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语歌坛,群星璀灿,王菲是最另类的一个。
2004年9月的“菲比寻常”北京演唱会万事具备,只等王菲登台。这是离京南下十几年来,王菲第二次站在生她养她的土地上为家乡父老演唱。游子归乡,近乡情切,何况王菲怎么说也算是衣锦还乡,憋足了劲要给家乡的歌迷留下一段完美的佳话。恰在此时,北京工人体育场后台传来一个消息,衣装整齐正准备登台的王菲觉得鞋子不合脚。
这个消息让王菲的几名工作人员面容失色。鞋子虽然是小事,可直接影响演唱者的心情,如果这台演唱会失败,他们就是第一大罪人。音乐声已经响起,热情的北京歌迷,开始热烈而又执着地呼唤着王菲的名字。负责准备鞋子的那位工作人员吓得身冒虚汗手脚冰凉,这时,王菲突然地抬起右脚,向前轻轻一踢,鞋子离开了她的脚,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落地时不情不愿地打了几个滚。接着,她又抬起左脚,做了一个同样的动作,接着,便赤脚走向了前台。
整场演唱会,王菲赤脚唱完了。那些菲迷们以为这是王菲最新最酷的造型设计,只有细心的记者感觉不对。事后有记者问起,王菲轻描淡写地说,觉得鞋子不合脚,所以就没穿。王菲不知道,此事曾在她的工作人员之中掀起巨大波澜,更不知道有一个工作人员在那一瞬间想到辞职。同样的事,如果发生在别的天王巨星身上,肯定非同小可。可王菲不同,她只是尽情享受着在台上和歌迷用音乐用歌声来交流的愉悦,至于身上穿什么脚上穿什么,她是不会在意的。
整个演艺圈,对媒体的态度,可以说是又恨又爱,恨的时候恨得咬牙切齿,爱的时候真希望把所有媒体都搂抱在怀中。无论是恨是爱,真正面对媒体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表现出异常的热情,积极主动地配合,甚至带点谄媚。
王菲的另类,就在于她面对传媒,从来都是我行我素,无论是初出道时还是当了十几年天后之后的今天。香港传媒因此对她大伤脑筋,公开说她是著名的“难搞”。
王菲和传媒最经典的合作,在她以一曲《容易受伤的女人》唱红香江然后唱红海峡两岸的时候。那时候她不叫王菲,叫王靖雯。王靖雯从香港来到台湾,为自己刚刚推出的专辑做宣传。台湾传媒对这颗正冉冉升起的新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派出电视台的当家主持人张菲做她的专访。张菲当时在台湾可称家喻户晓,知名度极高,走在街头,不留神会造成交通阻塞。
为了采访王靖雯,张菲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列出了长长的采访提纲。没料到在这个直播节目中,王靖雯对于张菲的提问,总是以两个字回答,最多也不超过五个字。张菲想尽办法,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无法让王靖雯多说几个字。事后,当地媒体打出大字标题,说王靖雯打倒大牌主持人。
两岸三地传媒中,香港传媒以捕捉绯闻见长。其他明星,面对突然而起的绯闻,或者解释或者托词,甚至有些明星借助绯闻来炒作自己。传媒亦十分喜欢这类做法,明星的做秀,无疑给传媒提供了大量话题。王菲却与众不同,面对这类困扰,她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的五个字:“关你们啥事?”并且当场摔了椅子。这五个字因此成了王菲的招牌,成了横在她与记者之间的一道屏障。她第一次说出这五个字时,身边的经纪人以及工作人员,全都替她暗捏了一把冷汗,担心媒体会对她发起全面攻击,打得她遍体鳞伤。那些为绯闻困扰却又不得不面对媒体忍气吞声的演艺员,初次见到这五个字,禁不住为王菲叫一声好,既惊叹她的胆识,又认为她太直了,这样得罪媒体,将来怎么在这个圈中混下去?
因为另类,王菲迅速成为传媒眼中的典型。传媒也有怕狠怕硬的时候,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王菲不肯和传媒合作,传媒倒是对她有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王菲喜静不喜闹,不喜欢扎圈子。偶尔和三几个好友去娱乐场所消遣或者是在餐厅吃饭,当地的高官要员或者是富商巨贾得到消息,便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她。曾经有多次,这些显赫人物就在她隔壁的包厢,希望她过去坐一坐,身边的朋友也劝她去应酬一下。她说,我不去,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我不自在。
每次演唱会当晚,主办者都会组织一次小型庆功宴。参加庆功宴的,除了主办者,工作人员,媒体记者之外,还会有一些当地的头面人物。许多人都想趁此机会接近明星,和明星拍一张照片好向人炫耀,甚至更有人想趁机一亲芳泽,搂搂抱抱一番。有些明星对此采取宽容态度,反正在这个圈子里,搂搂抱抱、勾肩搭背是平常事,就当是在演戏。王菲又是例外,一些人要求和她拍照留念时,她心里虽不乐意,表面也表现出亲和可爱的微笑。一旦有人伸出他的手,搭着她的肩或者搂着她的腰,她会立即变脸,拂袖而去。
有一次,王菲和刘嘉玲一起逛杨受成的英皇珠宝店,对其中一款价值几十万元的手表颇为心仪,玩味良久。杨受成是香港的传媒大亨,也是珠宝大亨,恰好走进店内,想做个顺水人情,对她说:“喜欢吗?喜欢就免费送给你。”没想到王菲当即脸色一变,毫不客气地说:“我为什么要你的?我自己没有吗?”说完后放下手表走人。看着王菲离去的背影,杨受成目瞪口呆。
对待爱情,王菲亦与其他明星完全不同。
许多明星都曾说过只要有真爱,不在乎对方是王子还是乞丐之类的话,可真正做起来,对方的身份条件是否与自己相配,仍然是第一要素。王菲曾有过同样的言论,而且远比其他明星的回答更直接更缺乏艺术性,甚至一点都不浪漫。
那还是她刚出道不久,有记者问她,希望什么样的爱情。她不假思索地说,这个很难说,关键要看感觉,没准在电梯里遇上水管工就爱上了。此话出口至今,十几年过去了,王菲情途坎坷,波波折折,可寻找感觉的初衷不变。于是,便有了她和窦唯之间地位极其悬殊的一段短暂婚姻,有了她和比她小十几岁的谢霆峰之间轰轰烈烈的一场姐弟恋,有了她和李亚鹏之间,前几天还向媒体说没有感觉,然后一觉醒来,突然发现情感的天空,已经充满了玫瑰般的亮色。
在感情的道路上,王菲始终如一地坚持着自己的目标,忠实着自己的情感取向,即使千回百转,即使坎坷多舛,她也是执迷不悔。
这就是王菲,沃土中一棵茁壮的树,人海中一个活生生的灵魂。她执着,她追求自我,她重视生命的质量,因此,她鹤立鸡群,傲世独立,也因此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中,她是另类。
第一章 童年长着一颗孤独的种子与李敖是世交
时光走近20世纪60年代末期,脚步显得格外的滞重起来。一场文化大革命将整个中华大地,卷入一片长达十年的红海洋之中。北京的夏天,因此显得异常的热烈火爆,北京的街道,因此显得异常的拥挤。 时光的指针,停留在1969年8月8日,正在台上引吭高歌的北京煤矿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夏桂影突然感到下腹一阵巨痛,她知道期待已久的时刻就要来了,她根本来不及将这新生儿出世的信号,告诉被下放到遥远矿区工作的丈夫王佑林。 在被送往北京协和医院的路上,趁着阵痛的间歇,夏桂影对陪同自己的同事说,请你们给老王拍封电报。同事说,你放心吧,团长已经派人去邮局了。王工得到这封电报,不知该有多高兴。夏桂影暗想,前面已经有了一个儿子王弋,如果这胎能够生个女儿,那就圆满了。 到达协和医院,夏桂影立即被推进了产房,时隔未久,孩子出世了。接生员对她说,恭喜你,生了个女儿。夏桂影强忍着疼痛,勾起头去看女儿。乳白的灯光下,女儿被护士托在手中,如同托着一轮太阳,又如希腊绘画中的安琪儿。女儿伸展着小手小脚,大声地啼哭。两名护士一边给她扎襁褓,一边议论。这个说,看这张小脸,这么红,将来的皮肤一定很好。那个说,是啊,这丫头长大了,一定是个美人胚子。又说,你看她的小手小脚,骨节这么长,将来比别的女孩都要高呀,当运动员打篮球挺好的。 听到护士议论女儿将来的职业,夏桂影也有了那么一闪念。她希望将来女儿长大了,最好像她的爸爸一样,成为一位至高无上的科学工作者。 这个女孩就是后来的亚洲歌后王菲。 王菲的祖父王兆民(曾用名王墨林),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的中国政坛,也曾显赫一时,官至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王兆民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和台湾名人李敖的爸爸是同班同学和好友。王菲的爸爸王佑林,曾经和李敖的二姐李珉指腹为婚。 李敖在回忆这段交情时说,爸爸和二叔王墨林大学毕业后,一起来到冰城哈尔滨当教师。工作之余,两个好同学常来常往。王墨林有一个女学生深深地吸引了爸爸的注意力,这个女生后来成了李敖的妈妈。在父母的婚礼上,王墨林成了他们的伴郎。几年后,两家的第二个孩子胎结腹中,彼此约定,如果生下一男一女,便结成儿女亲家。几个月后,王家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王佑林。不久李家生了一个女儿,取名李珉。于是,同窗情之外,又加上儿女亲情,亲密度更增加了一层。 1949年下半年,国民党败退台湾,王李两家,和当时大多数中国上层家庭一样,开始了一次铭心刻骨的大分裂。两家的大多数人跟随国民党去了台湾或是海外,王墨林的二儿子王佑林当时还是大学生,思想激进,对国民党不满,没有依从爸爸的意愿,而选择留在了大陆,这一变故阻隔了王佑林和李珉,这段姻缘从此划上句号。 有人说,假如没有这次大裂变,王佑林的妻子就是李珉而不是夏桂影,那么,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王菲。但历史没有假如。
第一章 童年长着一颗孤独的种子托儿所的小歌星
王菲的名字,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点。从北京到香港时,王菲是王菲,但踏入歌坛,王菲这个名字被认为太大陆化,被改成了王靖雯。王靖雯红了,摇身一变,又变成了王菲。然后有一天,突然有人说,王菲其实最早并不叫王菲,15岁之前,她一直跟妈妈姓,叫夏林。这个说法是由娱乐圈那个著名大嘴人物黄安踢爆的。从此以后,所有关于王菲的介绍,都会加上一个括号,括号里面的内容是“15岁前叫夏林”几个字。但很多从小就认识王菲的人都说从来没听说过她还有一个名字叫夏林,所以那个括号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时隔30年,北京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再也找不到王菲当年所住的里弄和房屋了,只能根据她在地坛小学上学,以及离煤矿文工团很近这两点,确定了一个大致方位——安定门附近的青年沟一带。 童年时的王菲,异常的孤僻,同时又异常的活泼。孤僻的人更乐于独处,活泼的人却会好动多变,容易与人接近。孤僻和活泼,原是矛盾的对立,可在王菲的身上,得到了有机的统一,从而造就了她后来傲世独立的性格。 活泼或许因为她出生在夏天,或许因为她身上流着的天生的艺术家的血。孤独却是因为她从小生活的环境。 有关孤独的记忆,常常与托儿所阳光轻拂的窗帘联系在一起。 爸爸是煤炭工程师,他的工作岗位在煤矿。北京市自然没有煤矿,王佑林不得不常常远离家人,深入到遥远的矿山,一呆就是几个月。妈妈是煤矿文工团的女高音,这个文工团就是为了矿山而存在的,他们必须送艺术送歌声进入矿山,深入矿井,往往是一个演出刚刚结束,行李放在家里尚没有打开,新的演出任务又来了,不得不又匆匆登车而去。有时候,爸爸在煤矿里呆了几个月后回来,休息一段时间,却连妻子的面都无法见到,又要去另一个煤矿了。 为了工作,父母不得不把小王菲托付给邻居大妈。王菲曾深情地回忆这段时光,“尽管大妈有七个子女,但疼我如亲生女儿。在那对父母的印象越来越淡漠的童年时光里,我把小孩对妈妈的天生依赖和信任,转移到了大妈身上。”或许是她太小了,分不清谁是自己的妈妈,或许因为见到妈妈太难了,邻居大妈的脸远比妈妈的脸要熟悉和生动得多。无数个夜晚,小王菲都是在邻居大妈那不太动人的儿歌中入梦的,以至于父母偶尔回来,将女儿接到家里,临到睡觉时,她会闹着要和大妈睡。 即使这样的日子,也无法长久。大妈的女儿结婚生孩子了,因为要上班,大妈要帮女儿照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