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响过后,地上便躺了十几具脑浆迸裂的尸体。

“这些人都是伪清前任巡抚恩铭的亲信戈什哈。去年伯荪殉难,这帮旗人狗奴才竟剜了伯荪的肝。现在,就用他们祭奠伯荪。”

熊成基的话解了赵北等人的惑。

“伯荪”就是徐锡麟的字,去年徐锡麟发动巡警学员起义,亲手打死安徽巡抚恩铭,事后被清兵生擒,恩铭的卫队恼怒他杀了自己的衣食主子,对其恨之入骨,遂剜出其肝下酒,此事轰动一时,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就是以此事为原型创作的。这一历史,赵北也有些了解,只不过,史书上记载的是“摘心致祭”,而非剜肝下酒。

“振华,有无兴趣加入光复会?”熊成基问赵北。

“光复会?是革命组织吗?”赵北明知故问。

“实不相瞒,我便是光复会会员。光复会宗旨‘光复汉室,复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当然是革命组织,我们干的,便是革满清朝廷的命!”

“贵组织与同盟会是否是同一组织?在外国的时候,我听得最多的便是‘同盟会’这三个字。”赵北继续装傻。

熊成基沉吟片刻,苦笑道:“光复会曾并入过同盟会,但无奈两派分歧颇大,只好再分开来,虽未声明分裂,但现在是各干各的。同盟会的人是嘴皮子工夫,只会呆在国外叫别人卖命,自己却坐在会议室里拿着地图指指点点。”

对于同盟会与光复会的分歧,赵北是知道一些的,根据后世史学家研究,光复会的几位领导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帝王思想,他们的革命指的就是改朝换代,与同盟会主张的建立共和是不大一样的,另外,光复会是激烈的行动派,至少在前期,它的会员比同盟会的会员更注重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实践革命,甚至不惜进行暗杀活动,其行事方式比同盟会在海外遥控会党起事更壮烈一些,许多光复会干部就是这样杀身成仁,这也是光复会力量始终未能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当然,后来的同盟会干部也纷纷回国,以身犯险,亲自参加起义,这里头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光复会的影响,或者说是刺激。

熊成基握住赵北的手,说道:“振华兄,你是身体力行实践革命的壮士,应该加入我们光复会。”

赵北面带微笑,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既然味根兄抬爱,若是肯做我的介绍人,我便加入光复会。终于找到组织了!”

“好!好!我做你的介绍人!我马上就写信,向陶会长他们推荐你。”熊成基激动的说道。

命人将那些戈什哈的尸体拖走之后,熊成基邀请赵北进了由巡抚衙门改造而成的都督府,两人稍叙片刻,熊成基提笔写了封举荐信,向正在上海的光复会实际主持者陶成章推荐赵北,待信写完,赵北正欲谈起攻南京之事,起义指挥部各级主官却已纷纷领命赶来议事,一场军事会议就这么召开了。

第六章 先锋官

此次军事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其一,肃清城外清军作战计划;其二,下一步的攻略方向。

第一个议题很快取得一致意见,如果不尽快将盘踞在城外的清军肃清,安庆城随时都可能遭到水陆夹击,所以,必须尽快消灭或将那些清军赶过长江。但第二个议题却发生了严重分歧,以赵北为首的一派认为,目前缺少船只,长途奔袭江宁的计划已不可能实施,只有向北发展,尽量扩大革命影响,并立即成立“大汉军政府”,争取全省早日光复;但以会党为首,另一帮人却认为应该渡过长江,向江南发展,以便接应那里的江西、湖南、江苏的会党武装,壮大实力,然后东征,一举攻克江宁。

熊成基是同意赵北的意见的,虽然他并不赞同“钻山沟”的建议,但至少没有再坚持奔袭南京的计划,赵北以前的担心总算是放下了。

在赵北看来,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必须尽快取得一致意见,不然,等清军的援军部队一到,就凭城内这点人马,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只有趁着敌军重兵包围圈尚未形成之前果断的跳出去,进行外线作战,才能保存革命实力。

革命的初起阶段,面对敌强我弱的态势,绝对不能困守孤城,只有流动作战,才有可能寻找到有利的战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发展壮大自己。

但遗憾的是,赵北的意见根本没人愿意接受,无论是北上派,还是南下派,都认为攻克坚城才是最好的革命手段。

北上派想占领庐州,由于清朝新军的招募原则是“土著守土”,安徽新军中的许多士兵和军官都是在民风彪悍的皖北招募的,乡土观念很浓,他们迫切的希望早日打回桑梓,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南下派则是着眼于江南的富庶,湖南的大米、江西的瓷器、江苏的工厂,都是令人垂涎的目标,无论是为自己考虑,还是为革命筹措经费,南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那江南的城市里,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也有那温柔娇嫩的美女,但如果不占领城市,这一切就都是白日梦。

除了这些理由之外,还有一点也是众人不得不顾虑的,那就是军心士气,如果未经恶战便放弃城市去钻山沟,会对军心士气造成严重打击。对此,赵北也不能不有所顾虑,所以也未坚持己见。

不过,北上派与南下派的分歧根本无法弥合,大都督熊成基亦是无奈,由于担心革命阵营分裂,缺少阅历的他只好将此议暂时搁置,先收拾了城外的清军再说。

根据指挥部的部署,起义军将分为两部,以赵北为首的左翼支队将留下守城,而熊成基将率领右翼和中翼支队出城作战,先消灭盘踞在城西之敌,然后转向北面,拿下要隘集贤关,扼住东西交往的通道,并派出少数湖北籍、江苏籍军官,秘密潜往太湖县境,与在那里举行秋操的江苏新军和湖北新军取得联系,策动两军响应起义,一旦得手,则立即回师安庆,三军会师,再谋下一步方略。

经过认真考虑,赵北主动请缨,推掉了守城的任务,却揽下了联络湖北、江苏新军的任务,因为在他看来,坚守孤城实在太过危险,弄不好会全军覆没,所以,与其困守安庆,倒不如带着一支小部队前往太湖县,策动那里的秋操部队响应起义,即使无法策动起义,也能全身而退,无论是打游击,还是逃亡,都比较方便。作为穿越者,他并不十分看好安庆起义的前途,只是没有将这个想法说出来而已。

计议已定。立即连夜着手扩军。此时已顾不得甄别投军者背景。募兵处来者不拒。凡是愿意当兵吃粮地。只要能跑能跳。便招入军队。由于军饷与新军相同。均为每月四两五钱官银。而且预发半个月地军饷。因而报名投军者踊跃。贩夫走卒、船工水手、甚至青皮游棍纷纷换上军装。扎起白布。摇身一变。成了革命战士。不到天亮。从火药库夺取地两万杆洋枪便已分发完毕。尚有万余人赤手空拳。连军装也没有。这些人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只能留在城内。编入左翼支队以壮声势。由代理支队长段芝萱负责操练。协助守城。

拂晓。长江上传来隆隆炮声。因为拖带秋操部队而停泊在江面上地两艘清军炮舰已开始进行威慑性地炮击。虽然炮弹尚未落入城中。但是城内居民地恐慌却已加剧。由于起义军已封城。百姓们也无法出城躲避炮火。

城内起义部队立即动员。以架设在南城根下野战炮、山炮猛烈还击。迫使清军炮舰驶向南岸。

在这密集地炮声中。城内地大都督府门前彩旗飘扬。鼓乐喧天。身着军装、腰挂军刀、眼圈发黑地新军将领们簇拥着大都督熊成基走上临时搭建而成地点将台。

熊成基戎装马靴。精神抖擞。手持讨清檄文。站在台上。当着数百名军官和士民代表地面。历数满清无道之状:

“中华光复军革命军政府。大都督熊。奉军政府命!照得鞑虏原系东虏异族。自汉唐以来。久为我中原世仇。明季之末。趁乱而起。逞其凶残悍恶之性。据我中华。窃我神器。奴我同胞!……凡我同胞。宜各尽天职。各勉尔力。刻期荡平鞑虏。光复中华!用申大义。布告同胞。急急如律令!檄!”

在赵北看来,这封檄文慷慨激昂,但未免有些眼光狭隘,而且对于满洲八旗的历史也有不少谬误的地方,但这是没办法的事,八旗贵族入关之后,大肆篡改史书,再加上文字狱屡起,即使是读书人也未必了解八旗在关外崛起的真实历史。

“右翼翼长代理左翼翼长段芝萱!”熊成基大喊一声。

“职部在!”一名青年军官应声而出,走前几步,站在熊成基跟前,立正敬礼,由于赵北已辞去左翼翼长之职,这一职务暂时由该军官代理。

“民军统带金照坤!”

“某在!”一个中年壮汉大大咧咧站到了军官身旁,他是洪门中人,安徽本地人氏,是此次安庆起义的组织者之一,进城的会党武装多半是他拉来的。

“段芝萱为城防司令,金照坤为城防副司令。你二人务必精诚团结,共守安庆!”

在众人的注目下,熊成基将一颗官防交到军官手中,正式任命光复军右翼翼长代理左翼翼长段芝萱为安庆城防司令,会党首领金照坤为城防副司令,由两人全权负责安庆城防。

“先锋官赵北!”熊成基又拿起一颗关防,由于仓促雕刻而成,这颗关防甚至没有上漆,就是一块木头疙瘩削成阶梯状。

“职部在!”赵北应声而出,立正敬礼。

“这是你的关防印信,拿好了。你的任务非常危险,多加保重。”熊成基将关防交给赵北,叮嘱一番,由于赵北联络湖北、江苏新军的任务属于绝密,因此就不方便在众人面前谈起。

“请大都督放心,职部竭尽全力完成任务!”赵北斩钉截铁的说道。

熊成基点了点头,向站在身边的军官们扫了一眼,“锵”的一声抽出了腰间的指挥刀,走前几步,向着众人慷慨激昂:

“驱逐鞑虏,光复中华,便在此时!愿诸君上下一心,共克顽敌!”

“上下一心,共克顽敌!上下一心,共克顽敌!”

受到大都督激励,众人齐声高喊,很快,这呐喊声传遍全城,起义军全体将士欢声雷动,士气高涨,雪亮的刺刀映着那天边的朝霞,一片绚丽夺目的艳红,杀气腾腾。

熊成基升炮誓师,带领两万余人出北门结营,早饭过后,军号一响,革命军高举光复会会旗,气势汹汹向盘踞城西的清军残部发起猛攻。

站在城头,目送出城的队伍,赵北心思起伏,历史已因他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随后会发生什么,他心里没有底,但是既然他已投身于这个时代之中,那么,或许就已没有退路了。

第七章 船工

日头已高,安庆城里一派肃杀。

身穿号褂、头裹白布的善堂杂役们驾着骡车,面无表情的在街道上缓缓前进,将沿途的那些尸体一一捡拾,整齐的码放在骡车上,经过一夜的风吹,这些尸体早已冻得僵硬,以奇形怪状的姿势呈现在人的眼前,肢断臂折,脑浆迸裂,让人不忍卒睹。

与这些善堂杂役一道进行善后事宜的还有城内的巡警和衙役,他们手拿革命军政府草草印刷的安民告示,沿街张贴,并召集各街里长、甲长,向他们转述安庆城防司令部的命令,责令他们安抚各街各巷,并组织丁壮巡逻街面,查拿奸细,震慑无赖。

城西隐隐传来炮声,那是革命军西征部队还在战斗,只是城内外信息断绝,却也不知战况如何。

城南也传来隆隆炮响,那是城内革命军的炮兵正与长江上的清军炮舰进行炮战,城南一带不时腾起黑烟,那是落进城内的炮弹,城南居民已不敢呆在家里,纷纷到城北躲避炮火。

在惊恐中战栗了一夜的百姓偷偷拉开门,从门缝里向街面上望去,街上满满的都是难民,大人喊小孩哭,凄惶的很,让人看得揪心。等看到那些挎着洋刀的巡警走过之后,百姓才稍稍松了口气,既然连巡警和衙役们都已经走上街了,那么,也就是说,城里已经恢复了秩序,无论如何,总算是可以出去买米买面了。

虽然街上还有些尸体没有清理完毕,但是百姓们也顾不得许多了,各家的当家人纷纷提着米袋子出了门,迎着瑟瑟寒风,顺着街角低着脑袋快步行走,向离家最近的米铺走去,心里祈祷着米铺千万不要关门,也不要涨价,毕竟,这城里的乱劲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下,能少出门就少出门,一次买它可吃个把月的大米面粉,然后全家老少就可以把自己关在屋里了。

当人们在炮声中纷纷赶到米铺时,惊讶的发现,那些米铺面店不仅店门大开,而且门口都站着两个扛着洋枪的大兵,在最显眼的铺面上还都贴着一张同样内容的告示:

“中华光复军革命军政府令!革命肇始,万象一新。希冀阖城军民万众一心,共建共和!为安民心,自今日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