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挑战——电影就像是等待我们探险的海洋和高山;为了发现;也为了一种奇怪的关系——一个组成紧密的团队。我的制作团队核心的十几个人在一起工作了很多年,有时每年大部分时间都要待在一起。在这种关系中,我发现最重要的东西是尊重。我在这里为了你,你在这里为了我。每个人做的工作都无法向其他人解释,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关系,建立尊重。”
“当我开始拍摄魔戒三部曲时,我试着将这种互相尊重的领导力原则,应用在电影拍摄中,很快情况就改变了。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我的团队很庞大,在未知领地工作,创造新的世界,这非常有意思,非常有挑战。几年的时间,我们成为了一个家庭,这完全改变了我以前拍电影的方式。”
其实演讲大同小异,最终都要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
“有评论文章说,杜克?罗森伯格把一些怪物放在地球上,是魔戒三部曲成功的原因,而对于我来说,做事的基本法则以及过程本身带来了如今的结果。”
“最后,说下我认为的自己职业生涯成功的几个关键要素吧。”
杜克伸出第一根指头,“好奇心,这是你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
他又伸出第二根指头,“适当的符合现实的想象力,这是你最重要的力量。”
说着,第三根指头竖了起来,“对团队的尊重,这是比世界上其他定律更重要的定律。”
走向讲台,杜克更加靠近这些年轻的面孔,说道,“有不少年轻电影导演向我讨教成功经验,我对他们说——不要给自己划定界限,别人会为你去划边界,但你自己千万别去。你要去冒险。失败是你其中一个选项,但畏惧不是。从来没有一部电影是在有完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完成的,你必须愿意承担这些风险。”
“谢谢!”
礼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演讲虽然结束了,但活动还要继续,接下里还有名人演讲必不可少的互动。
ps:就要结婚了啊。。。。
第五百一十四章交流互动
ps:今天要结婚了,这是n天前设定的自动发布,网文正在经历最残酷的打击,牵手以上皆非法,我也不知道这本书能不能存货到今天,如果结婚这天书还活着,十三没别的好说的,只想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如今的好莱坞电影,已经撬开大多数国家的市场,说是肆虐全世界一点都不夸张,这些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不出杜克的所料,就与此有关。
“你好罗森伯格导演。”
提问的是来自第三排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我叫庄启文,社会科学院的学生,我想问一下,好莱坞电影为什么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
接过工作人员送来的话筒,杜克却没有立即回答,反而以中文说道,“你们认为呢?”
第一排一个男生说道,“不停的创新!不断将充满想象力的点子变成电影!”
他旁边的女孩说道,“好莱坞有很多坚持努力的人!”
“不可否认,你们所说的都是好莱坞成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关键。”
稍稍停顿一下,杜克迅速组织好语言,在无数好奇的眼神中,说道,“在我多年工作的感受中,工业化、程序化的拍摄制作模式和从制作到放映再到周边的全产业链的营销运作,才是好莱坞电影成功的关键。换句话来说,好莱坞电影成功与它的流水线制作模式密不可分。”
这个答案显然有些出人预料,前排的几个学生愣了一会,忽然有一个开口说道,“你也是其中的一份?”
“你说的一点没错。”杜克笑了起来,“北美的专业评论界不喜欢我,他们抨击我和我的电影。都是流水线产物。”
“好莱坞电影从来不是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来发展的,”杜克毫不避讳的说道,“而是作为一种娱乐工业来发展的。”
“好莱坞通过展示一系列公众喜欢看到的元素,例如以善恶有报、皆大欢喜来抚慰人的创伤性体验,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灰姑娘’、‘灰小伙’的故事来为观众提供集体梦幻,以奇观化的场面和强烈的音响来刺激人们的视听习惯。形成了好莱坞电影特有的梦幻性机制、情节剧结构、奇观风格、煽情修辞和通俗性叙事的传统,这些构成了流水线的一部分。”
“而几十年过去了,社会在变化,一代人老去,又一代人长大,但好莱坞始终在坚持大众电影流水线模式。”
一个人举起了手来,杜克对他点了点头,他拿起传到手中的话筒说道,“但好莱坞也有艺术片的存在啊。”
杜克尽量简单的说道。“好莱坞可以用艺术电影包装流行电影,用流行电影促进电影流行,这使得好莱坞电影在保持主流性的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艺术性,从而适应观众心理中的保持消费性!”
好莱坞是公认的世界电影工厂,它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工厂!
“第二排那位戴眼镜的男同学。”
主持人挑选了第二个正式提问者,他站起来问道,“罗森伯格导演,中国电影现在还很落后。要怎么样才能尽快冲向全世界,我们这边有一个说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是不是这样才能成功?”
“你们知道李安先生吗?”
等礼堂中响起回应的声音,杜克才说道,“相信作为一个中国人,李安先生比我更了解中国电影,他两年前参观华纳制片厂的时候。曾经接受过一次采访,其中有不少来自中国的记者,就曾问过这个问题,相信他的观点比我更加有说服力。”
然后,杜克开始复述李安当时的话。“李安先生走访过包括华纳在内的所有好莱坞的大型公司,到哪里他都在问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美国电影可以做到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长驱直入。”
“我记得很清楚,他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是这样说的——我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他们说其实拍片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要有美国特色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好莱坞不认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观点。很多人一直在强调电影要拍出民族特色,这是一种理念上的差异,却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现象。不是说我们不要民族特色,而是不能为民族特色而民族特色,那样拍出的电影就像实验片一样,再受关注也只可能是小众电影。”
“可能有些词汇我表达的不是太准确。”杜克补充说道,“但意思不会错。”
那次采访,杜克之所以在场,是因为李安在为《绿巨人》挑选合适的摄影棚。
尽管知道李安不适合这部影片,杜克却无法阻止,早在他投资漫威之前,绿巨人的电影版权就被卖到了环球影业,眼下超级英雄电影越来越热,漫威有心收回版权,环球影业哪里会轻易放弃。
这部影片最终没有逃过扑街的命运,根据双方改编协议的补充条款,电影反响太差的话,漫威是有权力用相对较少的代价收回版权的,目前双方正在谈判,浩克重新回归难度不算太大。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电影而言,民族的在很多时间里,都不是世界的。
文化差异绝对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只要稍稍有点头脑的人都能看得明白,中国正在迅猛崛起,但目前这还是个以西式文化为主的世界。
杜克借用李安的话,只是想用比较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
左强和**峰前面几次举手,都没有被选中,不禁对着主持人挤眉弄眼,主持人是他们的熟人,双方事先就有过沟通,所以下一个问题时,**峰被点了名。
“罗森伯格导演,我叫**峰,来自文学院,是一名狂热的电影爱好者。”
看着这个个头不高的男孩,杜克点了点头,“你好,江同学。”
**峰问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我有心向编剧方面发展,但据我了解,中国电影圈编剧的地位不高,在好莱坞,编剧和剧本会受到重视吗?”
“当然会,所有能促成一部电影成功的人,都会受到重视。”
听到这话,**峰赶紧补充了一句,“新人编剧呢?我看过很多流言和文章,一个编剧写出出色的剧本后,往往能引起好莱坞大公司的争抢,这是真的吗?”
“确实有这种可能,但前提是……”杜克竖起一根指头,“这个编剧是业内的金牌编剧!新人编剧……”
杜克摇了摇头,“换一种说法,我是华纳的股东和执行董事,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每年投递到华纳的剧本大概有5000到6000个,华纳的采用率不足千分之零点五,新人编剧的作品被启用的可能不足万分之一……”
“好莱坞从来都不缺少剧本,华纳兄弟的剧本库里,最少有三万个剧本在等着发霉,其中可能有许多新点子和开拓性的创意,它们被采用的几率非常低,就这么说吧,想要用剧本打动电影公司,基本是一个梦。”
“你们可能不清楚一件事,好莱坞的很多项目,在寻找资金的时候,仅仅是一个想法和计划,根本没有剧本,那些有名的制作人找到有意向的投资和合作方后,才去找知名编剧编写合适的剧本,而每一个好莱坞的项目,都会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核,即使是电影公司的ceo,也没有单独决定立项的权力。”
“所以,别指望以一个剧本打动好莱坞,更不用想因为一个剧本,好莱坞就会把某个人奉为天才。”
左强从**峰手中抢过话筒,问道,“如果是您的公司,遇到了一个新人的非常有创意的剧本,您会采用吗?”
“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不会!”杜克很平静的说道,“我的公司只拍摄商业电影,对于好莱坞式的商业电影来说,创新就等同于巨大的风险,意味着可能无法收回数以千万美元计的投资。”
这可以说是好莱坞的现实,制片公司宁愿用知名编剧和制作人的平庸的想法,也不会用新人的充满创意的剧本。
著名的创意剧本榜——剧本黑名单,很多剧本在上面挂了好多年,都没有公司愿意接手,极少数被制作成电影的剧本,商业表现只能说很一般。
这里是中国,杜克又是世界闻名的电影导演,话题总是绕不开中国电影。
于是,下一个提问的男学生问道,“你最喜欢的中国电影和电影导演是谁?”
“最喜欢的电影是《霸王别姬》,里面出演虞姬的男演员,到现在还让我惊叹不已。”杜克稍稍想了下,“最喜欢的导演是张艺谋,他拍摄的《英雄》使用的色彩让人印象深刻。”
又一个人站起来问道,“罗森伯格导演,您将来会拍摄一部纯粹中国风格的影片吗?”
“应该不会。”
说到这里,杜克语气一转,“现在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开始尝试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民族元素,融入创作风格中,多元化和融合其他优秀的文化元素,一直是好莱坞电影的发展趋势,我本人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也在吸取中国文化的元素运用到电影当中,比如《黑客帝国》中的功夫,未来我会继续这方面的尝试。”
现场互动持续了大概二十分钟,随着这次活动的结束,杜克的中国之行也走到了尾声,准备返回北美,开始《蝙蝠侠》的筹备工作。
第五百一十五章跟乔布斯的对话
第五百一十五章跟乔布斯的对话
尚海电影节还没有结束,杜克就乘坐自己的公务机,飞向了洛杉矶,此次中国之行,除了利用数个推广活动,扩大罗森伯格式电影的招牌外,其他收获只能说一般,特别是中美同步上映的《飓风营救》,能带来的实际收入只能说聊胜于无。
受制于市场规模和院线数目,杜克离开的时候,《飓风营救》在中国上映整整一周,拿到了4228万rmb票房,虽然相对于这个年代的大部分电影来说,算是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但只有百分之十三的票房分成比例,根本带不来太多实际效益。
好在未来是光明的,只要他的品牌足够响亮,等几年之后,自然会有丰收的时候。
相比于中国,北美才是杜克的事业根基所在,《飓风营救》在本周的四个工作日里,维持着平稳的表现,总计拿到4117万美元,加上首周末的5125万美元,北美票房尽管未能一周破亿,却也达到了9242万美元,相对于影片的题材类型和投资规模来说,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而且影片的观众口碑一直不错,cinemascore院线观众好评率始终维持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在水军基本没有发动的情况下,imdb评分暂时也高达8。5分。
不过在第二个周末,《飓风营救》遭遇了斯皮尔伯格的《幸福终点站》。
在好莱坞。商业影片的题材类型和投资规模,对于市场成绩的影响同样重要,甚至能比得上导演和巨星的作用。例如前几年,杜克执导的不是魔戒系列,而是换成《肖申克的救赎》这种类型,即使是他也无法让影片超级大卖,好莱坞的众多影片也不会绕道而行。
同样的道理,在今年的暑期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