯神 柏子仁(各三钱) 远志(一钱) 菖蒲(三分) 当归 生地(各五钱) 五味子(十粒) 
贝母 黄连(各五分) 水煎服。 
二剂即止血。 



卷之三

遍身骨痛门(四则)

属性:人有一身上下,由背而至腰膝两胫,无不作痛,饮食知味,然不能起床,即起 
床席,而痛不可耐,仍复睡卧,必须捶敲按摩,否则其痛走来走去,在骨节空隙之 
处作楚,而不可忍。人以为此症乃痛风也。然痛风之症,多感于风湿,而风湿之感, 
多入于骨髓。风湿入于经络则易去,风湿入于骨髓则难祛,以骨髓属肾,肾可补而 
不可泻,祛风湿则伤肾,肾伤则邪欺正弱,将深居久住,而不肯遽出矣。虽然肾不 
可泻,而胃与大肠未尝不可泻也。泻胃与大肠之风湿,而肾之风湿自去。盖胃为肾 
之关,而大肠为肾之户也。方用并祛丹∶ 
黄 (一两) 白术(五钱) 茯苓(五钱) 甘菊花(三钱) 炙甘草(一钱) 羌活(五分) 
防风(五分) 水 
煎服。一剂而痛减,二剂而痛除,三剂而痛全愈矣。愈后,用八味地黄丸调理,永无再犯之患。 
论理,不治肾而治胃与大肠之风湿,去风宜用干葛也,去湿宜用猪苓也。有风 
有湿,必化为火,去火亦宜用石膏、知母也。然邪在骨髓,必须用气分之剂提出, 
在气分,使微寒之品,与轻散之味以和解之,则邪易于速化。然后用补肾之药补其 
肾中之水火,真水足而邪水不敢再入,真火足而邪火不能再侵也。 
此症亦可用 术两活汤∶ 
人参 肉桂(各三钱) 白术 黄 (各一两) 茯苓(五钱) 甘草(一钱) 羌活 独活(各五分) 
水煎服。四剂愈。 
人有遍身疼痛,至腰以下不痛者,人亦以为痛风也,谁知乃火郁于上中二焦, 
不能散而成者也。若作风湿治之,全不能效,然而仅治其火,亦正徒然。盖火生于 
郁。则肝胆之气不宣,木必下克脾胃之土,而土气不升,则火亦难发,以致气血耗 
损,不能灌注于经络而作痛矣。方用逍遥散加味治之。 
柴胡(二钱) 白芍(五钱) 当归(一两) 甘草(一钱) 炒栀子(三钱) 陈皮(一钱) 茯苓(三钱) 
白术(二钱) 羌活(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痛如失矣。 
逍遥散专解肝胆之郁,栀子尤善于解郁中之火,肝胆之火既盛,则胆中之汁必 
干,肝中之血必燥,多加当归、芍药,更于平肝平胆之内而济之滋胆滋肝之味也。 
血足而气自流通,复加羌活以疏经络,自然火散而痛除耳。 
此症用和肝消火散。 
柴胡 栀子 丹皮 苍术 天花粉(各二钱) 白芍(五钱) 茯苓 生地(各三钱)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川芎(一钱) 水煎服。四剂全愈。 
人有遍身生块而痛者,此虽是痛风,然因湿气不入脏腑而外走经络、皮肤以生 
此块,乃湿痰结成者也。消痰于肠胃之内者易为力,而消痰于经络、皮肤者难为功。 
虽然经络皮肤固难治,而肠胃可易治也,吾治其肠胃而经络皮肤之痛块自消。方用 
消块止痛丹∶ 
人参(三钱) 黄 (五钱) 防风(一钱) 半夏(三钱) 羌活(一钱) 白术(三钱) 桂枝(五分) 
茯苓(五钱) 薏仁(五钱)水煎服。二剂而痛轻,四剂而痛止,十剂而块消,二十剂而块尽消也。 
夫块结不散,正气虚也。气虚则痰结,吾用人参、 、术以补其气,而痰之势 
衰矣。况益之茯苓、薏仁以利湿,半夏以消痰,防风、羌活以去风,桂枝以逐邪, 
则痰之党羽既孤,而不能留其块垒矣。倘徒治经络皮肤,反耗损肠胃之气,而气不 
能行于经络皮肤,则块且益大,何以消之哉。 
此症用防 分湿汤甚效。 
黄 白术 茯苓(各五钱) 薏仁(五钱) 防风 柴胡 天花粉(各一钱) 桂枝(三分) 
麻黄(五分) 水煎服。四剂愈。 
人有遍身疼痛,殆不可忍,然有时止而不疼,人以为风湿相搏,谁知是气血亏 
损,凝滞而不通乎。夫风寒束于肌骨,雨湿入于肢节,皆能作痛,然其痛必一定不 
迁,非时而痛,时而不痛也。惟气血既虚,不能流行于肢节肌骨之中,每视盛衰以 
分轻重,气到之时则痛轻,气散之后则痛重,血聚之时则痛轻,血滞之时则痛重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