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料,事情又出现了变化。原来,韩信平定齐国后,派人给刘邦送了一封信,说是为了稳定局势,希望封他为代理齐王。刘邦一看,便破口大骂:“我困守在这里,日夜盼你来支援,你却反而想自立为王!”当时张良、陈平正在刘邦身旁,张良深知韩信的作用举足轻重,连忙暗中轻轻踩了刘邦的脚一下,并在刘邦耳边说:“现在局势并未完全有利于我们,怎么能禁止韩信自立为王呢?不如送个顺水人情,封他为齐王,也好笼络他,为我所用,防止变故。”刘邦顿时醒悟过来,改变了口气,把骂韩信的下文变成了:“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王就做真正的,何必要什么代理呢!”刘邦总算机灵,掩饰得巧妙,避免了一场可能使形势逆转的变故,刘邦随即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并下令调他的军队前来夹击项羽。韩信得遂所愿,自然高高兴兴地出兵。楚汉两军又相持了几个月,韩信便领兵南下,直捣彭城,彭越的队伍又连下20 余城,多次切断项羽的补给钱。到这时候,整个军事形势就完全改变了,项羽不但兵力大减,而且三面受敌,毫无外援,空前孤立,由当初的绝对优势,变成了明显的劣势,项羽这时才省悟到形势不妙,提出和议,并愿送回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刘邦想休整一番,便接受了和议。但张良、陈平极力谏阻,劝刘邦勿失消灭项羽的良机、切切不可放虎归山。刘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立即统领大军追击项羽,到了公元前202 年10 月,刘邦、韩信、彭越三路大军把项羽包围在垓下,全歼了项羽的楚军,项羽虽然奋战突围,但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便在乌江自杀了。这一场持续两年多的大会战,以刘邦大获全胜而告终,给后人留下很多经验教训。我们以孙膑在《善者》一文中所阐述的指挥原理和方法来衡量双方的用兵技巧和水平,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楚败汉胜的原因在于项羽和刘邦自身。项羽骄傲自大,自以为天下无敌,便只知凭借武力征服他人,而不懂用兵的根本策略,当他还有范增辅佐时,还能弥补他的不足,所以十分强大,当他中了刘邦、陈平的反间计,怀疑范增,使得范增一怒而去后,他的弱点就暴露无遗了,由战略上的主动变为战略上的被动,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而被各个击破,最终全军覆没。项羽应了孙膑说的“四路都受困,五动皆有忧”,终究失败,反观刘邦,虽然他本来兵力较弱,而且有过致命的错误,但他身边有张良、陈平等杰出的谋士和韩信这样杰出的将领,能及时提醒他,帮助他纠正错误,扭转局势。而刘邦也能信任他们,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计策,从而大大弥补了自己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指挥能力和水平。在张良、陈平辅佐下,刘邦选定荥阳、成皋作为基地与项羽打持久战,这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正确的,正如孙膑所说的,“善于审视地形险阻而加以利用,能够指挥全军将士进退自如,敌军兵多时能使其变少,敌军军粮充足时能让其挨饿受饥。”使用反间计,又使得本来同心协力的敌军不和。经过几次波折,终于使楚军“疲病而得不到休息,又饥又渴而不能吃饭喝水”,而汉军则“吃饱了等待饥饿的敌军,以逸而等待疲惫的敌军”,汉军最终达到“四路通达,五动巧妙”。可以说,成皋之战,是孙膑《善者》一文所阐述的原理和方法的具体体现。
五名五恭
《五名》、《五恭》原为两段,标题分别写在段末,今据文例、字体合为一篇。
《五名》论述用不同方法对付五种不同的敌军。《五恭》论述军队进入敌方境内时,“恭”“暴”两种手段要交替使用。
兵有五名:一日威强,二日轩骄(1),三曰刚至(2),四曰{目力}忌(3),五曰重柔(4)。夫威强之兵,则屈软而待之(5);轩骄之兵,则恭敬而久之;刚至之兵,则诱而取之;{目鸟}忌之兵,则薄其前,譟其旁,深沟高垒而难其粮;重柔之兵,则譟而恐之,振而捅之,出则击之,不出则回(6)之。五名兵有五恭、五暴。何谓五恭?入境而恭,军失其常。再举而恭,军无所粮(7)。三举而恭,军失其事(8)。四举而恭,军无食。五举而恭,军不及事。入境而暴,谓之客。再举而暴,谓之华。
三举而暴,主人惧。四举而暴,卒士见诈(9)。五举而暴,兵必大耗。故五恭、五暴,必使相错也(10)。
五恭二百五十六(11)
(1)轩骄,疑是高傲或骄悍之意。
(2)刚至,“至”疑借为{忄至}(zhi质)。刚俊,刚愎(bi必)自用。
(3){目力}忌,下文作{目鸟}忌。{目鸟},{目力}皆从目声,疑当读为冒。
冒,贪。忌,疑忌。
(4)重柔,极其软弱。
(5)意谓用示弱的办法对付强敌。
(6)回,围。
(7)军队征集不到粮草。
(8)失其事,误事。
(9)见诈,受骗。
(10)相错,交替使用。
(11)据篇末所记字数,本篇除《五名》、《五恭》外,还应有一段,但在整理过程中没有发现。
' 原文'兵有五名:一曰威强,二曰轩骄,三曰刚至,四曰助忌,五曰重柔。夫威强之兵,则屈软而待之;轩骄之兵,则恭敬而久之;刚至之兵,则诱而取之;忌之乒,则薄其前,噪其旁,深沟高垒而难其粮;重柔之兵,则噪而恐之,振而捅之,出则击之,不出则回之。兵有五恭、五暴。何谓五恭?入境而恭,军失其常。再举而恭,军无所粮。三举而恭,军失其事。四举而恭,军无食。五举而恭,军不及事。入境而暴,谓之客。再举而暴,谓之华。三举而暴,主人惧。四举而暴,卒士见诈。五举而暴,兵必大耗。故五恭、五暴,必使相错也。
' 译文'军队有五种类型:第一种是威武强大,第二种是高傲骄横,第三种是刚愎自用,第四种是贪婪猜忌,第五种是优柔寡断。对付威武强大的军队要故意示弱,装出屈服的样子而等待时机;对付高傲骄横的军队,可以装出恭敬的样子而假以时日;对付刚愎自用的军队,可以用诱敌计而战胜;对付贪婪猜忌的军队,可以成逼其前锋,同时在其侧翼虚张声势加以骚扰,再用深沟高垒使其难于运粮补给:对付优柔寡断的军队,可以虚张声势施以恐吓,用小股部队作些试探性的攻击,如果敌军出动就加以攻击,如果敌军不出战就逼其后退。军队有五种表示谦恭的情况,也有五种表现凶暴的情况。表示谦恭是哪五种情况呢?第一是在进入对方国境立即表示谦恭,军队就会失去其正常的状态;第二次行动时向敌方表示谦恭,军队就会无从得到粮食补给;第三次行动时向敌方表示谦恭,军队就会失利;第四次行动时向敌方表示谦恭,军队就要挨饿了;第五次进攻向敌方表示谦恭,军队就无法完成任务了。表现凶暴又会是哪五种情况呢?一进入对方国境就表现凶暴,该国人定会把你当做外来客;第二次行动表现凶暴,就会引起该国哗然纷乱;第三次行动表现凶暴,就会引起该国百姓恐惧;第四次行动表现凶暴,你的士兵在该国就只能得到欺诈了;第五次行动再表现凶暴,你的军队就将大受损耗了。所以说,谦恭和凶暴要视情况交替使用。
' 解析'这篇文章讲述对待敌国的态度,但两部分各有侧重。第一部分讲述两军对垒时,对待不同敌军的相应态度和办法。孙膑把敌军分为五种类型:即威武强大、高傲骄横、刚愎自用、贪婪猜忌、优柔寡断。从孙膑所说特点来看,这里所说的军队,实际是指统兵将领的特点。文章的重点不在于给敌军分类,而在于论述对付这五种敌军的办法。孙膑述说的这些办法针对性很强,述说得很具体。我们可以分析几个实例,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孙膑这些论述的价值。《曹刿论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篇文章,讲述的是较为弱小的鲁国战胜当时最强大的齐国的故事。战事发生在公元前684 年,齐国大军侵入鲁国,鲁国兵少国弱,不能立即和强大的齐军正面对抗,便采取了暂时避开敌军锋锐,保存实力,待机反攻的策略。一退再退之后,鲁军选定长勺作为决战地点。两军在长勺摆开阵势,齐军首先发动猛攻,战鼓声震天动地,众齐军呐喊冲锋,气势很盛。鲁庄公见状,很怕鲁军抵挡不住,便要下令反击。辅佐鲁庄公的谋士曹刿连忙阻止。“等一等,现在敌军气势正盛,不能反击。我军现在反击,正合敌军之意,交锋对我军不利。不如先避过敌军锋锐,消磨他们的锐气。”正说之间,齐军眼看就要攻入鲁军阵地,鲁军突然万箭齐发,遏制了齐军的攻势。过了一会儿齐军又发动了第二次冲锋,鲁军仍是坚守不出。齐军一连发动了三次冲锋,鲁军都是坚守不动。齐军将士三次冲锋没有奏效,便松懈而且疲劳了,失去了起初那种锐不可当的气势。曹刿见齐军锐气消失,将士疲惫,便请鲁庄公下令擂鼓进军,反击齐军。鲁国军兵憋了半天,现在一下出击,人人奋勇争先,形成一股锐不可挡的洪流,一下子就把疲劳的齐军冲了个落花流水,败退下去。鲁庄公见齐军败退,便要下令追击。曹刿忙说:“且慢!等我看看他们是不是真败。”说着,曹刿跳下战车,查看齐军战车的辙印,接着又登上战车观望齐军的旗帜,然后请鲁庄公下令追击。鲁军见齐军狼狈逃窜,便一齐奋力追击,一鼓作气把齐军赶出了国境。战斗结束后,曹刿才解答了鲁庄公的疑问:“打仗凭的是一股勇气。第一次冲锋,气势正旺;第二次冲锋时,已是衰退了;两次不成功,第三次冲锋时,气势已消耗殆尽了。齐军三次冲锋没有成功,气势已衰竭时,我军再发动反击,以高昂的士气去攻击士气衰竭的齐军,所以一举成功。”“齐军败退时,我不让马上追击,是防止齐军用诈。待我看清齐军车辙印很乱,旗帜也是东倒西歪时,已能确定齐军确实是溃败了,这才请你下令追击,以保证万无一失。”鲁庄公听了曹刿一番说明,心悦诚服。这一场齐鲁之战,鲁国的用兵策略和孙膑所说的对付威武强大的敌军的策略完全一样,先是节节后退,故意示弱避敌,待到退到合适反击的地点后,又避过敌军三次冲锋,才在最恰当的时机反击,所以一举全胜。说到以弱胜强,成吉思汗也有这样一个故事,那是发生在他没有当上蒙古大汗的时候。当时他叫铁木真汗,是一个部族首领,有一天,他带着几个儿子和部将,被他的宿敌世仇泰亦赤兀部的大军包围在一座小山上。他看清了敌势,先派手下大将木华黎和他的二儿子一起,领一队兵向西退却,待机行动,又命猛将博尔术和赤老温带一队兵向北退却,命忽必来和速不台领一队兵往南退却。让这四路人马,看见自己的中央大旗高举时,一齐住回冲杀。四路人马出发后,铁木真汗和他的义弟忽都虎,带领猛将者勒米,统领三千精兵守卫在土山周围。敌军见铁木真的白毛大旗仍插在山上,便不管四路退走的兵,而集中大军,密密麻麻地向土山涌来,高声大叫,“活捉铁木真!活捉铁木真!”敌军太多了,万马奔腾,以致只见一团团黄雾,分不清敌人到底有多少了。任凭敌军狂呼猛攻,万箭齐射,铁木真仍是站在土山高处,凛然不可侵犯,十几名劲卒举起铁盾围在他四周,严密保护,他的义弟忽都虎和猛将者勒米则率领三千精兵在土山周围力抗敌军,死守不退。经过半个多时辰激战,铁木真的兵将顶住了数万敌军的轮番冲击,杀伤敌兵千余名,但自己也伤亡了四百多。敌军继续乱箭狂射,不停冲击,东北角的进攻尤其猛烈,守军渐渐抵挡不住了。铁木真的三儿子窝阔台很着急,问他爹爹:“可以举旗吹号了吗?”铁木真瞪着双眼,一眨也不眨地注视着敌兵,低声说:“不行!敌兵还没有衰疲!”这时,东北角的敌军攻得更猛了,竖起了三杆黑色大旗,显然是有三员大将在那里督战。守军渐渐后退。者勒米奔上上山叫道:“大汗,孩儿们抵挡不住啦!”铁木真愤怒他说道:“挡不住?你是什么英雄好汉?”者勒米胀红了脸,从军士手中抢过一把大刀,狂叫着冲入敌阵,杀开一条血路,直冲到敌军黑旗前。敌军主将见他来势凶猛,不敢迎战,勒马退开。好个者勒米,手起刀落,把敌军三名大汉旗手一一砍死,抛下大刀,抢过三杆黑旗,跑回土山上,把黑旗倒过来,插入士中。敌军兵将见他如此悍勇,一时间吓得呆住了。而铁木真的兵将却欢呼狂叫,立即把东北角的缺口堵住了。双方又相持了一段时间。忽然西南角上有一名黑袍敌将,越众而出,箭无虚发,将铁木真的兵士接连射倒了10 余名。铁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