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雁宕山日记(明)徐宏祖-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初九日别台山'1',初十日抵黄岩'2',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3'。
  十一日,二十里,登盘山岭'4',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5'。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五里,过章家楼'6',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又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7'。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插于地,如飞虹下垂。由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坐顷之,下山。由右麓逾谢公岭,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一转,山腋两壁'8',峭立亘天,危峰乱迭,如削如攒,如骈笋'9',如挺芝'10',如笔之卓,如幞之欹'11'。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12'。双鸾、五老'13',接翼联肩。如此里许,抵灵峰寺'14'。循寺侧登灵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侧有隙可入。由隙历磴数十级,直至窝顶,则窅然平台圆敞,中有罗汉诸象。坐玩至瞑色,返寺。
  十二日,饭后,从灵峰右趾觅碧霄洞。返旧路,抵谢公岭下。南过响岩,五里至净名寺路口'15'。入觅水帘谷,乃两崖相夹,水从崖顶飘下也。出谷五里,至灵岩寺'16'。绝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寺居其中,南向,背为屏霞嶂。嶂顶齐而色紫,高数百丈,阔亦称之'17'。嶂之最南,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嶂之右胁,介于天柱者,先为龙鼻水。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此嶂右第一奇也。西南为独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锐不相下。独秀之下为卓笔峰,高半独秀'18',锐亦如之。两峰南坳,轰然下泻者,小龙湫也'19'。隔龙湫与独秀相对者,玉女峰也。顶有春花,宛然插髻。自此过双鸾,即极于天柱。双鸾止两峰并起,峰际有僧拜石,袈裟伛偻,肖矣。由嶂之左胁,介于展旗者,先为安禅谷,谷即屏霞之下岩。东南为石屏风,形如屏霞,高阔各得其半,正插屏霞尽处。屏风顶有蟾蜍石,与嶂侧玉龟相向。屏风南去,展旗侧褶中,有径直上。磴级尽处,石阈限之'20'。俯阈而窥,下临无地,上嵌崆峒'21'。外有二圆穴,侧有一长穴,光自穴中射入,别有一境,是为天聪洞,则嶂左第一奇也。锐峰迭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而小龙湫下流,经天柱、展旗,桥跨其上,山门临之'22'。桥外,含珠岩在天柱之麓,顶珠峰在展旗之上,此又灵岩之外观也。
  十三日,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采。高而展者,为板嶂岩。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23'。鸟道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24',涧底石手如砥'25'。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衙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26',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相传为诺讵那观泉之所'27'。堂后层级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饭庵中。雨廉纤为止'28',然余已神飞雁湖山顶,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攀绝磴三里,趋白云庵。人空庵圮'29',一道人在草莽中,见客至,望望去。再入一里,有云静庵,乃投宿焉。道人清隐,卧床数十年,尚能与客谈笑。余见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为明晨忧也。
  十四日,天忽晴朗,乃强清隐徒为导。清隐谓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徒复有他行'30',但可送至峰顶。余意至顶,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31',不辨海陆。然海中玉环一抹'32',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立内,石笋森森,参差不一。三面翠崖环绕,更胜灵岩。但谷幽境绝,惟闻水声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峦,累累下伏如丘垤,惟东峰昂然独上,最东之常云,犹堪比肩。导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须越三尖'33'。余从之。及越一尖,路已绝,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已在天半。自念《志》云'34':“宕在山顶'35',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莲舟疲不能从'36',由旧路下。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峰撩人,至是且无峰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余丈,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37',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主仆衣履俱敝,寻湖之兴衰矣。遂别而下,复至龙湫,则积雨之后,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大倍于昨。坐至暝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38'。
  十五日,寺后觅方竹数握'39',细如枝。林中新条,大可径寸,柔不中杖,老柯斩伐殆尽矣。遂从歧度四十九盘,一路遵海而南,逾窑岙岭,往乐清'40'。
  
  
  注释:
  '1'初九日:指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月初九日。台山:即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作者于初一日至初八日游览了天台山。'2'黄岩:今浙江黄岩县。'3'八岙(āo):地名。浙江一带把山间平地叫“岙”。'4'盘山岭:又称盘山,在浙江乐清县山门乡。'5'大荆泽:驿站名。在乐清县东北,通黄岩县界。'6'章家楼:在大荆驿南,明人章'山献'建。'7'向:刚才。'8'腋:腰。'9'骈笋:并生的笋。'10'挺芝:挺拔的芝草。'11'幞(fú):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欹(qī):歪向一边。'12'靛(diàn):蓝色染料。'13'双鸾:双鸾峰,在东内谷。五老:五老峰。在东内谷。'14'灵峰寺:在东内谷灵峰下,宋天圣元年(1023)文吉和尚创建,康定二年(1041)赐匾额。'15'净名寺:在东内谷,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建。'16'灵岩寺:在东内谷,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建。'17'称:相当。'18'高半独秀:高度有独秀峰的一半。'19'小龙湫(qiū):瀑布名。'20'石阈(yù):石门坎。'21'崆峒:山洞。'22'山门:雁山的南天门。'23'横亘:横贯。'24'汤汤(sāang):大水急流的样子。'25'砥(dǐ):细的磨刀石。'26'龙湫之瀑:指大龙湫。在西内谷。'27'诺讵那:罗汉名。相传是唐代眉州(今属四川)人,叫罗尧运,他最先进入雁荡山,在大龙湫看瀑布坐化成仙。'28'廉纤:细微,纤细。代指细雨。'29'圮(qǐ):倒塌。'30'复有他行:还有别的地方要去。'31'瑶界:仙境。'32'海中玉环:指浙江东南的玉环岛。'33'三尖:三座尖削的山峰。'34'《志》:指雁宕山志。'35'宕:雁湖。'36'莲舟:和尚名。作者的旅伴。'37'腾挽:向上拉。'38'能仁寺:在西内谷丹芳岭下。北宋咸平二年(999)全了和尚创建。'39'数握:几把。'40'乐清:指乐清县城。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自幼喜欢读古今史籍、舆地志和山海图经等书,从21岁起开始漫游各地,历时30多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他都以日记形式,记录下实地考察过的山川形胜、地质风貌、物产气候和民俗风情等。他逝世后,由友人将部分日记遗稿,整理编辑为《徐霞客游记》一书。
  《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上有重要价值。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评价说:“《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象十七世纪学者的东西,倒象是一位二十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此书也是优美的游记散文集。文章从容自如地记述沿途的所见所感,笔法朴实,不事雕琢,情景真切,语言自然。清人钱谦益称之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嘱徐仲昭刻游记书》)。《徐霞客游记》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本文选自《徐霞客游记》。雁宕山在今浙江乐清东北。山顶有湖(亦称“荡”),旧说湖水常年不涸,春雁归时,多宿于此,所以也叫雁荡山。本文就是作者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月初九至十五日游览雁宕山的日记。文章记述了作者怀着登上绝顶、寻到雁湖的强烈愿望,一路艰难攀援的历程和沿途所见的奇异景观,特别是移步换景地描写雁宕诸峰及龙湫瀑布的形态,比喻十分生动,历历如在目前。由于道路奇险,作者这次未能登上雁湖,了却“寻湖之兴”。二十年以后,即崇祯五年(1632)五月三日,作者第三次游雁荡山时,终于看到了雁湖,并对雁湖进行了实地考察,纠正了旧志书有关:“龙湫之水即自宕来”的说法。作者的科学探险精神实在令人叹服。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