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4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憋了一口气,难受。

大明宫中,易风燕云十八骑旧部刘鹰正向易风禀报傍晚高颎和贺若弼、韩僧寿、宇文弼四人私下在高府聚会的事情。

“殿下,这几人不太老实啊,要不干脆让我把他们抓了。”刘鹰如今是特别事务科的统领,特科与军情处、统计局一样都是直属易风。易风记得从前曾经看过一本说,说那些成功的独栽者,靠的就是秘密警察以及宣传。对于这点,他是很有几分赞同的。特务机构虽然不好听,但对于掌控确实有很大帮助。不过对于刘鹰的提议,易风却只是摇了摇头,“继续监视就好,最好是安插发展一些眼线内桩,把他们平时一言一行都给侦察出来,没有我的命令之前,保持监视就可以了,不要擅自行动。”

只要一切在掌控之中,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过份的清洗,有时和光同尘也是必须的。

第491章请降

“幽州总管、并州总管现皆空缺,殿下拟由何人接任?”尚书令高颎问易风,幽州大总管原是太子亲领,而并州大总管是晋王杨广。现在太子监国摄政,自然不可能再兼任幽州总管。而原并州总管杨广一听到皇帝死了,立即就跑回扬州夺了杨俊的权在江淮自立为帝了。现在如此重要的两个大总管位置,不可能一直空缺着。

易风沉吟道,“我曾与先皇讨论过撤消总管制度,取之以行省代替,原本先皇打算等北伐胜利之后再推行的。不料先皇欲先在秦州试行,因而导致杨秀弑君篡位。现如今幽并二总管空缺,我以为不如干脆就顺势撤消二总管府,开始推行行省制。”

“撤消总管制?”高颎诧异,“现在推出行省制适合吗?”

“我觉得机会正好。”易风笑笑,“二总管正好空缺,咱们先推行,等将来平定叛逆之后,若效果好,正好可以再推行到全天下。

高颎提醒道,“眼下叛逆未定,老臣觉得还是应当稳妥为上,也许等平定叛乱之后再取消总管制也不晚。先皇就是因为要撤消杨秀秦州总管,这才导致不幸啊,殿下可莫要因撤消总管制,而导致天下各地总管也反叛啊。”

“心怀不轨的乱臣贼子,就算不取消总管制,他们要反还是会反。现在大军云集河东,幽州去年又刚经过一轮整顿,因此我觉得此时撤消总管制正是时机。相国也不希望等我们将来平定叛乱回到长安之时,再因撤消总管制而又引发什么动乱吧。干脆就是现在。一并解决了。反正六大总管府,也差不多是名存实亡了。幽并二府空缺,扬荆益秦四总管皆叛。从这也可以看出来。总管制早就是有诸多缺陷,若是陛下当初能早点撤消这种制度,也许就不会有今日这种诸王叛乱之事了。”易风漫不经心的道。

当初皇帝若是不用这种诸王坐镇各地的总管制度,大隋也不可能这么快的安定下来,而且也不会有你如今的形势,你不也正是因武州总管起家,再以幽州总管而得势,才有今天的吗。高颎心里腹诽着,这时李密突然走了进来。

“散骑侍郎来了。是有谏议要提吗?”易风笑呵呵的对李密道。做为易风的秘书,这次李密也是得到了高升,真正的高升,被易风任命为门下省正五品上散骑侍郎,这是侍从朝值的官职,属于谏官。

李密向易风施礼,“启禀太子殿下,今有突厥咄吉前来拜见!”

“咄吉?”易风想了想,“那不是突利可汗之子吗?”

“没错。”李密又是一躬。“恭喜殿下,突利可汗目下正在怀荒,他南下投部我们来了。”

南下的并非只有突利可汗父子,就在易风忙着入太原。控制太原朝廷大权的时候,塞上的形势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突利小可汗本来是被达头和都蓝的人追的上天无门,入地无路。身边的人是越跑越少,眼看着都要葬身于草原了。结果局势大变。先是都蓝与泥利的二十万大军进攻代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败。泥利投降,都蓝逃跑,二十万军尽皆没在代北。而西路的达头二十万军,在隋将杨素与史万岁的手里同样遭受大败,十停去了七停。达头二十万进攻隋朝河西陇右,结果最后只带着五万余败军逃回。消息传回,追击突利的那支兵马还没有放弃任务,可漠北的铁勒人却是立即翻脸了。

在夷男的努力下,漠北的铁勒诸部展开紧急部落联盟会议,最后终于是决定推翻压在头上的突厥人,在漠北建立他们铁勒人自己的汗国。漠北十五铁勒部落首领们结盟,会上选举了薛延陀的大首领乙失钵为铁勒汗国的大可汗,同时铁勒人又仿中原隋国制度,设立了三省六部等官制,又把各部首领封为大小总管,各部落的地盘划分州县,短短时间,倒也搞的有模有样。铁勒人忙着建立自己的汗国,忙着封官封爵,忙着分蛋糕,然后还不忘记派人把那支一直追着突利不放的达头与都头的几千兵马给突袭了,被突袭后大败的突厥人四散溃逃。本来铁勒打算把突利也一起灭了,结果突利倒是逃出经验来了,关键时候他把公主留下,自己带着几个儿子易装逃跑,成功逃脱。

安义公主打着突利的旗号引开了追兵,掩护了突利逃跑,最后自己落到了铁勒人手里。结果铁勒人一见突利跑了,抓到的居然是大隋的公主后,倒没敢动手。公主送到乙失钵面前,乙失钵想到了儿子之前千叮万嘱一定要跟隋朝打好关系的话,不但没有为难公主,反而将之奉为上宾。然后,把公主送到漠南,让儿子夷儿带着大批的礼物护送着公主南下中原,请求归附大隋。

现在,漠北的突利和铁勒都赶到了怀荒,突利派了儿子咄吉先来打前站,铁勒的夷男也正护着着公主南下。

听到这个消息,易风心里感觉也很是微妙。

对于这个咄吉,他也是知道一些的,不过知道的是历史上的那个咄吉。历史上的咄吉也就是突利可汗的儿子,后来在雁门围住杨广的始毕可汗,一代枭雄。隋唐乱世之际,中原多少豪杰都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多少反王都争着向他借兵,连李渊父子也都向他称臣进贡借兵买马。一直到贞观之时,李世民才靠李靖一举端了始毕的老巢,总算是出了那口鸟气,再不用当突厥人的龟孙子了。

易风怀着好奇的心理在大明宫接见了替突利打前站的咄吉,同行的还是那史那思摩特勤。

那史那咄吉还是个英武的年轻人,那史那思摩也确实如史书上所载的一样类胡,不似突厥人。

咄吉此时还看不出后来的那一方枭雄霸主的神态,对于易风,他十分的恭敬,说话也很小心谨慎。此时的突利父子处境相当不妙,虽然他们早早选择了站在隋朝这边,可如今达头都蓝确实败了,可漠北铁勒人又起来了,突利可谓是有家难回,如今身边不过少量忠心侍卫,落魄的很。一心就指望着大隋能给他撑腰了,来之前突利就仔细的告诫过儿子,一定得对隋国恭敬。若是能让隋人支持,说不定他们不但能重返草原,还能因此坐上大可汗之位。

易风对咄吉的态度很满意,也很清楚他们想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不过他没有点破,突利想从自己这里得到支持,其实他也想利用突利。这次北伐战事,因为内乱,而未能因此竞全功,实为可惜。等内乱平定后,朝廷总还是要跟突厥人清算的。突利这个十足的突奸份子做个带路党是很适合的,而且草原的问题历来是中原王朝的大麻烦,他需要突利这样的人。

在易风看来,草原确实难治,这种地方你又不能占领,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东西万里之遥,干旱地带又不能种粮食,占了也不能守。可草原的游牧民族却又总是杀之不尽的,打不过他们就跑,没几年他们就又恢复过来了,然后又来劫掠扰边了,简直就是块顽疾,而且还不是什么牛皮癣小毛病,一个不好,说不定就得被这草原胡族给拖垮了。因此在他看来,对于草原,如汉朝那般正面刚的办法是不行的,那只会弄个双方同归于尽,你灭了他,自己也给耗尽心力财富了。倒是后来满清野猪皮对付蒙古人的那套很不错,先打服,然后分封,各种封王封爵,划定地盘,禁止互相越界,然后给他们不少的好处,加大贸易通商,总之就是把这些蒙古王爷爵爷们弄成一群腐朽的二代们,只知道逗鸟遛狗骑马打猎,然后北方就太平了。具体的可能会很复杂,但起码这种模式值得借鉴学习,比起汉武帝来,有些进步。光打是不够的,也打不服,草原这种地方,打死一个,立马就有另一个崛起,甚至你清空一块,转眼又有部落迁移过来了。

突利可以利用,这个家伙毕竟是正宗的突厥王族子弟,是四大可汗后系,算是正经的黄金家族了,在草原上有足够的影响力。

刚见完了咄吉,让他去接突利来太原会面。结果铁勒的使者又到了太原,好消息不断。

“漠北铁勒自立铁勒汗国了?”易风哈哈一阵大笑,“好事啊,正好如今我们没空去理会草原上的破事,既然铁勒人这么聪明的知道前来请降归附,那么就承认铁勒汗国为我大隋的一个蕃属国吧。希望达头听到这消息后,能硬一把,好好的跟铁勒比划比划。”

“可若铁勒打着我大隋的旗号,也许因此就取代突厥,而成为草原新霸主了,不得不防啊。”李密向易风道。

“铁勒要想取代突厥,哪有这么容易。突厥虽遭遇新败,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一个是元气大伤的旧霸主,一个是新兴的联盟,这二虎相争,必定激烈热闹。咱们先给挑战者铁勒多些鼓励嘛,若是到时突厥人真干不过铁勒,咱们到时再转头给突厥人鼓鼓劲就好了,总不会没热闹看的。”

第492章急怒攻心

开皇十九年,四月二十日。

杨广站在百尺高的五牙大战舰的五层甲板上,战舰逆风而上。

白色的旗帜在杨广的头顶上随着风卷动着,猎猎作响,江风拂起杨广身上白色的披风,抽在他的脸上。一身白麻的杨广为父亲戴着孝,在蔚蓝的天空下,十万扬州军自扬州出发,分水路两路并进。扬州军全军素槁,披麻戴孝,向京师进发,犹如一片洁白的云朵在移动。

杨广眺望着茫茫的大江,望着江上的千帆竟扬,岸上的百军齐发。所有的将士都为皇帝举丧,杨广对于此次出征,是心怀壮烈的,他一直以为,皇帝皇后是更看重他,更认可他的,他一直都认为,皇帝皇后一直都准备让他取代杨勇来继承这个王朝。可是该死的杨秀,居然敢弑君弑父,敢篡位夺权。而杨勇,居然也恬不知耻的敢在太原继位。不,这个帝国是他的,这个天下是先皇留给他的,谁也不能抢走。

“建平,可有了河东的消息?”

“回陛下,昨日得到的消息是杨林率二十万大军一路南下,已经马邑城下。马邑城中朔州总管杜彦闭城不纳,杨林兵临城下,强行闯关夺取马邑,并解除了杜彦与一万马邑守军的军械。如此看来,杨勇对杨林是已生猜忌,暗为防备。而杨林也跟杨勇是内里不和,虽然杨勇封杨林太子,可却又不肯让杨林率兵入关,明摆着是防着杨林呢,杨林强行闯关夺城。也表现强硬,明摆着也是不肯跟杨勇一道啊。臣觉得。陛下终究是杨林生父,血溶于水的亲情。怎也好过杨勇那个谋杀其生母元妃之人啊。何况,杨林也是个聪明之人,杨勇只是一个庸人,跟随杨勇早晚得落个败亡结局。而陛下天纵英明,天下称颂,他支持陛下,岂不正是明智选择。”

这些天,杨广每天都要问几遍关于河东的问题,尤其是关于杨林的动静态势。更是一日数问。就算是在行军途中,杨广也是如此,今天在战舰之上,杨广已经是第七遍询问关于杨林的消息了。每一次,张衡都尽量恭敬认真的回复,不敢有半点不耐烦,甚至每次还得尽量多做出一些有利的分析。

杨广现在对于杨林的情况有些执迷的态度了,一天得不到杨林已经正式支持他,杨广一天就心下难安。吃不香睡不着。

杨广都快有些走火入魔了,可也不怪杨广如此。杨林手握二三十万兵马,占据着幽州府以及代北地区,可谓是兵强马壮。特别是现在紧邻着杨勇,若是杨林能够站出来坚定的支持自己。那么杨勇就完蛋了,别说跟自己争夺抢攻关中京师。他就是连离开太原都难。有了杨林的支持,这场夺位战争根本就没有什么悬念。他的兵马只要一到武关,相信关城守将立马就会开关迎接。不出三月。他就能平定天下叛乱。可若是杨林不肯表明态度,或者说杨林干脆跟杨勇一起,那麻烦就大了,虽然他心里怎么也不相信杨林最后会选择跟杨勇一起合力。可等不到确切的消息,他就是难以心安。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得到的情报显示,那位太子似乎更加倾向于他们。虽然还没有对皇帝的册封诏书做出回应,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